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物理 | 测量密度的12种方法

 黄河清 2022-03-11
密度的测量一直是重庆中考的一大热门考点,不仅是重点,其中密度的计算也是难点。测量实验很好的结合了力学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包括受力分析中的平衡条件,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浮力部分的阿基米德原理及压强部分的等压强法等。常年活跃在中考17或18题。所以今天给大家带来了12种测量密度的方法。以后在看到密度测量的实验题型时,根本不用怂!

知识回顾

首先我们弄懂测量密度的基础原理和它需要解决的问题。

测物质密度的思路:

1、原 理:ρ=m/V

2、须解决两个问题:①物体的质量m;②物体的体积V;

接下来是测量密度时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物体的质量,一个是物体的体积,给大家分别带来3种测量质量和测量体积的方法。

01

测质量的3种方法

1、 用天平测质量

3、利用漂浮测物体质量


2、 用弹簧测力计测质量

02

测体积的3种方法

在解决了这两个关键的条件之后是不是对测量密度已经感到信心满满了呢?那我们来看一看这十二种测量方法都是怎么样的。

测量密度的12种方法

1.常规法

常规法测物体的密度,最基础的一种,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密度定义式直接计算就可以了。

2.一漂一沉法

一漂得质量——物体漂浮时重力等于浮力,然后利用重力计算物体的质量    

 一沉得体积——物体浸没是排开液体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

3.一漂一压法

一漂得质量--------与方法二相似;

一压得体积--------这种方法主要针对ρ物<ρ水的情况,施加向下的压力使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4.双漂法测液体密度

这是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主要思想是利用相同物体在不同液体漂浮时所受到的浮力相同。

5.双提法测固体密度

6.三提法测液体密度

7.刻度尺测密度:单漂法(ρ物<ρ水且形状规则)(测木块的密度)

8.用天平测物体密度

1、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

2、测出烧杯和适量水的质量m1

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不要触及壁和底)测出质量m2

推导公式

9.一漂一沉法(ρ物>ρ水)

(注意与方法二的区别)测某固体的密度

10.等体积法

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溢水杯和水.(测石块的密度)

11.等压强法

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用橡皮膜扎紧,橡皮膜是平的,在玻璃管内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橡皮膜向下凸,把玻璃管竖直放入烧杯的水,一直到橡皮膜水平。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管内液面、管外液面到橡皮膜的深度h1、2

分析:玻璃管内外液体对管底压强相等

推导公式

12.双漂法等浮力 密度计原理

将密度计放入水中,密度计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密度计底的深度为h1,再将密度计放放待测液体中,密度计漂浮,用刻度尺测出待测液面到密度计底的深度为h2。

分析:密度计在水和待测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