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宁,震惊中外,在我的心灵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赤色烙印 || 作者 冯琯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3-04-14 发布于上海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宁,震惊中外,在我的心灵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赤色烙印

作者  ‖  冯琯


1936年10月,朱德总司令率领红四方面军与迎接二、四方面军的红一方面军在会宁胜利大会师。从此,会宁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圣地而被载入中国革命史册。  
                       
作为会宁人,我为故乡披着革命的光辉而骄傲,更因为我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与这一历史壮举有着极深的渊源而自豪。至今,每当我凝神注目雄伟壮观的会师城楼、挺拔的会师纪念塔,我不由心潮澎湃,热血奔涌!

1936年(民国25年)我已14岁,正在念私塾。也许,14年前的事我今天不曾完全回忆得起,但14岁时耳闻目睹那波澜壮阔的历史一幕,我却永生难忘,一些惊险镜头,一些极感兴趣的场景,现在仍历历在目。何况,那是我童年遇到过的最大“世面”,曾在我稚嫩的身心上产生过极其强烈的震撼!那时我虽不懂革命道理,但红军整肃严明的纪律,和蔼可亲的面孔,爱护穷人、憎恶财主的阶级情感,为穷人打江山,为大众谋幸福的政治主张,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共产党好”“红军好”的记忆。

这便是红军会师会宁这一历史事件给我刻下的烙印——永不磨灭的赤色烙印,埋下的“跟共产党干革命,推翻黑暗的旧社会,建立光明的新社会”的种子。这一切,逐渐形成了我以后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促使我选择了应该走的革命道路。当然,更使我在会宁工作期间,能为这座历史名城作出一点贡献赋予了巨大的精神鼓舞和力量。

记得那是1936年秋的一天,天还没有大亮,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睁开惺松的睡眼,只见爷爷已经起身,正以惊疑的神色侧耳听着门外的动静。我问爷爷:“是啥响动这么吵?”爷爷没等我说完,就把我推进被窝,悄声而又严肃地说:“别出声,象是过队伍”。正在这时,只听得北城门、西城门两处枪声大作,喊杀声不断。没多一会儿,枪声渐渐稀下来,这时候,天已大亮,火红的太阳从桃花山后冉冉升起。大人们纷纷议论说“红军攻占了县城,国民党的县长和队伍被共产党打跑了!”

红军占领会宁县城的头几天里,由于消息封锁的严密,老百姓事先一点没有得到“过队伍”的传言,事变又来得太突然,所以,老百姓没弄清发生了什么事,人心不大安稳。加之国民党的飞机在县城上空盘旋轰炸,城西、城西北方向的西岩山、苦河沟、范家沿、曹家河畔一带也时有激烈枪战,故人们不敢出门,我们小孩子更是被大人看管得很紧。大概过了五六天,除了远处不时传来零星枪炮声外,县城周围已平静下来。接着,县城及郊区四乡来了好多好多的红军队伍。人们从红军队伍严明的纪律和红军战士亲切的话语上,从红军“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穷人的队伍”等宣传中很快消除了惊恐和猜疑,并兴高采烈地欢迎红军,还把红军战士请到家里来住,把自家的粮草送给部队。听爷爷和父亲说,我们家就给红军送过粮食和军马草料,当时红军还写了收条。可惜后来遗失了。

那些天,每天都能看到一队队红军战士,人们天天谈论的是红军爱护百姓的故事。记得当时我听到印象最深的有4件事。说范家坡村驻的红军为房东家打水时,因水窖台口突然塌陷,有两名红军战士掉进水窖牺牲了;说红军在县城掏挖干涸或泥淤的水井,为解决街上人吃水困难想办法哩!说前几天有位红军战士为抢救城里魏家的小娃娃,被国民党的飞机炸死了!还说红军在中川梁康家堡一带替百姓打跑了为害多年的土匪……。从大人们神采飞扬的谈论中,我常听到百姓们都在赞扬红军:“共产党比国民党就是好!”“共产党的红军比国民党的队伍好!”“红军是为咱们老百姓打天下的!”“红军还走不走了?不走该多好啊!”那时节我虽不懂大事,但完全能够看得出和感受到,会宁的老百姓爱共产党,爱红军,盼望红军永远不走。

我家教场是县城的郊区,城里人把我们称“离城3里的跌脚子”,意思是说离城近,抬脚就进城。我家城里又有好几家亲戚,所以进城看大戏、玩耍是家常便饭。红军来了十来天后,我和几位小伙伴瞒着大人,怀着好奇心天天往城里跑,进到城里一看,阵势可大了!大街小巷都有来来往往的红军,他们都穿着老粗布衣服,腰扎皮带,腿缠绷带,头戴八角帽,正中一颗红五角星,领角上两片红色领章,都是用线缝上去的,脚上穿着麻编鞋或草编鞋;每个战士右肩挎枪,左肩挎布袋子(军粮袋)和子弹袋,也有的挎短枪和手榴弹袋,腰带上还挂只洋(搪)瓷碗或缸子,还有的挂一把小铜号,背着草帽(斗笠),有一些战士没有枪,背着明晃晃的大刀或扛着红缨枪。他们穿着单薄,有的甚至很破烂,还有一些战士有伤,胳膊上或头上或腿上缠白布带,也有少数躺在担架上,看来伤势很重。红军战士个个精神抖擞,意气奋发,脸上都洋溢着欢乐和兴奋,有的还唱着歌,喊口号。

大街的墙壁上书写着“中国工农红军万岁!”“大会合胜利万岁!”“大发雄师十万!”“打日本救中国”“打土豪救穷人”等大字标语,城南门还扎了大彩门。整个县城象过大年一样热闹,沉浸在一片欢乐热烈的气氛当中。街上的商号铺面照常营业,摆地摊做生意的依旧吆喝叫卖,老百姓们仍旧赶集串门,碰上红军还打招呼寒喧几句,亲亲热热象老熟人。卫生巷焦家坑、邢家台子房上拉满了很多细电线,门口还有许多战马;民生巷周家大院也拉了电线,门口还有站岗的;城里一些较宽展的空地上红军在列队操练,街头还有许多战士在贴标语搞宣传,有的唱歌演节目,有时候看见一队队骑兵策马出城。……

我最喜欢看的还是那些年龄和我差不多大的红军“娃娃兵”。看上去他们的年龄也在十二三岁或十四五岁,有男有女。他们一个个机灵聪明,说起话来叽哩咕噜,我一句也听不懂,但从他们的嬉笑、玩闹中,我分明感受到他们很幸福,很快活。看着这些红军小战士扛着枪,打着小背包,神彩奕奕的劲儿,我真是羡慕死了!可那时候我丝毫没曾想到,这些“红小鬼”已经是行程二万里,转战南北,身经百战的“老革命”了。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回忆童年最难以忘怀的还是这段往事,因为红军会师给了我许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看见红军,第一次看见那么多的军队,第一次听见枪炮声,第一次看见飞机在天上飞,还往下掉炸弹,第一次听说共产党好,……。我也常这样想象:当年参加长征,在会宁会师的那群红军小战士们,如今在哪里?如果他们在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血与火的洗礼之后,还依然健在的话,是否还记得起会宁这个地方!

过了若干年,我长大成人后,老人们还时常念叨“民国25年过红军”,从他们那里又听到了许多有关红军会宁会师的故事。又过了许多年,当我也走上革命道路并以主人翁的姿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出于一种特殊的感情,我着意从一些书籍、报刊、档案资料中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当年红军会师会宁的整个过程。由于这一伟大壮举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地位,也由于这一伟大壮举就发生在我的家乡,更由于我自己亲身经历了那一切,所以有必要把当年红军长征途径会宁和三大主力会宁会师的情况记述下来。

1936年9月下旬,红四方面军首长在经过同张国焘的斗争后,决定分为5个纵队,从洮州出发向通渭、庄浪、会宁、静宁北进。中央得知这一消息后,即命执行西征任务,在宁夏同心附近的红一方面军15军团,在陇东地区的红一方面军1军团派出部队向静宁、会宁地区运动,策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30日中午,在宁夏同心城附近的红15军团直属骑兵团奉彭总命令,在红15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的具体部署下,连夜从驻地出发,以急行军奔袭会宁县城,接应已抵陇南、天水地区的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三大主力在会宁地区会师。

骑兵团在团长韦杰、政委夏云飞的率领下,策马扬鞭,昼伏夜行,绕开敌人重兵把守的海原县城,躲过敌机的空中侦察,经干盐池,翻屈吴山,直扑会宁。10月2日凌晨5时左右,骑兵团乘敌人尚未察觉,从县城北门、西门同时向守城敌军发动突然攻击,并迅速进城,控制了主要路口要道。经过1个多小时的激烈巷战,我英勇的红军战士击溃敌军保安团、保安中队400多人,占领了会宁县城。此役毙敌10多人,俘敌50余,缴获枪支弹药一大批,国民党会宁县长和溃散之敌仓惶中出东门,翻东山梁逃窜。

红军骑兵团攻占会宁县城后,即电告西方野战军(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彭德怀。彭总又致电延安党中央。10月3日,骑兵团与驻定西敌军刘宝堂旅在县城以西十公里外的曹家河畔交火,在红军骑兵3团的增援下,击退敌军。当晚,红一方面军1军团1师从静(宁)会(宁)两县交界的界石铺向以西会宁县城火速增援,红1军团2师也迅速跟进,赶往老君坡、青江驿一线,红15军团73师在成功伏击靖远之敌李贵清部后,从会宁郭城驿向南面的县城快速进发。10月4日,1师和73师在会宁会合,又接连两次击退敌刘宝堂部的反扑,并控制了会宁通往定西、通渭、静宁的主要交通要道及西兰公路华家岭段。

10月7日,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红4军政委王宏坤的率领下到达会宁县城,与聂荣臻、左权及红1军团1师、红15军团73师会合,拉开了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的序幕。

10月9日,徐向前、陈昌浩率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及直属队抵会宁县城。随后,红军总司令员朱德、总政委张国焘率红军总部、中央西北局及总直属队到达县城,受到红1师师长陈赓、政委杨勇及1师、73师指战员的热烈欢迎。此时,红四方面军各部队马不停蹄向会宁县城疾进,红二方面军主力冒着敌机的疯狂轰炸,渡过渭河向静宁、会宁地区挺进。

10月10日,徐向前、陈昌浩、李卓然联名致电中央军委:“一、二、四方面军的大会合已胜利实现了”,“在会宁我们已经与红1师的战友们携手见面了”。上午,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央军事革命委员会联合发出《中央为庆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向红军领导人及全体指战员致以热烈祝贺和慰问。当天黄昏时分,红军总司令部、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和红一方面军1师、73师,在会宁县城文庙大成殿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会师联欢大会。大会由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主持,徐向前总指挥首先讲话,接着陈昌浩、陈赓讲话,朱德总司令最后讲话。大会宣读了中央发来的《通电》。当晚,红军各部队进行了联欢活动。次日,陆续到达会宁的部队在城乡集结休整,红一方面军部队展开对红四方面军的慰问活动,并将事先筹集到的粮、肉、菜、服装等大批物资转送给红四方面军部队。

到10月12日,红四方面军全部进入会宁县境内。17日,贺龙、任弼时、肖劲光、关向应率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红2军、红32军到达会宁侯家川、谷头岔一带;红6军军长陈伯钧、政委王震率部到达会宁韩家岔、青江驿,与先期到达该地的红四方面军9军会师。18日,红二方面军6军进驻会宁老君坡、苏家堡子,与在此执行策应掩护任务的红一方面军1军团2师政委肖华带领的红五团会师,第二天红一、二方面军部队在老君坡举行了会师联欢活动。

红军在会宁驻留期间,红军总司令朱德(红军总司令部)驻县城卫生巷邢家台子邢东皋家;红军总政委张国焘住卫生巷王家台子王楼山家;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住卫生巷邢家台子王实斋家;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驻卫生巷邢家台子对面焦家坑油坊;红四方面军政治部(总指挥徐向前)驻民生巷(原名石头巷)周西范家(周家大院);红军总供给部驻县城文庙东侧严怀廷家;红四方面军警卫营驻东门高家园子,即会宁县苏维埃政府秘书长高鼎一家。

红军在会宁驻留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开展了一系列重要革命活动:

召开重要会议。10月10日,红军在文庙大成殿召开会师联欢大会;14日,红军总司令部在文庙大成殿广场召开军民大会,红军指战员和城区群众参加了大会,欢迎红四方面军9军到达县城;15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县城召开连以上军政干部会议,总政治部主任陈昌浩作报告;16日,红四方军召开各支部干事扩大会议;17日,中央西北局在县城举行会议,听取《抗日救国与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报告》;19日,红四方面军召开政治工作会议;红二方面军6军在老君坡召开营以上政治干部会议,并与红一方面军5团代表举行联欢大会,红5团政委郑雄在会上作了关于陕北苏区情况和反帝统一战线伟大胜利的报告;20日,红二方面军各部举行给养保障动员会议;22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在甘沟驿郭家堡李家大窑召开军事会议,徐向前部署北进及作战任务。

积极开展抗日宣传。红军每到一地,立即开展各种宣传,书写标语,表演文艺节目,走访群众,同群众座谈、开会,广泛深入宣传党的抗日救亡政策,动员组织群众团结起来,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保卫中国,抗击日寇。

建立红色政权和创建地方革命武装。红军在县城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是冯青选,副主席张武汉,秘书长高鼎一,委员有吴占祥、柳连璧、马占山、任福全、王信等。苏维埃政府设有土地、武装、青年、工商、文教、妇女青年等委员,群众称“八大委员”。同时在城关、青江驿、翟家所、张城堡、甘沟驿、宋家河畔、郭城驿、刘家寨子等较大集镇也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府或抗日农民协会。红军在青江驿成立了1支抗日游击队,还给游击队配发了部分枪支弹药。

开展爱民活动。红军先头部队每到一地,就在贫苦人家门上插上写有“抗日救国”或“保护穷人”字样的小红旗,宣传抗日保护群众;红军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情况下,拿出粮款救济穷人;战士们以红军铁的纪律,对群众说话和气亲切,尊老爱幼,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买商人的东西合理付款,征粮草打欠条、借条。驻在回民聚居区新添堡、唐家川、马家堡的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回民的风俗习惯,严禁住清真寺,不准讲“猪”字,更不准吃猪肉,受到回民群众的衷心拥护;红军住在老乡家里,坚持每天为房东家担水、推磨、打扫院落、修理农具;红军还把没收土豪劣绅的粮食分给穷苦老百姓;红军还根据群众的控诉,打击消灭危害地方的流窜土匪;1名红军战士在敌机轰炸下为抢救县城贫民魏鸿儒的儿子魏玉而牺牲等等。红军的爱民行动受到会宁人民的称赞,会宁人民同红军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意。以致到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会宁时,群众都欢呼“当年的红军回来了!”“欢迎红军回到会宁!”

扩大红军队伍。红军在会宁城乡的宣传动员和爱民行动,使会宁广大群众深感红军是人民的军队,是为穷苦大众打天下的军队,许多穷苦青年踊跃参加红军队伍,大致有400多名青年人,甘沟驿、青江驿人数最多。据我知道的有杨逢春、魏建、史炳彦、冯琯陆正、李仲谋、王世华、刘芬、周英、陈国钧、柳成德、税金山、祁子旺、李聚才、张福来、孙忙生、朱卯生等40多人。这些“跟了红军”的人有的年龄比我长几岁,有的与我同龄,其中还有我的亲戚和同学。参加红军的会宁人后来有因伤病回乡的,但多数人在历次战争中光荣牺牲。

红军过会宁时,也有一些红军战士因伤病等原因留在了会宁。如史朝珍(女)、李先俊、杨泉、钟生林、赵文有、黎之贵、陈兰香(女)、王彦一等40多人,其中女战士有7人,大都是四川人。红军大部队离开会宁后,他们在当地群众的掩护下,躲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搜捕,在会宁安家生活了下来。解放后这些同志积极参加了会宁的各项工作,尤其是会宁解放初,区乡政权建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造成了向着横跨黄河两岸发展,连接扩大陕甘宁根据地,打通苏联、雄峙西北的战略态势。这就震惊了国民党南京政府,一直妄图阻滞红军主力会师,分而“剿灭”的蒋介石更是如坐针毡,急忙调兵遣将,电令胡宗南、王钧、关麟征、毛炳文、邓宝珊各部分由东南西三路向静宁、会宁地区大举进攻,欲与我红军三大主力决战,并妄图“剿灭”我红军于黄河以南之静(宁)会(宁)靖(远)海(原)固(原)地区。红四方面军总指以31军、4军、5军及9军一部,在会宁东部的青江驿、张城堡,以西的宁远镇、葛家岔和南部的华家岭一带布防阻击敌人,掩护会师大军北进靖远,西渡黄河。

10月22日、23日,在会宁以南马家营、华家岭一线阻击敌人的红5军与敌毛炳文37军接火。23日晚,红军被迫放弃会宁县城,沿靖(远)会(宁)大道两翼山路北撤。在此之前的10月12日,红30军政委李先念率部从会宁出发,赶往靖远大小芦子一带秘密打造船只,为红军西渡黄河作准备;20日,朱德、张国焘率红军总部及红军大学部分人员离开会宁赴打拉池,与已在那里的彭德怀司令员会合;21日,贺龙、任弼时随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离开会宁老君坡向将台堡(今宁夏西吉县辖)转移;22日,徐向前、陈昌浩率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离开会宁县城,经甘沟、上放马塬、翻铁木山,出关川向靖远北撤。

为掩护红军主力会师和先头部队西渡黄河,红军在会宁境内同敌人多次作战,其中除骑兵团奔袭攻占会宁县城战斗外,还有较大战斗5次。

范家沿狙击战。10月3日、4日、5日,敌刘宝堂旅从曹家河畔、西岩山、范家沿方向接连3天向会宁县城反扑,被红一方面军15军团直属骑兵团、73师和1军团1师击退,敌副团长张铭注被击毙。此战巩固了会宁县城,保证了三军会师。

红堡子伏击战。10月6日,红一方面军15军团73师主力在会宁郭城驿乡红堡子村设下埋伏,当靖远守敌李贵清部王五田团进入埋伏圈后,红军突然发起攻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四散溃逃。敌团长王五田慌忙撤至靖远大芦子时,又遭73师一部的迎头痛击。除王五田及亲兵数骑逃回靖远县城外,敌军大部被红军歼灭。

华家岭(大墩梁)狙击战。10月20日,国民党第3军王钧部、第37军毛炳文部向会宁南部华家岭红四方面军5军阵地靠近。22日,敌37军9个团通过华家岭马家营我5军37团阵地前沿时,遭到红军伏击。午后敌人向37团阵地多次发起反攻,都被我英勇顽强的红军击退,激烈的战斗整整持续了一天,团参谋长王力和100多名红军战士阵亡。23日,敌第3军、第37军主力在猛烈的炮火配合下,向华家岭主峰红5军阵地全线发动总攻,红5军37团、39团、43团、45团与数倍于己的敌军展开激烈战斗,接连打退了敌人的5次进攻。敌人恼羞成怒,调来7架飞机助攻,在华家岭、大墩梁、毛牛川上空轮番轰炸和俯冲扫射,暴露在光山秃岭土战壕里的我红军伤亡惨重,但仍组织了数次反冲锋后,终因敌众我寡只好且战且退,地面有敌人大军紧追不舍,空中有敌机狂轰滥炸。红军指战员跳出战壕,同敌人展开肉搏战,一直坚持到黄昏。这一仗打得异常惨烈,红5军887名红军壮士阵亡,副军长罗南辉在大墩梁前沿指挥所不幸被飞机炸弹击中壮烈牺牲。由于红5军在华家岭、大墩梁的英勇阻击战,掩护和保证了会宁县城主力部队安全撤出。

张城堡高高山狙击战。10月24日,承担东线阻敌任务的红四方面军31军91师、93师在会宁城东10余公里的张城堡高高山阵地,与敌关麟征部25师75旅2个团发生激战。红军居高临下,痛击敌人,多次击退敌人的疯狂进攻,牢牢坚守住阵地。敌人见久攻不下,调来2架飞机助战。为避免大的伤亡,午后红军主动撤离阵地,沿会宁东北部的韩家集、四房吴向宋家河畔一带转移。

慢牛坡伏击战。10月27日,红31军91师、93师撤出张城堡高高山阵地后,沿山路北进至会宁县宋家河畔以东数里的慢牛坡。这时,敌王钧、毛炳文、关麟征、丁德隆各部分4路由南向北追击红军。红四方面军总指令5军、9军沿靖会通道节节阻击敌人,又令31军、4军在慢牛坡伏击敌先头部队25师。28日下午,敌关麟征部左路敌军出现在我阵地视线内。黄昏时分,敌先头73旅145团进入慢牛坡红军伏击圈。一声令下,红31军93师、91师和红4军一部从四面向敌人猛烈开火,打得敌人抱头鼠窜,红军勇士跳出战壕,冲入敌阵,挥舞大刀劈杀敌人。敌后续部队73旅旅长梁恺亲率146团增援,也入我军伏击圈,遭到痛击,梁恺被红军战士活捉(后又趁乱逃脱)。关麟征率大队赶到后,匆忙组织炮火,用密集队形从两翼增援,企图内外夹击红军,红军乘夜战巧妙地从阵地撤出,敌25师两部互相混战。关麟征气急败坏,下令停止追击。这次战斗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有效地阻击了敌人的疯狂追击,为主力部队西渡黄河争取了时间。战斗中红93师师长柴洪宇和200名指战员牺牲,长眠在会宁河畔慢牛坡。

据资料表明,1935年10月和1936年9月至10月,红军长征和会师过程中,我党、我军主要领导人和红军著名将领大部分途经或驻留过会宁。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在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陕甘支队”后北上途径会宁南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等中央机关及直属团队在会宁侯家川、党家岘、杨崖集、青江驿驻扎休整。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秦邦宪、王家祥、刘少奇、邓小平、彭德怀、林彪、叶剑英、聂荣臻、罗荣桓、杨尚昆、罗瑞卿、李富春、左权、李克农、宋任穷、黄克诚,还有林伯渠、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邓颖超、蔡畅等一批领袖人物和红军领导人在会宁作短暂停留。

1936年9月至10月红军会师期间,有红军总部的朱德、张国焘、刘伯承、陈昌浩、周纯全等,红一方面军(红军西方野战军)的彭德怀、杨尚昆、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王首道、陈赓、杨得志等,红二方面军的贺龙、任弼时、肖克、关向应、李达、甘泗淇、陈伯钧、王震、余秋里、冼恒汉、李井泉等,红四方面军有徐向前、李特、李卓然、王树声、陈再道、耿飚、董振堂、李先念、许世友、洪学智、陈锡联、郑维山等。按1955年授军衔算,十大元帅有9位、10位大将有8位、57位上将有40 位、177位中将有120位、1360位少将有近千位当年在会宁留下足迹。

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壮举和里程碑。江泽民总书记1996年10月22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 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6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在会宁和将台堡胜利会师,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红军会宁会师,是抗日战争进入高潮,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点,为增强党和红军的团结,凝聚民族力量,鼓舞民族斗志,促进统一战线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962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将红军会师的会宁县城西门(西津门)及其城楼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保护。后将“西津门”改称“会师门”,城门楼定名“会师楼”。1986年,为纪念红军三大主力会师50周年庆典,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维修了会师楼,翻新了文庙大成殿,新建了红军会师纪念塔,邓小平亲笔题写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这年10月20日,中共甘肃省委 、甘肃省人民政府在会宁县城隆重举行“甘肃省纪念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50周年暨纪念塔落成典礼大会”;1996年10月10日,中共甘肃省委、兰州军区、省人民政府在会宁隆重举行“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我作为一名在会宁工作过的会宁籍老同志,有幸应邀参加了这两次庆典。

自1986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李先念、杨尚昆、徐向前和军委首长、老将军一百多人先后为纪念红军会宁会师题词;有许多著名艺术家为会宁老区赋诗作画,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有成千上万的人前往会宁参观游览,在会师楼、纪念塔前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近年来,会宁县城被批准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三军会师遗址被批列为国家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会师园被批准建成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

岁月如流,转瞬间三军会师已60周年了。人事沧桑,心潮难平;追忆往事,历历在目。在纪念红军三大主力会师50周年的时候,我不揣浅陋,献辞一首:

枝阳古城,锁钥陇秦。
丝绸驿道,沟通西东。
背山凭河,兵家必争。
长征三军,会师会宁。
革命转折,举世震惊。
进军延安,培养精英。
抗击日寇,扭转乾坤。
扫除封建,环宇澄清。
世纪风云,历史见证。
描绘山河,万代寻踪。
追念先烈,激励后昆。
继往开来,树碑立铭。

伟大的长征精神和光辉的会师丰碑,永远激励着会宁人民!

作于2002年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