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碳酸锂的价格都跌破20万了,为什么新能源车还死撑着不降价?

 老司机侃侃车 2023-04-15 发布于安徽

前两年,碳酸锂涨价的时候,新能源汽车几乎是一片普涨,从微型电动汽车到中大型纯电汽车,几乎都涨价了。但是为什么,碳酸锂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却没有多少车企宣布降价呢?

4月12日国产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经跌至19.8万元/吨,较2022年11月56.75万元/吨的高点跌去了65%以上,价格从50多万跌到10多万元,只用了4个多月时间。

但是在碳酸锂价格暴跌的情况下,降价的车企却不算多。

还是美国车企特斯拉率先放出降价“大招”,后驱版降价3.6万元,Model 3高性能版降价两万元,Model Y的降幅从2.9万至4.8万元不等,几乎震惊了汽车圈。随后问界、小鹏跟进,但是这些车企的降价,更多的是跟随特斯拉的价格战,而并非是出于原材料成本下降之后的成本降低。

海豹推出限时优惠政策,除了1.5万元的现金补贴外,还有金融贴息、置换补贴等优惠加持,综合优惠至高达3.1万元,欧拉好猫降价2.2万元,但是这些品牌的新能源车型,优惠的范围都较小,并没有做到普降。奇瑞算是打响了价格回调的第一枪,QQ冰淇淋、小蚂蚁和无界Pro三款纯电小车,最高官降9000元。

还有的品牌坚持不降价,打起了“保价牌”,比如理想、零跑、哪吒、腾势等品牌均推出“90天保价”政策。

2022年广汽董事长曾庆洪在公开场合曾吐槽“现在车企是在给电池厂打工。”新能源汽车上成本最高的就是动力电池,在部分车型上甚至超过了整车成本的50%。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是没想到,电池原材料的成本降了,消费者却没有换回期盼已久的降价,至少新能源汽车并没有出现“普降”。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

最大的问题可能是,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几乎都在亏损,造车新势力就不说了,蔚来汽车是其中的代表,2022年全年净亏损为144.37亿元,按去年122486辆算,每卖一辆车,蔚来就亏损11.78万元。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原材料价格下跌,因为成本居高不下,蔚来汽车也无力降价,包括蔚来在内的很多造车新势力都是如此。

而传统车企这边,除了比亚迪之外,几乎也在亏损,埃安汽车算是传统车企之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较高的吧?但是埃安从2017年成立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从2019年到2021年,广汽埃安的亏损分别为6.21亿元、6.88亿元、13.98亿元,亏损额一直在扩大。

和华为合作的赛力斯,虽然销量增长迅猛,但是最新业绩预告显示,赛力斯预计2022年亏损35亿元至39.5亿元,3年亏了70亿元。

放眼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方面,盈利的品牌只有两个,特斯拉和比亚迪,其他几乎都处在亏损之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电池原材料价格下跌,出于毛利率的考虑,这些车企是能不降价就不降价。

当然了,企业的亏损不能全由消费者来买单,提高经营水平,降本增效才是王道,很多车企不愿意打价格战,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价格战永远不会消失,这次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会加速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洗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