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规律:普通人的逆袭,有三个阶段

 云语禅心 2023-04-17 发布于河南
文章图片1

历史上有许多伟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影响了世界的进步。

  他们的名字和事迹被后人所敬仰和传颂。

  不过,虽然领域不同,但他们在闪耀前,都有着共同的经历。

在逆境中懂得隐忍

文章图片2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懂得隐忍,是指在逆境中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为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动摇。

  能够忍受痛苦和委屈,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轻易与人争执或冲突。

  不因遭遇困境而气馁或放弃,也不会因受到冷落或打击而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

  隐忍,是不为自己的处境和命运所抱怨和埋怨,而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目标,等待时机的到来。

  1927年,国民党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共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导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打算进攻长沙,建立工农民主政府,但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攻和炮轰,不得不撤退。

  毛泽东带领部队转战湘赣边界,与当地农民建立联系,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当时敌强我弱,正面刚肯定不行,所以隐忍,是没办法也是必须的过程。

  还有一个著名的例子,那就是韩信。

  试问,如果没有当时的胯下之辱,哪有后来的兵仙呢?

  这些伟人在逆境中懂得隐忍,并不是说他们消极地忍受困难,而是说他们积极地寻找机会,准备好迎接挑战。

在隐忍中默默积累

文章图片3

  默默地积累,是指在不为人知的时候,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不断地准备自己的条件,当机会来时,能够抓住,一飞冲天。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句话说的一点都不错。

  只有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深耕,才能在机会来临时抓住它,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价值。

  我们常常听说,伟人都是在机遇来临时才一举成名,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他们在机遇之前的艰苦积累。

  曾国藩被誉为“半个圣人”,也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在闪耀前的积累,可以是做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极致。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

  他天赋一般,有个搞笑但心酸的故事。

  话说当年的某个夜晚,曾国藩家里进了一个小偷。

  他正偷东西时,曾国藩回来了。小偷无奈,只好躲在了床底下。

  然而,曾国藩并没有休息,他拿起了书,开始背四书五经。

  可是,他太笨了,背了两个时辰,一段还没背过。

  小偷躲在床底下,开始他很紧张,慢慢的变为了放松,再后来,他开始愤怒。

  两个时辰后,小偷气呼呼的从床底下爬出来,对着曾国藩就开始背书。

  听他来回念那么几句话,小偷都背过了,然而曾国藩却没记住。

  背完之后,小偷扬长而去。

  曾国藩呢?

  他愣了愣,继续背。

  这就是曾国藩的天赋。

  所以,当后来参加科举考试时,他屡战屡败。

  他爹都看不下去了,说儿子算了吧,咱家曾家祖坟不行。

  曾国藩比较轴,继续考,一辈子还长呢,怕啥?

  于是,曾国藩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在第七次考试时,他中了秀才。

  后来到了北京,他发现自己与其他同期的考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于是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和修炼。

  他广泛涉猎经史子集,研究兵法政治,结交各方名士,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政治眼光。

  除此之外,他还不断锻炼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克服自己的傲气和急躁,培养自己的谦虚和耐心。他说:“我生平吃数大堑……每遇大事必先自卑……卑则多思多学多问。”

  这是一个普通人在逆境中积累的故事,我相信,你看了或许有点感触。

  只有做好了积累,当机会来临时,你才能抓住。

 在积累中等待机会

文章图片4

  积累不是目的,这只是手段。

  所以,千万别埋头积累,两耳不闻窗外事。

  在积累中,一定要时刻洞察周围,因为,当机会来临时,所有人都有分的一杯羹的权利。

  但请放心,虽然很多人都在争,但这事,不是主观上想就能接得住。

  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你要有金刚钻,才能揽得下瓷器活。

  对当初的曾国藩来讲,太平天国就是一个机会。  

  他在隐忍中默默积累了十多年,终于等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场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对清朝的统治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也给曾国藩提供了一个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

  1852年,曾国藩因为丁母忧回籍,正好赶上太平军攻入湖南,气势正盛。

  咸丰二年底(1853年1月),曾国藩接到帮办湖南团练旨。

  经郭嵩焘力劝,离家前往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事宜。曾奉命帮办团练,后扩编为湘军。

  曾国藩在组建和领导湘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在隐忍中积累的学问、才干、人脉、资源等优势。

  他以湖南同乡为主,仿效已经成军的楚勇,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并整合湖南各地武装,称湘军。

  不过,曾国藩面对的是一支数百万人的庞大军队,而他手下的湘军只有几万人。

  说实话,对曾国藩来讲,这是个机会,也是个挑战。

  当时,他还没积累到足够强的地步,做不到一出手就灭掉洪秀全。

  那怎么办?

  机会不等人。

  边积累边出手。

  曾国藩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策略。

  他先从内部整顿军纪,提高士气,培养将领,建立信任。接着,又从外部联合其他地方军队,争取中央支持,扩大影响。

  曾国藩不断的观察敌情,寻找机会,不断试探和挑战太平天国的弱点。

  在这其中,虽然有波折,但总体来说,曾国藩逐步的收复了失地,压缩太平天国的活动空间。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战,他终于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为清朝政府挽回了危局,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章图片5

结语:

  历史上的伟人,尤其是那个身处逆境中的那些伟人,在闪耀前,他们都经历了隐忍、积累和机遇的考验。

  在逆境中懂得隐忍,不为眼前的困难所气馁,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

  在隐忍中默默积累,不断地学习、思考,不断地提高自己能力,为将来的闪耀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积累中抓住机会,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展现自己的时机,不错过任何一个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契机,敢于挑战、敢于领导,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历史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在了解历史之后,我们就会发现:

  忍得住,积累起,抓住机会,我们就一定能够闪耀。

  致敬现实中每一个正在隐忍的人,请相信,我们的隐忍,终究会换来闪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