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乳腺癌手术后复发,最常见的有以下这几个因素,而作为医生或者患者,首先要分清楚原位复发,还是远处转移。 第一,原位复发。原位复发的话,曾经有临床研究表明,即使是乳腺癌肿块完全切除之后,把剩下的乳房组织再做一个大体切片,依旧有大概40%的病人,是有癌灶的。 这就是为什么保乳病人单纯把病灶切完之后还要加放疗的理论基础。手术后追加放疗,可以使原位癌复发的发生率减少到10%左右。 第二,远处转移复发。为什么会远处转移呢?即使很多病人在早期癌症初期把乳房切掉之后,仍旧有一定的远处转移率。 因此,有科学家认为: 其实癌症早期,即出现有癌细胞全身转移的假说,只是这些癌细胞在治疗后,有没有继续生长而已,如果癌细胞长期处于一个睡眠装阿泰,那么就不会表现出远处转移的临床状态,如果癌细胞处于增殖活跃状态,就会出现远处转移的临床表现。 第三,源于有害基因突变引起癌症复发。也就是我们经常说某些人,她的乳腺癌是由于基因突变而造成的,例如最出名的brca基因突变,凡是出现这种有害基因突变的话,那么患者终身得乳腺癌,或者是卵巢癌的几率是80%。 为什么这个也是癌症容易复发的原因呢?很多医生并没有对这种基因突变的病人有太多关注,所以很多实收,携带brca突变的这部分病人,做完单侧乳腺癌切除术后,另外一边乳房在不久之后也出现了乳腺癌病变,或者是卵巢癌病变。 总之,乳腺癌手术后复发的原因很多,但是手术仍旧是乳腺癌治疗中,最直接、快捷、有效且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以及放疗。对于早期的乳腺癌来说,无论是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都有可能出现耐药或者不敏感的情况,因此,外科手术切除肿瘤仍旧是早期乳腺癌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而对于由远处转移的乳腺癌病人来说,主要仍旧以化疗内分泌治疗,或者是靶向治疗为主,手术只能切除局部的病灶来改善患者在未来生活中的生活质量,对于他们的寿命延长,并不起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对于晚期病人来说,局部病灶的手术切除是自行决定的。 当然很少人提及的就是外科手术的质量。 不同的外科医生手术质量是有差异的,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面是否努力以及他的技艺的高低,经验的多少,对于患者的预后有着天差地别的区别。 很多病人无法直观体验外科医生的手术水平,是因为外科手术的体验一般是一次性的。意味着不可能同一个病灶,由两个不同外科医生来处理对比一下哪个外科医生的处理更加好,所以找对外科医生非常重要,业界内的口碑十分重要。 因为,化疗药物的效果是既定的;虽然不同个体的效果会不同,但对单一个体而言,效果是不会改变的;然而,手术做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乳腺癌术后的复发率,也会影响到是否会有术后并发症。 一个好的外科医生,应该尽量把肿瘤切干净,同时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这是一个乳腺外科医生应该做到而且必须做到的职责所在。 乳腺外科手术的发展史,也是人类医学文明的发展史。 在乳腺外科发展的最初期,治疗乳腺癌的手段就是把乳房切除,切除后用烧红的火棒把伤口烫熟止血,因此造成很多病人因为感染而死。发展到早期现代医学,有了电刀等技术,就可以把乳腺癌安全切下来。但在还没有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阶段,发现有一部分病人会复发,所以外科医生就扩大切除范围,把胸大肌胸小肌都切掉。 这样做,整体来说,复发率减少了一点点。所以,当时有些激进的做法,会把胸及上肢都切掉。但却发现,到了某一临界点后,即使切的肌肉组织再多,癌症复发率却并没有减少。 到了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专家Fisher和意大利专家Veronesi用只切除肿瘤的方式——即“保乳手术”,把切除下来的肿瘤放在放大镜下观察,发现即使切除出来的肿瘤边缘已经没有癌细胞,复发率还是比“切乳手术”的复发率要高;只有当“保乳手术”+“放疗”,复发率才降低到切乳手术后的水平。 据统计,切乳手术后的复发率大约是3%-5%(也有文献说是8%左右),而保乳手术后即使加上放疗,复发率大概还会达到10%左右,比切乳手术要高得多。 根据现有的临床数据表明,原位癌的保乳复发率,要比浸润癌的保乳复发率要偏高一点点,因此,在对于原位癌保乳的病人适应症应该把握得更加紧,对于钼靶上有弥漫性钙化以及超声上边界不清的原位癌病人,我们更加倾向于切乳治疗,对于肿瘤外科医生来说,肿瘤安全性才是第一位的。 因此,患者必须选对正确的手术方法,才能减少局部的复发率,这一点更加应跟自己的主刀医生磋商之后才能得出比较好的结论。 你有乳腺问题吗?我是@乳腺专家李顺荣博士,欢迎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你的健康情况! #非常病例##向癌症说不# |
|
来自: 子孙满堂康复师 > 《乳腺外科 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