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家看大展 |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宋元米黄釉瓷器特展

 天宇楼33 2020-07-04

宋元时期江西的制窑场中,出产有一类米黄釉色的瓷器。胎体原料中掺有高岭土,铝含量较高,以氧化焰烧制而成,故成品釉面呈泛黄色。其特点是表面有细小开片,胎质疏松,有不少带有剔花装饰。近年来在江西、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屡有考古出土。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联合多家官方文博机构精心策划举办了一场“彝鼎留芳--宋元米黄釉瓷器特展”,旨在厘清困扰学术界多年的米黄釉瓷器的窑口归属问题,填补目前研究的空白。博摄联成员也现场莅临,带来一手详实资讯。

策展人:黄清华先生发言

北宋以来,在摹古思潮影响之下,用于祭祀和清供瓷质摹古彝鼎的礼器,成为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共同追求。景德镇窑场顺应市场之需,曾烧造一批以炉、鼎、尊、觚、瓶类为主的摹仿礼器,品质精致,气息古雅,成为景德镇宋元时期窑业非常独特的一个罕见品类。然而,由于时过境迁,在后世流传当中,世人皆视米黄釉瓷器为吉州窑之范围,或是景德镇以外其他窑口的产品。

本次特展由多家官方文博机构和社会重要私人藏家共同成就,旨在厘清困扰学术界多年的米黄釉瓷器的窑口归属问题,对于探索和解决宋元时期南方地区窑业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对景德镇陶瓷史的一次重要的补充,对自身制瓷技术的一次重大的探索。

在湖田窑遗址采集和考古发现一批重要宋元时期米黄釉瓷器标本,水平之佳,品质之好,器型之丰富,可谓空前绝后。落马桥考古发掘亦有同类发现,可见景德镇有多处烧造米黄釉瓷器的窑场。



浙江湖州凡石桥遗址是近年国内宋元城市遗址考古的重要成果,其中出土一批宋元米黄釉瓷器遗物,与景德镇窑址发现资料相互印证,见证了产地与消费地的重要历史联系。

博摄联成员考察现场




博摄联彦山摄)


(博摄联东东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