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街的胡同

 攒破烂儿的 2023-04-16 发布于北京

作者:李金龙  

牛街,在北京城里很有名,其独特的文化和深厚的底蕴形成了老北京特有的人文特色与生活环境,这里是回族群众的聚集地,尤以饮食文化和胡同文化最为鲜明。

来到牛街,随便走进一条胡同,你会立即感觉到时光仿佛在涓涓倒流。那一砖一瓦、一碑一石,都在轻轻地翻动着过往的岁月。那幽深的,曲曲弯弯的,瓦檐上长满绿草,绿草的上面偶然会蹦出一只碧绿碧绿蚂蚱点儿的小胡同,似乎有一种非凡的魔力,吸引着你的目光,拽着你的脚步。此时,你的耳畔会响起老人们娓娓的叙说,你瞬间会被那种安详的声音深深打动。放眼望去,这胡同犹如一道深邃的目光,正穿越世纪,穿越历史,回到从前......

图片

牛街的胡同是古老而厚朴的,从一条条胡同的名字中便可以读出这里胡同的悠久与精致,譬如:麻刀胡同,其实过去叫马道胡同,早在唐朝就形成了街巷。如果从唐代的幽州城开始说,这条胡同要比北京城最早的胡同还要早600多年,可以说是北京胡同的老祖宗了,到了清代时才改称为麻刀胡同。还有醋章胡同、莲花胡同、门楼胡同、西砖胡同、教子胡同、寿刘胡同、输入胡同、沙栏胡同、南半截胡同、北半截胡同、烂漫胡同等等资格都很老,因为幽州城建立的时候烂漫胡同是城东墙。可以说,过去的牛街全在唐朝的幽州城里,而过去的宣武区几乎就是历史上的幽州城。这里有大大小小的胡同五、六十条,每条胡同都有自己的特色,每条胡同都有自己的故事。特别是这些胡同里三步一古迹,五步一传说,更是令人留连忘返······比如:寿刘胡同,虽说不长,但名气不小。胡同名儿是因一位雕琢玉器兽首的回族工匠刘师傅而得,他雕的好,雕得细,人们就叫他兽面刘。他所住的胡同也依着他叫了兽刘胡同。后来人们觉得兽字不雅,所以就改成了长寿的寿,于是就有了寿刘胡同,直叫到今天。再比如:西砖胡同,曾经住过京城的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胡同里有深州、处州、琼州等会馆,大部分院落历经元明清各代,几乎都是法源寺的庙产。

1915年,历史上著名的宣南画社在处州会馆成立,余绍宋、陈师曾、郁华、汤涤等是主要成员。莲花胡同,里边有个莲花寺。清代大诗人洪亮吉和很多名人在这里居住过。民国时,著名画家姚芒父曾在此长住作画。门楼儿巷是清代大诗人龚自珍曾经住过的地方。教子胡同,清康熙时,大诗人赵吉士在这里建寄园,后来还列入了京城四大名园。南半截胡同很知名,清康熙时,礼部尚书王崇简曾在这里建怡园,叠石凿池,栽花植木。其子王熙还特地请来画家绘制了一幅“怡园图”,至今仍保存在浙江省博物馆内。胡同里会馆众多,有绍兴会馆、江宁会馆、会稽会馆。与此相接的北半截胡同,明代时曾有严嵩的别墅,清代时有江苏、四川、浏阳会馆,与南半截胡同交汇处,原来是一个拐棒儿,曾有家儿百年老店广和居,有名菜潘鱼和吴鱼片,还有大批的清末文人墨客在这里议论朝政。清道光时,是大诗人何绍基的诗酒畅怀之地。民国时期,鲁迅先生也是这里的常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京绍兴会馆 鲁迅早期作品的摇篮

秋日的正午,漫步在阳光下的胡同,只见两侧的屋檐儿裁剪出一片狭长而湛蓝的天,墙面上爬墙虎绿莹莹的一片,偶然有几朵喇叭花追逐着阳光,开放得神采奕奕。巨大的树冠从墙里探出头来,微风带着一点喧哗和灵巧,在阳光里闪动着光华,把胡同里的书卷气吉祥味儿,神话般的弥漫开来。此时的胡同,是那么静,那么美。

然而,胡同里最美的仍是属于胡同的魂魄和文化,或许还有许多许多人真的没有想到,这灰墙灰瓦的后面竟隐藏着很多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那一扇扇幽深的门洞里,隐匿着许多的灵感与传奇。门楼胡同的龚自珍面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曾发出过这样的声音“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何等气魄,何等声威。菜市口胡同,在清代乾隆时叫神仙胡同。这里,曾是历史上居住过名人最多的地方,明代的许维祯,清代的陈元龙,李鸿藻的旧居,左宗棠的旧居,曾国藩的故居,还有徐乾学等等,都住在这条胡同里,到了清代后期还把名字改成了丞相胡同,可谓名符其实了。

图片

住北半截胡同莽苍苍斋的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他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变法失败后,与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杨锐被杀于菜市口刑场,在刑场上33岁的谭嗣同喊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站在绍兴会馆门前,看着这座寂静的院落,会感觉到有匆忙的脚步从身边走过,这里还有藤花馆吗?补树书屋是否还有鲁迅先生和朋友在一起高谈阔论的笑声······1912年5月5日,鲁迅先生来到北京住进了绍兴会馆院内的藤花馆。由于先生要看书作文,喜欢清静,在不久的日子里又搬进了后院的补树书屋。当时会馆的管事人员,告诉鲁迅先生,这个院是无人敢住的,因为院里的树上曾经缢死过一个女人,经常闹鬼。鲁迅先生听完之后,笑了笑说:那,我就住这里吧。我们不知道那棵老槐树是否还在,只知道补树书屋的大概位置,这是一个小院,安静的可以听到昆虫翅膀扇动的声音,就是在这个小院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第一次在这里使用了鲁迅的笔名,后来又有了《孔乙己》、《药》、《一件小事儿》等著名的小说和杂文。

图片

静而无声的胡同给人一种迷蒙淡远的感觉,像是时光的一种穿越。

沿着胡同拐个弯儿,抬头便看见了烂漫胡同的牌子。此时,胡同很静,偶尔有行人和骑着自行车的人匆匆而过。我沿着胡同慢慢搜寻着门牌,一直走到湖南会馆的大门前,霎时间,耳畔传来了一个浓重的湖南味儿的声音,“张毒不除,湖南无望”。

那是1919年12月28日,毛主席在这座湖南会馆里,主持召开了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大会,并发表演讲。湖南会馆为湖南籍同乡在北京举行驱张运动提供了活动的场所,推动了驱张运动的最后胜利。

1920年2月,毛主席从福佑寺迁出,搬到了湖南会馆居住。此时,毛主席已经开始思考未来中国革命的道路,并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     恍惚之间我感觉有很多人正从会馆里涌出来,一大批追求革命的仁人志士簇拥着风华正茂的毛主席,昂首阔步从烂漫胡同走出来,向着陶然亭的古庙慈悲庵走去。

图片

慈悲庵前的老槐树可以作证,毛主席与辅社的仁人志士曾在树下合影-----往事如烟,有多少历史传奇和轰轰烈烈的大事就发生在这个大院子里,恰似这千百年来矗立在牛街的清真寺和法源寺,悄然凝视着历史的变革与发展。

不知不觉间,月已阑珊,胡同里路灯亮了,微茫的光在树影上月光下渲染着,一座座四合院或大或小,都已定格在了暮色中······这就是牛街的胡同呈现出来的魅力吗?

踱着想着,霎那间一股浓浓的香气渗进胡同里,不用说,那一定是输入胡同里的味道,酱牛肉的味道。酱牛肉是世代居住在牛街回族居民的纯手艺和真本事,岂不知这牛肉味儿飘香的胡同原来就叫熟肉胡同,叫了几百年,直到1965年才改叫成输入胡同。也正是世代居住在牛街的回族大众,创造了京城独有的清真饮食文化,才有了这充满牛肉香气的胡同名儿。

图片

此时此刻,我深深的感觉到,住在牛街胡同里的人们,有一种得天独厚的幸福和悠然自得的享受。如若不是,哪来的那么多文人雅士,到这里品读胡同呢?又哪来的那么多美食家排着大队非要到此饕餮一番呢?      

是啊,一条胡同就是一幅画,一条胡同就是一壶老酒,胡同里的生活创造了生活里的胡同,于是,胡同就有了故事,有了诗,也有了鲜活的令无数人为之倾倒的魅力。

逝去的胡同令人留恋,保存下来的胡同,是多么的令人珍惜呀!这就是牛街的胡同。

老北京的胡同


图片

牛街地区北起广安门内大街,南至南横西街、枣林前街,西起白广路,东至教子胡同,占地35.9公顷,沿街两侧地区规划商业用房约8万平方米。

作为北京市最大的回民聚集区,牛街历史源远流长,这里聚居着以回族为主的20多个少数民族。北京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国家重点文物之一牛街礼拜寺坐落其中。该地区汇集了回族的饮食、服饰、旅游、商业等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伊斯兰教文化。随着吐鲁番餐厅、东来顺饭庄等清真品牌店的相继入驻,北京市第一家经营清真食品的牛街清真超市的建成,以及回民小学、小吃一条街等具有浓郁穆斯林特色的民族风貌,标志着牛街民族特色街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经营特色日益鲜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