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次性说清楚,到底什么是“无条件的爱”?

 暖妈0618 2023-04-14 发布于天津

/  1  /

对“无条件的爱”的困惑

近几年,很多育儿专家都在强调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即:你是我的孩子,我就会爱你。不会因为你考100分,听话懂事才爱你,也不会因为你犯错或者不优秀而不爱你。

其实在心理学中并未有“无条件的爱”的说法,它应该是从人本心理学创始人罗杰斯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演变而来的。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无条件的接纳”或者“无条件的爱和满足”。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我很爱我的孩子,恨不得掏心掏肺,恨不得把命都给他,可他怎么就是不好好学习,不听话呢?”

看看,这不是前后矛盾吗?我们一方面说爱孩子,一方面又无法接纳孩子。这种“爱”给孩子的感受就是爱是有条件的——我必须学习好、听话,你才爱我。

还有的父母会说:“无条件的爱不就是不顾一切满足孩子的需求吗?那不就是溺爱!要啥给啥,那还得了,会把孩子惯坏的!”

一个有“问题”的孩子根本就不是惯或者宠溺出来的,而是自他出生开始就被情感忽视,整个成长过程处于一种被精神控制的状态中,由于长期压抑而导致心理上的固着和退行。

爱,不仅不会惯坏孩子,相反在孩子还是婴幼儿的时候,我们必须及时满足他的一切需求,无条件的爱他,就像对待皇帝一样对待他。

借用精神分析里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古老的婴儿陛下”。

这是为什么呢?

/  2  /

无条件的爱是自体发展的基石

这首先牵扯到精神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自恋。

“自恋”一词最早由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提出,是个病理性概念,后被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发展修正为健康的自恋,他认为自恋其实就是人类的一般本质。

自恋是婴儿原发的极乐状态。科胡特假设:婴儿在子宫内与母亲原本处于一种原始的、想象中的融合状态,而当脐带被剪断的那一刻,婴儿的意识便从这样的状态中觉醒。此时,原先那种完美的一体性丧失了,而被代之以一对自恋幻想,以此作为某种挽救或补偿,重返伊甸园。

而其中一个自恋幻想就是夸大自体,宣称“我是完美的”:我就是宇宙的中心,所有人都要围着我一个人转,为我一人服务。(另一个自恋幻想是理想化的双亲影像,它们是自体发展的两条路径)

其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喜欢追求极致的权力,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人人都想做那个最高统治者,看到所有人对自己俯首称臣。

我们做梦有时会梦见自己会飞、拥有某种超能力,或者在梦里当上了皇帝、大明星等等,其实这都是潜意识夸大自体的渴求。这就是我们最原始的企图心和抱负心。

如果得到了充分的镜映,自大就会被驯服转而适应现实目标。而所谓的“镜映”,就是父母对孩子由衷地赞美、肯定和鼓励,而不是拒绝、否定和打击。

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中国父母最不擅长的,因为这和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谦虚是美德”相悖,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跳出固有思维模式进行反思。父母也是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的。

中国式家长的“打击教育”还体现在,孩子提出的正当需求往往是不被允许的,甚至还会受到叱责。我们可能直接会拒绝,或者向孩子提出一个条件才可以满足。

比如孩子想吃冰淇淋,我观察过,大部分父母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然后会找出吃冰淇淋的错处,还有的父母会提出如果考试考100分才可以吃一个冰淇淋。

久而久之,这些被直接拒绝的孩子只会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不再敢提任何要求;而要通过考100分才能吃到冰淇淋的孩子,则失去了最宝贵的学习内驱力。

排除孩子生病等特殊情况,我们难道就不能让孩子痛痛快快享用一个冰淇淋吗?孩子吃冰淇淋,何错之有?

/  3  /

自体成熟的必要条件

这里再次强调一下,精神分析里的自恋不同于我们一般日常生活中说一个人“自恋”,后者特指这个人的自恋还不成熟,即还固着在古老的自体结构当中。如果过度自恋达到了病理性程度,则为“自恋型人格障碍”。

那这种不成熟的自恋是如何产生的呢?

其实就是在生命早期,一个人的自体需求没有被很好满足的结果,所以即便他们生理上成年,但是自体结构却并未得到充分发展,还停留在婴儿期,所以才会造就那么多的“妈宝男(女)”和“巨婴”。

当然,无条件的爱和满足只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孩子需要经历恰到好处的挫折(非创伤性的)才能将父母的功能转变内化,来巩固自体结构并提升自信与自尊。

换句话说,当孩子从小被无条件的爱包裹,那么他就会有一个较为稳固的核心自体,如果把它比作一栋房子的话,就是钢筋水泥房。

而生活中的挫折和伤害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坚固的自体不但可以抵御这些冲击,还会找到薄弱的地方自行修复加固。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挫折-修复-又挫折-又修复的过程,让人不断成长,自体更加坚实。(这里我想到一个词语:越挫越勇)

但是没有被无条件爱过的孩子,它的自体可能就像土坯房,很脆弱,有点风吹草动就开始掉渣,遇到大点的打击可能就直接破碎掉了。越是生命早期,自体越脆弱,所以越早期的创伤越难修复。

这也就是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挫折,有些人很快能调整状态,积极面对,而有些人却一蹶不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站起来。这个挫折对前者来说就是恰当的,对后者来说却是创伤性的。

比如在面对同一个老师同样的批评,有的孩子可能会坦然接受、一笑了之;有的孩子可能会大哭一场,反省自己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而有的孩子可能一句话不说直接就跳楼了……

抛开先天气质等因素,我想我可以这么说:一个人面对挫折的能力是他生命早期获得爱的能量(父母的回应能力)的转化——爱的能量越多,抗挫能力越强。

其实这几段的内容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写,因为有些人看了很容易断章取义,误解成为“挫折教育”。我这里强调一下,有些父母实行的“挫折教育”是人为制造挫折、打击和否定式的教育,更有可能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这与“恰到好处的挫折”的本质完全不同!

/  4  /

请放心大胆去爱

综上,无条件的爱,不仅仅是对孩子各种需求的及时满足,它更着重的是对孩子情感需求的同调回应。

还是以冰淇淋为例。孩子想吃冰淇淋,父母欣然满足,孩子的内心就会认为父母是爱我的,因为他懂我的渴望和感受,他和我一样知道冰淇淋是多么美味,他帮我确认了这个好的感受,他是可以让我放心依赖的。

暖宝每次在享用冰淇淋时,我总是一脸羡慕的看着她说:“哎~呀!我姑娘美死了,美死了!这么好吃啊,看得我都要流口水啦!”暖宝就会闭上眼睛摇头晃脑,舔得更加投入。

我故意拉长的声调和惊叹的语气,还有一脸向往的表情,正好和暖宝吮吸、摇头的频率,还有她的内心感受相协调,这就是“母婴调谐”。

你们可以想象和感受一下那个画面,它一定会给孩子带来某种自信。

孩子的“延时满足”也一定是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能力。如果孩子从来没有被无条件的爱过,就很难发展出真正的“延时满足”。

如果我们是带着怒气和怨恨,极不情愿地掏钱买了冰淇淋给孩子,在孩子吃冰淇淋的过程中又絮絮叨叨指责孩子不懂事。

这种情况,虽然我们也满足了孩子的需求,但是情感上就是不调谐的,这就不能算是“无条件的爱”。

曾奇峰老师说:“溺爱是语言欺骗。爱字之前,无需定语。中国人害怕爱,所以就侮辱爱,前面加个'溺’字,去攻击爱。”

所以,爱就是爱,就是好的,它的前面无需任何修饰和限制。无条件的爱就是纯粹的爱。而让孩子觉得受到伤害的,那一定不是爱。

能够获得父母无条件的爱的孩子是何其幸运,因为他们相当于获得了父母的某种承诺——相信无论自己表现如何,父母都会永远守护在自己身边。

这样的孩子拥有无尽的安全感和高自尊,更能心无旁骛地做自己。

毫不夸张地说,能够获得无条件的爱的孩子,真的是被上帝亲吻过的孩子。

我爱你,仅仅因为——你就是你。❤

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卡尔・R・罗杰斯

·  END  ·

 蜗牛麻麻的家🐌

暖妈的心灵花园🌹

治愈伤痛

探索真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