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少阳胆经简称胆经,少阳为阳气初生的经络,多用于治疗发热病。

 孙行者苏 2023-04-13 发布于广东

足少阳胆经

经脉循行

足少阳胆经循行始于目外侧,上行至头额角,下行至耳后,沿着颈部行至肩上,和三焦经相交(向后借助于支脉交会于督脉大椎穴),下行至缺盆,经腋部、侧胸部、胁肋部行至髋关节部,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外侧下行至腓骨之前,经外踝之前沿足背外侧行进入第4趾外侧。

从耳后分出的支脉,进入耳中,由耳前出,至目外眦后方。

从外眦部分出支脉下行经大迎穴,会合手少阳经到达目眶下,经颊车后沿颈部下行至缺盆,与前脉相会合。

由足背分出的支脉,沿第1分布于趾背丛毛部。

穴位分布

本经一侧44个穴(左右两侧共88个穴),其中15个穴分布于下肢的外侧面,29个穴在臀、侧胸、侧头部。首穴瞳子髎,末穴足窍阴。

文章图片1

足少阳胆经

主治病证

拍打足少阳胆经,对治疗偏头痛、感冒、项强、肩背痛、手臂上举不便、腰腿痛、髋关节酸痛、骶髋关节炎、肤痛痿痹、目痛、夜盲、乳胀等有一定的作用。

拍打方法

取屈膝坐位(可以坐在瑜伽垫上),脚后跟与臀部在同一水平位,双手分别敲打胸腹部两侧及腿部两侧的胆经循行部位,往返敲打,反复操作。

该经走行方向是从头走向足,故从头部向足部的方向进行敲打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补法适用于胆气虚证,如夜间睡觉受惊吓容易惊醒等;泻法适用于胆气不利诸症,如口苦、泛吐酸水等。一般情况下,沿胆经做往返操作,起到平补平泻的作用。

文章图片2

在进行拳击法操作时,用力要适度,不可过猛,尤其是胸腹部两侧的胆经循行,以免造成不适。腿部的胆经循行可适当用力,操作至胆经经络线上的肌肉变得较为松软或皮肤微发热或微红为度,即“得气”即止。

拳击时,如果有些部位出现酸麻胀痛的感觉时,可以对该部位进行着重敲打,并可适当延长操作的时间,以达到疏通局部经络、畅通气血的作用。

对头面部的胆经循行部位进行操作时,建议采用擦法操作——示指在耳后,中指在耳前夹住耳根来回做擦法,以发热为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