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镂空人面覆盆形器,你敢说我呆?老子帅呆了好吗?

 那个老撕机 2023-04-11 发布于广东

镂空人面覆盆形器

仰韶中期(距今5700-5000年)

2008年西安高陵区杨官寨遗址北区环壕G8-2段

陕西考古博物馆

仰韶文化基本就是彩陶的代名词。仰韶文化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考古的开端。虽然仰韶文化和庙底沟文化的发现都在河南省三门峡,但构建整个仰韶时代的几乎所有重要拼图,都在陕西。

从1923年安特生在前往甘肃的路上在西安十里铺做了考古调查并且确定当地也为仰韶文化遗址至今整整一百年。考古工作者项目发现了老官台文化(8000-7000年前),彩陶的特点是带状彩条。北首岭文化(7000-6500年前),出现了几何纹。半坡文化(6500-5800年前),出现直线型几何图案,鱼纹和人面纹等。

庙底沟文化(5700-4900年前),庙底沟是仰韶文化的全盛时期,也被称为大仰韶时代,影响范围东到大海、西至甘青、北抵阴山、南及长江。但庙底沟文化彩陶罕见鱼纹和直线几何纹,多见鸟纹和弧线图案。从半坡的鱼纹变成庙底沟的鸟纹中间一定有着复杂的过程。一些彩陶上鱼鸟互相搏斗的图案可能就是两种势力互相争斗的过程。

极盛必然意味着衰退的开始,随着大汶口和屈家岭文化的强势崛起,庙底沟文化开始不断和外来文化进行融合,在4900-4500年前形成了半坡四期和泉护村二期,最终在4500年前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所取代。

整个仰韶时代的各重要阶段中,除了庙底沟,其他几乎全都在陕西发现,可见仰韶文化最初产生于陕西,再影响了东西两边分别产生了庙底沟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也彻底推翻了100年前安特生的彩陶西来说。

西安高陵杨官寨是庙底沟文化的重要发现,发现了目前唯一保存完好,面积超过百万平米的中心环壕聚落,并且第一次发现了庙底沟文化的大型公共墓葬——庙底沟文化的发现地三门峡庙底沟虽然发现了大量彩陶,但并没有发现墓地。

杨官寨的西门是目前发现聚落唯一的出入口,两边有两条壕沟—可以理解为护城河。沟中发现了大量动物骨头以及重要的陶器,比如巨型陶祖,朱砂人面饰残陶器,以及今天的主角镂空人面覆盆形器。

庙底沟文化是邦国林立的时期,社会产生分工,社会出现阶级,信仰开始制度化,一些象征特权的器物如陶鹰鼎,鹳鱼石斧图陶缸,人面盆等开始出现。但仰韶文化又有些不同,比如灵宝西坡有着超大的公众建筑,西坡大墓的墓主人也有着更大的墓葬,却没有什么陪葬品。似乎聚落的领导更多起到的是一个人民公仆的角色而非高高在上的贵族。而这些出土于不同地点的特殊器物可能就是他们作为首领兼巫师与神灵进行沟通的器物。只不过有的被用掉了,比如这件人面盆,所以出现在灰坑里,也有的被带进了坟墓。

无论如何,镂空人面覆盆形器都是一件十分精彩的文物,而且只有见到实物,才能领略到那种独特的吸引力,它看着一点都不呆而且充满了质感,我盯着他的时候,我知道他也在看着我,并且跟我说:后生,你终于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