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有觉醒,才能自救

 博览群书红一身 2023-04-14 发布于江苏
有广告就有新文章,感谢读者朋友们的拇指和包容。
前天《无意义的自绝于人间》一文发布后,有很多读者朋友在后台留言,指责小树不该把青少年自绝的责任分摊到孩子们的头上,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基本来自家长,孩子们都是无辜的。
更有读者痛心疾首道,小树你不是一向挺关心弱势方的吗,怎么变得这么爹味了?
这确实怪小树,没有把这篇文写得足够明白。因此,今天必须为前日之文附上一篇更深入的解读。
事实上,上篇及本篇内容的目标读者正是青少年。虽然,可能根本不会有青少年读我的公众号,但写写是很有意义的。
而上面这句话,也是当前教育领域的最关键问题所在——
现阶段基本所有的教育类文章都是写给家长看的,因为只有家长有能力为这类内容买单,正如没有针对基层员工开发的EMBA课程一般。
读者群受限,因此当前的教育类文章普遍同质化且数量过剩。它们最大特点,就是让父母把孩子当成一件精细的物品小心维护——
这比起过去的粗放对待肯定是有很大进步的,可是根本还是没把孩子当成完整的人,没能发挥孩子在亲子关系中的主观能动性。事实上,一个孩子到了青春期,心智上就已经有了相当的主观能动了。
图片
无意义的自绝于人间》全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让青少年更多关注自身利益,不要和父母计较,不要因争夺无意义的家庭权力而引发内耗,以避免自身损失。
主旨,是呼吁青春期的孩子觉醒。
在过去,孩子从来是极度被动的一方,父母教得他们就好,父母教得坏他们就坏,即使叛逆,也是在父母的框架下和父母斗争。
而一旦他们觉醒了,他们就能选择了,就有权力了。
从此,即便父母再差劲,也带不出差劲孩子乃至自绝于人间的孩子了。因为孩子们已然醒悟,自己是好是坏,决定权很大程度在自己手上,而非只能被动地让素质参差不齐的爹妈全权塑造。
小树再举两个更明白的例子:
一个非常常见的故事:小A的爹妈控制欲很强,处于青春期的小A由于萌动的权力欲,不甘被控制,成日和爹妈争吵,父母说什么都故意反着来。这导致了小A爹妈更严苛的管教,小A则用更出格的学坏来报复,之后局势不断升温、矛盾不断攀升。
最终,处于天然劣势的小A,在精疲力竭和巨大怨恨中走向绝路。
从头到尾,一直吃亏又受到最大损害的人是谁?是小A本人。
小A以为自己的自绝能伤害父母,实在naive。稚气未脱的他,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也是个人,因此压根就没想过去计算自己的得失。
一个觉醒后的故事:小B的爹妈控制欲很强,而觉醒的小B清晰明白自己斗不过也很难改变父母的,同时斗争也是没意义的,此主动选择不和爹妈计较,主动假装服从。爹妈说得对的就认真听,说得不对的就当放屁,绝不让家庭冲突影响自己的核心利益——个人成长、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
最终小B安然度过高考,考到远方,凭心情决定和原生家庭的距离。
从头到尾,小B除了假装时可能受点委屈和压抑外,核心利益一点儿没受损。而这点委屈压抑与小A长期经受的痛苦的家庭矛盾相比,更是不值一提。
一个青少年,成为小A还是成为小B的决定权是完全在自己手上的,和父母没任何关系。这就为什么小树称,“青少年要为自身悲剧肩负更大责任”。
而小A和小B,差别只缺脑袋瓜里的觉醒。

图片

教育一个“物品”去谋求利益,在主流教育类文章的世界观里简直想都不敢想。如此弱化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即是这类内容收效未能突破瓶颈的根本原因。
几乎所有的教育类文章都在批评父母,但爹妈们却看得乐呵呵的,从不觉得冒犯。因为这类文章的根本出发点即父母是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最大责任人,最大责任就意味着最大权力。
可如果这部分权力,是可以被孩子切走的呢?
如果家长权力的大小的判定,不再完全掌握在他们手上呢?
对于小B来说,家长权力的大小对他还有影响么?毕竟,权力本就是一种存在在想象中的产物,它的大小只取决于被支配方的想象。
甚至说得难听些,对于觉醒的小B来说,父母已经不再是会“压迫”他的家长,而是极为划算的供养者,自己只用对他们装腔作势,就能换来索取不尽的关爱、金钱物质的供养、人生经验的传承。
那牢不可破的亲情,亦不再是束缚的锁链,而是自己能源源不断吸取血液的管道。
相比之下,走向绝路的小A,只是一只被非理性祸害到输掉一切的可怜虫而已。
这篇文章,一定能给头疼于叛逆期孩子的家庭以有意义的解决思路。就是不知道,家长们愿不愿意让自家的孩子觉醒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