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望道雕塑在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全新亮相,丁仲礼出席|吴为山|复旦大学|民盟中央|陈望道

 风云际会2009 2023-04-18 发布于上海

6月11日,陈望道雕塑揭幕仪式在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前广场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出席仪式。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校长许宁生,民盟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张平出席仪式。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全国政协常委陈群主持。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陈望道先生诞辰130周年,也是中国民主同盟(以下简称“民盟”)成立80周年。1951年,陈望道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8年起历任民盟上海市委第四、五、六届主任委员,并担任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主任委员等职,为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赓续红色基因,纪念望老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和百折不挠、追求真理的理想信念,民盟中央邀请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陈望道设计创作全新雕塑,并以实物形式捐赠给复旦大学。

仪式上,丁仲礼、焦扬共同为陈望道雕塑揭幕。许宁生、张平致辞,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许征代表复旦大学颁发捐赠纪念牌,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望道班”学生代表、“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代表演唱歌曲《望道致远》。

吴为山应邀讲述设计理念和创作心得。上世纪20年代,翻译《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后,陈望道应陈独秀之请,到上海主持《新青年》编辑工作,致力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其后,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陈望道是最早的八位成员之一。陈望道积极关注工人教育,提高工人觉悟,设立了第一个工人补习夜校,并亲自给工人上课。吴为山此次创作的陈望道雕塑,展现的就是这一幕,在工人夜校的讲台上,他从容站立,手持《共产党宣言》,胸有成竹地向大家传播着马克思主义,在创作过程中,吴为山着意刻画了陈望道的面部神态,力求写实、传神。为了创作这座雕塑,吴为山特意参观了陈望道旧居,看了许多陈望道生前的老照片,最终,在敲定雕塑形象时,他一反陈望道为人熟知的身居陋室、埋首伏案、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形象,而是还原了陈望道在工人夜校宣讲马克思主义时的情景。“抓住这个瞬间,是为了把青年陈望道心怀信仰和理想的知识分子形象表达出来,希望大家能记住,他不只是《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还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吴为山说。

自2018年5月修缮改建以来,曾经的陈望道旧居、如今的《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后简称“宣言馆”)已成为复旦乃至上海重要的红色地标。宣言馆已接连挂牌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民主同盟(上海)传统教育基地、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等,迄今已接待6万人次参观学习,超过3000批次,以“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为代表的复旦师生竞相在此宣讲老校长陈望道追寻真理的故事,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宣言馆成为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

原创 政协头条

作者:政协头条记者 戚尔达

编辑:杨骁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