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青往事9 细品农人三锨土

 天山一剑图书馆 2023-04-15 发布于江西

  1975年元月高中毕业,上山下乡去农村插队落户。9月,生产队里的秋收已近尾声。我把学校里那张细皮嫩肉的娃娃脸,晒得黑的像锅底一样,双手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此刻,我才真正理解了当地的农谚:“要使地里长五谷,农人须吃三锨土。”耕种锄草,打碾收藏,那样活儿都少不了和泥土打交道。

          知青吃的第一锨土是耕种。春天,干旱的田野到处尘土飞扬,风把沉寂了一个冬天的浮土都刮起来,刮得天昏地暗,往往使人连眼晴都睁不开。农时不等人,风再刮,土再扬,知青还是追着春天的脚步开始备耕播种。拉粪、驮粪、担粪、散粪、碾粪、扬粪、铺粪,搅粪,风刮着粪土填平了人们的眼窝,沾满了人们的鼻孔喉咙。有多少粪土吸进肺里,吃进肚里谁也说不清。背着种子和肥料出去,背着一身泥土回来。

            好不容易盼到阴雨天,风小了,尘土少了,抢墒的知青顾不得蹲在家里休息,赶着牲口,扛着犁杖,冒雨播种。借着雨水将种子播进湿漉漉的土壤里,他们就盼着春雨把一年的希望从种子的芽尖上泡醒。有道是:“粮食种在泥窝窝,秋后吃的白馍馍。”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地流,笑语稠,犁铧闪处土冒油。一把汗水,一把金豆,歌漫山涯,香满衣袖。为抢播种的好时辰,农人的汗水哟,把个春天湿透。马蹄一路踏香泥,千沟万壑拂花柳。撒籽手,脚步刚过绿芽抽。一片翡翠,一片绿绸,铺满田野,铺满峡沟。农人的心花哟,开满红杏枝头。

望着绿油油的麦苗,知青高兴地说:“这第一锨土,吃得值”

          知青吃得第二锨土是收割。夏天,骄阳似火,望着金黄色的麦浪,知青才社员一起挥舞着镰刀,走进麦田。镰刀抖落麦叶麦杆麦穗上厚厚的尘土,呛得人嘴里冒烟,喉头发痒。为了让庄稼的茎杆上多一些可以在冬日用来烧火的柴禾,更有一些农家舍不得把麦根留在地里,夏收的时候,用双手将熟透了的麦子从泥土里拔出来,尘土随根而起,四处弥散,吸进嘴里、鼻孔里,这时候,所有人的鼻子和嘴里都是腥涩的麦土,我们的脸上,耳朵上,头发上,衣衫上全是麦土,被汗水浸透后,贴在身上、脸上,只有两只眼睛里闪现着水和光,若是闭上双眼,那样子真像是死了的人没有被掩埋。

        与收割一样重要的是拉运。车拉人背,驴驮马载,山道上搅起的土浪,遮天盖日。浑身的汗水与搅起的尘土在人身上、脸上、衣服上和成了泥。不论男女老少,个个脸都糊得和黑脸敬德差不多,再鲜艳的衣服也被汗水和泥巴浸染得失去了光泽。

         秋天多雨,秋收时,人们几乎是在泥水里劳作。雨丝绵长的秋雨有时竟然能下一个月,人们眼看着荞篓篓掉头落籽,玉米杆杆东倒西歪,洋芋不耐烦的钻出地面,糜子倒伏在地乱做一团。知青实在等不到天晴,就冒雨在泥土里抢收庄稼。田野里,到处都是赤着双脚站在泥里秋收的身影。地里的泥,庄稼的水,让秋收的人变成了泥人。泥糊在身上、脸上、手上,人们顾不得去打理身上的泥,就等着自然风干,自己掉下来。收完秋粮,人们长长地舒一口气,情不自禁地说:“这第二锨土,吃得爽”

          知青吃得第三锨土是打碾。山里的饭比城里香,顿顿吃的新鲜粮。山里的风比城里忙,扬罢谷子扬高梁。冬天来了,知青的活计也从田野里转移到场上,开始碾扬簸吹,尘土四起,把最后留在庄稼上的尘土全部抖落在场上。摊场、碾场、抖场,起场,扬场,那样子活儿都少不了和尘土打交道,吃土最多的是扬场。人们把一堆堆和着麦衣尘土的粮食圆圆地堆在场心,等着起风时,男人拿着木锨,一锨锨将粮食扬在空中,风把尘土和麦衣麦芒吹得四处飞扬,粮食落在场心中间。女人则拿着扫竹把落在粮食堆上的桔杆、麦壳一扫竹一扫竹地扫到一边。此刻人们的身上、头上、脸上落满了厚厚的尘土和麦衣。知青望着高高的粮囤兴奋地说:“这第三锨土,吃得香。”

        知青们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天天和泥土打交道,与土乐,与土悲,与土喜,与土愁,知青的命运和土紧紧连在一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