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百练:宋史·王安石传/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一中大语文 2023-04-14 发布于福建
材料一: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俄直集贤院。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畀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
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问: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最方今之所急之。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分下。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二:
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今方矫其失,革其弊,不幸介甫谢世,反复之徒必诋毁百端。光意以谓,朝廷宜优加厚礼,以振起浮薄之风。
节选自《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注释:注措:措施。儇:巧佞。北宋司马光,去世后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其属文动笔如飞(            2)果于自用(        
2.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2分)
1)嚣天下之口(    
A. 使哗然     B. 使愤怒     C.使扩大     D.使争斗
2)朝廷每欲畀以美官(   
A. 委任     B.  付出      C. 支持    D. 交给  
3. 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4. 把第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
5.根据第万言书,推测王安石当国以后的注措。(3分)
6.结合材料一、二具体内容,从人物个性角度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2分)(1)撰写、连缀    2)果断、坚决
2.2分)(1A  2A
3.3分)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4.5分)(王安石)朝廷内外老成持重的人几乎都被王安石解除官职了,大量起用自己门下奸猾而聪明的年轻人。王安石做很长时间(宰相),因为旱灾引退,等到再担任宰相,只一年多就被罢免了,
5.3分)1征收财富改变财力困窘2效法先王法度精神推行改革3广纳治财贤才4督察朝政苟且因循弊端,诏令大臣整治弊病
6.4分)1(果于自用,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倔强固执,无论对错坚持自己的意见。2任用不当,排斥异己,选人不论才德,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分下。)3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加之奸猾之人围绕,导致变法中有些错误或不合理的举措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纠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