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评委笔谈(一)

 家有学子 2023-04-15 发布于甘肃

王乃勇:以临养创,不断完善书写语言


有幸参加“全国第三届全国书法临帖展览”的复评与终评工作。从参展作品看,取法涉及范围之广,临创之精,对自我的临创学习也颇有触动。当然,其间也有值得探讨的问题存在。

初评筛选过的草书作品整体感觉:一是取法有广度,从书家上看,晋唐到宋、元、明、清诸家都有涉猎。从书体上看,古草、今草皆有;二是大部分临创作品有精度,作者能够做到有其形也有其神,从临到创的作品风格基本能够保持一致,体现出作者的书写把控功力;三是少部分作品有深度,临作可以说是形神兼有,创作作品也能体现出作者的书写思想,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融入其他书体的用笔方法或其他书体的笔意,在自己的笔端显得和谐自如,令评委眼前一亮。

但是综合来看,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取法经典的作品相对少,特别是“二王”的法书,如《兰亭集序》《得示帖》《二谢帖》《中秋帖》等;二是临作与创作两件作品区别度不大,临作有抄帖的意思,创的成分偏少;三是用字及草法问题,在审读阶段看到有些作品因用字错误、草法不规范或错误而被否决,着实可惜。同时也看到很多年轻作者对此类问题的不重视,文字修养及草法掌握有待加强;四是部分作品有制作之嫌。此处说的制作是形制及颜色作旧之外,在临帖作品上有复制原作之嫌,创作作品上有设计与锤炼之嫌。

根据个人学习及评审过程中所见所闻,有几点关于草书临创的想法与大家共勉:
一是经典法帖学习要多一点。尽管参展作品取法广泛,但是取法经典法帖者仍然偏少。或许出于入展目的,作者在取法上刻意避开难度大的或者大家相对熟悉的经典法帖,但是作为草书学习的长远着眼,还是要取法乎上,有利于个人的长足发展,特别是“二王”草书,唐、宋、明、清大家法帖,要深入研究,反复揣摩。

二是入古程度要深一点。临帖的过程是与古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从中产生一些碰撞的小火花,不断丰富自己创作的大火花。孙过庭讲“察之尚精,拟之贵似”,要学会读帖,悟其用笔方法。下笔有法,方能求其似而得其神。用最大的功夫打进去,入古弥深,始得个中三昧。

三是创作思想亮一点。王铎有“一日临帖,一日应索请”的创作方法。临创的结合与转换是困扰作者的普遍性问题,要有“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理念,在临帖的过程中,要有破坏性的逆向思维和方法。寻找自己的创作语言,以一点或一家为坐标,纵向与横向的探索与临摹,并且用最大的勇气表现出来,塑造自我的书写语言。艺术创作要体现作者的精神气格,可贵之处在于似与不似之间,把握好“无意于佳乃佳耳”的创作心态,以心写形,随形赋意,因势利导,自然而生奇怪焉。

四是个人修为高一点。书法自古以来是文人余事,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个人修为的提高更为重要。书法人要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加强个人修为。“多读书,读好书”“读活书,读书活”,强化作品的文化气息,用书法引领大众提高审美,以敬畏之心传承文化,用文化引领社会发展,践行“文化自强”的理念。

图片
胥荣默(北京)临《中山王厝方壶》
图片
胥荣默(北京)“心术·言行”联


王大禾:临帖贵在得笔、得力、得体


临帖贵在得笔、得力、得体。无规矩不能成方圆。临帖,学的是规矩。这个规矩学的如何,品评的准绳就在“似”与“不似”。朱和羹《临池心解》说:“临池之法不外结体、用笔。结体之功在学力,而用笔之妙关性灵。苟非多阅古书,多临古帖,融会于胸次,未易指挥如意也。”所以临帖作品既考量作者功力也考察作者心性灵感。“似”与“不似”并非“是”与“不是”,从技术角度而言,做到点画外形毫厘不差大致是不可能的,即便吴琚临米也只是几可乱真。临书中把握外表形态尚且如此困难,那精神境界模拟的难度可想而知。一般来说,我们学习者从经典的法书入手,对临形状、间架结构的静态形象和体会古人运笔节奏轻重缓急的动态过程,不断反复模拟和修正,循序渐进,只有从“似”到“更似”,而没有止境。从临习传统中感悟并掌握前人用笔和结体的密码,先得笔,再得力,终得体,以此书写经验和能力运用于创作,使其书写合乎法度。评审过程中,不时发现实临的佳作,合乎法度且不乏风度,若以“一笔一字小局部”比之前人也毫不逊色,这些良好的态势显然得益于这个时代书法事业的蓬勃发展。

临帖与创作的距离美。社会的进步,使毛笔书写从生活实用中剥离出来,实践者大幅度萎缩,从事创作人员呈现专业化态势。当今书法作者拥有的条件,是大部分古人毕生无法比拟的。比如良好优渥的生活物质条件,海量便利的高端学习资料,专业化高效率的多元化学习模式,现代化的传播制作手段以及展览体制的推动等,使得许多学习者快速成长起来,这是可喜的时代优势,时代赋予书法创作者的任务就是合理利用优势为创作服务。

同一个时代,类似环境中的人们,趣味、审美趋同可谓常见,尤其是同临一个经典作品,很是考验人,难在有一个“若即若离”的距离感。如何保持合适的距离,大家不妨多琢磨古人临帖作品,比如王铎临“二王”、八大山人临《半截碑》,可能会有所感悟。评审现场“一临一创”两件作品分书体依次悬挂,使对比投票更为准确便捷。作品琳琅满目,其中取法“二王”、颜鲁公、米芾、孙过庭、黄山谷较多,大部分是中小字作品,技法水平较高。现场有个直观的感受,较多临、创作品如出一辙,喜的是临帖成果在创作中得到体现,但仅仅体现临帖成果是创作中自我意识的缺席,融合多个古法和临书作品保持一定距离是作者创作能力的一个标志。此外,在笔墨、形式、内容、材料等方面寻找到得分点,则更容易获得青睐。作为“临帖展”重头戏的临书作品而言,可能作者有所顾虑或力有不逮,和所临经典保持合适的距离并能引发强烈审美共鸣的作品稀少。有的作品刻意于外形模仿,亦步亦趋,拘谨刻板似是而非;有的作品挥运洒脱,虽貌似略有缺处,但性情自然流露,反而出彩。

书法虽是小道,如今也是来者接踵,每一个经典门里门外拥趸无数,作为当前书坛的青年生力军,宜有“独自犹如众行”的内心世界,大家勿挤,保持好产生美的距离。

避免惯性失误,养成良好书写素养。细节往往决定一幅作品的去留,文字修养和字法素养是每一个创作者理应关注的重点。

古人以写好字为一大要务,所以文字书写就是日常本领,随手生发自然而然,当下作品创作大多是为创作而创作,这是古今之间最大的不同。审读环节中,来稿作品中脱字、别字、错字现象依然不绝,失误多自然就淘汰了。作者在字法、文字自审中要严谨审慎,特别是草书,慷慨激情之下多一扭、少个弯太容易了,往往错多了就以错为对,所以有赖于做好日常功课,形成好习惯。有能力的自作诗文,锦上添花当然是极好的;不能者,心向往之,慢慢补课。前代名家名作也不乏抄录他人诗文辞赋者,对于时下作者自也不必苛求。

“临帖展”作者们临的是历代名家经典,可谓站在经典肩膀上,大部分作者是书法40余年蓬勃发展孕育的新生代,也是站在时代肩膀上的弄潮儿。在经典和时代的双重能量加持下,这次“临帖展”涌现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作者群体,年轻化、专业化、群体化现象令人印象深刻,我们有理由期待前路更宽阔、明天更美好!

图片
王嘉巍(河北)临《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
图片
王嘉巍(河北)《虚舟题跋·唐颜真卿自书太子师告》


王登科:艺术不仅仅靠技术

有幸参加“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的终评,感受到当代书法风起云涌般的健康走向,被年轻一代书法人的创造视野和传承意识所感动。而过程之余,也颇有心得,随手记下,并与大家交流互勉。

1.这次展览来稿给我的印象是水平高,尤其是对于书法传统的学习和吐纳则更加深入。作品整体特征是古趣盎然,不谬风雅,而就视觉形式意义而言,或可谓比肩前贤,使评委们顿生一种“后生可畏”的感喟。这也是当代书法艺术普及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特别是在展厅时代、视觉意义不断彰显下的书法新变,更体现了年轻书家之于书法的时代性把握和创造性的本怀,对此,我们为之鼓与呼。

2.因为这次展览是临帖展,作者所选择的临写对象都是书法史上的经典和流布甚广的作品。所以正基于此,大家的选择都集中在一件作品上,几百人都临此,即便有个性之别,但总体感觉仍是面目不够丰富。况且,又由于当下便捷的讯息手段,以及师承之因循,因此,大有面目雷同之感。给人一种人云亦云,基因互转的印象。这其中的原因有多种,但总体还是体现了我们的作者队伍仍是完全从“竞技”的角度出发,避重就轻。相对而言,学术意义层面的探索、创造过程中对于书法传统的深入还有待加强。

3.在评选中,笔者主要担任楷书的评选,因此,对于楷书作品有些更直接的感受。就魏碑而言,仍是展事中一直流行的几种魏碑(墓志中楷)蔚成风气,如《李璧墓志》等。且用笔、结字、章法、风格范式陈陈相因,给人最大的感觉不是来自个人的临池修养,倒是像从一个老师那里“批发”而来。而且带有鲜明的时风,甚者类似于过去的“新魏体”。这种情形在各个高校的入学考试卷子中也是屡见不鲜,于此,组织者应加以注意和引导。相反,倒是那些最能体现魏碑艺术风范的经典力作则无人问津。如被称为魏碑中的“逸品”的《瘗鹤铭》就是如此,还有如《石门铭》《郑文公》也是响应者寂寥,偶有染指,也是浮皮掠草。其实,这绝不仅仅是临者取法对象的简单话题,其背后恰恰反映出了当代书法价值取向的重大问题,也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研究。

4.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时风”。勿庸讳言,整体感受作品仍有一种一直流行开来的模式化问题。几十年前的全国展,由于资讯尚不发达、加之山高水远,各个地方的作者或有相互陶染和相互影响的情况,当时叫“地域书风”。但今天,这种情况早已不复存在。一机在手,天涯就在眼前,对生活而言可能便捷了,但对于艺术创造,则不是件好事。19世纪末的英国戏剧家王尔德就说他所处时代的艺术“是来自相互的模仿,而少有出自心灵”,这话,也仿佛是说我们当下的书坛。一位获奖老师办班,学生们来自各地,争相模仿,甚至以此为“进阶”之梯行,愈演愈烈,于是形成了这种“时风”盛行的局面。

而通过这次评选,我们在总体肯定的前提下,仍要理性地思考这方面的问题,用什么方式加以引导,以怎样的标准来选出什么样的入展作品,仍是我们需要去探索的话题。

图片
吴文亮(河北)临王羲之《十七帖》
图片
吴文亮(河北)刘义庆《世说新语》四则


冯印强:临帖的目的有待明确


我曾经在书法教学中给学生讲临帖的目的,就是从传统碑帖中寻找出符合精神诉求的审美元素,进而把它提取出来,转换为自己的笔墨表达。也由此给出了大致的临帖思路:准确临摹→理解临摹→创作临摹。显然,准确临摹是书法学习的初级阶段,也就是打基础的阶段。打基础很重要,在这一阶段需要着重培养三个方面:一是培养毛笔书写的驾驭能力;二是培养汉字结构的造型能力;三是培养对碑帖审美特征的认识能力。至于理解临摹和创作临摹过程,则强调书法是写意的哲学艺术。熊秉明先生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一语中的。由此,书法的临摹,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文化积淀过程。

此次有幸参加“全国第三届临帖作品展览”的复评、终评工作。由于是复评和终评,评委报到的时候作品就已经悬挂在评审现场了。有感于中国书协组织的严密和周到,悬挂作品时采取把临摹同一碑帖的作品集中悬挂在一起的举措。这样做显然便于评审比较,从而能够使评委在集中比较中作出更为客观公允的判断。现谈谈我的一点感想。

一、临帖基础普遍较为扎实
没有好的临帖基础,就不可能创作出好的书法作品。正因为如此,中国书协才专门设立“临帖展”,并且要求投稿作者投一临一创两幅作品。这样能够检验当代书法工作者、尤其是年轻作者的临摹能力和基于临帖的创作表达能力。令人欣慰的是,通过这次“临帖展”入展作品,能够感受到不少投稿作者、尤其是年轻作者,有着很好的临帖基础。这也意味着当代书法发展有着较强大的后备力量。

二、重技轻道现象较为突出
书法是写意的哲学艺术,也就是“道”的感性形式。因此,临帖其实是一个“道”的体悟过程。临帖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情感灌注其中,很可能会停留在“技”的层面,那么作品就会缺少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从此次“临帖展”来稿作品来看,有不少作品还停留在临得“像”与“不像”的层面,也就是“技”的层面,缺少有温度、有情感、有思想、有才情的作品。临得再好也只是“技”,与“道”基本无关。当今专注于“技”的表达的作者,尤其是年轻作者不在少数。这应该引起注意,并采取措施加以引导。

三、临摹与创作区别不够明显
此次“临帖展”入展的是一临一创两幅作品。不少作者的临摹和创作作品区别不够明显,有些甚至高度相似,以至于抛开书写内容看不出哪幅是临摹的,哪幅是创作的。征稿启事明确要求创作作品风格要与所临作品风格相关联。要知道,“像”和“风格”是两回事儿,它们不处在一个层面上。估计不少投稿作者对此理解不充分或者理解出现了偏差,于是就在是否“像”的层面上努力了。这就导致了不少临摹和创作作品区别不够明显。

四、对所临碑帖的文字内容缺少关注
此次“临帖展”征稿启事明确要求:临帖作品要保持内容的相对连贯、完整。但评审时,尤其是文字审读环节,发现不少临帖作品内容不够连贯和完整。有从所临碑帖某一句话的中间半句开始临摹的;有中间漏掉成句、甚至多句内容的;有最后临到某一句话的半句就结束的。譬如《石门颂》中有“木石相距(拒),利磨确磐”,有些作品临到“木石”就结束了。这实际上暴露出不少作者对所临碑帖的文字内容缺少关注。其实,像《石门颂》一样,很多碑帖文字内容本身就是一篇文辞优美的文学经典。它本来应该构成书法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的。

对文字内容缺少关注的临帖作品在评审中并不少见,实际上反映了当今书法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急功近利。急功近利当然是心态问题。这就导致了投稿作品重结构形式、轻文字内容的现象存在。我想,这种现象如何得以改变,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五、临帖的目的有待明晰
值得肯定的是,此次“临帖展”入展的作品整体水平较高,基本反映了当今书法的临帖基础和创作状态。之所以出现以上现象,我想主要原因还是投稿作者对临帖的目的不够明晰。前面说过,临帖的目的是从传统碑帖中寻找出符合精神诉求的审美元素,进而把它提取出来,转换为自己的笔墨表达。我们还应该清楚,临帖只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悟道”的过程,创作则是基于自身的“体悟”,摒弃传统碑帖中“特殊”的东西,进而把自己的认识理解和思想情感灌注其中,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就可能承载着传统碑帖的文化信息,表达着作者的精神诉求。

图片
杨占一(辽宁)临《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
图片
杨占一(辽宁)《滕王阁序(并诗)》


冯宝麟:篆书的临创转换


篆书的临摹和创作与其他的书体原则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无论是在临摹还是创作过程中,一定要把篆书应有的特质表达出来。篆书属于古文字体系,所以它的书写方式、线条质感与其他书体都有非常大的区别,所以我们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行笔的方式以及对篆书线条的塑造。古人在书论里面多次谈论,“篆尚婉而通”,“婉而通”几乎成了至少是古人对篆书最高审美标准的一个权威总结。当代人有当代人的审美视角,我们也有价值判断,但是篆籀气属于篆书所最应具备的艺术气息,这点不容忽视。

在评审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作品虽然很开放、很有现代感,但是他们却忽略了篆籀气息的表达与呈现,这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过去我们的一些前辈把临摹的重点集中在几本小篆法帖上,比如秦代刻石,“三大刻石”即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刻石,还有唐代李阳冰,然后清代篆书书家,像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王福庵等。

随着时代发展,书法审美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审美观的变化带来了我们对临摹范本选择的变化,这点必须重视。也就是说在当代艺术审美的大环境下,我们的选择跟古人的选择有所差异,特别是篆书审美。这种变化既让我们的创作方式变得越来越丰富,也让我们的审美与当代的艺术审美相衔接。而且在当代的篆书创作中,我们还大胆汲取了一些西方艺术理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选择的范围就更宽了。很多在过去不入法眼的前人的篆书笔记,现在也成为我们临摹的经典,令我们重新认识了它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怎样选择自己的临摹对象,我认为还是要非常尊重像秦代三个刻石、李阳冰以及清代篆书大家的这些古代的经典。

另外我们也要打开视野,不能受到传统认识的局限,从被历代书家所疏忽的资源里汲取营养。比如金文、大篆等作品,这些作品是另一层意义上的经典。根据自己的审美追求,去更广阔的领域里寻找篆书的法帖来丰富自己的创作,对于拓宽篆书创作的渠道、丰富篆书创作的审美都有好处。

我认为好的临摹作品首先要能够反映经典碑帖的精神气质,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临摹是要从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所以原帖的精神气质一定要汲取到位,这是最关键的。但是临摹最终服务的是自己的创作,所以在临摹阶段就要把精神气质、艺术追求、审美方面的特殊需要贯彻进去,无论是运笔还是对气息的追求都要融入到临摹作品当中,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是好的临摹作品,才能反映作者本人的意志,才能体现学书者对书法的一种理解。所以我认为好的作品是既能反映原经典作品的精神气质,又能反映临摹者的独特追求。

图片
梁路昌(上海)临《祀三公山碑》
图片
梁路昌(上海)吴均《春咏》


刘灿铭:如何守正出新


在中国书协“全国一盘棋”的工作理念下,“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作品来源比较特别,有别于其他全国性展览的投稿形式,作品来源于全国各团体会员的选拔推荐,经过了初评、复评和终评后,评选出了270余件入展作品。我非常荣幸参与了其中的复评与终评工作。现就评审谈一些感想。

本次展览作品的关键词在“守正”。
从取法上其“正”有二:一是临写对象来自传统经典,书法经典占据主流。鉴于此次参评的作品是已经过各省选拔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全国范围内,不分地域,对于书法创作取法传统经典的认识是统一且坚定的,这为我们通过展览平台引导创作、提高审美和引领经典风尚起到了积极正向的作用。二是临写对象多样,百花齐放。新出土书法文献资源中,符合传统经典审美的书法精品被选出进行临摹与创作。这说明广大的书法创作者不仅关注到了传统经典,对于甲骨、简牍帛书、敦煌遗书等新出土的书法文献资源也有了更深的学习与认识,面对浩如烟海的学习对象,开始通过与传统经典对比,选择其中的精品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有的偏向于学术研究,有的则是对传统经典的完善与补充。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展现出创作者们对时代气息的把握与追求。

从作品总体上看,其特点为功力与情趣相结合,呈现了正大气象。从篆、隶、楷这些正体出发,临写作品不但体现了作者们的功力,也充满情感,不呆板;从行书、草书(大草)这样对于情感表达较为显著的书体来看,也都展现出扎实的基本功。这对于“临帖展”来说,无疑是非常突出且重要的一点。

在临写中,不同的字体,在“像”与“创”之间需要微妙的把控能力。过于“照本宣科”则有失自然;肆意发挥创造则失去临写的意义。入展作品对“度”的把握大多不错,或者说虽然有自己的思考,但欠成熟。

从技术上而言,入展作品笔法上尽力追摹范本原迹,墨法上则根据创作需要有适度调整。特别要强调的是:对于碑版等非墨迹范本的临写,在笔法和墨法上对书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文人化”和“墨迹化”。也是对范本及同时代墨迹学习研究结果在技法中的展现。从字法上来看,作者们都尊重“临摹”的核心要素“像”。这种像不仅体现在结构中,更体现在对其书写规律和气息的还原中。技法是书法的难点,也是判定作品是否专业的重要指标。“临帖展”作品大多技法娴熟,气息纯正。

当然也存在一些遗憾,我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经典法帖的入展率不高。尽管传统经典是作者们取法的主要对象,但是对于《兰亭序》、唐楷等传统法帖的临写把握还有待加强。此类法帖难度较高,在临写中对书家能力的要求很高,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学习中,这些法帖恰恰是我们的“必修课”,入展率不高的现象也折射出当前我们对这些“必修课”的缺席和无奈。

二是同质化现象依然存在。这是在“国展”中被多次提及的现象,在“临帖展”中也有反映。

三是临与创的作品区别不大,这是“临帖展”特有的问题。当临写作品和创作作品同时进行比较,如果看起来基本一致,甚至面貌上分不出哪个是临摹、哪个是创作,那么创作便缺乏升华与个性语言。这不利于个人风格语言的形成,也是在临写中没有进一步思考的体现。

四是缺少个性化临写。董其昌曾言:“盖书家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所欲离者,非欧、虞、褚、薛诸名家伎俩,在欲脱去右军老子习气,所以难耳。那咤拆骨还父,拆肉还母,若别无骨肉,说甚虚空,粉碎始露全身。晋唐以后,惟杨凝式解此窍耳。赵吴兴未梦见在。”我们的作者在“合”的方面下了一番功夫,但“离”的能力仍然缺少,或者说在展览机制下不敢越雷池一步。

图片
李娴(江苏)临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图片
李娴(江苏)《木兰辞》


孙培严:“临帖展”评审之我见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唯一途径,是植根传统、守正出新的必由之路。此次“临帖展”不接受个人投稿,由省各书协推荐报送至中国书协。这一创新的征稿方式就其结果而言无疑是积极而合乎当下书法事业发展实际的。来稿作品对传统的深入程度、形式、艺术与视觉效果等均明显优于往届,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趋势与潮流。本人有幸参与此次复、终评,目之所遇、心之所想,仅录几许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
由于本届展览为中国书协2022年的“收官之战”,亦是疫情之后恢复正常秩序的开端,中国书协两任分党组书记陈洪武、李昕同时参与评审前的动员会议,对此次展览的评审标准、导向及评审立场、规则等作出重要指示并提出殷切希望,为评审的顺利进行统一思想、明确方向。

中国书协组织工作与评审工作实行两权分离,严格按照《评审办法》和《评审流程》的规定处理与评审相关的事宜,纪律严明、责任担当,不得介入和干预正常评审工作,对评审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展览承办方为中国书法出版传媒集团,秉持高度的责任心,协助中国书协机关领导和同志一起,针对“临帖展”的特征,打乱来稿编号,将临习相同法帖或类似风格的作品挂在一起,一轮评审后又重新悬挂,方便了评审却辛苦了自己,也减少许多“运气”成分。

二、评审过程
复评、终评从1060人(每人两件作品)选出680人,再选出321人进入审读(这一环节就进行了两轮投票,直到次日凌晨),次日上午经过审读及最后选出276人入展,评审结果经相关委员会全体参评成员签字后生效。

三、评审心态
由于整个评审过程时间较短,无论是谁,在第一轮面对两千多件作品时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于是具有较强艺术效果和视觉观感、注重笔墨技巧的作品即会成为首选。第二轮由于数量减少、质量较高,选择便倾向于气息、格调和能够耐人寻味的作品。头一轮需要胆大心细,第二轮则要格外谨慎。15位评委中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最好的不会下,最差的也上不去,个性较强、路子较偏的就得看运气成分。有漏网之鱼、遗珠之憾实属正常!毕竟见仁见智、感受不一,况且也受“临帖展”的性质所囿。

四、来稿存在问题
临帖不外乎实临与意临,形似或神似,较优者形神兼备,“临帖展”又兼具临创两种解读,全赖学习者对于传统的认识深度、广度与积累状态。由于近年来对“雅正”风尚的理解不一,来稿中多有重文轻质的倾向,对于经典的精神实质如秦汉质朴、晋人风韵等缺乏更加深入的理解与阐释,所选范本多为耳熟能详的魏晋以后的文人传世经典,缺乏扎实的篆隶线质作为基本功的支持。或在急功近利、追求时风的影响下,这种“苦”功可以俭省,历届篆书的投稿量均是最少即成为一种正常现象。同样受草法所囿,这一届的隶书来稿超过了草书,可见字法的难度已成为时人习书的障碍。

另外已是中国书协会员的书友的精进状态也不容乐观,本届来稿初审3366人中有423名会员,复评、终评后276人中仅剩63人,也许不能用一次展览而定,但从现实角度讲确是一个侧面反映。

本届进入复评、终评的隶书作品中,清人与时人隶书减少是一大利好,植根传统、回归秦汉本源会成为一种主要的发展趋势。但仍然存在标准多通俗少,庙堂多简帛少的现象。《好大王碑》以其用笔苍劲、结体宏阔、字势寓巧于拙而备受习书者青睐,数量于其它碑帖,但对于取法多元、优中选优的评审来说就会所剩无几。实际上丰富灿烂的简帛书法就其技巧而论,远不及庙堂碑刻,但从观感而论却能别出新意。深究其因则仍然是出在篆书功底上。艺术元素最多、原创性最丰富的就如“隶变”时期,和魏、晋、唐时期一样,可资熔铸个性、不为陈法所囿、开创百花齐放的时代风貌以及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才能成为现实。

图片
范明旭(江苏)临米芾《方圆庵记》
图片
范明旭(江苏)《西阁草堂学书刻印随笔》


李炳筑:临摹与创作有机转换


“全国第三届临帖展”的评审工作已顺利完成。在此,结合我在此次评审中的所见、所想、所感与书法界的同道们共勉。

一、工作人员的专业和敬业
目睹了中国书协相关工作人员——尤其是中国书法传媒同仁们的专业细致、不辞劳苦的付出。如复评、终评时对不同书体进行编号、分类、悬挂,对评委提出的要求、需求给予第一时间的回应与解决……他们在评审现场通宵达旦、奔波劳碌的身影令我感动、钦佩。得益于他们辛勤的付出,妥善的保障,评审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书法工作者的文化修养
我认为,文字审读的初衷绝非斤斤计较于文字的正误,而是强调并倡导广大书法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没有别字其实只是最基本、最初级的要求,甚至都谈不上是文化抑或修养。然而,在此次评审的审读环节中,繁简字混用、误用,丢字、落字等老问题仍然存在。这侧面反映了作者对文本乃至对文化的关注程度仍然不够。

三、临摹与创作的有机转换
临摹和创作是书家终身学习和思考的话题。曾有人问启功先生书法创作中笔法从何来,结构从何来,章法从何来,墨法从何来,先生皆答曰临帖。足见临摹的重要性。当然,我认为所谓临摹绝非简单的仿效,更不是机械的泥古不化,而是学习古人作品中对法、理、意、情的处理,是深植经典,化古为新,只有这样才能在临创转换时游刃有余。

四、对书写性的重视
投展的作者往往致力于点画上的精益求精,这种态度固然值得称赞。然而同时也导致了对个人情感表达的忽视,书写性日渐消弭。以至于在来稿中虽不乏技法娴熟之作,却少有令人感动、令人惊艳的作品。古代经典往往都是自然的“日常书写”,如今的作品则过于计较某一点画的得失,以至于书法整体的情感性、趣味性难以显现。

五、眼界的开拓
经典是永恒的,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就微观而言,颜真卿《祭侄文稿》《争座位帖》固然是永恒的经典,其《刘中使帖》《湖州帖》《蔡明远帖》等亦别有一番韵味。就宏观而言,“二王”、唐楷固然值得研习,那些新出土的简牍墨迹,山林间的碑刻、摩崖亦是时间老人给予书法界的馈赠。

图片
鲁雪娟(河南)临《不期簋》
图片
鲁雪娟(河南)《黄庭坚书论节录》


张维忠:楷书的临创转换


楷书作为书法的五体之一,毋庸置疑,楷书跟其他书体一样,都需要从传统中来,否则会成为无本之木。关键在于如何从临摹中汲取古代经典的养分,通过不断锻造打磨,形成自己的风格或者书法语言,这是每个书者最重要的追求。拿我自己举例,如何从楷书中写出自己的风格来,我一直倡导首先要在一个经典碑帖上下足功夫,再融入其他碑帖或姊妹书体,以行入楷、以篆入楷、以隶入楷都是可取的方式。形成自己的风格其实是综合性的,风格形成或特点形成不应该是刻意的,应该水到渠成。我一直在追求以行入楷,以行入楷能够让字势更强,更有张力。其次可添趣,让楷书更有味道。第三可以活法。楷法其实是严谨的,特别像唐楷法度森严,一旦融入行意以后,会使整个楷书的味道发生改变,如孙过庭《书谱》中言:“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写楷书要用写行书的意识、写行草书要以写楷书的感觉来写,虽然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但在书法上处理这一矛盾转化,不无道理。这点也是在书法的实践过程中前人总结出来的。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审美取向,或趋同于某一体中的某帖某人的风格,或趋向于古拙厚重,或喜好灵动飘逸,或受地域书风影响,或因师承的关联等等,这都是形成个人面貌的重要原因,随着时间的变迁,阅历的丰富,临习过的碑帖不断增多,书法风格才会水到渠成,而并不是刻意设计出来的,我认为,如果是故意为之,呈现出的作品一定是不自然,甚至是造作的。

楷书虽属于“静态类”的书体,但只有静中寓动,楷书才会活脱有生命力。怎样才能做到呢?我觉得可以以行入楷。楷书是形成较晚的书体,它可借鉴其它书体。书法又与姊妹艺术相联系,同样可以相互借鉴,从而相互生发,要形成自己的书风,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审美,需要积淀,需要智慧。

图片
胡飘(湖北)临《王宠小楷数则》
图片
胡飘(湖北)《松雪斋题跋数则》


胡崇炜:“临帖展”的导向意义




此次展览的评审工作从始至终都贯穿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严格遵循中国书协“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十六字方针。评审工作中感受颇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探索意识强
首先从征稿方式上先由各省推选,作品拍成照片参加数字化初评,初评入选后再进行线下复、终评。这个环节从根本上考核了作者的综合实力。同时这种做法也充分调动了各省级团体会员的积极性。通过省级书协的推荐和初评,进入复评和终评的作品质量相对比较高。复评之前全体评委对全部作品进行审阅,然后又开会把作品分布情况及特点进行一一介绍,再由主任、副主任汇总并提出评审方略。

二、导向作用突出
希望通过此次“临帖展”及评审引导临帖与创作的正确方法。一种是实临,另一种是意临,实临中强调形神兼备,无论是临帖与创作都强调整体气息的把握。意临作品不仅强调神似,也要在形质上有所把握。既要有个性的彰显也要有古法的遵循。同时还要关照多样性,取法多元,避免千人一面,从根本上体现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

三、仔细认真的精神
复评、终评始终贯穿一个“细”字,评审上要求一丝不苟,要优中选优,对每一件作品都要认真比对,在这样的精神贯穿下,每个评委在投票时对每个人的两件作品进行认真比对,对相同书体相同风格进行认真比对,第一轮投票时间达6小时。在审读环节更是精益求精,对可上可下的作品反复推敲尽一切可能避免遗珠之憾。中国书协展览处和中国书法出版传媒组成的工作团队以严谨、规范、科学的工作程序保证评审工作的精细化水平,每位作者一临一创作品的悬挂,入选和落选的分捡等,如书体的分类,工作人员通宵达旦保证工作科学精准,受到了全体评委的一致称赞。
展览是书法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书协八届主席团对“临帖展”十分重视并做了许多改进,临帖既是书法学习中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重要方法,“临帖展”的成功举办对书坛有着重要且积极的意义。

图片
赵明(浙江)临倪元璐《题冯祯卿画石为磊斋都谏》
图片
赵明(浙江)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