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岐黄针治疗头痛病案分享

 新用户2909pCu3 2023-04-12 发布于广东

岐黄针

图片

主诉

石某某,男 , 50岁,

就诊科室:康复科门诊

反复颈项部疼痛8年余,再发伴头晕半年

病史

病史: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项部疼痛,时好时止,曾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头痛,治疗上予口服头痛散及针灸康复治疗,治疗后疼痛减轻3天,但反复发作。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感,发作时头昏,时候天旋地转,视物眩晕,恶心无呕吐头上仰或平躺后头晕加重,晚上只能侧睡。曾到河源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我院康复多次就诊,2022.2.17河源市人民医院颈椎CT平扫:颈5/6、6/7椎间盘突出(中央型),颈椎退行性变。附见:后颅窝第四脑室区低密度病灶,建议磁共振增强扫描。MRA:1.颅脑TOF-MRA未见异常,附见:后颅窝异常信号影,建议行MRI增强扫描。诊断:1.颈椎间盘突出症2.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上予颈椎牵引、手法复位,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复方血塞通胶囊、盐酸乙哌立松片等对症治疗,病情未见明显缓解。

一诊

一诊:2022.08.22日患者前来就诊,患者自诉左侧颈枕下疼痛,左侧头皮部时候牵拉疼,颈椎活动不适,时有头晕,平躺后头晕加重,恶心欲呕吐,夜晚只能侧睡,无双上肢放射痛。

查体: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棘突压痛,椎旁肌肉紧张压痛,左颈枕处压痛明显,臂丛牵拉试验(-),旋颈试验( ),脊柱叩击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涩。

既往史: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年余,规律服药血糖控制可。

辅助检查:2022/6/8 超声计算机图文报告,诊断结论: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形成。2022/6/10  (1.5T)颅脑平扫 MRA(含DWI)诊断结论:1、小脑下蚓部占位病变,建议增强及MRS、PWI进一步检查;2、右顶叶小缺血灶;3、颅脑MRA未见异常;4、双侧上颌窦粘膜下囊肿;双侧筛窦炎。2022/6/13右下肢动脉彩超,诊断结论: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2022/6/13 心脏彩超组套诊断结论:三尖瓣返流(轻)。诊断:中医诊断:头痛(气滞血瘀证)

西医诊断:1.枕大神经痛  2.良性阵发性眩晕 3.2型糖尿病 4.颈椎间盘突出症

处理: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岐黄针疗法:辩经(筋):足少阳胆经  选穴:双侧风池、列缺;左率谷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穴位周围皮肤及医师手指三遍,左手食指或中指按穴位以定进针点,右手持0.3*40mm岐黄针,以快速进针,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寸,患者感觉酸胀时轻摇动针柄,快速出针,然后干棉球迅速按压。列缺穴为岐黄针微斜刺0.5寸,率谷穴为向后平刺0.8寸,患者得气后,均轻摇动针柄,然后快速出针,棉球按压。

二诊

二诊:2022.08.26日患者前来就诊,患者自诉左侧颈枕下疼痛大减,左侧头皮无疼痛,颈椎活动自如,头晕减轻,平躺后稍有头晕感,但较前明显减轻。

查体: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棘突压痛轻,椎旁肌肉紧张无压痛,左颈枕处压痛轻,臂丛牵拉试验(-),旋颈试验( ),脊柱叩击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涩。

查体: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棘突压痛轻,椎旁肌肉紧张无压痛,左颈枕处压痛轻,臂丛牵拉试验(-),旋颈试验( ),脊柱叩击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涩。

处理: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岐黄针疗法:辩经(筋):足少阳胆经  选穴:双侧风池、太阳;大椎穴  

随访:2022.09.05 患者就诊自诉做岐黄针后无头痛症状,头晕感轻,夜晚可平躺入睡。2023.02.28随访患者自诉无头痛症状,头晕感轻,总体症状大减,无其他特殊不适。

“岐黄针”是陈振虎教授在对古代九针的潜心研究和现代各类针具不断尝试后,取法于古代九针,利用现代材料和工艺研发的,具有不留针,取穴少、见效快、多功能的优势,目前已在河源市深河人民医院康复科开展应用,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

供稿|曾密

初审|余晓明

审核|牟志伟

排版|周露

封面设计|潘诗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