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常道464:关于教师的四个层次

 人在江湖看风云 2023-04-10 发布于四川

464:关于教师的四个层次

同样是教师,却处于不同的层次。一般来说,教师分为中个层次:普通老师、经师、人师和导师。

什么是经师、人师和导师?

现在的经师是精通专业知识,成为学术典范的教师。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石连海博士后眼里,要在成为经师,需要具备三个特质:一是知识渊博,教有师法;二是泛观博览,研读精思;三是触类旁通,创新创造。

俗话说: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也就是说能教你精湛知识的老师是容易找到的,但塑造学生灵魂,教会学生为人处事的教师却很难道遇到。这说明了一个老师成为经师还是很容易的,只要努力去钻研本学科的知识,积累经验,慢慢就能成为这一学科的知识专家。但是,要想引导学生的灵魂,却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人师首先是经师,经师是会“传道、授业、解惑”,处于“学高”阶段。人师重在“身正”,身正为范。人师有坚定的信仰,高尚的德行和深远情怀和自律人格。

要从经师升级为人师,需要有:一是涵养德行;二是以身作则;;三有教育情怀。

导师是指教育家型教师或校长。导师具备立德树人的使命、深厚的教育情怀、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行动,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如于漪老师,她就是杰出的代表,在她眼里,导师有信念、有视野、特敬业、能坚守、能超越。

那如何成为导师呢?还是用石连海博士后的话来简单概括:一是坚定信念,如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二是博学善教;三是立德树人;四是有仁爱之心;五是有家国情怀;六是锤炼高尚人格;七是扎根教育本土实践;八是热爱教育,强烈的职业认同感;九是提炼自己教育主张;十是深厚文化底蕴。

在我学生时代,我觉得老师是万能的。那个时代的老师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吹拉弹唱样样都行,关键他们的课总是引人入胜,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向往。

以致于后来我这个非师范生被分配去教书时,我都犹豫了好久。 因为,我不懂什么是教育,我也不知道怎么当老师,我怕误人子弟。事实上我第一年做得的确不成功,第二年就被打发到幼儿园任教。这个时候,我才真正的思考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

不懂就学,不懂就问,慢慢积累经验,让自己逐渐从教学的门外汉得到学生的认可。也许,我就过了知识关和教学能力关。知识关并不是我懂不懂这些知识,而是把这些知识如何较好地传授给学生。教学能力关就是知识的教学不是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逐步形成解题能力。

但从现在来看,我依然发现自己有很多短板,逐渐有了能力恐慌感。我一直在农村学校任教,所以,没有感觉到多大的压力,毕竟农村这些孩子的知识面很窄,我掌握的那一点东西还能糊弄过去。但后来,虽然我还在农村学校,但是我还带团队时,我就发现了我很多方面其实能力不足。

人不是在沉默在死亡就在沉默在爆发,当不甘命运时,需要是自己内心的沸腾,从沉默中积累力量,蓄势待发。面对一次又一次失败,我始终相信,自己会变得越来越好。

当然,我现在是经师都算不上。因为我的教学可能能糊弄一下农村的孩子,但在城里,肯定是不入流的。所以,很多时候,我都抓住一个又一个学习机会,希望每次能进步一点点。我特别喜欢听别人上课,希望从别人的教学中汲取一些经验。事实上,对于我这个教育的门外汉来说,我的经验都是从别人的课堂、专家的讲座中获得的。

但这也给我带来了负作用,我喜欢看别人的观点,觉得好的就采用,变成了人云亦云。甚至喜欢上了度娘,遇到问题就百度,不喜欢自己去思考。缺乏自己独立思考是很危险的,永远都不能成长为经师,也更不可能成为人师。就如教育是农业,这样的观点,也不是我提出来的。只是觉得别人说得好,就采用了拿来主义。

这些天也遇到一些青年教师的吐槽:

一个入职才几年的年轻教师,她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县教学能手,在新教育完美教室建设方面也有自己的心得,我也请她来给我的学生上了一课,讲述她的成长故事。她昨天突然说自己好累,想躺平了,不想奋斗了。

是啊,成长的路是痛苦的,是寂寞的,往往也是高处不胜寒。所以有这种感觉很正常,但人生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所以我还是让她继续努力,只有真正成长之后,再回首那些奋斗的日子,才会体味出奋斗的意义,就是在不经意的努力中酝酿了机会。

另一个在学校里也是优秀的数学教师,最近他感觉自己带不动七年级的学生了。一方面是自己得到学校的重用,各种工作缠身,让他在教学上精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认为读书没有意义,他们的道路就是打工,也许早打工早成功,那些后出来的大学生还得给他们打工。我只能说他们想得太天真了。

教育教学中有困惑很正常,这也正是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的地方啊。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没有多少时间来研究,没有什么方法来研究,没有多少理论来支撑,只有朴素的想法,难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所以就会觉得自己很平凡,很无奈,很无用。

其实,每一个普通教师,只要对教育有些许热爱,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这两个问题,但是只要保持热爱,不忘初心,静下心来思考,寻找人师或导师指点,应该会慢慢走出这样一个阶段,迎接职业新挑战。

说这样的话,感觉是不是自己已经成为人师或导师了?其实不然,我刚才说了我还是普通教师,只是经历多了,感觉有些经验,但我还没成为经师,因为在教学能力上,我有自知之明。

当然,我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我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导师。不是为了图名,而是觉得,这才是一个教师回报社会的最好方式:有能力真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02349日晚于家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