分享

仙人洞遗址[江西新石器时代遗址]

 天和图书馆21tc 2023-04-09 发布于广西
仙人洞遗址
仙人洞遗址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3个义项
江西新石器时代遗址
仙人洞遗址,位于江西万年县大源乡境内,地处赣东北石灰岩丘陵地区的一个山间盆地。为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位于江西万年县城东北15公里处的小河山。遗址分为上下两层。据放射性碳元素断代未经校正,下层遗存年代约为距今8825±240年。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考古人员就对遗址有过大规模的发掘,1993年、1995年和1999年由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国安德沃考古基金会(AFAR)组成联合考古队先后进行了五次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制品和动物骨骼等。在美国《考古》杂志2013年第1期评选中,入选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基本信息
外文名
动物骨骼
景点类别
历史遗迹
所属国家
中国
地理位置
江西万年县大源乡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中文名
仙人洞遗址
发掘成果
仙人洞遗址
仙人洞遗址下层遗存中陶器多粗砂红陶,器类仅见罐一种,表现了较强的原始性。生产工具中石器以打制为主,磨制石器数量和种类均较少。另外还有锥针、镞、凿、鱼镖等骨角器和极少的蚌器。
上层遗存中有了较大的进步,陶器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细砂或泥质的灰陶,器类有罐、豆、壶等。生产工具中打制与磨制石器共存,新出现石、骨矛和蚌镞。仙人洞人应该是依靠渔猎和采集来获取食物的。它代表了当时华南地区洞穴遗址的一些共同特质。
出土的石器有一部份是打制的,如刮削器、砍砸路等,有些握石片在打下来后未经任何加工就用来作切割或刮削之用。还有一部份石器则是经过磨制的,如钻孔器、凿、铲等;磨制得也比较粗糙。陶器都已破碎。从残片观察,器型大多是手工捏制而成的圆底罐,器内壁凹凸不平,胎壁厚薄不匀,胎质粗劣,有些还掺和了蚌末、石英粒;陶色很不稳定,有的在同一块陶片上呈现红、灰、黑三色;内壁和外壁均饰粗绳纹。这些都显示制陶技术尚处于原始阶段。当时烧造陶器可能是采用平地堆烧的方法。骨器有鱼镖、凿、针、笄等。鱼漂上刻有倒刺,戳鱼的功能较强。凿用于加工木器。针用于缝制衣服。笄上刻有条纹,以使束发时不易滑脱。蚌器多数穿孔;孔一般是对钻或敲凿而成;敲凿的孔四周很不规整。
仙人洞遗址[江西新石器时代遗址]
经过鉴定,遗址里发现的大量兽骨都是野生动物遗骨,鹿、猿、虎、野猪、麂、猪獾小灵猫果子狸、猕猴等,龟、鳖、螃蟹的碎骨。考古工作者还在泥内发现属于四个个体的人骨化石。
最古老的陶器
2012年,在中国江西省的仙人洞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陶器。考古学家在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以及2000年都在仙人洞遗址进行过考古发掘,但对于最古老陶器的年代一直不明确。中国、美国和德国的研究人员重新调查了该处遗址,并对取样进行放射性碳素断代法测定,将最早出现陶器的时间确定为2万年到1.9万年前。这项研究的参与者之一、哈佛大学的考古学家,同时也是《科学》杂志关于该考古发现文章合著者之一欧弗·巴尔·约瑟夫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所做的这些,意味着时代更早的陶器可能会在中国南方发现。”
研究成果
经鉴定,遗址中发现的人骨化石中成年男女各一人,还有两个是八岁和一岁左右的小孩。这似乎是一个四口之家,但事实上当时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阶段,距一夫一妻制家庭的诞生为期尚远,这时人们依然过着共同劳功、共同分配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
从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和其它文化遗物可以说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先民们将兽皮缝缀衣服以避寒,将蚌壳钻孔后串连起来挂在胸前作装饰品,在山洞里燃起火堆烧煮食物和取暖,同时防御野兽的侵袭。这时还没有产生原始农业,人们主要靠渔猎为生,采集野生植物果实和螺蚌一类水生动物充饥。从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分析,今天的大源公社一带在当年还是森林、湖沼地区。尽管居住环境十分险恶,我们的祖先却凭藉着粗笨的石器,依靠群体的力量和智慧,战胜自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考古学界对万年仙人洞遗址很重视,有的认为这处遗址的堆积是“华南全新世洞穴堆积标淮剖面的代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陶瓷史展览,把仙人洞遗址下层堆积中出土的夹粗砂绳纹陶认定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陶器。
据资料显示,在全新世初期,以打制、磨制石器和粗砂绳纹陶共存的原始文化分布的范围很广,在中国华南、东南地区甚至包括印度支那的一些地方都曾有所发现,而万年仙人洞遗址可算是典型代表,因为它有层次分明的早晚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华南地区较早被发现,还经过两次科学发掘,出土的人骨和动物骨骼也都经过了科学鉴定,这就为分析比较和综合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因此,有人提议,可以把这同一类型的原始文化定名为“万年仙人洞文化”。
影响意义
遗址
江西仙人洞出土早期陶器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高度关注。由于当时学术界普遍认为陶器的发明与农业的出现、人类的定居生活等有关,而这些活动是伴随着全新世大暖期的到来而发生的,所以陶器最早出现的时间基本上应在距今1万年左右。由于早期陶器保存下来的陶片比较碎小而且珍贵,无法提取里面残留的有机物进行直接的年代测定。尽管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年代学实验室针对仙人洞遗址出土的早期陶器年代问题先后做了不少工作,测定了很多的数据,但因无法明确指出提供碳十四年代数据的样品与陶器的等时关系,也就无法对早期陶器的年代下一个准确的结论。
遗址地位
美国《考古》杂志在2013年第1期评选出了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这十大考古发现分别是:玛雅太阳神面具(危地马拉)、尼安德特人的药箱(西班牙)、最早使用的毒药(南非)、阿芝特克人的葬礼(墨西哥)、凯撒的高卢前哨(德国)、欧洲最古老的石刻(法国)、最古老的陶罐(中国)、“科学怪人”木乃伊(苏格兰)、2000年前窖藏的珍宝(以色列)、最古老的葬船(埃及)。
中国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发现的两万年前的陶器入选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这也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进行的合作研究的一个成果。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吴小红教授、张弛教授等于2012年6月28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中国仙人洞遗址两万年陶器》的文章,对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