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我把自由送给你 | 读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清新语文郑刚 2023-04-11 发布于陕西

你即你自由

——读熊培云《自由在高处》有感

第一次知道熊培云是在大四的时候听学校的讲座,是熊培云老师给我们讲解的《书缘与人缘》。             

书缘和人缘之间的奇妙关联——与书尤其是一本好书结缘应该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之一,或让人心灵为之一振,如获知音,长期的孤独之感顿时消除;或救人于苦恼之中,在无形之中消除人的浮躁,给人心灵答疑去杂;或给人思想极大的冲击,然后在这种强烈的撞击之后让人浴火重生。

整个讲座期间,熊培云老师洋洋洒洒、激情澎湃、见解独到、个性鲜明,瞬间被他征服,于是开始买他的书。

一本二十八万字的书,沉甸甸的,字字珍贵,徜徉在直指心灵又富有哲理的文字丛林中,缱绻徘徊,不忍离去,获益匪浅。 

你即你自由。

卢梭曾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句话曾经被我奉为真理,深深地影响着我。我们存活在于世,受到种种限制,法律的、制度的、社会的、家庭的、世俗的、功利的等等限制,我们都活成了他人眼中的“我”,渐渐失去自我。美丽的笼子囚禁了我,也养育着我。也觉得自己处在枷锁之中,甚至有点悲观厌世。

但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翻开《自由在高处》,扉页上即写着“你即你自由”。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你即你自由,你就是你的宇宙。也让我有了一种信念:相信我们的国家,比我们想象的自由;相信“You the freedom”(你即你自由),没有人能剥夺你的自由;与此同时,相信人类会有一个好的前途,毕竟人不只是爱自己,还爱自救,没有谁不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

快乐来自于两个天性:一是怀疑的精神,二是思想的乐趣。而这一些,都是符合自由的本性的。有怀疑的精神,就很少会盲从,人生因此少走许多弯路;能体味思想的乐趣,做事便无所谓毅力与坚守,做什么都乐在其中了。

每天都想了解世界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

守住良心的“一厘米主权”。

熊培云老师说:“当农民守不住自己的土地,法官保不住自己的良心,警察看不住自己的房屋,千万富翁会被灭门,而你握不住手里的笔……这样的时代,没有谁比谁更幸运,只有谁比谁更不幸。”是啊,一个不自由的人,不能坚守住良心的“一厘米主权”,是何等的哀怨。

人权高于主权还是主权高于人权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其实,不仅仅国家有主权,每一位国民也有主权。而个人主权无外乎两种:一是“对物”,一是“对己”。

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有关物权的至理名言:“风能进,雨能进,国王的卫兵不能进。”而“对己的主权”,则包括个体的身体自治(行动自由)与精神自治(思想自由)。而大多数人拥有“对物的主权”,而无视“对己”的主权,大多数情况都是被“自我”。

如何做到“对己”的主权,而不被沦陷,就是在合适的时候守住自己的“一厘米主权”。生活固然艰难,但绝对没有选择的情况很少,大多数时候,人都拥有“一厘米主权”,是否使用它,是你的良知和思想在起作用。

如果你是看守柏林墙的士兵,你的任务是射击翻墙者,你能不能把枪口抬高一厘米呢?如果你是纳粹集中营的看守,你能不能拉长处决的周期,最后少处决一点人呢?

教书育人,是否能让他总学生们明白:人生固然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但是否使用“一厘米主权”,仍然能使我们成为迥然不同的人。

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主人公,日凿一厘米,最后成功越狱,就是捍卫一厘米主权。身为囚徒,不能和外界有任何接触,但他想尽各种办法,日积跬步,最后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实现了“对己”的自治。               

作为教师,我们也得带着脚链跳舞,我们更应该像电影里的主人公一样,一面用智慧适应生活,使所教班级成绩斐然,一面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一厘米主权”,坚持大量阅读,坚持思考和写作。用心琢磨教学方法,帮学生梳理知识点,让学生把知识了然于心。

作为历史教师的我,除了讲历史之余,也可以给学生讲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尼采的《悲剧的诞生》,还有其他很多自己阅读体验中感到精彩的东西,“用思想点燃课堂”。     

  如果把教书看作一个产业,实在是容易使人灰心:生产周期长,成本投入大,而收益不明显。要等到许多年后,那些“产品”,也就是接受了老师言传身教的学生,才可能对社会产生影响,并且这影响很可能隐而不显的。或许最能安慰人心的想法就是,教书者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朝着自认为有价值的方向修行——顺便带出一些好学生。这是一种“功夫在诗外”的方法,当一个教师有足够的学识修养,他站立如灯,总可以给学生以帮助。

我思、我行,故我在。

近代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笛卡儿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之所以在这句话中间又加上一句“我行”,是因为受教育家孔子“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 的启发。

教师的事业既是思想的事业,更是在思想驱使之下践行的事业。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特殊背景下,当课程结构、课程思想、课程目标等发生新的革命性变革的时候,教师的工作就更是一项具有反思性、复合性、发展性的专业化职业。

惭愧的是我自己就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但是,我一直鞭策自己要进行思想,这是一个未来时态,也是一个动词。有人说佛教信徒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不生不死的“涅盘”境界,就是说达到了一种大彻大悟、完全超脱于红尘的忘我境界。道教信徒修身养性要达到的则是如同庄周梦蝴蝶,不知是我梦蝴蝶,还是蝴蝶梦我的仙境。

实际上这些境界无一不是修炼的结果,一是思想的修炼,二是行为的修炼。所谓“面壁十年图破壁”。

生活在13世纪的基督教哲学家阿奎那提出,要实现自己人生的幸福,必须通过实践信仰、希望和仁慈这三种宗教德行,才能达到上帝所赋予的善的本性。其实说的都是思想和饯行。

有一位前辈曾经对我说:“教书,本是搏人生。从平实中搏出睿智,从调侃中搏出幽默,从钝滞拙讷中搏出淋漓尽致的深刻,这才是教师的人生”。细细品位这位智者的话,我觉得其中的要义就在于:

教师要思想!

三年历史教下来,觉得很累,真的有点知识浅薄和江郎才尽的感觉。

教书本身就是是一种厚重的思想之学,它是要靠丰富的底蕴、理性的境界、高尚的情怀和辨证的智慧去完成的事情。

知识是一种力量,思想更是一种力量。当思想敏锐地走动时,教学时空坐标中所注入的生命关照这个伟大的主题才能涌现出来。

一段时间来,在一种全新的理念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似乎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语境和令人眩晕教学场景——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论辩、华丽彩排的包装、眼花缭乱的手段等等,鲜活的学科知识以及学科体系之内所潜藏的厚重、深刻、哲理,在层出不穷的教育术语和政治天条的“引领”和“辅助”下,显得如此苍白与浅薄。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常常忽视了学科教学中一个最本真和最重要的问题——对于学科领域本身的研究,学科前言动态的了解以及课堂教学中诸如讲授艺术、逻辑分析、语言表达等“内功”的修炼和积累。

拒绝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是个双面的词语,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由沉默导致的悲剧往往是令人痛心的。 大多数人不是沉默的大多数就是在成为沉默大多数的路上,就逐步的失去了自由的灵魂,失去了独立的人格。

不会独立的思考,没有自由的魂灵。正如著名作家王小波所说的,这似乎是中国人的通病。王小波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颇有一些有斗士的精神。他说自己正因“幼年的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是我变得沉默的起因”,这在我看来是一个对我们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隐喻。

我同意这一点。人口数量和弱化保密的文化传统让中国人在对外表达上有极为独特的风格,这也被很多人拿来当做东西方文化最大的区别。因此我们的“阳”的一面确实与西方“阴”的一面十分的不像,“阴”的一面却显得极为庞大,作者就把自己作为“大多数”中的一分子,而且是当中奋不顾身的勇敢者,甚至是起义者,用这文字作为武器,挺枪刺向“阳”的一派。

任何时代任何一场战争中的斗士,其实本身是不是在真理的一方,都很值得商榷,只是他们自己十分坚信而已。这种坚信、善意、职责以及勇气,便是一个完整的斗士了,至于“对”或“不对”,并不相干。

而真正“客观”一些来看,偏见的成分是有的,而且是必须有的。

 龙应台说:“在一个法治上轨道的国家里,人是有权生气的。”而且,“不要以为你是大学教授,所以作研究比较重要;不要以为你是杀猪的,所以没有人会听你的话;也不要以为你是个大学生,不够资格管社会的事。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的话,明天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

当我们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个时,我们的个人“自治”便已沦陷。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有什么样的统治者,就有什么样的国民!反过来,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统治者。

在物质、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迫切要求我们不要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反而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献计献策,不断行动,共努力促发展。

看一次访谈节目,主持人问受访者:您知道现在衡量80后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吗?受访者给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主持人接着说:现如今,衡量80后的标准就是看你能否成功移民!一段沉默后,受访者说了这样一段话:即使那里的生活再优越,那里的文化不属于你,精神不属于你,土地不属于你,你就是一个过客。

是啊,不羡煞他们,只寻求自我发展,因为: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自由在高处》,虽然已经看完,感觉看懂了,又没有看懂。我时常咀嚼、掰开了揉碎了去领悟“自由在高处”这句话。暑假因为某些烦心事心情比较烦乱低落,决定去爬山,换换心情。

爬到山顶,一种“会顶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油然而生,忽然一下豁然开朗,心情瞬间舒畅起来。

“自由在高处”五个字从脑际掠过,我陷入了深思:有时候一些烦心事,确实是因为自己站的高度太低,所以总感觉乌云密布,困扰连连,当你真的把自己的眼界放高一点,心胸放宽一点,或许就能拨云见日,海阔天空。

后来,我对“枪打出头鸟”这句话也有了新的理解。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在我们中国,大家都比较反感一些张扬、爱出风头的人,但我逐渐意识到,真正能出头的鸟,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磨练出的能力,穿过枪林弹雨,然后才用翱翔的身姿去拥抱那广阔的天空!虽说枪打出头鸟,但不被枪打死的鸟才终究会出头。

我提醒自己,不要退缩,勇敢地去挑战自己,实现自我!我还时常告诫我身边的朋友,不要被眼下的一些困难给打倒,我们可以把自己置身于未来的某个时点来看待现在所经历的磨难、不公,你就会慢慢地想明白,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我特别喜欢电影《白银帝国》里面的一句台词,即“危局引人注目,若能漂亮化解,必将能够斩获平时不能斩获的声誉。”

在我看来,这句话是将“自由在高处”上升到了思想的高度。在平日的生活、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果我们能从这样一个更高的境界去对待,那我们肯定能更细致地、投入地、甚至饱含热情地去逐个解决。

你即你自由”,是我看《自由在高处》最大的收获,送给我,也送给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