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评委笔谈(二)

 家有学子 2023-04-15 发布于甘肃

王立志:临创转换重点在于“遗貌取神”

我参加的是初评评审工作,因为疫情原因,评选形式采用线上评选,设备先进,形式新颖,观察作品更直观,检索、比较作品更加省力高效,也免除了现场评选作品的劳顿。不足之处是对大幅、大字作品的展厅效果及大局感不易捕获。包括作品的视觉效果、气息、张力等……

因在各省市经过了选拔,来稿作品水平普遍较高,作者选择的碑帖种类也非常丰富,总体小楷多于大楷,写碑多于写帖。许是北碑摩崖书法可选择者较之造像记、墓志铭类书体较少之故,本届参评作品摩崖书体风格较少,虽有几篇,也都是临写《石门铭》,罕见《郑文公》。墓志体以《李璧墓志》为聚,元氏为多,似显拥塞、冲撞。

写帖的作品中,多为临锺繇、王羲之、王献之及晋唐人写经,另有些写王宠、文徵明小楷。仅见一篇写黄道周小楷,写得煞是活脱、可爱。另有几件写敦煌写经风格作品,固是可喜,但尚缺乏书写性,依袭抄经体的习惯、习气较重,未能尽然的表现出这类书体的自由书写状态,写实多于写意,偏写真、失写心。

许是囿于墓志书体之故,多数临写作品均画方格,这样也就限制了个性的发挥,亦不易展现某些字体的神采及取势,显得局促拘谨。惟期楷书书法作品创作,能不落窠臼,冲破樊篱,破界而书。

许多优秀临创作品的作者,出自于高校书法艺术类专业及一些社会培训班,可见近年书法艺术教育培训成果喜人,前景可观。书法艺术教育系统化、专业化,很大程度提高了重点地区的书法创作水平。

如何进行临创转换?我认为临创转换的重点、要点在于临摹时要注重所临作品的内在精神,汲取它主要的信息并移用到创作中,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遗貌取神”。临帖的目的也正在于此。

我们临摹过的碑帖,不可、也不能面面俱到、照搬模样地挪用于创作之中,未经理解、吸收、消化而转入创作的“成品”,只能称作临摹的“升级版”,还未达到创作的程度。而随着临摹手段的变化、数量的增加、储备的丰富,一待进入创作阶段,才有可能调集所临、所学,萃取所需的核心成分运用于创作,才会自然而然、有意无意地创作出形神兼备、令人悦目赏心的作品。

图片

李楠琦(重庆)临  徐渭《杜甫<怀西郭茅舍>》

图片

李楠琦(重庆)创  徐渭《严先生祠》

祁小春:学习篆书应从清人篆书入手

在篆书的取法方面,我认为应从清人篆书入手。古代虽然有着数量不少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或可直接取法,然而清代人在技法以及审美上已经对这些文字、书法做过了不少“雅化”处理,这是我们今天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应该积极继承,而不应以“直接取法三代古文”自我标榜,忽视或无视前人已有的成就和经验。清人篆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富有学者文人之气,清代由于考据学、文字学的兴盛而催生了金石学的发达,那时的书法家首先是金石学家,而后是篆书家。这是清人篆书之所以自然带有一种学者文人格调与趣味的根源所在。当代人学篆书,号称直接取法古代原碑、原石、原器物铭文,不做加工不加消化,直接取用“原材料”以为高古,以为就超越了前人,十分幼稚甚至比较可笑。说到可笑,也许当今还会有人反而讥笑清人书法表现力单调,究其原委,大抵是受了当代展厅文化的影响,过分追求视觉冲击力效果,盲目追求苍茫野逸,返璞归真。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经过文人学者“雅化”处理的具有浓厚书卷之气的清篆,反而不受重视,但正是这种经过文人“雅化”过的具有书卷之气的作品,却恰是我愿意取法和继承的对象。

我师杉村邦彦先生曾说,他有一个愿望,就是愿生为中国清代乾嘉时代之人,并跻身于乾嘉学者之列。在书法上,我亦何尝不是如此?我研习篆书,终极追求的目标便是能跻身于清人篆书之林,虽不敢比肩邓石如、赵之谦、杨沂孙、吴昌硕诸大家,但倘若能与徐三庚、吴熙载等人一争高下,或可并列其中,此生愿望毕矣。所以我写篆书,从来不在意旁人如何评价,也不愿与时人争高下,更不会受当代展厅文化的局限,也不会受所谓追求线条质量和造型设计的时风影响,我的篆书书写,只追求的是文人雅致和书卷之气。

取法清人,于清人书作的形式也应有所了解。我所作的篆书多为对联之类的竖幅作品,因为书写古文字在取势上纵向较横向为宜,对联更容易彰显古文字的书写行气,效果甚佳。其实清代的篆书大家基本采用这种样式,比如吴昌硕写了一辈子《石鼓文》,也大都是用对联形式书写,鲜见横幅书篆。而我们今天观看吴昌硕的作品,却谁也不会觉得他形式单调。形式对书法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主要因素,关键还在于内容,在于所写的书法水平。当然时代在进步,如果只是一味保守而不与时俱进也是不对的。在避免形式单调方面,我曾经也尝试过在金文篆书对联的余白处,附书上一通小字彝器铭文临作,这样看上去显得大中套小,增加了作品的空间错落感与层次感。

图片

王自力(陕西)临 索靖《月仪帖》

图片

王自力(陕西)王僧虔《论书》节录

刘建丰:学习书法要上升到精神层面

作为草书组的评委,对此次“临帖展”的来稿作品,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取法经典。此次“临帖展”的每件作品都是对古代经典法帖的临摹,这充分说明了当代书坛对古代经典传承的基础是广泛的。也就是说,大家对书法的理解共识已经是建立在继承经典法帖基础上的,这是当代书法大发展的前提,是一个质的提升,这与中国书协多年来的正确引导与推动有直接关系。

第二,技法完备。从技法层面而言,这些临帖作品的技术水平是相当高的,可见当代书坛对技法的研究与探索是广泛深入的,尤其近20年来的大发展,行草书技法的完备程度是提升得最快的。

第三,理解趋同。能够看到,当代书坛对于草书的理解有一定的趋同性。

一是取法的趋同,比较集中于黄庭坚、《书谱》等。从好的方面讲,这样有利于对这些法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能够挖掘其中更好的一些元素;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种趋同性说明当代书法的取法界面不够宽,让很多同样经典的东西没有进入到我们的视野中来,其中利弊大家有目共睹。

二是技法的趋同,来稿作品有千人一面之感。希望更多的作者能够挖掘更宽的界面,使草书有一个更好、更多元、更深入的发展。

如何进行临创实践?我个人理解书法是一门继承传统的艺术,它既是艺术的又是文化的,最终要表达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首先是要继承,有了继承之后才有发扬,才能更好地表现出自己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所以继承是第一位的。我想这大概也是“临帖展”的初衷与意义所在。

学习古人,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技法,比如对笔画的静态形状表现,这是相对容易表达的。然后是笔画的质感追求,需要揣摩古人书写时的动态表达过程;另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古人的结字规律,规律是可循的,也许对古人是无须多言、显而易见的,但对我们而言,却需要不断探索、追寻和总结。

再有,就是体会法帖中所透露出来的精神气质,这是综合能力与文化修养的互为表里、合而为一,是作品不可言说的、之所以称之为经典的灵魂所在,吾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临帖展”能够启示大家更好的去继承古人,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之上,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精神层面的融入,包括修养、文化、见识、人生观……都能融入到你的书法中。书法一定要上升到精神层面,才能体现出书法本来应有的气质、修养和文化深度。

图片

赵端旭(河南)临 陆机《平复帖》

图片

赵端旭(河南)钱公辅《义田记》节录

张建才:

正确把握学书路径,共同营造良好风气

参加“临帖展”的评审工作有以下三点感受:

一是有一大批好的临创作品涌现,充分反映了广大书法工作者、爱好者都能正确把握临帖的方向和临帖的意义所在,并且表现得准确到位,做到了心中有法、有法可依。众所周知,临帖的目的在于应用,即千层之台起于垒土,这充分证实了从临摹走向创作的蜕变。这种认知对选准字帖,做好临帖、创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书法从临摹到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其独特的文化属性和艺术性,要求我们必须对古代经典碑帖下大力气去深研。学习书法必须要有丰厚的文化土壤,要深扎根,才能开好花、结好果。当前有些所谓创新是急功近利、哗众取宠之举,我们应该嗤之以鼻,勇于抵制,并且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去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充满正能量的学书之路,把优良风气树起来、传下去,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和机制。选准道路、勇于继承、勇于探索、勇于发展、勇于前行。只有这样,书法艺术才会有繁荣昌盛的美好未来。“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就是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树起了一个典范,我们要知道,书法的传承与发展方向应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我们要牢牢铭记临帖的目的和书法发展的重要关系,保持初心和以一贯之的精神,就会得到成功的喜悦。成功没有秘诀,贵在矢志不渝、坚持不懈,谁能耐得住寂寞,谁才会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二是这次来稿作品虽然比以往作品质量上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也不难看出有些作品还是停留在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从临帖到创作风格的不够和谐统一,取法的范围不够广泛,风格不够多样化等。取法的单一性,造成了作品的趋同性。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各种风格流派层出不穷,可谓百花齐放。因此,我们在继承和发展书法艺术的同时,尽量选择照顾到各种风格。登山千条路,同仰一月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使中国传统文化百花争艳、姹紫嫣红。

三是这次评选利用了书法出版传媒公司的优势,探索运用了新的评选方式,开创实现了数字化评审的新方向。既方便实用,又灵活快捷,既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节省时间、空间,得到了诸多评委的高度赞扬和认可。在数字化飞跃发展的今天,中国书协能紧跟时代,作出这样的可贵探索,很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在当时疫情比较严峻的情况下,更加凸显了这种评审方式的重要性和务实性。

图片

余连创(安徽)临《开通褒斜道刻石》

图片

余连创(安徽)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节录

崔胜辉:隶书作品整体风格趋于平稳

我有幸参加了此次“临帖展”隶书作品的初评评审工作,一般来讲展览的初评工作量是比较大的,从数千件的作品中遴选出几百件作品进入复评,一般需要经过数轮的投票来完成,而且越到后面进度越慢,难度越大。因为最终进入复评的作品质量相当,差距不大,这就需要在评审中考虑风格、形式、字径等方面的趋同性加以取舍,尽可能地做到优中选优,丰富多样。

“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是临创各一件作品,所以既要看临帖作品也要看创作作品。临帖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是作者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再现能力。“形神兼备”是临帖作品的标准,不能因神废形,也不能因形而失神。形似是基本要求,而神似是更高要求,能达到神似取决于作者对碑帖的理解能力、审美认识和驾驭笔墨的能力。对于墨迹与碑刻的临习而言,墨迹更容易从工具、材料上再现其原始状态,因为所临对象一览无余,清晰可见。而碑刻是通过书丹、凿刻、捶拓、剪裱等工序所呈现出来的最终结果。所以碑刻不是墨迹状态,面对或精致或斑驳的石刻痕迹其意象感受均有不同,表现出来的笔墨状态也不相同。正因为如此,碑刻临习中笔墨的发挥空间也更为广阔。

“临帖展”中的创作与其他展览创作的要求有所不同。其他展览中没有具体的风格指向,可一碑一帖的单项取法,也可以跨书体综合取法,任由作者自由发挥。“临帖展”要求是“创作作品应取法临帖对象,与临摹作品的书体、字法等元素基本保持一致,是对临摹对象的学习、思考与升华”。带有一定的规定性,所以对所临对象的诸多元素的把握、提炼能力通过创作作品来进行考量。

就隶书而言,此次来稿作品中秦汉简书、清人墨迹、摩崖刻石、经典汉碑都占有一定的比例。隶书作品的整体风格趋于平稳,中规中矩。进入复评的临帖作品基本上能够把握原碑的精神面貌,但在创作作品中,能够从共性中提炼个性,从普遍性中发掘特殊性的精彩之作还是凤毛麟角。

临帖是观察能力与再现能力的体现,而创作则是记忆能力、消化能力、想象能力的综合体现。“临帖展”中的创作属于模拟式创作,是让学习者深度进入习古当中,不致于自身的创作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通常一个书家的创作退步是源于古法流失所导致的,所以这也是举办“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的意义所在。

图片

叶雪明(江西)临 《金农手札数则》

图片

叶雪明(江西) 《金农画竹题记数则》

虞晓勇:临创转换的重点与难点

临摹古代经典是书法学习的不二法门,经典的选取、临摹的方法、临创转换的关捩,这些看似寻常的问题都会对一个人的学书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临古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其要在“入”,而入古不仅需要学书者有持之以恒的临池之功、深入“毫厘之末”的洞察力,更需要学书者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博览古帖,开阔学术视野。“临帖展”既是检验当代书法创作功底的单项展,同时更兼具了发掘书法传统的学术意义,如何深入阐释书法经典是当下亟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有人临帖临得极像,但一创作就会产生问题,字怎么写怎么别扭;而有人或许临得一般,但创作却有自己的感觉。这些例子说明了一个问题,临和创都有各自的侧重点,相互融通,对于学书者来讲至关重要。

临创转换的要点有以下两方面:一、选取古代经典作品深入研读,让古人的书写习惯、学书理念化为己有。米芾有言:“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集古字”便是“积学储宝”的过程。二、临帖时要有解读能力,临摹绝不仅仅以“像”为目的,必须体现艺术创造力,要把审美趣味充分激发出来。如王铎、傅山的临帖即是创作。

图片

刘远明(山东)临 赵孟頫《相州昼锦堂记》

图片

刘远明(山东)米芾《书史》节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