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遗迹】朱熹与圭峰

 峰味故事 2023-04-15 发布于福建

       南宋大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对圭峰的文化教育产生深刻、广泛的影响。

       朱熹祖籍徽州,但其父朱松于南宋宣和五年(1123年)来闽任政和县府,后调任尤溪县尉,朱熹于宋宣和二十年(1130年)出生于尤溪南公山麓。他5岁读书、9岁迁居建瓯,14岁其父病故后师从著名文人刘子辇、刘勉之、胡宪,并得三位恩师悉心培养。朱熹聪慧好学,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便高登进士榜,时年19岁。但他登仕后只从政五年,其余则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各地,修建书院,广收弟子,其中峰尾人刘镜就是他最得意的门生,《惠安县志》载:“刘镜从朱夫子学”,史称“紫阳高弟刘镜公”。

图片

朱熹高弟刘镜

       宋乾通7年(1171年)朱熹首建尤溪县学,到南宋恭宗德佑元年(1275年)皇帝赐书院额匾改称“南溪书院”。朱熹先后建安溪凤山书院、安海石井书院、泉州小山丛竹书院、南平延平书院、建阳云谷书院、同文书院、考亭书院、崇安武夷书院、漳州龙江书院、古田蓝田书院等,其高弟刘镜成为他得力的助手,在协助朱熹推行书院制度上十分积极和活跃。为弘扬朱熹的理学和教育思想,刘镜回家乡峰尾利用分布在各村落的宫庙祠堂倡办学堂、私学。南宋时的丰也曾一度成为朱熹其弟子刘镜授学讲道之乡;刘镜强调学生要有“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记、虚心涵泳、切己体容、著紧用力”的“朱子读法”和“爰日不倦而竟尺寸之阴”治学精神,反映了这位理学大师及其弟子学术思想和观念在圭峰广为传播;连建国前圭峰小学的教学内容也授读《四书》、《五经》、《易本义》(即朱熹为其注释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称《四书》;“诗、书、易、礼乐、春秋”称《五经》)等;对圭峰教育一直产生深刻的影响。图片

                                   圭峰塔

     《圭峰刘氏族谱》载:“镜公世居惠邑峰尾城尾山埕。”峰尾历史上流传着“刘镜宴师”的动人故事。宋宗光年间(1190年),朱熹特地来圭峰看望他最得意的弟子刘镜。为恭迎恩师的光临,刘镜颇有创意地备办了一席别开生面的特色佳肴:在地上放着一个大簸箕,上面摆上一大碗大麦粥,一碟生姜(俗称“姜母”),一碟豆豉(俗称“豆是”)一碟“土卵”(峰尾本地一种滩涂海产品),两杯白开水。师生见面寒暄后,两人席地而坐,朱熹边吃边询问一些授学情况,刘镜向恩师简介一些峰尾庙学勃兴的盛况,朱熹听后十分高兴,勉励刘镜要向学生讲明“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师生俩吃得津津有味,吃得开开心心!图片

                                 东岳庙

      临别时,刘镜拱手作揖,恭送朱熹。“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回去的路上,朱熹的一位随从问道:“老师为何您的学生今天既没设桌椅,又摆那些粗茶淡饭来招待您?”朱熹笑着向随从解释了刘镜的用意:刘镜把“大簸箕”放在地上,表示今天能欢迎老师光临寒舍,使他高兴得像月亮掉落地上(比喻像天上掉下来的贵客),馔上的那些特殊菜肴,是“姜母、豆是、山珍海味”之寓意,而清水美酒本无价,明月落地自有情”,这样的款待最能体现“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学生对老师最诚意的敬重。那位随从听了朱熹的解释后,茅塞顿开,十分感动!

       朱熹又提示那位随从回头再看,见学生刘镜果然还在原地站立,躬身送别,直至恩师朱熹消失在他视野之外……      图片

                                迴澜书院

       “刘镜宴师”及“朱、刘圭峰之会”充分体现了朱熹及其高弟刘镜的雅士风范,而朱熹理学思想在圭峰也进一步传播,从而促进了圭峰庙学及祠堂文化的勃兴和衍生,分布在峰尾各角落的“七社”及东岳庙、义烈庙、永全社、钟德堂、传经堂、明经堂、裕德堂、懋德堂、淮奋堂、校正堂等,都是蕴藏着厚重、翔实的历史文化底蕴。人们随时都可以从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烈的文化气息。如今钟德堂里还敬奉着“紫阳高第'刘镜公’”的巨幅画像。这也许是出于共同的圭峰情结,朱熹曾赞颂蔡襄为“青天白日,磊落君子”。

      摘自刘宗训《峰尾名镇与圭峰文化叙略》

监制 | 邱良清

审核 | 庄晓芬

编辑 | 陈振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