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梁冀州是五帝夏商诸王共居之地 | 作者 开封 韩鹏

 紫雨轩书院2017 2023-04-16 发布于河南

大梁冀州是五帝夏商诸王共居之地
开封·韩鹏
无论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讲:“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或是本人所论:“三皇、五帝、夏商诸王均发源于荥阳东部河济流域”,本质上都意在阐发,直到商代灭亡之前,华夏民族的核心发源地,始终在华夏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最早于黄河下游划分九州中州“冀州”的观点。由此,形成了以伏羲“太极”“一”“中”为上古历法始点,即“冀州”的基本认识。
既然“冀州”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如此重要;既然认为上古帝王皆居住在“东方”“河济”流域,就应该对五帝与“冀州”的关系加以论证,以飨读者。
一、八卦、九州、冀州文化均肇始于黄河下游。
黄河下游存在九州中州冀州的依据,史书中多有记载。它是尧帝之前以“冀州”为九州中州的重要依据,也是与大禹划分以“豫州”为九州中州的主要区别。
从伏羲最早肇始“八卦”文化的地域来看,本在黄河下游河播九流的荥阳荥泽荥河东部流域。故东汉应劭在《风俗通·山泽·四渎》中,有“河者,播也,播为九流,出龙图也”的记载;明代赵撝谦在《六书本义》中,也有“伏羲氏龙马负图,出于荥河,八卦所由以画也”的传说。出自黄河下游“九流”“荥河”“汴河”流域的“龙图”“龙马负图”“八卦”,也称“河图洛书”“九宫图”等,是上古时期历法文化的重要内容。
图-1 黄河下游八卦九宫九州定位图
从伏羲最早以八卦划分九州的地域来看,本与伏羲画八卦、制定历法之地,同在黄河下游的“九流”“荥河”“汴河”流域。这一观点,也来源于黄河下游战国魏国大梁所编《竹书纪年》中,“伏羲始定四海之广,作八卦分九州,制九宫”的记载。说明伏羲“作八卦、分九州、制九宫”,是在黄河下游“四海”环绕、灉(汴)沮(睢)二水会同的伏羲出生地“雷泽”一带。
伏羲在黄河下游划分九州及中州“冀州”的依据,源于史书中的记载,且与尧帝之前以“冀州”为九州中州的历史相对应,也是与大禹划分以“豫州”为九州中州的主要区别,并有上古时期时空历法依据可作鉴别。
关于以“冀州”为中州的九州,虽然个别州名在史料表述中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以“冀州”为中央之州的历法定位却是完全一致的。
如西汉刘安《淮南子·地形训》记载:“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文中“正中冀州”,便是伏羲至大禹之前九州的中央之州,即“中州”。它是对黄河下游“中土”“中原”“中国”等“中”文化原发地的佐证,也是上古时期中国最早“中州”“天地之中”“中央黄帝”文化的发源地。
“中土”“中州”“中原”“中国”等“中”文化的产生,是当今中国文化、中华文明产生的始点,更是华夏民族创世思想与创世方法相结合,创造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成果。没有灿烂的创世思想之花,就结不出丰硕的创世文明成果。那种将创世理论与创世实践截然割裂开来的观点,是经不起数千年来中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检验的。
二、五帝夏商诸王同居“大梁”“冀州”之地。
深入发掘开封史典志书,可以得出以“五帝之先”黄帝为代表的轩辕氏族,共同居住黄河下游“大梁”“冀州”的历史结论。
图-2 黄河下游九州(昆仑)冀州位置图
在战国魏国大梁(今开封)编撰《竹书纪年》中,记载轩辕氏黄帝即帝位时言:“元年,(黄)帝即位,居有熊”。“有熊”,当在“冀州”之地;
记载高阳氏颛顼即帝位时言:“元年,(颛顼)帝即位,居濮”。“濮”水,当在“冀州”之地;
记载有(高)莘氏帝喾即帝位时言:“元年,(帝喾)帝即位,居亳”。商“亳”,当在“冀州”之地;
记载陶唐氏帝尧即帝位时言:“元年丙子,(尧)帝即位,居冀”。“冀”,即指“冀州”“中冀”之地;
记载有虞氏帝舜即位时言:“元年己未,(舜)帝即位,居冀”。“冀”,当与黄帝的“中央宫室”“有熊”同地;
记载大禹即帝(王)位时言:“元年壬子,(禹)帝即位,居冀。”“冀”,当与舜帝“执中”的“鸣条苍梧”、大禹王都“卑宫”“阳城”“夏邑”“西邑”同地。
 需要指出的是,战国《竹书纪年》的编撰地在魏国“大梁”,古代也称“留”“陈留”,就是现在的开封地区。而上古时期九州的中州“冀州”“冀”“中冀”之地,也在黄帝轩辕氏及后裔共同居住的开封“大梁”“冀州”之地。
这不禁让人有偏看开封“大梁”“陈留”的嫌疑。但从古籍记载分析可知,黄帝所“居有熊”的轩辕丘(楼),“杀蚩尤”后建都的“中央宫室”,确实有在上古时期开封“济(若)水”“冀州”的史料记载依据,也与上古时期历法文化彼此吻合。
如唐代王鹳《广黄帝本记》、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南宋《轩辕黄帝传》、元代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都有“(黄)帝娶西陵氏于大梁,曰嫘祖,为元妃。生二子玄嚣、昌意。初喜天下之戴己也”的历史地理记载。“大梁”,便是现在的开封。
图-3 开封黄帝宫室、大禹阳城、古莘国位置图
通过多种分析论证,我们认为,这绝不是用所谓附会、巧合之言可以作解释的。
黄帝所“居有熊”,不仅与开封“轩辕丘(楼)”“黄帝宫室”“大梁”同地,也对应尧、舜、禹共同居住天文中的“毕”星、地形中的“冀州”之位。对此,唐代宰相房玄龄《晋书·天文志》认为:“冀州于古,尧之都也。舜分州为十二,冀州析置幽、并。其于天文,自胃七度至毕十一度,为大梁,属冀州。”说明“大梁”,便是尧舜之都的“冀州”之地。
图-4 地支、方位、星次、星宿、分野图
北宋宰相李昉《太平御览·周郡部卷一》引战国“《世本》又言:夏后居阳城 ,本在大梁之南,于战国大梁魏都,今陈留浚仪是也。案《经传》曰: 夏与尧、舜,同在河北冀州之域,不在河南也。”
且不论尧舜禹“冀州”“阳城”,是在“河南”或是“河北”;也不论“河南”“河北”是指上古时期的什么河道。首先应该承认的是,“冀州”为尧舜禹共同居住之地,是文中阐述的基本观点。这一基本观点,正为黄帝与尧、舜、禹共同居住上古九州的中州“冀州”,“冀州”与大禹“阳城”同在开封“大梁”之地,提供了重要的地理佐证。
 三、“大梁”“冀州”是黄帝氏族世代传承之地。
据战国时期秦国宰相吕不韦《吕氏春秋·季夏纪》记载:“中央土,中日戊巳。其帝黄帝。”东汉末训诂大家高诱注释:“戊巳,土日。土王中央也”;“黄帝,少典之子,以土德王天下,号轩辕氏。死,托祀为中央之帝。”文中“中央土”“中日戊巳”“土德王天下”,均指黄帝居住的“中央宫室”。而黄帝“中央宫室”“中央土”“中日戊巳”“土德王天下”,也与唐、后周、北宋、金代、元代等天文学家,测量认定的开封浚仪岳台“天地之中”互为印证。
图-5 五行、五方、五季、五帝图
考虑到高阳氏颛顼为昌意之子、黄帝三世孙,有莘氏帝喾为玄嚣之孙、黄帝四世孙;又联系到黄帝、嫘祖生玄嚣、昌意于开封济(若)水(今黄河)之滨的大梁轩辕丘(楼)“中央宫室”。因此认为,颛顼即位“濮”水的高阳国,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二》中,“大梁城南,本春秋之阳武高阳乡也,于战国为大梁”的记载相一致;
帝喾即位的有(古)莘国“亳”都,与唐朝李吉甫所撰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志》中,“汴州陈留县故莘城,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古莘国地”的记载相一致。
阳武“高阳”、陈留“古莘国”,理当与黄帝居住开封“大梁”的“有熊”“轩辕丘(楼)”“中央宫室”“冀州”同地。
 所以,在中国《山海经》《周逸书》《史记》等史典中,传承了黄帝杀蚩尤于开封“青丘”“冀州(中冀)”“涿(逐)鹿”的上古记载;传承了颛顼随父昌意生于开封“大梁”“若(济)水”,建都“高阳”的上古记载;也传承了帝喾生于开封“夋(浚)水”,建都“古莘国都亳”,帝喾次妃简狄“玄鸟生商”契(阏伯)于开封“青丘玄池”,封地于开封帝喾“古莘国都亳”,即“商丘”“商亳”的上古记载。
帝喾“古莘国都亳”之“亳”,本在伏羲划分九州东北部方位的“亳(薄)州”之地,也对应伏羲八卦“震(雷)卦”、八方“东北方”、八风“条风”之位。故唐代魏征《隋书·列传·卷三十四》引汉代纬书“《稽览图》云:太平时,阴阳和合,风雨咸同,海内不偏,地有阻险,故风有迟疾。虽太平之政,犹有不能均同,唯平均乃不鸣条,故欲风于亳。亳者,陈留也。”在古代史典中,除开封“陈留”有此“阴阳和合”之地的“鸣条”“亳者”名称外,尚未见有第二地可争。
图-6 八方、八节、八风、九宫、九州图 

 由此表明,上古自五帝到夏商诸王,共同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以开封为中心九州中州“冀州”之地,“冀州”又与天文“昴、毕”二星、地形“大梁”“留”邑,天地上下之间彼此合二为一。
四、“大梁”“留”邑有天文地形文化传承依据。
西汉王莽“新莽嘉量”铭文指出:“黄帝初祖,德币于虞。虞帝始祖,德币于新。岁在大梁,龙集戊辰。戊辰直定,天命有民。据土德受,正号即真。”文中“大梁”,对应黄帝、虞(舜)帝居住之地;“戊辰”之“戊”,是天干第五位。“戊辰”之“辰”,是地支第五位,属龙。
若论阴阳和合的五行文化,天干之“戊”与地支之“辰”均属“阳土”,故言居住“大梁”“戊辰”“中央土”的黄帝,有“五德”之一的中央“土(信)德”,称“中央帝”。
图-7 西汉王莽“新莽嘉量”铭文图
开封“大梁”,在天文星象文化中,也称“留”星、“昴毕星”。对此,明代藏书家郎瑛《七修类稿》解释:“大梁,一名西陆,皆以属西方之故;别名旄头,以其主胡也;又名留,《史记》索隐曰:'留,昴也。’毕星,《诗》称天毕,《尔雅》谓之浊,郭璞曰:或呼为浊,以星形名也。”由此可知,上古时期流经黄河下游“大梁”等地的“鸿沟”“涿(淖)水”“浊(濁)”水,也由天象中的“留”“昴”“毕”“天毕”等星象文化演变而来。
黄帝将“中央帝”“土德”“执中”之位,传承给了居住“大梁”“鸣条苍梧”之地的舜帝,正是舜帝“允执厥中”之位,与天象中的“昴毕(留)”星,地上九州的中州“冀州”“留”邑上下合一,也在“中央土”之位。说明上古时期开封的“大梁”“留”邑地名,均是由天文星象名称而演变成的人文地理名称。
春秋时期左丘明《国语·晋语》记载:“岁在大梁,将集天行,元年始受实沉之星也。实沉之墟,晋人是居,所以兴也。”天文中的“实沉之星”,所对应的开封“大梁”之地,正是西周晋人初兴的“晋丘”“晋墟”“晋国”之地。而晋人初兴的“晋丘”“晋墟”“晋国”,便是黄帝出生的开封“青丘玄池”、上古九州“冀州”、古代“大梁”“陈留”之地,也是西周毕公高、毕万、魏国先后受封的“毕”“晋”“魏”之地。
因此,开封的“青丘玄池”等,也对应了汉代纬书《河图稽命征》中,黄帝母亲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权星,照耀郊野,感而生黄帝轩辕于青丘”之说;也与上古易书《归藏》中,“蚩尤登九淖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战国古籍《逸周书·尝麦解》中,“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同在魏国“大梁”“陈留”“冀州”一地。
图-8 开封青丘玄池图
清朝官修地理总志《乾隆一统志`开封府古迹》记载:“莘城,在陈留县东北。《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晋侯登有莘之虚以观师’。《括地志》:'古莘国,在陈留县东五里故莘城是也’。”春秋时期晋文公“观师”的陈留县“有莘之虚”,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晋国曾占有开封陈留“晋丘”“晋墟”“有莘之虚”之地;而是春秋时期开封陈留就存在“有莘氏”帝喾所建的“古莘国”。说明“大梁”“留”“冀州”“古莘国”“晋丘(墟)”,同在今开封“陈留”之地有据可依。
五、开封“大梁”“晋丘”是五帝文化发源地。
“青丘”,也称“晋丘”。只有黄河下游的“青丘”“晋丘”“魏国”之地,才对应天文“昴(留)毕”星、地形“大梁”“留”邑之地。
故清代陈梦雷、蒋廷锡《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丘》记载:“晋丘,在开封府境,又名玄池。昔简狄浴于晋丘之水,有玄鸟遗卵吞之遂生契。”这与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中,开封“浚仪青丘,亦曰玄池。女娀简狄浴于青丘之水,有玄鸟遗卵,吞之,生契。即此水也”的记载,同为一地一事。
这就印证了晋人初兴之地的开封魏国“大梁”“晋丘”,本与黄帝、商契出生“青丘”“玄池”同在一地观点的正确性。至于西周之后,黄河中游的山西“晋国”“魏国”之地历史、地理和文化,是不可能存在黄帝、商契原发地文化的,仍然是对黄河下游天象地形和历法文化的一种传承而已,也是对黄河中游文化源于黄河下游观点提供的又一凭证。
三国魏国时期陈留尉氏人、诗人阮籍,在《咏怀·昔余游大梁》的诗中写道:“昔余游大梁,登于黄华颠;共工宅玄冥,高台造青天......应龙沈冀州,妖女不得眠,肆侈陵世俗,岂云永厥年。”文中“应龙”,是传说在炎帝时期的“涿(逐)鹿之战”中,协助黄帝在“大梁”“冀州”“青丘”杀蚩尤的“神龙”,也称黄帝升仙时乘坐的“黄龙”。
图-9  黄帝荆山乘龙升仙图
据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黄帝升仙所骑之“龙”,又称“黄龙”“应龙”;黄帝“铸鼎于荆山”,便在封丘县荆龙宫乡“黄泽黄池”、开封黄帝“中央宫室”一带。黄帝所铸祭祀“天皇、地皇、人皇”三鼎,也在“黄泽黄池”南部的荆龙宫乡东大宫、西大宫、南大宫三村之地。
如此历史地理文化,正对应上古时期九州的中州“冀州”、战国魏国“大梁”、浚仪岳台中天“高台”之地。
图-10 大梁黄帝、北斗地中、天人合一图
这表明,直到春秋、西汉、三国、明代时期,“天地人合一”于“天地人之中”的象形历法文化,仍然是阐述和分辨华夏民族发源地的重要思想和基本方法。
同时也表明,只有运用华夏民族“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创世思想方法,以及所衍生的天象地形等历法文化,才是发掘、破解和阐发华夏文明发源地的固有、根本文化。
有学者问我:中华文明探源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答曰:华夏民族固有、根本的创世思想方法,以及创世思想与方法相统一的创世成果。

三星堆出土青铜器东夷鸟人图

作者简介:韩鹏,男,大学,1957年1月生,河南夏邑人。河南省孔子学会顾问,开封古都学会副会长,开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原调研员。研究方向:中原华夏历史文明发源。首次提出了“华夏文字、文化、文明和三皇五帝、夏商诸王,共同产生于河南荥阳以东河济'两河’流域”的基本观点,先后出版发行研究中原华夏文明发源的学术著作十余部,曾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优秀作品特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课一等奖。

开封 韩鹏文集链接

大禹阳城在夏代汴河流域 

河图洛书文化应纳入科学研究轨道 

以伏羲八卦历法辨析河洛文化源头 

太极文化与世界大同(上)

“和合”文化与“大同”世界观(中)

太极文化与世界大同(下)

质疑中国二里头“夏都”开封  

恪守中国规矩  阐发华夏文明  

天地人一元论 

洛邑 “宅兹中国”值得商榷 

“存在”的主观属性 

伏羲是世界万物存在的肇始者 

华夏文明探源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关于黄河文化源头认识问题  

黄河在下游孕育了华夏文明

华夏文明探源应具有基本认知

传统文化先天、后天与一元问题

春分时节与华夏文明

居住开封东部的青阳氏是东赢人始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