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忽视孩子的“求救”信号

 事奴 2023-04-16 发布于河南

很多时候,青少年的心理危机都不是“突如其来”的。作为孩子最信任的情绪支撑者,家长只有悉心观察,平和应对,才能帮孩子顺利走出情绪旋涡,祛除心理阴霾。

作者|任冠青

编辑|王雅娜

本文首发于《时代邮刊》第431期

“有一段时间,我密集接到了二十来个厌学的个案,有中学生,还有大学生,包括一位在美国最顶尖学校读不下去的。让我震惊的是,这二十来位学生,他们的心理都在崩溃边缘,或已经崩溃。但他们的父母没有一个人意识到,他们的孩子处在心理死亡的边缘……看见就是爱,但太多家庭中,看见是如此不易。”心理学家武志红在社交媒体写下的这段感慨,引发了不少网友共鸣。

青少年遭遇心理危机,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可能是青春期的敏感多思,可能是矛盾重重的亲子关系,可能是因为学习所产生的压力,也可能是因为一件小事诱发的情绪崩溃。正如武志红指出的,很多时候,危机的产生绝非一日之寒,“一个人在进入绝境前,绝对会发出许多次信息”,轻则如忽然少言寡语、闷闷不乐,重则会有厌食、自残等行为。

此时,家长的应对选择至关重要,若是及时捕捉到孩子的“求救信息”,理性介入、科学应对,就会让负面情绪如表面浮尘般随风散去,不再给孩子造成持续性困扰;可若是视而不见,甚至就此指责孩子“太过脆弱”“抗压能力太差”,就只会把他们推向更加绝望的境地,从此向最亲近的人关上心理之门。

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不少父母都选择了后者。笔者曾就抑郁症问题采访过青少年心理专家张丽珊,她介绍了这样一个典型案例:孩子的母亲一直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很科学,可她的孩子最终被诊断为“重度抑郁”。这位母亲不明白成绩优异、听话懂事的乖孩子,为什么会抑郁,又有什么可“想不开”的。可当张丽珊第一次见到孩子,就看到了她满脸的不快乐。这么明显的信号,为何家长却看不到呢?

总结来说,有两方面因素不容忽视。一是部分家长常常“自说自话”,只会从客观条件、环境等因素“打量”孩子,只关注自己寄寓的教育期许有没有实现,误以为他们“没什么可不开心的”“所谓的烦恼就是因为想太多”,却从未设身处地地“看见”孩子的痛苦与忧愁。可是,只看表面现象,就永远无法触达孩子的内心。二是一些家长自身缺乏对心理问题的正确认识,甚至会心存耻感,于是面对一些显而易见的“求救信号”,就会选择性忽略。如此一来,问题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家长越是拒绝承认,孩子的心理问题就会愈发潜滋暗长,以至于当问题严重到不得不直面时,一些家长会先于孩子崩溃。

其实,就像身体会感冒一样,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情绪上的问题、心理上的“感冒”。要想及时捕捉到孩子的“求救信号”,家长有必要掌握一些心理学常识。这样一方面能够规避错误做法,使问题不至于进一步恶化。

另一方面,对心理学知识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利于消除因未知而带来的妖魔化和恐惧心理,帮助家长摆正心态,科学恰当地解决问题。比如,意识到青少年容易将问题简单化、绝对化,把一件小事的重要性过度放大等认知特点,家长在沟通时就能更加有的放矢,引导孩子跳出当下的执念,学会从更长远的视角看待问题。

很多时候,青少年的心理危机都不是“突如其来”的。作为孩子最信任的情绪支撑者,家长只有悉心观察,平和应对,才能帮孩子顺利走出情绪旋涡,祛除心理阴霾。

初审|蒋芳仪

复审|李玲

终审|黄菲

书号:ISBN 978-7-5667-2790-9 策划:《时代邮刊》 出版:湖南大学出版社 图书介绍:解读、赏析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中指定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必读的6本名著,既符合初中生阅读和考试需求,又符合初中生审美。 有料:深度解读名著、赏析名著,真正读懂名著、领悟名著 有用:贴合政策与教学目标,牢牢抓住考试要点、难点 有趣:拓展阅读深度、广度,打开名著之外的新世界拥有一把打开名著阅读世界的金钥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