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被诊断为双相障碍,还经常暴饮暴食,如何才能加快康复?

 晴日心理 2023-04-14 发布于广东

本文字数约:7151 字       

阅读时间9 分钟

本文章节:

01、进食障碍和双相障碍有共同的心理根源

02、患者是先被诊断双相,再出现暴食,还是相反?

03、双相患者也可能会厌食

04、父母如何帮助孩子缓解病情?

在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的患者中,有很多人伴有进食障碍的症状,尤其是女性患者。最常见的是患者经常暴饮暴食,属于神经性贪食症暴食障碍。还有小部分患者过度节食,出现了神经性厌食症

而且,神经性贪食症、暴食障碍和神经性厌食症这3种类型的进食障碍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同一个患者在不同的阶段,有可能3种进食障碍都出现过。

这些患者就诊时,有的精神科大夫认为他们是“双相障碍+进食障碍”。有的大夫则认为他们暴饮暴食时,其实是轻躁狂/躁狂发作的表现,仍然是双相障碍的症状。

那患者到底是一种病还是两种病?是不是双相障碍改善了,饮食问题就会改善?

不管是一种病还是两种病,父母到底怎么做,才能帮助患者恢复比较正常的饮食,加快康复?

根据临床深度心理干预的经验,我们认为这是两种疾病,也就是“双相障碍+进食障碍”,它们是共病关系。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不过,从科学精神心理学的角度看,虽然它们是两种疾病,但它们源于同样的心理根源——病理性记忆。

以下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角度,对这种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希望能帮助这类型的患者加快康复。

进食障碍和双相障碍有共同的心理根源

以下简单介绍一下以上3种进食障碍的核心症状,大家可以看看患者有没有这样的症状。

先来说说暴食障碍和神经性贪食症。

暴食障碍,也俗称“暴食症”,患者有反复发作的、无法自控的暴饮暴食(每周至少一次),尤其爱吃多糖、多油、容易让人开心的高热量食品。他们吃得多、吃得快,哪怕并不饿,也忍不住狂吃,直到感到胃部非常不适、甚至剧痛时才停下。

而且,患者每次暴食之后会非常内疚、自责,感到烦躁、抑郁,但下一次暴食时还是控制不住自己。

神经性贪食症,它的大部分症状跟上面暴食障碍的差不多。但有一个主要的区别是,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在暴饮暴食后,会催吐、吃泻药、或者过度运动,以防止体重增加。所以他们虽然吃得多,但真正摄入的并不多,反而可能体型较瘦。

所以暴食障碍和神经性贪食症的主要区别在于,暴食障碍患者往往吃了就吃了,但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吃完后很可能会催吐,后者在网络上还经常自称是“兔子”。这两者之间还是比较容易分辨的。

不过,大家别以为神经性贪食症患者虽然暴饮暴食,但只要吐出来就没事了。其实,因为他们会催吐,所以吃起来更加肆无忌惮,而且可能暴吃一顿,去厕所催吐,然后继续再吃一顿,再催吐。

这对身体的损伤非常大,暴食容易导致急性胃扩张,严重的甚至胃穿孔。因为呕吐造成的胃酸倒流,患者还容易罹患食道炎、食道出血、出现龋齿,或者出现代谢系统紊乱,也有报道称催吐会导致颅内压急剧增高而出现脑溢血。

很明显,暴食障碍和神经性贪食症的最大特点,都是患者抵挡不住“吃美食”的诱惑,失控地狂吃。根据这种症状,国外有学者认为可以把这两种疾病看作“食物成瘾”,患者吃喜欢的食物时非常开心、愉悦,所以难以自拔地“上瘾”了,跟毒瘾、药物成瘾是相似道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在成瘾性疾病诊疗方面有丰富经验和诸多突破,这个领域是我的老本行。所以,我一开始觉得“食物成瘾”这个角度很有道理。患者对食物的渴求(类似“心瘾”)、无法吃到美食时的烦躁、焦虑(类似戒断反应),暴食之后又会自责,确实跟物质成瘾患者很像,与成瘾性疾病的心理、行为特点是完全相符的。

于是,我们一度利用当时我们治疗成瘾性疾病的临床心理干预技术,去治疗神经性贪食症和暴食障碍。我们用深度催眠下条件反射重建技术(CRRDH)消除患者对特别爱吃的食物的“心瘾”,然后帮助他们建立对于食物比较平静、理性的条件反射。

实践后发现,这对轻度的患者有较好效果,但对于中度到重度的患者则效果不佳。

他们有一段时间对某种食物的渴求确实下降了,可如果感到非常抑郁、焦虑时,他们又容易再次暴食,这是他们缓解负性情绪的方式。有的患者虽然不暴食某种食物了,但变成狂吃另一种食物,也就是症状转移了,病还是没好。

所以,我们发现这个办法行不通,患者的暴食行为背后还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而且有的患者喜爱的食物非常多、不断改变,他们对“吃东西”这个行为也有心理渴求。

后来我们又经过探索,发现这些负性情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叠加性心理创伤;而对“吃东西”的行为有心理渴求,往往是因为患者小时候在这个方面被反复过度夸奖,每当吃东西就很开心,逐渐对进食形成了病理性的正性情绪体验。

我们之前讲过,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叠加性心理创伤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都属于病理性记忆。我们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修复了患者暴食症状背后的病理性记忆以后,他们的暴食行为大幅度缓解,甚至消失了,情绪也稳定了很多。

(关于这个发现,可回看我曾经分享的案例:食量惊人的妙龄女孩,如何才能摆脱对食物的迷恋

至于另一种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症,这部分患者极度害怕体重增加,所以过度节食,甚至不吃,导致体重过低并营养不良。

有的患者已经吃得极少了,还异常担心自己会发胖,有时他们只是吃了几口饭菜,立马感到恐惧、焦虑,然后催吐、过度运动、服用泻药等,导致身体受损更大。所以,神经性厌食症的患者非常消瘦和虚弱,严重的甚至需要别人扶着才能走动。

很明显,神经性厌食症几乎是抗拒进食的,自然也不能从食物成瘾的角度去理解。可是,如果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其实这个疾病背后的心理根源也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和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比如,患者曾经因为体型较肥胖,被同学们嘲笑、排挤,甚至起难听的绰号,像“大肥猪”、“胖妞”、“肥仔”等等。这导致他们很自卑,对自己的身材和外貌非常敏感,极度厌恶并恐惧发胖,再加上可能接触了一些不科学的减肥方法,便开始过度节食。

另一方面,患者因为过度节食而“成功”减肥后,身材变得苗条,这使朋友对他们刮目相看。朋友纷纷发出赞美,患者心里乐滋滋的,认为瘦了果然就是美。这很容易形成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患者一想到变得更瘦,内心就高兴。

而社交媒体上“以瘦为美”的亚文化更将这种行为强化,以至于患者对“美”的认知极为偏执和扭曲,难以纠正。

也就是说,无论是暴食障碍、神经性贪食症,还是神经性厌食症,其背后的心理根源都是叠加性心理创伤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而我们之前分析过双相障碍的心理根源,也是这两种病理性记忆。(相关文章:双相障碍的病因到底是啥?这个突破性发现,可能颠覆你的认知

所以,双相障碍和这3种进食障碍其实有共同的心理根源。

患者是先被诊断双相,再出现暴食,还是相反?

那么,“双相障碍+进食障碍”的患者,到底是怎么逐渐患病的呢?通常分为以下3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最为常见,患者先出现了情绪障碍,被诊断为双相障碍,随后才出现了暴食行为。

其中,有一部分患者属于典型的双相障碍,他们曾经出现过典型的躁狂/轻躁狂发作,情绪高兴、兴奋,精力旺盛,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狂妄自大,容易轻视别人和生活中的困难。

这种非常活跃的状态会导致他们的体能消耗得较快,需要进食更多的食物。而吃东西、尤其是吃高糖、高热量或者他们喜欢的东西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让他们感到更加快乐、愉悦。他们可能会更加不节制地进食,“我今天心情这么好,要对自己好一点,多吃一点有什么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现在很多人吃美食前喜欢拍照、发朋友圈,然后得到别人的点赞及夸奖,这也很容易导致他们进一步形成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强化他们暴食行为,令其症状越来越顽固。

而另一部分患者不是典型的双相障碍。他们没有过狂妄自大的心理,但患病后变得暴躁易怒,容易在家里大发脾气、砸人毁物。我们认为这其实是“激越状态”,而不是轻躁狂/躁狂发作,更适合这一类患者的诊断应该是“抑郁症伴激越状态”。

但是,这在临床中有争议。

这部分患者也有可能出现暴食行为。因为他们太压抑了,狂吃一顿能帮助他们快速释放心理压力,暂时缓解心理上的痛苦。而且,他们一开始是压抑、痛苦的,但吃东西、尤其是吃甜食时,大脑快速分泌多巴胺,患者很快会感到高兴、满足,前后形成强烈的情绪反差。

这会令患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吃美食带来的兴奋和快乐,更加容易沉迷。

另外,部分患者的暴食行为还有可能是出于“报复父母、补偿自己”的心理。他们遭受了大量来自原生家庭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他们对父母感到怨恨。

他们为了报复父母,不断花父母的钱买各种美食,“我变成这样,都是父母害的。我就是要用他们钱来补偿自己。”

第二种情况,患者先表现为进食障碍,再逐渐出现情绪障碍。

本文为【双相障碍】专栏的文章,

余下内容为付费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