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曲黎敏:敦厚而又勇猛的理中汤

 庆哥哥呀 2023-04-11 发布于内蒙古

敦厚而又勇猛的理中汤

图片
理中丸方: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就是开水),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 

《伤寒论》说:“理中者,理中焦。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皆本于理中。”这句是说,以理中汤为底子的中药方对胸满、心下痞等都有效,即对心脏症状有效。“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这句是说,理中丸可以治疗瘟疫霍乱造成的头痛、发热、浑身疼痛等。“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这句是说,理中丸可以对大病初愈者有补益作用。 

用理中丸(汤),是让自己产生生气、生血的能力。它要生气、生血就要先祛寒和湿,因为湿气特别耗气耗血。人人都有事,都有想不通、生气郁闷的时候,人人都有情绪,所以都有寒。所以有的人一吃理中丸(汤),身体就开始肿和胀或出现腹泻。可理中丸(汤)里并没有腹泻药,这是因为湿气从皮肤走,就是肿胀;从大便走,就是拉稀,屁还特别多。而且吃理中丸,还从原先食不下变成特别能吃了,更严重的发病反应是把心脏里面的病往外赶,赶到心包经时就出现“心澹澹大动”,所以有人就害怕吃理中丸(汤)。反过来讲,理中丸(汤)是发症状最有力量的,而且也是驱病最有疗效的。

像阳虚便秘的情况理中汤类的方子有奇效,先会排湿气,浊水浊气浊物排尽时,大便就恢复到香蕉状了。但有的人浊水浊气浊物的排出会走太阴脾,或皮肤肌肉,这时就会出现浑身肿胀,病人接受不了的话,这病就没办法治疗了。邪气总得有出处,要么走肠道,要么走肌肤腠理,每个人的身体反应都不同。所以,不事先接受医理教育的话,就无法坚持治疗。这也是无法在网上给病人开方子的原因,因为开方子不难,难的是吃药后的反应每个人都不一样,而《伤寒论》最大的难处也是在于病情的后续调理,尤其是发病后的应急处理。

现在很多人拉稀都属于寒利,据说宋徽宗常年吃冰导致寒中腹泻,好多医生都治不了,最后是附子理中汤救了命。理中,就是理中焦,把中焦理好了,上焦、下焦都好弄。上焦的咳嗽、下焦的腹泻,都能治。我出国旅游什么药都不带,只带一盒附子理中丸,可以不吃,但不能不带。 

理中丸的服用方法有趣,一是要捣碎了和开水和在一起服,吃到肚子发热为止。如果肚子不发热,可以增加至三四丸,肚子一热,脾阳就恢复了。这是丸药的制作法和服用方法。最后还说了一句“然不及汤”,即丸药赶不上汤药。 

汤药的制作和服用方法是怎样的呢?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四种药按照剂量做成切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又是一次煮三碗,一天服完。最有趣的是“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就是服汤药后一顿饭的工夫,喝热稀粥一碗,还要盖上被子,捂着点儿,让水谷之气来帮助恢复脾胃的阳气,祛除寒邪。 

理中汤这四味药看上去平淡无奇,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怎么能治那么多病呢? 首先,以红参补五脏虚。人体,从来都不会是某一脏虚,若虚,就是五脏皆虚。红参,生于至阴之地的至阳,所以既能补气,又能补阴。五脏为阴,所以它可以补五脏,同时又补肺脾之气。 其次,以白术祛湿,鼓荡肚脐与命门之气,振奋中焦、下焦。如果只鼓荡中焦,浊气还是没有去处,下焦振奋了,驱邪才有力。

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理中汤药方里虽然没有一味泻下的药,可一吃下去就放屁跑肚,且臭气熏天,这方子想必是开对路了。理中汤更妙的是,它可以双向调节——拉稀的,很快就大便成形了;便秘的,会狂泻。五脏足了,中下焦鼓荡了,浊湿自然就动起来了。方中干姜更是厉害,是味好药,气质沉稳干练,有大将之风。味辛,走而不守,直入脾胃,亦入肝肺。能燥湿,能温中,不仅能宣散身体的瘀滞,还能宣散情绪的瘀滞,而且还降浊气。于是,浊湿便痛快下行了。难怪仲景先师特别喜欢用干姜。关键它专门斡旋中焦,能安定远方,又能安定近处,健脾还阳。所以,很多药方里都会用到它。 

理中汤里最后一味药,是炙甘草,味甘、气平、性温。仲景113方中有70多个方子用之。甘草,入太阴脾经、肺经,入少阴心经、肾经,入厥阴肝经、心包。可以说,它是五脏的重宝!现代中医学用甘草,一般是认为它能解毒,其实它的作用远远不止如此。用在此方中,甘草除了配人参以补中益气,还有一个加大心力的作用。心君强,则全身强;心君弱,则全身弱。比如有人总说自己浑身没劲儿,有些人没劲儿是肺气虚,这是病。而有些人没劲儿,是心力弱,觉得人生了然无趣,活着没劲儿,就真没劲儿了。但若生活中出点儿大事,他的劲儿噌一下就能起来,所以这只是心病。 

从剂量上看,理中丸的制作是四味药等分,都是三两,按李时珍的换算法,也就是统统9克。但实际上,理中汤里可以变化无穷。如果中焦寒邪重,干姜量可以大,如果湿邪重,白术量可以大,而且有生白术、炒白术之变化。如果五脏虚、心力弱,人参、甘草的剂量也要变化。

在《伤寒论》里,就已经有了理中汤剂量的各种加减,比如:“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就是如果肚脐上有跳动感,属于肾水上犯。这种情况下,仲景主张一定要去掉白术。为什么去掉白术呢?因为白术本身就鼓荡此处,这时为了防止奔豚,气机上冲,所以去掉白术而加桂枝,以通心阳。心阳一壮,心肾相交就壮了,肾水就归位了。 “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因为生姜止呕。“下多者,还用术”,如果下利严重的,还是要用白术,但要用炒白术。“悸者,加茯苓二两”,心悸的人,加茯苓,因为茯苓祛上焦湿,且安神。“渴欲得水者,加术”,要加大白术的剂量;“腹中痛者,加人参;寒者,加干姜”。最后一条,“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是指腹部胀满的人,下焦寒重,就要用到附子,理中汤加附子就是附子理中汤。 

由此可见,什么情况下该加什么药,是有理可循的,其科学推理真是严谨。一旦医生把过脉、辨过证后,换一味药,药效就截然不同了。 曾有某中医院校的博士生导师对我很好奇,正好他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便来求诊。他是个虚劳症患者,吃了很长时间的六味地黄丸加减,但始终解决不了自己的困倦、衰疲、脱发等。于是我按他的脉象开了20帖纯理中汤,他有点儿不屑,认为就这么四味药怎么能治自己严重的问题呢?将信将疑吃完药后,大为惊喜。脱发少了,晨勃有了,雄风也重现了。于是便组织学生开始研究经方。这倒令我有点儿诧异了,这么好的一个方子,难道他们不会用吗?可见中医之衰败久矣! 

理中汤到底能治什么病呢?反正我用它治过胃病、抑郁症、痛经、高血压。用它治高血压时,老年人见效快,中年人有血压增高的表现,至于为什么,我在高血压那节再讲。所以,如果你解决不了后续的问题,或知晓其中的原理,就不要乱服药。我还用它治过癫痫、阳痿、遗精、白血病、皮肤病、心脏病、腹胀、肺癌、肾癌等。 

从原理上讲,治病本于阴阳,人之阳气要想动起来,在于温暖。寒则不动。温,则五谷得以化,谷气升而中气得养。理中,就是给中焦阳气以助力。如果脾胃阳虚,则中气不升,膻中则无宣发之用。心君无力,肺神不清,就是心脏病和肺病。中焦无力,下面六腑就无力推陈。下焦无火,就会下利清谷,上失滋味,吃饭不香。由此,五脏六腑失序,诸症并起。用人参、白术、炙草,可以固摄中焦脾胃,可使食欲大增。干姜、附子通十二经脉,以助下焦而蒸腾阳气。由此,以五谷入于阴,而长气于阳,上输心肺,下摄六腑,五脏六腑皆因受气而安,这就是理中之秘旨。

可见,方子是个好方子,但也要有明理的医生用,否则一生也是蹉跎。如果原先你没有吃过任何中药,这个药一下去好多毛病都能见好。最大的好处就是大便比原先通畅很多,原先两天一次,现在一天可以两次。有口臭的人基本有便秘,下窍一通,上窍自然舒服。但如果你原先一直乱吃药,就会疗效慢一些。 

但大家一定要记住,吃药最根本的在于方向对不对。现在各路说法也多,爱指手画脚的也多,关键看自己能否懂些医理,能不能坚持主见。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病,不重要,关键在于得病的人。人,才是造病的机器,是人在造病,并不是病在造人。所以中医是治人、不治病的一门大学问,把人治好了,病自然去。 

所以中医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是“话疗”,先通过交流把病人的心结宣开才好,所以必须见面才行。都说求医问药,可现在的人只想求药,病就没办法治。治病,如果没把人整明白,病就是好了,这人还会得别的病……唉!这其中的道理,有多少人懂?

耕铭按: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强调“四时脾旺不受邪”,同样,素体顽疾缠身在服用理中辈后最容易排邪,或泄或吐或肿或胀或矢气……不一而举,总归不会太舒服,用曲黎敏老师的话说就是:“理中汤是发症状最有力量的,而且也是驱病最有疗效的,邪气总得有出处,每个人的身体反应都不同”,实际上也就是克服熵增方向做负功的生理表现。姜术参草,看似温柔敦厚的组合,却暗藏促阴转阳、托透伏邪的巨大能量,从理中到四逆,可以看作是太阴免疫活化的核心方轴,可谓是成也太阴,败也太阴。以耕铭的临床经验再进一步细抠的话,方基其实是《伤寒论》中“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的干姜甘草基,远田裕正对此在《伤寒论再发掘》中已有深刻而又详实的临床论述。这两味药可谓是《伤寒论》最原始的“爸爸”和“妈妈”,具有强大的拮抗阴性体质状态“汗”“吐”“下”的效果,但同时因其氧化电位高也具有对抗身体无序混乱的熵增状态的作用,所以看似矛盾的临床表现最终殊途同归。张仲景在处理阴性体质极期时除了增大干姜的剂量外,亦别无他法可替,与现今后世重用独参汤或参附汤亦截然不同。读者可细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