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居治理

 求是1025 2023-04-17 发布于山东

人居体系传达国家政令。《周礼》每篇皆以“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数语起首,这一方面是城建的总原则,另一方面也是治理天下的基本方法。秦汉时期在前所未有的大一统的局面下,开始了大尺度天下人居环境空间模式的探索,筑长城以保天下、修驰道以通天下、立岳渎以纲纪天下,为大一统的国家治理奠定了“天下人居格局”的基本框架。国家治理的总体思路与具体措施,经由省、府、郡、州等各中间层级,最终传达至人居治理的基层单元——县。“上边千根线,下边一根针”,“郡县治,则天下治”。县域层面的治理主要包括保安全、便民生、实政权和兴教化4个方面。“保安全”,使民有稳定的家园,无流离失所之虞;“便民生”,使民居于其间,安居乐业;“实政权”,县作为国家统治的基础,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定与否,县域层面的空间治理是国家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兴教化”,以儒家学说文化与科举制为整个文化的主流思想,同时强调地方的文化特质,形成璀璨的地方文化。四方面各自有具体的空间内涵,而又相互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人居空间支撑民众生活。农业是中国文明展开的根基,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结成了紧密的农业生产体系,并发展出以土地为基础的基层社会组织。原始社会的共同体——井田制,就是人们因水利灌溉而结成的公社组织。《孟子·滕文公上》:“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西周延续原有氏族部落的村社制,以“社”为基本单位,二十五家为一社,通过层层组织,结成乡遂之制。秦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县下设乡里亭,乡里制度由此确立,至明清逐步完善。士绅、宗族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救济贫民,制定乡约,教化乡民。北宋范仲淹归田后创办苏州范氏义庄,被视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之先河。范氏义庄建设的内容主要有三:①置义田,为族人解决生计问题。②设义宅,为族内穷人提供住房。③办义学,让族人接受教育。由北宋“蓝田四吕”吕大忠、吕大钧、吕大临、吕大防制定的《吕氏乡约》被视作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有约正及同约之人,以德业相励、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为约。朱子又为增定条例,如社仓、保甲、书院诸制度,皆可以乡约精神推行之。

人居场所实施人文教化。中国古代社会十分重视人居环境对人的化育,小到一个匾额、一副对联、一块石碑,中到一座高塔、一处庙堂,大到城市的整体格局、天下岳镇海渎的选择等,都有化育民众、文治教化之意。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街道布局,宫观、府署、庙坛等重点建筑物的布置和环境营造,城市主轴线的空间序列设置,大小院落中层层递进的布局等,都完整地体现着整个社会对礼教秩序的追求。城市之中有儒学、文庙、学馆,乡村之中不乏乡学、私塾,山林之中也往往分布有名闻天下的书院、供人修学的寺观。文庙、学宫、书院、私塾的选址、布局、设计,甚至文峰塔的营建,名人故宅古迹等相关游览地的环境营造,都体现着社会对文化、教化的重视。天地社稷、山岳河川等坛庙是对自然的崇拜与感恩;祖庙、祠堂等是对祖先的崇拜和人伦秩序的维护;城镇乡村的庙祠供奉着各种各样的神灵或圣贤名人,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慰藉与精神的寄托。这些大大小小的祈福空间维系着中华民族的信仰体系,中国人也正是在这样的空间体系中不断强化着“真、善、美”的人生信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