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永胜回忆平津战役(十)

 兰州家长 2023-04-13 发布于浙江



“冲进来的只有咱们这个排,兵力太少。”不知什么时候,机枪班长王玉林靠了上来,猫在林春和身边说道。

林春和一探头,一串子弹打了过来。他冷静地仔细观察前方,发现土围子的那个豁口,正是敌人兵力运动的必经之路,不断有敌人进进出出。豁口两侧三挺机枪在猛烈射击。

“班长,咱们应该捏住他这脖颈,不让他出来,也不让他进去!”“对!用机枪封住它!”
王玉林边说边将一个新弹匣给机枪换了上去。

机枪对着豁口叫着,一梭子弹打完,豁口处的敌人不见了。旁边的王玉林又换上一个弹匣,林春和摆动枪口,两侧三挺机枪也哑了。

敌人发现了这里的威胁,机枪、步枪、冲锋枪、榴弹炮、迫击炮一起压了过来、火力一转向他们二人这边,更多的战士乘机冲进小房。

很快、刘家场坊被敌人炮弹覆盖了,黑鸦鸦的敌军跟着炮火冲来,林春和一把推开王玉林,跳起身直起腰,对着敌军猛扫,战友们向敌人投出一排排手榴弹。

敌人倒下去,掉过头,逃了回去,后面的部队正发起新的冲锋,王玉林、林春和继续坚守在刘家场坊。

135师在总攻前,于1月8日攻下民权门前沿的范家堡,那场战斗就像张飞吃豆腐,硬嘴软食。

范家堡前出在民权门东北方的600米处,由敌 26师76团 2营并加強一个机关炮排共 500余人防守 ,134师 405团配合野司炮纵2团2营以及军炮团向敌攻击,1营主攻,2营助攻,一小时炮火准备,9时30分步兵冲锋,11时解決战斗。

两小时拿下了这个由敌一个加强团据守的据点,全歼守军,表现出熟练的战术素养和优良的战场纪律,后受到野司政治部的嘉奖。

是日23时,敌分3路向范家堡反击意在夺回据点,被135师击退。

这个时间的丁盛,还沒有九个月后衡宝战役中,腰靳白崇禧“钢七军”那样响遍全军的名声,但已是东野师级主官中赫赫有名的战将。

135师是45军的主力师,其中一个团的前身是由晋察冀一等主力团—野战旅(后来的延安教二旅)老一团的部分部队发展起来的,从挺进东北起就在丁盛带领下战战生彩,虎虎生威,打出不少好仗。

战前,他们做的是担任主攻的准备,看地形、抓细节,作战计划制定,战前功课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得滴水不漏。

他们的土工作业尤为出色,已将战壕挖到敌人铁丝网前,产生出巨大的作战效能。而且他们师前沿连队总结发明的,先由战斗小组为单位配合,挖单人掩体,再发展连接成战壕的作法,被总部前指发现后,很快在整个天津前线推广开来,让全师指战员劲头更足,军事民主发挥得淋漓尽致。

1月13日,135师按制定好的战斗序列占据攻击出发阵地,战士们在战壕中猫了一夜。

躲在云层后面的夕阳,拖着大地上的所有亮光,向西面沉下去.天津的城防和庞大的攻击部队,全都被总攻前最后一个夜晚,渐渐淹沒在无边的黑暗中。四周静悄悄的,沒理由地显现出几分宁静平和。

只有夜暗中仿佛有两双看不见的大手,在交战双方头顶扯开一束无形的钢弦,不断地绷紧再绷紧,绷得阵地上所有人的心,嘎嘎作响……

突然,一串刺眼的火光撕开浓浓的夜,恶毒地飞向某个方向,接着传来沉闷的枪声。一阵喧哗过去,夜色又归于阴险的寂静之中……

这个黎明沒有灿烂的彩霞,低压的云层下面费力地透出晨光,只那么一抹,涂在地平线上,略呈现丝丝红色,阴惨惨地预示着,接下来定会是血光冲天的一日。

北风呼号,从城外,向城里的高矮楼房,大街小巷中穿插盘旋,发出尖啸的声响,听起来仿佛在为人们哭嚎。

从403团1营的战壕向前望去,正前方的民权门工事虽然凶气十足,但也像个正要挨揍的可怜虫,心惊胆战地候在那,无奈地等着雷霆万筠,从头顶降临。

天大亮了,两边阵地里都开始活跃起来,主动和被动的双方,都在积攒最后的气力,等着一决高下。

反而双方阵地之间那片地带,静得要使人崩溃,淡淡的雾纱伏在护城河上,徒劳地想去遮掩那黑乎乎的城墙。

几乎不知死活的乌鸦呱呱叫着,在黑洞洞的枪口前,从地上翻食,那黑得刺眼的身影,却让战壕中的战士感到几分可爱。(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