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医莫闻道听途说

 中医闫大夫 2023-04-10 发布于山东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精华录(15)

学习前贤学说、理法方药,要读其著作,通过分析研究,探索临证精华,切忌贵耳贱目,人云亦云或随众喧喝。如上海张山雷初习外科,写过《疡科纲要》,不悉真象者讹为痈疽高端,实际属于内科名手。恽铁樵籍贯江苏武进,乃伤寒派,有人竟说是孟河体系费伯雄的传人。岭南地处亚热带,时方盛行,经方无立足之地,然投麻桂、姜附亦屡见不鲜,如陈伯坛、谭次仲、卢觉愚均居伤寒阵营。所以识别医家的学术倾向,应掌握他们的理论与实践,才可定性归入何种学派,盲目杂谈,不足置信
1954年遇一走方郎中,自言江阴曹颖甫弟子,携有所作经验集一册,内容百分之八十都是调理温热时方,只有白虎汤出诸《伤寒论》,且卷首尽皆名人序言,一覩即露有伪,无疑冒名假托。老朽主张师道尊严,不宜抬高自己损害前辈,故莫闻道听途说。
小郎中按:张老在本文中传递了一个明确的思想,即是研习前辈学术体系,一定要认真研读其传世著作,分析研究其学术特点,并在实践中应用验证,最后融汇贯通,为自己的临床和研究服务。不可浅尝辄止,道听途说。张老在学院里是研究中医医史和各家学说方面的教授,对历代医家的学术著作和思想研究颇多,著有《中医源流与著名人物考》,详细介绍了医家的学术经验和生平经历。听学校老师们说张老特别重视学术研究要与实地考察工作相结合,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信息和一手资料,因此张老给我们传递的这些经验和思想都是他实践过并考证过的,具有权威性。
张老在本文中举了几个例子,这些医家都是伤寒大家,特别是张山雷、恽铁樵、陈伯坛和曹颖甫这些近代医家的著作都非常值得一读,这些医家有很多创新性的学术观点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特别是曹颖甫先生的《经方实验录》值得反复精读,曹公辨方证的临床依据和用药基本是经方原方的思路值得学习,而其弟子姜佐景的按语也十分精彩,强烈建议学者反复精读,对于我们学好用好经方大有裨益。
文末张老批判一走方郎中托曹公之名行医著书,且并非遵从曹公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挂羊头卖狗肉,有欺世盗名之嫌。这种情况在古代和古医籍中比较常见,托黄帝、托神农、托天师之名等等,无非是想借古人之名抬高自身身份和著作水平,在古代那种信息相对不发达和古籍流通不便利的情况下,可能还多少会有受益,也有个别著作的含金量确实挺高,能指导临床(如陈士铎的著作),但是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我们要尊师重道,尊重原创,尊重原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沽名钓誉,最后损害自身利益,也影响老师声誉,谨记谨记!!!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医生参考学习,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飞雪初降已暮天

影摇红忆残年

春来人言无限好

吾爱书城不羡仙

志存高远修仁术 勤勉笃行励后学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