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一轮基建投资即将开始,老百姓关注的是这几个关键问题

 天承办公室 2023-04-13 发布于江苏

据彭博新闻4月11日报道,中国继续通过基建来拉动经济之际,各地今年预计将把大型基建项目的开支增加近五分之一。中国约三分之二的地区已经公布了今年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生产和工业园区等大型基建项目上的支出计划,其总额超过12.2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8万亿美元),与去年相比增加17%。

可见,一场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大戏又将在全国上下拉开序幕。事实上,关于是通过基建投资拉动经济,还是通过减税或者给老百姓发钱来拉动消费,一直存在着争议。从目前来看,老百姓普遍对消费的信心不足,三月份CPI指数同比上涨0.7%,创18个月的新低。同时,老百姓存款增加了9.9万亿。央行拼命印钱的情况下,老百姓依然对消费持谨慎态度,不敢花钱。

于是大规模的基建投资轰轰烈烈的开始,有网民嗅到了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是的,当年为了应对08年的金融危机,我国投入4万亿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了大量的高速公路、机场、车站、高铁等,顺利将中国拉出了经济停滞的泥沼。但其带来的产能过剩、资源浪费和低效投资等问题也被诟病。在大规模基建投资的拉动下,GDP数字肯定很好看,但很多情况下GDP并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例如我们找100个民工挖了个大坑,一共花了100万,这就产生了100万GDP;挖好以后,我们又让这100个民工把坑填上了,这又是100万;最后计算GDP的时候,凭空就出现了200万GDP。而这200万GDP背后是低效投资和无效劳动。

这一轮大规模的基建投资依然由地方政府主导。据报道,地方政府在2023年获得3.8万亿元的额度,用于基建项目。很多网友担心会不会出现基建超前或者重复建设,会不会出现低效投资、资源浪费的问题,会不会出现工程质量不达标的问题,会不会出现中饱私囊的问题。我想,解决好这些问题才是新一轮基建投资得到老百姓支持的关键所在。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