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屋

 新用户2376W4CO 2023-04-11 发布于广东

作者:欣欣向阳


我的祖屋在原挂榜山龙凼村,现七里桥镇挂榜山村三组。也是祁阳著名景点中国小鲵、白鹤银屏、祁阳石砚的所在地。


挂榜山属祁山山脉,因山体象一张大榜文高挂在空中而得名。

祖屋是父亲的出生地,也是父母亲结婚所在地。之后父亲在外求学,母亲在县城工作,家也就安在县城了。


祖屋是个小四合院,我爷爷和兄弟各一边,我们是右边。小时候父母在挂榜山山脚下教书,我们三兄妹时常回去扯笋,摘苦菜公。

祖屋在半山腰,陡峭无比,羊肠小道盘上去的,爬上去时嘴巴可以咬到膝关节。实在难走。后来父母回县城工作就很少去了。


我爷爷奶奶去世得比较早,我都没见过。祖屋就没人住了。年久失修现就只剩我们家右边土坯了。

父亲对祖屋很留恋,以前年轻时,每年都会走几十里的旱路回去看看,前年他九十四岁我和姐开车陪他回去过。


他一回去很激动,不停地介绍这里那里,回忆小时候的事情。村民们也会来问候他。他很感谢他父母,能在当时那样贫穷的山冲冲里还送他求学,才有他的今天

父亲小时候是吃野菜,葛根,野百合长大的,也许他老人家九十六岁了还能写书,得益于祖屋的灵气和大山的养育。

平时祖屋那边的乡邻,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帮助的,我们都会尽自己所能。小孩读书、出资修路、乡村建设等等,父亲很看重家乡人,为建设家乡出谋献策,他最大的心愿是能看到白鹤观的藏书楼恢复原貌。

                黄姜、尾参幼苗

我们三兄妹尽管不在山里出生的,但身体里也许有山里人的基因血脉,对祖屋有比较深的感情,每每有人问起哪里人:我是挂榜山的。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会回去看看,尽管破破烂烂的土坯房没什么好看的,但它是我们的源头。

                   山珍“白芽笋”

我参加工作后去山里检查工作,曾在祖屋旁的邻居家住过两晚,我记得住得很踏实很心安,大概是祖屋的怀抱足够温暖吧。


早两天我和哥又回了趟祖屋,我们笑着说:这是个好地方。看能不能修缮一下,回来住住会很舒服的。


我们两人到山里喝竹筒水,挖笋,挖黄姜、尾参,摘金银花,很陡的山都能爬上去,而且很轻松。我对哥说:看样子我们骨子里和大山的缘分很深,爬起山来很在行。


我们家第三代也对祖屋有感情,他们都回去过,这份传承会源远流长。

如今挂榜山划为国家森林公园了,祟山峻岭高大绵亘,山涧溪流数不胜数,山雄、水奇、峰险、谷幽是天然氧吧,旅游胜地。


历史上挂榜山就很有名,明朝时祁阳人宁良,写了很多赞美挂榜山风景的诗文,引得文人墨客纷纷前来游历,留下了不少的诗篇。古祁阳八景之“白鹤云屏”就在挂榜山。

还有祁阳石:石质不甚坚,温润细腻,是琢制砚台之上材。乾隆皇帝的御书桌上有一方“紫袍玉带龙砚”便是祁阳挂榜山石砚。

                     祁阳石砚

云仙观,始建于唐朝,历代香火不断。白鹤观,听父亲说黄埔军校挂榜山人,原国民党中将蒋伏生,曾藏书于观里阁楼,他小时候曾在那里看过书。

最奇特的是中国小鲵。水陆两栖动物,和恐龙同处一个发展年代,现濒临灭绝,属古珍稀动物。在挂榜山被发现,轰动一时,现在村里的老支书蒋大哥,对其倾注了大量心血,苦寻小鲵卵子,培养成功后再放归大自然。

                           小鲵苗

我的祖屋在挂榜山,那是我的根,我的家乡,是我永远的念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