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行为失常的背后是内心的混乱

 长沙7喜 2023-04-18 发布于湖南

鉴于我的时间已经安排好,当时没有过多时间与她交流,我只是简单地告诉她:站好自己的边界,做一个姐姐应该做的事。然后答应她,就这个主题写一点我的认识与反思。

今天,我来交作业。

我们想象一个场景。

这个场景对于身处青春期的孩子家庭,一定不陌生:孩子的房间东西堆积如山,物品四处乱放、凌乱不堪,地面无立足之处。玩具书本铺满整个书桌,灰尘满布。孩子窝在如同狗窝一般的床上,怡然自乐。

你是家长,你会怎么做?如果你帮他收拾,大概率下会迎来孩子的喝责;如果你下令让孩子自主收拾,孩子多半数会充耳不闻。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可是,你有没有静下心来问一问自己:孩子喜欢自己的房间脏乱吗?如果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形,看到这里,你就可以停下问一问自己。你的答案是什么?

真相是,孩子不喜欢,这是本能。尽管孩子表面自得其所,但他并不喜欢自己的空间脏乱差。我们人类的大脑本能的原则是追求快乐,回避痛苦,干净整洁的环境才能让人感觉舒适自在。就如同宠物小猫小狗,他居住的环境整洁温馨,它就会更开心一样。

可是,明明孩子不喜欢,为什么又要把自己的环境弄得如此不堪呢?

所有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不被人觉知的动机。

如果孩子的行为无法与他的内在真实渴望相匹配,无法体现他内心的满足感、安全感、自豪感、价值感,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他的内心世界充满了与之相反的情绪,挫败、沮丧、无助、匮乏….,而且这种感觉已经蔓延到了外部世界。

孩子就是这样,他们会通过他们的行为,不断的告诉我们,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生了什么。家长得像侦探一样,通过孩子行为的蛛丝马迹洞悉孩子的心灵。否则,就无法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无法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家长如果可以觉察到孩子的房间混乱可能是他内心的混乱,便可以理解他,进而将注意力从对孩子行为的不满,转移到帮助他提升自尊和自我认同上。这个时候,家庭就会减少亲子冲突,家就是孩子安全的港湾。

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提升自尊和自我认同呢?

我孩子的房间,有一段时间也是凌乱不堪:被子不叠、书本不收、手提袋甩满一地。那个曾经拥有20年军龄的爸爸,对此十分不满。大家都知道啊,军人的内务要求是很高的。于是,爸爸无数次的提醒甚至命令孩子起床后叠背子,写完作业后收拾书桌。这些叮嘱与指令,无一次奏效过。

那个时候,孩子刚进入重点中学重点班,第一次离开家住校。当时,孩子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精气神也不佳,在我们不知道的角落里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虚拟世界中。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放弃了过去的错误做法,我们没有批评指责和苦口婆心。我们觉察到,孩子在新环境中面临的压力与不适应,我们把孩子当下的状态当成他的呼救。

于是,我们的做法是:假期,我们先让孩子放下所有的作业,一家三口去旅行,去毛泽东故居,走橘子洲头,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感受伟人与大自然的力量;我们带孩子回到风景如画的老家,任他在姥姥家的竹山砍伐、在菜园子里霍霍,陪他到祖籍跪拜列祖列宗、感受亲人们对他的关心关爱与殷殷希望,我们带他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陪他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慢慢地,孩子脸上的光回来了,青春该有的活力回来了。孩子的房间,开始干净整洁。就算是假期,孩子也能在630起床,下楼跑步,自觉叠背子、主动收拾书桌、打扫房间。

图片

我们的做法,不再在孩子眼前的行为下功夫,而是用心与孩子建立爱的联结,关注孩子内心的宁静。这么做见效慢,但是有持久的效力。至今,孩子依然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习惯。因为这样做顺其自然,没有强迫的成分,我们能够通过专注于孩子的内心世界,为他营造了安全的环境,做到了尊重了孩子特有的成长智慧。

但是,这么做并不容易。首先,孩子不会运用逻辑或者理性的观点来解释他们的感受,我们很难真正读懂孩子内心的世界;二来,我们父母可能也不知道自己行为的意义,比如,很多成年人,会用错误的方式表达痛苦。孩子也会这样。我们要记住的是,孩子一些行为失常的背后,实则是他们的呼救。孩子不会一夜间离家出走,一定是问题长期累积的结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雪消融也非一日之功。

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从孩子的行为中跳出来,洞悉孩子背后的内心世界,这样就不会得到肤浅的结论与判断,也不会急于解决一时的问题。

写到这里,我看到我的老师马春树博士的公号文章,我笑得乐开了花。

图片

每一个解决问题的努力,都 在制造更多的问题。放在这里,诚然如此。

为什么很多家长会针对行为本能的反应?

这是他们的潜意识里已经移入了这样的剧本:我的话孩子应该遵循,否则就是挑衅。当预设的剧本没有得到执行,就会对孩子生气。就算这种生气没有明显的表示,但也会流出蛛丝马迹,孩子可以敏锐的捕捉到,进而反击,这又助长家长的挫折感。

孩子没有做好某事,家长越惩罚,孩子越抗拒做某事。这是负向强化。在他看来,你更在乎某事,而不是他。

周五,我的孩子春游,他请求开放手机使用时间。孩子回到家,我的本能反应是,第一时间又提出执行原有手机使用规则。孩子愤怒地说:你就关心手机,你一点都不关心我!

看,这就是孩子。在我完全没有意识到我本能反应背后的动机时,孩子已然已经觉察。

关系为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些家庭教育的基石。只有与孩子产生联结,孩子接受你,才会重视你对他的要求和意见建议。

很多时候,孩子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我们要他们做的是什么,他们在乎的是我们散发出来的能量。这发生在孩子的感觉层面,与事情本身无关。

所以,亲爱的家长,当孩子出现失常行为,不再专注于它们,假装它们不存在。我们要做的,是做一个侦探,从孩子行为的蛛丝马迹中,去观察孩子是因为什么心情不好,为什么与你断了沟通。我们要深入挖掘令他痛苦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在内部伤害转化为外部的反常行为之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我们在本能的做出反应,我们要明白,这是我们的潜意识在作祟。我们要做的,是做好自我的疗愈。

心灵的伤,身体会记住。当我们的潜意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就会变成受伤的孩子。我们童年时代未被治愈的创伤一旦被触发,我们就会爆发。而孩子总是会这样激怒我们。我们对孩子的脾气,是由于我们自己的痛苦经历再次的浮现。

那些控制欲强的家长,很可能小的时候有过失控与无助的感觉。成年后,就会不顾一切的想要避开脆弱的感觉,希望自己做到自己小时候做不到的事情。悲哀的是,我们把自己童年时的郁闷,发泄在了错误的对象上,没有将其归咎于我们的父母,却把孩子当成了出气筒。

这也是相同的行为模式连续出现在几代人身上的原因。

为了我们更好的未来,为了孩子更好的未来,为了这些本能反应的伤害不再代际相传,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当下做起,关注自己的内在,关注孩子的内在,做真实的父母,做真正懂得孩子、尊重孩子感情的父母。

致力于青少年情绪状态调整和学习能力提升训练,
助力中考、高考、研考、国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