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东丽湖未来学校八年级(1)班 萧俊德 “五、四、三、二、一”,倒计时在心中响起,“下课起立,老师再见!”这句话在每节课的结束是再普通不过的了,但是,在中午,这句话就是开跑的哨声。 【准备“去食堂”——迫不及待】 每到上午最后一节课的最后三分钟,定时炸弹便开始计时。当讲台上的老师说出那句“下课”时,全体学生瞬间野性爆发,完全拦不住。我在狂奔的队伍中,像被惊吓到的斑马一样,拼命奔跑着,生怕后面的人超过我。 【“我”开始狂奔——夸张式的描述】 起点是教室,终点是像“快乐岛”一样的食堂。其中要通过的“关卡”可不少,其中最难的部分有三个:共计一百多个台阶的楼梯,开阔的小操场,食堂前的空地。 【介绍“去食堂”的“关卡”——举轻若重式表述】 推开楼梯口的门,不知从哪传来的尖叫声吓了我一跳,等我回过神,才发现其他班的同学已经到达一层了!我的朋友见状瞬间变成了“轮滑单车”,直接滑了两层楼!身为凡人的我只能一个一个台阶走下去。好在我走得也不慢,一下就超过了几十个人。这时,我看见了一个很绝的招式:几个人手拉手走,这样就相当于把路封了起来。有些瘦的人,比如我,可以从旁边穿过去,但是胖的同学可模仿不了这种技能,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领先去到小操场。不过,到了小操场,一切会更难。 【冲下教学楼——巧用术语,渲染紧张氛围】 当我出了一层的门来到小操场时,旁边“嗖”地一声飞过一个人。我见过风,但没见过比风还快的人。我拼命奔跑,想要赶上前面的人,但是实力不允许啊! 【跑过“小操场”——“飞”字有神韵】 经过一场二百米的赛跑后,食堂终于在眼前了!可是通往快乐的路往往很曲折,有花坛,有草坪,还有很多树,学生们像猴子一样在弯曲的路上跳来跳去。终于到门口了,我推开门走了进去,排在了第六个。付完钱后,我终于在我第一眼就看中的座位上坐了下来。等我吃完午饭准备走的时候,看见队伍已经排了几十米长。我想如果我晚到几分钟,那么现在排队的就是我了! 【“我”进入食堂,吃完饭,庆幸自己的早到】 回班的路上遇到来吃饭的同学,他们见我吃着水果,就知道我已经吃完饭了。他们问我如何做到成为前几个到食堂的人,我每次都回答同样的话:“付出越大,回报越大。” 【饭后感慨——如果回扣题目更好】 (指导教师:陈阳阳) 这是一篇反映校园生活、语言幽默风趣的记叙文。小作者记述了同学们上午下课后从教学楼去食堂吃饭的详细过程,自然而生动地展现了同学们为了避免打饭排队之苦在去食堂路上的麻利动作和迫切心理。写法借鉴:幽默、风趣的描述。下课后去食堂吃饭,对学生来说,这是最普通不过的生活体验,但小作者却把这个平凡的校园现象描述得意趣盎然,这得益于文章幽默、风趣的描述语言。临近下课,心中读秒“倒计时”;下课结束语“下课起立,老师再见”就是“开跑的哨声”,在“我”看来,这是一场赛跑的开始。一下课,“全体学生瞬间野性爆发”,“我”也“像被惊吓到的斑马一样,拼命奔跑着,生怕后面的人超过我”,这是一场何等激烈的赛跑比赛!从教学楼往下走,同学们各显身手,或“变成了'轮滑单车’”,或施展“很绝的招式”,“我”仅仅是个“凡人”而已。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大家的下楼场景,就如同好手过招,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来到小操场时,旁边'嗖’地一声飞过一个人。我见过风,但没见过比风还快的人”,作者运用夸张性的语言和衬托手法,强化了同学们的奔跑速度之快,行动之敏捷。吃完饭后,晚到的同学“问我如何做到成为前几个到食堂的人,我每次都回答同样的话:'付出越大,回报越大’”,本来是很平常的一个生活问题,而小作者却给了一个富含人生哲理的庄重、严肃的答案,无形中增添了文章的幽默感。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小作者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描述,渲染了快速的校园节奏和紧张的生活氛围,把日常生活小事描述得生动、形象,趣味横生,既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学生语言运用的成熟与智慧。文章提升建议:文章题目“中午去食堂给我快乐”中的“快乐”尚未写足。结尾部分可紧扣题目,强化题意。(点评:徐东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