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了一定年龄容易血液粘稠?中老年人注意,这4大症状一定要警惕

 caimin133 2023-04-17 发布于福建
血液粘稠在医学上称为高黏稠血症。当血液中的脂肪类,氨基酸,糖类等含量增多时,水分就会相应地减少,血液由此变得粘稠,从而产生“血粘血稠”。血液粘稠不是独立的疾病,它与脑血栓、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肝肾疾病等疾病息息相关。
图片
造成血液粘稠度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能对人体血管质量和血液质量造成破坏。

到中年,身体逐渐出现各种问题,其中血液浓稠是一项非常常见的情况。血液浓稠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容易引发一些疾病。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远离血液浓稠呢?

若有这4个异常的症状,说明“血稠”在发出求救信号

1. 早上起来觉得疲劳,晚上却很有精神 

晨间头晕,晚间精神充沛可能是血稠给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

血液浓稠会导致血流不畅,影响心脏和大脑的正常功能。如果你经常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发展成为严重疾病。
2.午间经常犯困,无精打彩
午间犯困、无精打采是血稠群体的共同特征。血液过于浓稠会影响身体的能量代谢,使人感到疲乏、无力。如果你中午总是感到十分困倦,建议在午休时间保证充分的睡眠,或采取其他方式来提神醒脑。
图片
3.经常下蹲时,气短胸闷
“血稠”群体多为肥胖者,他们下蹲会比较困难,一旦下蹲,常常会感到胸闷气短。因为下蹲时,回流到心脏的血液减少,加上血液过于粘稠,血液循环不足,就会造成缺氧,导致呼吸困难、憋气等现象。
图片
4.视觉突然性模糊
血稠多发于中老年人,所以当出现视力模糊时,常常会被误认为是老花眼。一般而言,老花眼是有时间性的,而血稠引起的视力模糊是短暂的,严重时会突然看不清眼前东西。因此,医学上称之为阵发性视力模糊
如果以上4个症状,你已经中了2个,就要警惕了!最好及时去医院做个血液检查,看看身体是否有问题。
注:以上为健康科普内容,如有此类症状需要调理的,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应用,切勿擅服用,以免耽误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