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曾的画,您怎么看

 画画世界 2023-04-13 发布于北京

说起与书画的渊源,那得是80年代的末期了,那年利用暑假勤工俭学,在琉璃厂的中国艺苑画廊打工,我一个学财经的当时对字画完全无感,只知道来了旅游团就上去推销。墙上挂着的有李苦禅的,徐熙的。还有一些在现在也都是大名家的。听经理说,这些都是在世的画家,如果走了立马就收起来不卖了。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幅范曾的四尺整张的立轴《钟馗》,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范曾的画。有店员说你看这个钟馗,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他的眼睛都在看着你,我试了试,还真是啊,其实后来才知道,一般人物肖像都是这样。记得当时的标价是一千二。进店的人都是只看不买,只有来了港澳日韩的旅游团,店员们才会热情地介绍,如果成交还会给导游相当的回扣。

一,知名度

要说知名度,可以说古今国画家中几乎无出其右,我们做画展的时候常有人进门就直接问有没有范曾的画。打开电视,艺术类,国学类的节目也常常看到,像《艺术人生》,还有地方卫视也常常出现,早期还在一些文学期刊看到过范曾的散文。90年代初,范曾辗转法国和日本,但走向国际并不成功,法国人说他的画是“课本插图”,完全不买帐,在日本也是反响平平,90年便又回到国内。范曾,在当世的艺术家中,绝对是独有的现象级人物。有人说,范曾之所以在书画界有今日的江湖地位,有以下几点,1,范曾非常善于包装推销自己(范曾年轻时代的美院毕业画文姬归汉就能想到并做到请当时的泰斗级人物郭沫若题词,在六十年代,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范曾有非常扎实的人物画造型能力(五,六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批连环画创作大师级人物,范曾是其中精英之一),范曾老师是中国泰斗级人物画大师蒋兆和,所以,范曾的白描人物画,造型精准,用笔精练,题材多样,神形兼备。名副其实中国白描人物画第一人。范曾的精品白描人物画肯定有真实的市场及传承价值,至于范曾在世时其画是否值每平尺二十万甚至更高。这是见仁见智问题。3,范曾善于抓住时代热点来为自己的名气加温。使范曾这两个字在近五十年时间里始终成为热词,金字招牌。论范曾书法,很难独立成章,但范曾的书法有一个独有特质,范曾的白描人物画配上范曾书法,则相得益彰,珠联壁合!立马使画作上升一个档次与格调!这是同时代其它画家极难见到的特有现象!近几年荣宝斋主办的范曾迎新春画展每次都是盛况空前,据报道很多人从头一天下午就去排队,一平尺6万,一天卖出三个亿。听说还有人卖了房子来买画。这让我又想起前几天写过的徐渭,梵高,要让他们知道了,不饿死也得气死。除了书画以外,范曾的师生纠葛,情感故事也是近年来热炒的,这可能就像现在一些流量明星的话题包装吧。

画展现场

l>

荣宝斋画展

范曾

二,范曾的画

范曾早年随人物画大师蒋兆和学画,有很好的白描人物画基础,后又拜过多位国画大家为师,自明清以来,中国的人物画多工笔写实为主,而范曾则继承和发展了南宋梁楷的简笔泼墨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再配以独创的书法,也是相得益彰,有评论家称其开创了“新古典主义”的先河。

钟馗

牧童

三,值得收藏吗

范曾的画褒贬不一,是否值得收藏呢?个人认为,收藏是以个人喜好为前提的,感觉好,也能买得起,那就可以。如果不是搞艺术品投资,那就没必要过多关注价格走势,就像买房,如果是刚需,将来的涨跌跟你没什么关系。据估算,目前范曾作品在市场的流通量约500万张,要知道,艺术品是以稀为贵啊,这样的铺天盖地是不是还值得入手呢?连范曾本人也说,市场上他的作品有90%是仿品。我就曾经在琉璃厂见过卖100一幅的,还配有专用信封,合影照片,迎合那些相信合影的外行买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