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尾昂述 2023-04-10 发布于广东

两个古老谜团

悟解海德格尔

存在思想

存在与时间的奥秘

走在生老病死的路上

即从神秘的存在而来

我们途经时间的王国

复归神秘的存在而去

存在的真理

时间中展开

时间的一切

归属于存在

两千年的

西方哲学

始终围绕

有形或

无形的

存在者

做文章

长久任,那真正的存在

失落于,被误解和遗忘

的状态

海德格尔的哲学

就是要唤醒

对存在之维

的记忆

让在时间中苦心经营

烦恼人生的终有一死者

找到永恒的家园和归宿

作为一种面向事情本身的努力

海德格尔尝试通过1927年出版的

《存在与时间》解决三大问题

首先,要源始性地描述

人是如何与存在之域相感通

而显现出自身、他者和世界

其次,也需要进一步说明

人是如何迷失于存在者维度

也即就是时间性的事物

反而以非源始性的方式

解释一切并引导自身的

最后

还应该提供帮助人解脱迷惑

争取本真生活的可能性道路

未完成的经典:

由于存在莫可名状

不能像存在者那样

被感官和智识把握

所以无法直接地

来去正面阐释它

那么,我们只能

通过解释存在对于人的意义

来间接地、侧面性地通达它

唯有人这种存在者

方才能够领会自身的存在意义

而其他类型存在者的存在意义

也需要由人来揭示

为了突出人的与众不同

海德格尔专门命名其为

“此在”

并且认为,追问存在问题

不过就是,对于此在本身

所包含的

存在倾向

刨根问底

一切

存在论必须建立在

此在这个基础之上

那么

描述此在如何领会

和揭示存在的学问

必然构成,一种元存在论

或者即叫,“基础存在论”

建立这种基础存在论

正是海德格尔提出的

澄清存在问题

的第一大任务

与此相应

《存在与时间》

第一部的主题

即就是要进行

此在的

存在论分析:

第一部

第一篇:

“准备性的

此在基础

分析”

其目的即是要对

此在的基础结构

进行剖析

也就是

研究在平均的

日常状态当中

此在如何在此

第二篇:

“此在与时间性”

其目的即是要探讨:

此在的生存论特性

此在只能通过

时间性的生存

去拓展

存在的

可能性

按照

导论当中

所给出的

写作大纲

计划中的

第三篇:“时间与存在”

但是这部分

并没有完成

海德格尔后来解释说:

因为感觉论证不充分

并且庆幸各种外在情况

妨碍了这一部分的发表

大纲当中

第二部分

计划开展的

另一大任务

是要依

时间状态问题

作为指导线索

分三篇内容

来去,解构

存在论历史

但却一直

没有写出

如此看来

这部名著

只完成了

原计划内容的

大约三分之一

学术界

一般认为

海德格尔

不再补续

《存在与时间》

是因为思想发生了变化

从前期渐渐转向了后期

神秘性词语:

若用存在,来去代表

貌似空无的本源维度

而用时间,来去代表

显示万有的现象维度

存在与时间,就容易

被分裂而为,无和有

或者是

本源和

现象的

二元对立

但在《存在与时间》的导论中

海德格尔就已经隐蔽地批判了

康德那一种在本体与现象之间

划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的做法

康德认为:

现象源于物自体

对于感官的刺激

但是物自体本身

却是无法认知的

也就是说

作为本体

的物自体

必与现象

截然不同

二元对立

海德格尔,所探寻的存在

却并不是,这样的物自体

存在并不是

现象背后的

另一个东西

存在与现象

实质意味着

同一个东西

只是由于

心识狭隘

才会把那同一者

领会成两种事物

若按照佛家的方式

把现象标示为“色”

把存在理解为“空”

那么现象与存在就是: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的同一性关系了

执迷于色,即是一种:

“见山只是山”的常识

将色还原为空是一种:

“见山不是山”的玄思

而将空与色同一则即系是:

“见山还是山”的玄之又玄

然而诸如:

空与色、

无与有、

本体与现象、

存在与存在者

之类沾染了

分别识的

相对性概念

毕竟很易就造成

以偏概全的边见

为了跳脱

二元思维

制造的,藩篱

而进入,不二境界

佛家即又以

“真如”之类

神秘词语

来去别立

众妙之门

就像,道家以“道”

作为,众妙之门一样

当海德格尔受困于“存在”

这个早已被滥用的术语

之局限性和歧义性之时

他便即转而去

另寻某个能合

色空不二、

有无同根

等等妙义

于一身的

神秘性词语

真如、道与本有:

海德格尔用

“本有”,一词取代

“存在”的核心地位

“本有中的转向”

的第一个脚注

海德格尔写道:

在这里,本有

乃着眼于人类

而被看待的

而此

人类乃根据本有

而被规定为此在

《同一律》:

本有

使得人与存在

归本于它们的

根本的共同中

《时间与存在》:

规定

存在与时间两者

入于其本己之中

即入于其

共属一体之中

的那一个东西

即本有

本有是从

人类角度

强命其名

而这一个

神秘的本有

至少意味着

三种维度的

共属一体的

同一性

首先是:

离形去知

貌似空无的

存在维度

其次是:

拥有人之

感觉与

心思的

此在维度

然后是:

感通成象

显现万有的

时间维度

如果是用

东方思维

来作类比

存在之维,可以对应,真空或无极

此在之维,可以对应,心识或人极

时间之维,可以对应,妙有或太极

佛家

即合真空、心识、妙有

之同一性,共属于真如

道家

合无极、人极、太极

之同一性,共属于道

海德格尔

即合存在、此在、时间

之同一性,共属于本有

由于

这一种

深刻的

互通性

我们也就

不难理解

海德格尔

对老庄著作和

铃木大拙禅学

甚至整个东方文化

的赞赏和向往之情

存在思想的

内部性转向:

那么,当

海德格尔思想的核心术语

从“存在”变成“本有”之后

是否

意味着

某一种

根本性

的转向

在这条

'道路’

——

如果

跌倒和爬起

可以被叫作

'道路’的话

——始终要追问这同一个

关于'存在之意义’的问题

而且只是追问这一个问题

而且因此

追问的立足点

总是各不相同

海德格尔

对于本有所作出的

最精简的定义便是:

“存在之本质现身”

本有被他

看成一种

源自存在

经由心识

现于时空

的动态发生过程

我们,不难看出

尽管,海德格尔

使用的核心术语

从“存在”

变“本有”

但这只是其

存在思想的

一种

内部性转向

海德格尔

甚至常常将本有

等同于存在本身

虽然本有代表着:

存在、人和时间

的共属一体

但是,人和时间

却并非能与存在

真正并立的事物

存在根本上就是

独一无二的唯一

所以,海德格尔强调:

本有并非

包罗万象

可以把

存在与时间

纳入其中的

最高概念

逻辑规则关系

在此说明

不了什么

海德格尔特别反对那种:

“试图要把

自相矛盾

分崩离析

的东西

共同编排,在一个

无所不包的统一体”

的辩证法

在他看来

简单地把

一切事物

纳入某种

大全性的

统一体的

做法

绝非哲学

真正出路

而是

思想

对实情

和矛盾

的逃避

本有

绝非已完成的僵化的东西

而是感而遂通的不断生成

实质并不比

存在和时空

更早更大更多

就像

真如也不比

真空和妙有

更早更大更多

同样

道也不比

无极和太极

更早更大更多

它们只是从

不同的方面

命名着

同一个

“神秘”

之所以选择

本有、真如与道

作为核心的概念

是一种玄之又玄的智慧需要

它们能开启更全面、动态、中道地

看待世界与人生之实情的众妙之门

《同一律》

现在要严格地根据本有

来思考“本真地”这个词

因为执着于

存在、此在

与时间中的

任何的一维

将偏离中道

从而迷失于

狭隘的边见

两个古老的谜团:

存在与

存在者

的区分

从哪里来

向哪里去

我们是谁

这种追问总把我们引向

另一个同样古老的谜团:

何物

无所从来

亦无所去

永是自身?

人们不约而同

开始推想某种

根本性的东西

生成一切

收回一切

规定一切

这到底

是什么

然而

这偏偏

并不是

“什么”

一旦用,“什么”,规定它

也就会,错失了,它本身

在海德格尔看来

任何可用“什么”

来去指称的东西

都意味着存在者

根本性的东西

却什么也不是

我们甚至不该

称其为“东西”

这个什么

也都不是

实际无法

被命名的

所谓东西

即被海德格尔强行

标示为与“存在者”

相对照的“存在”

存在乃是,一个

充满争议的译名

其对应的

德语原词

首要的

含义应为

名词化的

“是”

因此

有人把

它译成,“本是”

同时用,“是者”

来代替,“存在者”

我们

便不难,看得出:

存在者,意味着

已经是“什么”的

现象事物

而存在,意味着

可能是“一切”的

神秘本源

神秘之名:

然而,假如没有

我们心识的分辨

何来

本源与

现象的

二分

若能

从神秘的

存在本身

出发

那么又岂有

本源与现象

之分别

于是,力图摆脱

西方哲学思维束缚

的后期海德格尔

尝试使用

“本有”

来去代替

“存在”的

核心地位

存在

原本处于

空寂般的

状态

却能够经由

心识展现出

一切存在者

这一种

隐匿着

显明的

本质现身

即就意味着

本有之过程

佛家

则把这种

真空妙有

缘起发生

理解而为

真如化现

儒家

亦把这种

无极太极

感而遂通

视而作为

道之运行

根本上来说:

存在、一切与本有

真空、妙有与真如

无极、太极与道

乃至道

与真如

及本有

实质上

都意指同一个

无名的“神秘”

只不过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由于根本

之“神秘”

的唯一性

我辈只能

从其来

向之去

始终归属于它

然而,却又

不识,神秘真面目

只缘,身在神秘中

“此在”与我执:

心识因为,天然的有限性

不可避免地用感官和心智

对于存在进行分辨和切割

由切割而来的一切

物质性或观念性的存在者

自然代表不了存在之本身

心灵却容易沉迷于,存在者的维度

企图在存在者中寻找永恒的第一性

结果

找到的自然

只能是经过

切割的

残缺的

“假一”

执假忘真

就难免会

信念破灭

精神无根

佛家

把这一种惯于

去分辨的心识

称为“我执”

儒家将其归入“人极”

海德格尔则以“此在”

来为之命名

其实

说的都是

我们自己

神秘的存在

把我们抛投于

各不相同的“此”

或者说

通过一个个的

“此”本质现身

而我们作为

被抛的此在

不同程度地

领会存在之

天命赋予的

有限性与

可能性

选择性地开展

人生在世的

实际性

这种

不断筹划

并且超出

自身的特性

被海德格尔

标示为“生存”

在他看来

只有人才能生存

而其他的存在者

仅仅

是自然地

或本能地

存在着

后期海德格尔喜欢“此—在”

(又译“此之在”)的写法

就是为了同时

表达人绽出地

生存在此

而又内立地

归属存在的

双重状态

从人类之维来看

生存是一种

超越自身的

“绽出”

从神秘之维来讲

却又是一种

存在之中的

“内立”

这种内立

便意味着

立人极

立人极与行中道:

天地万物与人

原是一体

其发窍之最精处

是人心一点灵明

立人极方知

无极与太极

然而佛家

却是认为

人法两空

世间一切

只是因缘和合

并无独立自性

如此:

立人极

即我执

人介乎

存在与

存在者

之间

执着,存在者

遗忘,存在

即将沉沦于

充满烦忧的

非本真状态

耽迷,存在之境界

不顾,存在者

有碍

人生在世

生存发展

人类

既不能,变成为,非我之物

也不能,消失于,无我之境

一旦,被抛在此

这此在,就不得不从

自身的,有限性出发

承担起,生存的责任

终有一死

人类毕竟

无世可出

只能

在立人极

与去我执

之间

努力把握

一种中道

儒道佛的

文化互融

代表一种

追求中道

的已尝试

东西文化的贯通

追求中道的探寻

我们是谁

我们

始终归属于

存在之无名

却又总留恋着

有名的存在者

我们倚赖存在者

获得人间的身份

却又只能在

种种身份中

弄不清自己

到底是哪个

我们在忙忙碌碌

筹划着自我更新

却是无法去把握

存在赋予的天命

既不能,安于自己,的有限性

又不能,充盈独特,的可能性

我们是,谁

我们是,终身栖于大道

却为

来路与前途

烦恼着的人

谁是我们

那些

从无名来

向无名去

却为

名字和身份

而操心的人

但我们还可能是谁

一个用心倾听天命

不执着有名或无名

追求诗意安居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