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挑战作者•第五期|赵毅衡著《艺术符号学:艺术形式的意义分析》

 lovey6868 2023-04-15 发布于河南


「靶书」简介

图片

本书是关于艺术论域的符号学研究专著。本书尝试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门意义之学,符号学如何走向艺术论域,如何解决意义非常特殊的对象——艺术,因为很多人认为艺术具有'无目的性',追求意义甚至会破坏艺术,艺术的意义'不可言传'。本书尝试将作为意义之学的符号学与'无目的'之实践的艺术相结合,重新审视我们对艺术的认识,既能考察和推进符号学理论的发展,也能拓展当下学界对艺术的认知疆界。换句话说,符号学必须令人信服地揭示艺术的特点,在复杂问题的研究中,把艺术学理论向前推进一大步。这种尝试是非常具有创见的,也体现了中国学者在普遍性学术研究领域上的广阔视野。


图片

相关评论

艺术及其形式的意义

——评赵毅衡《艺术符号学:艺术形式的意义分析》

图片

陆正兰 教授 四川大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靶作者」简介

图片

赵毅衡,四川大学符号学-叙述学教授,主攻形式论,意义理论。南京大学本科(1968);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1981);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1988)。长期执教于伦敦大学,现执教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任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所长,主编双语半年刊《符号与传媒》(Signs & Media)。主编《符号学译丛》与《符号学前沿研究》丛书。主要中文著作有:《美国现代诗选》1983,《远游的诗神》1983,《新批评》1984,《文学符号学》1990,《苦恼的叙述者》1991,《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1997,《必要的孤独:形式文化学论集》1998,《建立一种现代禅剧》1998,《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2001,《意不尽言:文学的形式-文化论集》2009,《符号学:原理与推演》2011,《广义叙述学》2013,《趣味符号学》2015,《断无不可解之理》2015,《形式之谜》2016,《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2017。编著有《新批评文集》1986,《符号学文学论文集》2005。主要英文著作有:《The Uneasy Narrator: Chinese Fic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1995,《Towards a Modern Zen Theatre》2001。主要文学创作有:中篇《居士林的阿辽沙》1994,长篇《沙漠与沙》1995;散文集《对岸的诱惑》2003,《有个半岛叫欧洲》2005。参与编辑事务的刊物有《World Literature Today》(Board Specialist), 《Semiotica》(Member of the Editorial Committee )。担任职务的国际学术组织有Academy of European Cultural Heritage (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 Member);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miotics (Member of the Collegium)。六卷本《赵毅衡文集》出版于2013年。

中国叙事学学会副主席,2007-2011;

特聘顾问,2011-今;

中国语言符号学会副主席,2012-2018;

《World Literature Today》 (Oklahoma),Board Specialist, 1996-2000;

《Semiotica》(University of Toronto)Board Specialist,2009-今;

《Chinese Semiotic Studies》(Nanjing) Member of Editorial Board,2009-今;

《Narrative》中国版学术顾问,2009-今。


图片


图片

挑战者报名方式

微信号:llg1365820137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