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典藏动态丨过云楼顾氏收藏回乡!苏博“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展开幕

 历史探奇 2023-04-12 发布于河南

2016-12-13 14:05

继2012-2015年“吴门四家”系列学术展览之后,苏州博物馆又推出“清代苏州藏家”系列学术展览,分别为2016年的“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2017年的“梅景传家——清代苏州吴氏的收藏”,以及2018、2019年的“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作为首展的“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展于12月11日下午开幕,今日(12月13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展开幕式现场

在开幕式现场,过云楼顾氏后人代表顾笃琰、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苏州市副市长王鸿声先后致辞。其中,杨志刚馆长回顾了过云楼顾氏后人将所藏的三百多件书画精品赠予上海博物馆,并特别问候了顾笃琰先生及夫人。此外,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苏州市政府领导,北京故宫、中国国家图书馆、南京博物院、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文博机构代表,以及部分顾氏后人。

过云楼顾氏后人代表、顾公硕先生第三子顾笃琰致辞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致辞

参加开幕式的嘉宾合影

清代,苏州作为江南文化经济中心,汇聚了一批收藏家,他们对书画、古籍、碑帖、文房的蒐集与鉴赏,既代表了传统文人的趣味,也体现了苏州这座城市的文化面貌。

“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展览现场

过云楼顾氏作为晚清苏州著名的收藏世家,历经顾文彬、顾承、顾麟士及顾公雄、顾公硕兄弟四代人的经营,以所藏书画、古籍、碑帖、文房名于江南,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2012年,过云楼藏书拍出2.16亿元,创下中国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此次“烟云四合”特展,经苏州博物馆多年筹划,成功将北京故宫、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苏州图书馆、苏州市档案馆、常熟博物馆等国内九家文博机构所藏的顾氏旧藏汇集一堂,展品年代跨越宋、元、明、清,涵盖书画、古籍、碑帖、文房精品及顾氏一门手迹等,计84件。苏州博物馆希望此次展览,不仅可以让观众了解过云楼顾氏收藏概貌,亦能窥探以顾氏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藏家的生活与精神。

策展人李军接受采访

配合此次“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展,苏州博物馆推出了“画目与经验:晚清顾氏庋藏书画之释读及引申”“过云楼主人顾文彬与光绪初年吴门真率会”“木石同癖——顾氏过云楼的古籍与碑帖收藏”等文博讲座,以及梅花笺纸刷印、写意山水和墨竹图临摹、怡园雅集等互动体验项目。此外,苏州博物馆还为此次特展设计开发了多款文化创意产品,设立“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文创产品专柜,让观众观展之后还能“将博物馆文化带回家”。

“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文创产品专柜

展品速览

鲜于枢等,《赠笔工范君用》册,局部,元,北京故宫藏

此册为鲜于枢等五人题赠笔工范君用而作,其中鲜于枢三开半,官宝半开,杜世学二开,李倜一开,赵橚一开半。范君用为元代著名制笔工匠,这五位题赠者皆为元代书法名家。从这五人的书法风格看,皆与当时赵孟頫所倡导的复古主张相吻合。特别是鲜于枢的书法,取法唐人,上追“二王”,并能自出新意,以硬毫笔作书,骨力劲健,与赵孟頫并称元代书坛“二妙”。

吴宽,《行书种竹诗》卷,局部,明,上海博物馆藏

吴宽工行书,源出苏东坡,浓颜厚面,滋润中时见奇崛。此书卷分录自赋种竹诗,计有一千余字,即可见其书风面目。吴书多见于书画题跋,自书卷轴者少,颇为难得。

祝允明,《正德兴宁县志稿》册,局部,明,苏州博物馆藏

此卷所书为祝允明自作《拟诗外传》21则,作于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祝允明时年57岁,任广东兴宁知县。此卷楷书取法米芾,兼有赵孟頫笔意,通篇运笔自然流畅,沉稳内敛。

扬无咎,《四梅图》卷,局部,宋,北京故宫藏

此卷为扬无咎乾道元年(1165)69岁时,应友人范端伯之请而画,共四段,分别为:未开、欲开、盛开、将残,描绘梅花从含苞到初绽,到怒放,直至最后凋零的全过程。全卷纯用水墨,不施任何色彩,但注重了浓、淡、干、湿、焦的变化。枝干皴擦用飞白法,花朵兼以双勾和没骨结合,用笔圆润。既不同于描粉缕金的院派,也不同于落笔草草的逸体,墨韵高华,清气逼人。

钱选,《山居图》卷,局部,元,北京故宫藏

此卷以青绿法画山树屋舍湖泊,有文士乘舟泛湖上,笔法细劲古拙,设色清淡雅丽,意趣简远,营造出了文人心目中理想的隐居山水。

宋刻本《锦绣万花谷四十卷后集四十卷》,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藏

全书共40册,宋刻宋印,皮纸佳墨,品相精良。半页12行19字,单黑鱼尾,左右双边,白口。首有淳熙十五年序,并有少量朱笔校勘。曾经赵子善、周允元、季振宜、李兆洛、顾麟士等递藏。

元刻本《古今杂剧三十种》,中国国家图书馆

此书元刻元印,巾箱本,每半页十行、十四行、十六行不等。题名字体、大小不一,系杂凑而成。其中,《元曲选》所有者十三种,字句亦不同,无者十七种,可谓海内外秘籍。

明拓《汉曹全碑》册,上海博物馆藏

此碑全名为《汉郃阳令曹全碑》,碑文系王敞等纪曹全功绩,刻于东汉中平二年(185),明万历初陕西合阳旧城出土,今存西安碑林。碑阳20行,行45字。此为明代拓本,凡16开,首行最后“因”字未损。拓本纸墨精绝,旧装完好,被推为海内仅存孤本。书法则秀美流动,逸致翩翩,与《礼器碑》并被公认为隶书正则。

齐侯匜,西周晚期,上海博物馆藏

此器前部有高昂的宽流,流槽较长且弯曲,口缘较直,深腹圜底,下具四条龙形足,龙首朝下,耸背承托器底。后部龙形鋬从下躬身蜿蜒而上,龙吻衔口沿作探首状,卷尾,体躯有鳞纹,背置棱脊。整器造型魁伟庄重,与雄健龙形鋬交相呼应,体现了实用性与装饰性相结合的完美设计。据匜内腹底部铭文可知,这件匜是齐侯为其夫人虢国君主的女儿良女所铸。

陈鸣远制紫砂水盂,清早期,常熟博物馆藏

陈鸣远为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该器以钵形水盂为主体,旁饰一小葫芦,葫芦口部为水注,内部与盂身相通,构思巧妙。砂质细腻,包浆厚朴,造型巧致,精工细琢,妙若天成。

“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展览海报

资料提供丨苏州博物馆

图丨苏州博物馆

摄影丨唐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