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进一步创新社区治理的思考

 文明苑 2023-04-11 发布于山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工作要求,城乡社区治理离老百姓的生活最近,居民感受最直接,也最能体现政府的“温度”。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打造居民议事协商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引导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社区建设,进一步激发社区治理的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平台,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一是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完善社区治理格局。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在引导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中积极作用。进一步做细做实社区居民委员会下属委员会,吸引更多的社区社区居民主动加入到各下属委员会,积极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贡献力量。依托社区议事协商平台,吸纳更多的社区居民有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社区自我管理和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引导驻社区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社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形成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和谐氛围。

二是积极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打造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组织和平台。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丰富多样的社区社会组织是基础和保障。在推进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和社区建设管理需要,结合社区工作的实际,探索将社区社会组织划分为环境物业、共建共治等不同的组织类型,明确不同类别社区社会组织的功能定位,重点培育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让社区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全面做好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的功能作用,提升社区生活品质。当前,居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公共服务问题,特别是生活过程中的小区停车、垃圾处理、养犬、噪音扰民等问题,群众反映的最集中。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物业部门的服务管理能力,应该把维护好业主的合法权益、及时解决处理社区的矛盾诉求同社区有效运转统一起来,不断提升物业部门服务居民群众的能力,解决好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

社区治理是一篇大文章,应该以组织引导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为突破口,进一步探索建立政府治理、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相互协调的社区治理长效机制,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