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杖节把钺

 冬窗事发 2023-04-10 发布于北京

在位期间,玄宗对边疆战事煞费苦心。

于漠北,唐军在回纥协助下消灭了突厥残部,回纥首领骨力裴罗获封怀仁可汗。于东北,唐军在与奚、契丹鏖战的同时,对靺鞨采取羁縻政策,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黑水都督府。于西域,唐军与吐蕃、大食陷入纠缠。于西南,南诏首领皮罗阁获封云南王,但两国交恶后,唐军死伤逾二十万...

为应对上述战事,玄宗不得不依张说建议,将实施多年的府兵制改为募兵制,这里原因有二。

其一,府兵制的基础是均田制,均田则要依托无主荒地,百年来,大唐人口的暴增以及土地兼并导致荒地减少,朝廷无地可授时,均田制便无法执行。

其二,府兵的特点是“平时为农,战时为兵”,但人人都有故乡,谁也不愿长期在外征战,是以随着大唐持续开边,军队的战力就会不断下降,改革势在必行。

关于募兵的优劣,我们在“引狼入室”篇就有介绍,这次,玄宗却自信地布下安西、朔方、平卢、范阳等九大兵镇,兵镇长官称“节度使”。《汉书》曾用“左杖节,右把钺”比喻大权在握,“杖节”即皇帝授予的旄节,“钺”是一种兵器,唐代节度使兼有皇帝的特派名义及所授“节钺”,集地区军政大权于一身。

据《资治通鉴》,天宝年间,唐平卢节度使驻营州,拥兵四万以御靺鞨;剑南节度使驻成都,拥兵四万以御吐蕃和南蛮;范阳节度使驻幽州,拥兵九万以御奚和契丹...这九大节度使共招募私兵逾四十万,远超中央禁军数,完全违背了太宗当年“居重驭轻”的准则。

早期的节度使均为汉族文官,后来李林甫为防止他们进京拜相,便提议以不识汉字的胡人担任,粟特人安禄山、高丽人高仙芝、突厥人哥舒翰等得以染指。这里安禄山不仅骁勇善战,亦能用手段迷惑玄宗,天宝十年(751),他一人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掌控了今河北、山西、辽宁一带的军政大权,不久掀起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大叛乱。

             匕

精選文章推薦

真相 | 無為

 阝                

                              廴              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