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仰韶文化?两千年来仰韶社会是如何演化的?

 万物史话 2023-05-30 发布于北京
7300年前,陕西临潼县零口遗址。

一个16岁女子,被残忍杀害。

她死前至少受了35处严重损伤,其中有29处是锐器伤,6处是复合伤。

体内一共找到了18件骨器。

其中,有3件骨器由会阴部刺入小腹盆腔,虽然没有形成骨骼损伤,但器物却滞留骨盆至今。

还有1件骨器从会阴部刺入,至今还插在姑娘的坐骨上。

关于她的死因之谜,有各种说法。

其中一个说法是,“零口姑娘”的眉骨为女性特征,耻骨却有着男性特征,因此判断她是具有双性特征的变性人。

当时的人将其视为妖怪,因而将其折磨致死。

零口姑娘生活于白家文化时期。

白家文化,又叫老官台文化,也被称为大地湾一期文化。距今8000-7000年。

零口姑娘死后300年,零口遗址进入第二期。

这期遗存,考古学上被命名为仰韶文化零口类型。

零口类型是仰韶文化的第一个类型,处于仰韶文化第一个时段。


 01 
仰韶文化的区系类型

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对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进行挖掘,从而发现了仰韶文化。

经过考古学家一百年的努力,现在基本上弄清了仰韶文化的内涵和来龙去脉。

仰韶文化遍及六大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类型。他们分别为:

关中豫西晋南区,位于仰韶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区内有5个文化类型:零口类型、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及西王村类型;

甘青区,位于仰韶文化分布的西区,区内有3个文化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石岭下类型;

豫中区,位于仰韶文化分布的东区,区内有4个文化类型:史家类型、阎村类型、庙底沟类型、秦王寨(大河村)类型;

豫北冀中南区,位于仰韶文化分布的东北区,区内有3个文化类型:庙底沟类型、钓鱼台类型、大司空村类型;

豫西南鄂西北区,位于仰韶文化分布的南区,区内有2个文化类型:八里岗类型、下王岗类型;

陕晋冀蒙长城区,位于仰韶文化分布的北区,区内有3个文化类型:石虎山遗存、王墓山类型、海生不浪类型。 

其中,关中豫西晋南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核心区,因此,区内的5个文化类型也就成了仰韶文化的五个分段。

简言之,仰韶文化历时2000年,可划分为六区、五段、十多个类型。


 02 
仰韶文化零口类型

根据挖掘资料,零口遗址的主体遗存分为四期:第一期为白家村文化遗存,第三、四期分别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西王村类型遗存,第二期是仰韶文化零口类型遗存。

也就是说,零口类型上承白家文化,下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关于白家文化,学者一般认为,它是距今8000多年裴李岗文化西渐到渭河和汉水流域,和来自洞庭湖地区的绳纹陶文化以及陕甘本土文化融合而形成的。因此白家文化既有和裴李岗文化相似的直腹罐、钵等,也有基本不见于裴李岗文化的绳纹陶因素。

白家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渭水和汉水流域

承袭白家文化而来的零口类型遗存,基本都以小口平底瓶、直腹弦纹罐、深腹平底碗、尖底罐等为代表,小口平底瓶最终发展成尖底瓶,直腹弦纹罐也与半坡文化的弦纹罐关系密切,文化面貌整体与半坡文化较为接近,其绝对年代距今约7000~6500年间。

零口T6地层堆积陶器。⑧、⑦、⑥、⑤为零口类型时期的陶器。④、③为半坡类型时期的陶器。⑦之26、28为小口平底瓶。

零口类型形成后,开始扩张,在晋西南、豫西地区,形成与零口类型大同小异的仰韶文化枣园类型,其影响至少见于华北平原、内蒙古中南部和豫中等地区。


 03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大约6800年前,零口类型在关中地区演化出半坡类型。

小口尖底瓶是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

关于尖底瓶的功能,有如下观点:水器(自动汲水器、背水器、净水器、暖水瓶等)、欹器(侑卮)、魂瓶、葬具、祈雨器、酒器(酿酒器、饮酒器等)等。

作为延续近两千年的器物,也许它的功能是多样的。

彩陶是半坡类型最具标志性的器物。最有代表性的彩陶图案当属鱼纹,不仅数量多,而且延续时间也很长,基本贯穿了半坡类型的始终。

鱼与人面相结合的形象是半坡类型彩陶独有的图案,如著名的人面鱼纹,另外还有在鱼纹头部填入人面图像的图案等。

关于“人面鱼纹”的解释林林总总。主要有“图腾说”、“祖先形象说”、“巫师面具说”等等。

这些见仁见智的说法,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其神秘魅力。

半坡类型时期的陶器上,有发现多种符号,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

半坡类型时期的聚落,通常分为居住区、公共墓地、窑场等三个部分。

居住区外围的有壕沟环绕,作为对外防御设施。

居住区中央通常有大房子和空旷的广场,是整个居住区的核心,作为议事和集体活动的公共场所。环广场四周,为居住的房子,通常成组布置,每一组又由多个家族组成。

临潼姜寨遗址

公共墓地位于壕沟的外围,墓地中埋的大都是成年人的土坑墓。婴儿大都为瓮棺葬,多埋于房舍附近

西安半坡遗址

半坡类型时期,女性的地位高于男性,当时应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据研究,在半坡类型时期,以黍为主的作物结构转变为粟占有绝对优势黍居于辅助地位的模式。此后,在以粟为主的农业体系支撑下,中国北方开启了人口扩张和社会复杂化进程。



 04 
史家类型与史家类型时期

大约6200年前,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进入到后半段,即史家期,所以又被称为史家类型。

史家类型和半坡类型有什么区别?为何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类型?

史家类型的陶器特征与半坡类型大体相同,纹饰亦同于半坡类型,但彩纹中增添了弧线、圆点构成的图案花纹和鸟鱼合璧的动物图像。

另外,史家类型大量出土的葫芦瓶不见于半坡类型。


更重要的是,半坡类型的墓葬为单人一次葬,虽然其晚期也出现了多人合葬,而史家类型的墓葬大多是多人二次合葬,且盛行于整个史家类型期。

姜寨二期合葬墓

史家类型的瓮棺葬也有别于半坡类型。半坡类型时期的瓮棺葬多见于居住区,史家类型时期,瓮棺葬不见于居住区,与成人墓葬一起散布于氏族公共墓地。

姜寨二期瓮棺群

“史家类型”得名的陕西渭南史家遗址,1976年发掘发现了42座多人二次合葬墓。墓内埋葬个体少则4具,多则51具,以20具左右较多。墓葬内的随葬品为集体随葬,置于墓坑内一侧或一角。以葫芦瓶为水器随葬、随葬器物的明器化,是史家墓地最大的特点。

史家遗址25号合葬墓中埋葬着26具二次葬的人骨

据统计,史家遗址的合葬墓,男女比例以男性居多,通过纵向对比,有学者认为,史家类型时期,女性倾向于结婚出嫁至其他群体,而男性则倾向于留在出生的群体,与来自其他群体的女性结婚。所以,史家类型时期,母系氏族社会可能开始解体

在聚落形态上,史家类型和半坡类型的差异也是明显的。半坡类型的聚落,由若干组房屋建筑群组成,每组房屋建筑群由几个以一个中型房屋和若干小房子构成的单元组成;史家类型的聚落,每组房屋建筑群不存在进一步的划分。

这意味着半坡类型的聚落由两个以上氏族组成,而史家类型的聚落仅由一个氏族组成,具体层级为:氏族-大家庭-对偶式小家。这也与其公共墓地不能划分出不同的墓群的事实是相符的。

简言之,史家类型时期,人口规模远远大于半坡类型时期,因此开始分村,即对偶婚族不再居于同一聚落,而是分居于不同聚落。

史家类型的分布范围比半坡类型大了不少。具体遗址包括西安半坡、渭南元君庙、汉中龙岗寺、宝鸡北首岭、临潼姜寨、蓝田县泄湖、铜川吕家崖、合阳县吴家营、甘肃秦安大地湾、陇县原子头、甘肃秦安王家阴洼、 正宁县宫家川、山西芮城东庄村、河南淅川下王岗等。



 05 
庙底沟类型与庙底沟时代

大约6000年前,庙底沟类型形成。

庙底沟类型不是由史家类型转化而来的,虽然在史家类型中,半坡因素和早期庙底沟因素同时存在。


庙底沟类型的前身是山西芮城的东庄类型,东庄类型的前身是山西冀城的枣园类型,而枣园类型源自7000年前的陕西临潼零口类型。

在史家类型时期,山西的枣园类型受其影响,演化为东庄类型。东庄类型形成后,不仅反过来影响史家类型,后来还演化出庙底沟类型。

彩陶是庙底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主要以黑彩为主,也有一定比例的白彩和红彩。彩陶纹样有鸟纹、蛙纹等象生性图案,也有植物及几何图案。

与之前的半坡类型相比,纹样中的象生图案罕见鱼纹,而流行各种鸟纹。

彩陶钵绘鸟纹,出土于陕西华县泉护村,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几何图案则主要以圆点、勾叶、弧边三角形等元素构成,通常为植物的花朵或叶片等,罕见半坡类型的直线几何纹。


庙底沟时期,不仅盛行写实鸟纹,还盛行简化鸟纹。简化鸟纹主要由圆点和弧边三角形等元素构成。就此而言,简化鸟纹可以算是几何图案的一种主题。


庙底沟类型时期的聚落,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大。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省分册》基于关中的考古成果,对全省发现的2040处仰韶时代遗址中的三分之一进行了类型判断,发现其中28%属于半坡类型时期遗址,庙底沟类型占59%。

关中地区已发掘的庙底沟文化遗址位置示意图。20为高陵杨官寨。

半坡类型时期规模较大的聚落多在2—5万平方米,发展到庙底沟类型时期,大聚落规模达十几万平方米。

作为庙底沟类型时期最大的环壕聚落,杨官寨遗址北区(南区主要为半坡后期文化遗存)面积达24.5万平方米,大约相当于40个标准足球场,可能是5500年前的原始城市。

杨官寨遗址鸟瞰

环壕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基本为南北向布局。环壕内部的中心区域,有水池遗迹,可能是聚落内部集中供水的设施。


杨官寨遗址平面图

庙底沟类型时期,也有大房子,但它不是一般的建筑,且不再具有像姜寨半坡时期大型建筑作为聚落不同组群议事的职能。这种大房子很可能是由特殊人物掌控的整个聚落“神殿”一类的礼仪性建筑。西坡遗址大型房子周围没有发现中小型房子即说明了这一点。这是当时社会复杂化的重要体现。

西坡遗址F105第三次发掘全貌

庙底沟类型的分布区可分为原生区、次生区和边缘区三种类型。原生区内的房屋仍然以传统的单间半地穴式为主,而在边缘区如郑州大河村、淅川下王岗、邓州八里岗等则出现双间、多间甚至是排房等大、中型房屋。


庙底沟类型时期,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步提升。杨官寨遗址发现的“陶祖”,制作十分形象。洪山庙遗址的三座妇女瓮棺葬具陶缸上彩绘了三组(6个)男性生殖器图案。


近年来,杨官寨遗址发现了大型庙底沟类型成人墓地,经对墓葬内人骨DNA全基因组初步研究,目前已获得的108例个体数据显示,墓地内男性DNA多样性较低(Oα和Oβ为高频),女性DNA多样性极高,且来源多样;墓地内男性与男性之间、男性与女性之间呈现出非常稳定的遗传现象,女性与女性之间的遗传关系却很少。据此推测男性长期居于本聚落,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起主导地位,而女性多为周边聚落移居而入。


庙底沟类型时期出现了一些特殊器物,明显不是实用器物,可能与祭祀或者巫术有关,是特权阶层在进行大型祭祀活动时使用的祭祀用器。

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发现的镂空人面陶器座,在陶盆的腹部镂空雕塑成人面的模样,嫣然一幅微笑的表情,形象十分可爱。


宝鸡北首岭遗址发现的陶塑人面像,整体制作十分精细,十分传神,具有很强的神秘色彩。


华县泉护村遗址发现的鹰鼎,出土于一座成年女性墓葬中,又称作鹗鼎、鹗尊。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高傲神态特征完美结合在一起,显示出古代艺术家的大胆想象与精巧设计,体现了当时先民丰富的精神追求。


河南汝州阎村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是庙底沟时期的一件葬器。画面真实生动、色彩和谐、古朴优美,极富意境,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


发现于秦安大地湾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人们把她归入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很可能是生殖崇拜与祖先崇拜的产物。


值得一提的是,庙底沟时期,采集狩猎的必要性已经微不足道了,以种植粟和黍两种小米为代表的旱作农业生产终于取代采集狩猎,成为仰韶文化社会经济的主体。至此,中国农业起源过程全部完成。

庙底沟类型文化是当时中国文化圈中最强势的文化。它从晋南、豫西、关中东部核心区向外强力扩张,向西远抵青海,西南则深入川西北,向北越过河套,东南则进入苏北,范围之大,差不多遍及半个中国,是任何中国史前文化所不及的。

庙底沟时代“早期中国”三层次文化结构图

正因为分布范围广,它与周边文化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早期中国文化圈”或者文化上的“早期中国”。这个“早期中国”,与严文明所说史前中国的“重瓣花朵式格局”,张光直所说“中国相互作用圈”,苏秉琦所说“共识的中国”含义近同。



最后说下庙底沟时代的社会性质。有学者根据灵宝西坡遗址墓地出土的玉石钺和大口缸情况,判断这里是一个古国,存在着基于亲缘关系的军事贵族。


 06 
西王类型与仰韶晚期

大约5400年前,西王村类型形成。这一类型最初发现于半坡遗址上层,因此也被称为半坡晚期类型。

西王村类型时期,正处于仰韶晚期。这是一个群雄割据、多种文化并存的时代。

和庙底沟类型时期相比,此时的仰韶文化分布区已经缩小了很多,例如豫西南成了屈家岭文化的分布范围,豫东南成了大汶口文化的天下。

至于仰韶文化内部,也是四分五裂,多种地域性文化类型并存:

一、黄河以南和嵩山北麓,是秦王寨类型,以白衣黑彩或“三彩”的睫毛纹、太阳纹、X形纹、S形纹等彩陶为特色,典型遗址有郑州大河村、西山,荥阳青台、巩义双槐树、洛阳王湾等。

二、太行山东麓的冀南豫北一带,是大司空类型,彩陶十分发达,流行蝶须纹、斜波细线纹、豆荚纹、细腰纹等,典型遗址有安阳大司空、磁县下潘汪、界段营等。


三、晋南豫西至关中地区,是西王村类型,属于以盆、罐和喇叭口尖底瓶为主的区域,彩陶不发达。典型遗址有芮城西王村、临潼姜寨四期、蓝田泄湖等。

四、关中西部则以扶风案板二期、宝鸡福临堡、岐山王家咀晚期为代表,流行喇叭口钝角尖底瓶、宽沿盆、大口深腹罐等,彩陶同样不多。

五、渭水上游的仰韶晚期遗存以甘肃秦安大地湾、武山石岭下遗址为代表,有相当数量的彩陶,被称为石岭下类型。

六、泾河上游的陇东地区,仰韶晚期遗存称为阳坬类型,出现窑洞式房屋,流行橙黄色泥质陶,彩陶也有一定数量。典型遗址有宁县阳坬、庆阳南佐等。

韩建业的观点

相比其它仰韶文化类型,西王村类型只能说存在感有些低。虽然如此,我们仍称这个时期为西王村类型时期。毕竟它是庙底沟类型的嫡传。

然而,恰恰是这个嫡传,彩陶突然就不发达了,也没有了曾经风靡一时的纹饰,即将连尖底瓶也消亡,这不禁让人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据了解,5300年前,崧泽文化灭亡、凌家滩文化灭亡、大溪文化灭亡,良渚文化诞生、马家窑文化诞生、屈家岭文化诞生,红山文化风头正盛、大汶口文化风头正盛。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红山人、大汶口人、良渚人、屈家岭人,从各个方向逐鹿中原,使得仰韶人遭遇极大的生存压力。


在此压力下,他们没了心思进行艺术创作,而是用来进行社会变革。

仰韶晚期,一批批早期“城市”在中原地区拔地而起。它们或有双重或三重环壕,如巩义双槐树遗址,或有夯土城墙(最早出现于庙底沟时期),如郑州西山古城。“城市”之中还普遍可见大型公共建筑。


毫无疑问,“城市”的兴起,是社会变革的产物。

大约4900年前,以尖底瓶消亡为标志,西王村类型终结,也降下了长达两千年之久的仰韶文化的最后一幕。

西王村类型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到了这一类型的中晚期,逐渐吸收了偏东的大河村类型中以鼎为代表的文化因素,繁衍了以斝为典型器物的庙底沟二期文化。

庙底沟二期文化,上承仰韶时代,下启龙山时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