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青养马出身?用用脑子,别再被屁股决定脑袋的“史记”忽悠了!

 123xyz123 2023-04-10 发布于湖南

#历史开讲#说到大将军卫青的出身,估计都会如数家珍:养马出身,被汉武帝照顾。很多人还会以此为据,佩服汉武帝用人唯才是举。本宫想问的是:汉武帝真的会娶一个低贱的女子最终立为皇后?长在宫廷、景帝时期,窦太后主持后宫,王公贵族站满朝堂,那样的女子能够接近刘彻?长公主真的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将一个奴婢给从小许诺金屋藏娇、诸王中最有灵性的弟弟刘彻做媒?

子夫出身,细思极恐的!

文章图片1

《史记》是对卫子夫、卫青的最早记载,后继史书沿用了记载,也因此,卫青是卫媪与人私通的孩子,卫子夫出身卑贱,就成为了定论。这样立论似乎站得住脚:司马迁死于汉武帝之前四年,《史记》在司马迁死前得到汉武帝认可定版,也就是关于卫子夫出身的描述,汉武帝没有意见。那么,卫青的出身也有了最合法的根据了。

但真的经得起推敲么?

汉武帝公元前141年即位,前139年在其姐平阳公主家里看上卫子夫。平阳公主本是阳信公主封号,因嫁与平阳侯得名。平阳侯曹寿,是名相曹参的曾孙。根据大汉初年的法律,女子16岁必嫁,也就是卫子夫最大也就16岁。而平阳公主既然是汉武帝的姐姐,在卫子夫遇到汉武帝的时候,最小也不会小于20岁,出嫁应该四五年了。

长公主、曹家,会将一位出身低贱的女子安排给已经身为皇帝的汉武帝侍寝吗?

卫子夫如果不是品貌出众,贤德淑良,能够走上历史舞台得到汉武帝宠爱?特别是汉武帝的在任皇后,是太后之女的女儿,著名的金屋藏娇的主人公。汉以孝为治国之本,太后的威权,在武帝之前,比皇权更高的。平阳侯与平阳公主进献美女,明显是在与太后、皇后掰手腕,此女会有出身卑贱的污点?

另一角度也可看出问题:作为婢女之女的卫子夫,纵然是生长在曹府,又如何能够不事劳作保持天生丽质,得到培养成为才艺品容得配天子的一代母后?

卫子夫的出身应该很高贵的。根据大周以来秦汉为继的得姓惯例,应该是卫国贵族,甚至是王族的后裔,如同韩信,属于国姓。汉代,王侯将相是可以养士的,而“士”,是很尊贵的,绝对不是侍从奴婢之流可比。而曹参也正好是率军灭卫宋一路,与韩信南北并进的。

卫青养马,背藏深远故事

文章图片2

但有一点也不能忽视,那就是卫青养马为“骑奴”,有一定的依据,真相当然不是“奴”,而是大汉国策掩盖事实,文者无知谬传不绝的结果。

大汉建国之初,就受到了匈奴的羞辱威胁,高祖刘邦兵败白登山,从此开启了漫长的和亲进贡保和平的岁月。吕后忙于专权无所作为,但文景二帝不忘国耻,休养生息,不过是积累国力,如同勾践卧薪尝胆的发奋图强罢了。

经济上积累国力,军事上偷偷训练骑兵,这是文景二帝另一项国策。汉武帝有了前人的基础打底,更有雄心。但战争准备必须秘密进行,很明显,名将名相的曹家,就是汉王朝练兵的一处——不然,汉武帝有事没事去平阳府干啥?

事实是最好的证据:公开的是卫青在公元前138年到前129年近十年间,作为建章监和侍中,跟随皇帝左右,和他一起听闻朝政,后又成为太中大夫,虽然体现了汉武帝对其信任与钟爱,但明显都是文官身份。而且,卫青被武帝看重,最多也就十六岁。但在公元前129年,匈奴入侵上谷郡。为挽回马邑之谋的失败局面,打击匈奴的疯狂报复,汉武帝亲自部署战略计划,分派四路出击。车骑将军卫青直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出兵,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

此次出兵,公孙贺一无所得;公孙敖损失七千骑兵;李广兵败被俘,最后逃回。四路人马中唯独首次出征的卫青,英勇善战,直捣龙城(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地方),斩首 700余人,取得胜利。

试问,如果没有经历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卫青如何能够超越几位宿将,独获胜利?而且也没有任何记载证明,汉武帝以及其身边人懂兵法!

其实,汉武帝或者说大汉皇朝秘密练兵不仅有卫青,还有霍去病以及他的八百子弟兵。用今天的语言表达就是,卫青深通兵法,文武双全,更是汉武帝战略的依载者;霍去病与其八百子弟兵,更是骑术武艺最精尖的特种兵,大汉最精锐的兵力。

卫青的军事训练,应该就是“骑奴”时候完成的吧?

文人无德,致使谬传千古

文章图片3

文人无德,首先就是司马迁了。卫青位封大将军,爵封长平侯,对匈奴作战一生不败,开疆扩土,保家卫国,功在千秋,而且不立私威,不养私甲,不弄权,不越位。就这样的人物,司马迁作为史官,居然连其出生时间都没有考查出来——更应该记载的。毕竟,地位与功劳在卫青之下的霍去病,都有明确的出生记载。

试想,司马迁都记载了卫媪与郑氏私通的事情与时间,还不能将卫青的生平弄清楚?

原因只有一个:司马迁对卫青有私怨。其对李广的态度足以证明一切。李广很有趣,周亚夫麾下勇士,汉文帝赞赏的青年才俊,景帝时驻守边关多年,确实声名赫赫,地位非凡,也应该才华出众。但在第一次真正统军出击时,全军覆没;最后一次出击时,迷路了——与之一同迷路的,还有与他同行的左路军。

卫青的确武艺盖世,用兵如神。在势均力敌的对峙后爆发大决战,两路大军未参战,甚至不见踪影,伟大将军依然击溃敌军,获得大胜!

李广倒好,在未能参战,任何主帅都必然追查原因的情况下,对于卫青的追问,他直接认为是对其侮辱,自杀在卫青面前,以至于引发了后来大汉的惊天血案——李广之子李敢愤怒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大局为重不仅不追究其责,还不张扬。霍去病不平射杀当朝九卿之一的李敢,差点引发朝局大乱。

对于这样无视军法军规、战场贻误战机、大战寸功未立的李广将军,司马迁不仅精心作传,还寓意深远的加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而对功勋盖世的卫青将军,浓墨书写其卑微出身,连生平年月也不考察——本身没有记载,就是史官的失职!

很明显,卫青死于前106年,司马迁也为李陵辩护,虽然言论自由,但其偏向李家不言而喻。《史记》前91年完成,也是卫子夫、太子受巫蛊之祸身亡时间。作为前145年出生的卫青同代人,司马迁也是倒卫的一员,黑化卫青卫子夫合情合理了。虽然后来汉武帝知道真相灭了江充全族,追思太子与皇后,但估计已经没有精力顾及史书的记录了。

可惜,后来者依然不去追究真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