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持向名师学习——《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读书笔记

 艺之芳华 2023-04-18 发布于湖南

组织学生在图书室借书的时候,竟然意外找到了李镇西老师经常提及的于漪老师的书,越发喜欢躲在我分管的图书室了。说来惭愧,教了十年语文,第一次阅读于漪老师的文字。     

粗略阅读后,也摘抄了一些句子。如下:

“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胸中有书是要认真钻研教材,查阅相关材料,在“真懂”上下功夫。勤于学习,博采众长,重要理论反复学习。我越越越觉得自己的无知与浅薄,越学越体会到语文教师字典里没有“够”这个字,如果说,勤于学习是我做语文教师的一根支柱,那么另一根支柱就是“勇于实践”。实践出真知,认识与想法正确与否,效果怎样,要拿到实践中检验,实践中获得经验教训,再不断补充和修正自己的认识,自己的判断。   

我做了一辈子的教师,我所孜孜以求的是:语言是生命之声,语言的活动就是生命的活动。我教学生学母语就要激情燃烧,用生命来歌唱,不仅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技能技巧,更要传承民族精神和人类优秀文化,激发他们智力和潜能的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情操和价值观。从作为语文教师坚持“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开始,到追求“教文育人”,再到培养人的认识。  

教师只有以正确的思想去教育人,以积极的心态去熏陶人,才能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与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要教育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首先要自我教育,完善人格,教师要有真才实学。 

教师学习必须如长流水,教师一定要丰富的智力生活,不断学习。 几十年来,没有为家庭私事,包括母亲病故,婆母逝世,脱一节课,脱过一天班。  

于漪,女,1929年生,特级教师,现任上海市样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是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委员,代表性论著有《语文教学耕耘录》、《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文集》(6卷)等,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读后感:抄完这些让我震撼的句子,内心由衷敬佩于漪老师。李镇西老师也好,窦桂梅老师也好,于漪老师也好,每个特级教师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停地学习教育理论知识,不停地实践所有理论,不停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停地记录着自己的成长!十多年前,在第一师范读书时,老师推荐了李镇西老师和窦桂梅老师的书籍,自以为对他们有着多一点点的了解,其实不然,发现我也只是知道了而已,读了几本成名作而已,并没有读懂他们教书育人上的精髓。不过最近我明白了,所有名师教学大咖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也是从每天一节一节课实践出来的,也是坚持大量阅读、不停思考累积起来的,也是养成了教育写作的习惯,不为其他,只为自己的成长!

通过了解于漪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我进一步体会到,教师必须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励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我们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此,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屯不带半相草去”。

我曾经做了一些教学实践,也写了一些简单的教学杂记,但没有坚持。最大的问题在于读教育教学经典不够。现在刚好而立之年,一切还来的及。每天坚持阅读教育经典书籍一个小时以上,每一周准备一堂优质课,及时写好教学反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