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百练: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2

 一中大语文 2023-04-18 发布于福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汉五年,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止军,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对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穀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汉王曰:“善。”于是乃发使者告韩信、彭越曰:“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穀城与彭相国。”使者至,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B.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C.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D.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东向”意为坐西朝东,鸿门宴上的座次安排,以西方为尊,其次北,其次南,东为末座。

B.“参乘”即“骖乘”,古时站在车左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

C.“卮”是中国古代盛酒的器皿,“斗卮”在这里指大酒杯。

D.“项王自度不得脱”的“度”是揣测、估计的意思,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度,然后知长短”的“度”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有项伯垫话在前,加之刘邦极力卑辞谢罪,项羽怒气全消,说出告密人,且设宴招待刘邦一行。

B.大司马周殷从舒城起兵屠戮六地,发动九江军队,跟随刘贾、彭越在垓下会合,护卫项羽。

C.项羽率领部下八百多名壮士,趁夜突出重围,急驰逃走。因受到农夫的欺骗,陷入大泽中。

D.面对重重包围的汉军,项羽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奔驰而下。亲自斩杀一名汉将、一名都尉、几十近百名汉军士卒,以此证明了“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2)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

5.结合甲、乙两段文字,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3分)

【参考答案】

1.C

2.B(“车左”错,应为“车右”)

3.B(周殷等人垓下会合,意为进逼项羽,而非“护卫”)

4.(1)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像是怕不能杀尽,给人用刑像是怕不能用尽,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关键词:“如”“举”“刑”“胜”)

(2)楚兵将要被消灭,韩信和彭越却还没有得到分封的地盘,他们不来也是本当如此。(关键词:被动句式、“且”“固”“宜”)

5.①对于范增的示意,项羽默然不应,体现其刚愎自用②放弃攻打刘邦,屡屡错失杀掉刘邦的机会,体现他的优柔寡断、妇人之仁③从鸿门宴的座次安排,可以看出他的骄傲自大④突围失道,陷大泽中,表现其勇而无谋⑤兵败被围,认为乃“天之亡我,非战之罪”,表现其恃勇自负⑥东城快战,连斩敌将,部下叹服,展露其勇猛无敌

(1点1分,共3分。答出任意3点得满分)

【参考译文】

汉五年,汉王追击项王到了阳夏南面,军队驻扎下来,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约期会合进攻楚军。到达固陵,而韩信、彭越的军队不来会合。楚军攻击汉军,把汉军打得大败。汉王又进入营垒,挖深沟堑,自为固守。汉王对张子房说:“诸侯不遵守约定,怎么办呢?”张子房回答说:“楚兵将要被消灭,韩信和彭越却还没有得到分封的地盘,他们不来也是本当如此。君王能和他们共分天下,眼下可以使他们立刻前来。如果不能这样,局势的发展很难预料。君王能把从陈县以东到海边的地区,全部划给韩信,睢阳以北到穀城,分给彭越,使他们各自为战,那么楚军是容易打败的。”汉王说:“好。”于是就派遣使者告诉韩信、彭越说:“合力攻打楚军。楚军崩溃后,从陈县以东到海边给予齐王,睢阳以北到穀城给予彭相国。”使者一到,韩信、彭越都回话说:“请让我们立刻进兵。”韩信就从齐地出发,刘贾的军队从寿春出发并行,屠毁了城父,到达垓下。大司马周殷背叛了楚国,利用舒地的兵力屠毁了六县,调动全部九江士卒,随同刘贾、彭越都会集在垓下,来到项王阵前。

于是项王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而据有天下。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肯定得决心战死了,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们包围起几层。项王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命令四面骑兵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于是项王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倒退了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有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损失了两个人。项王问骑兵们道:“怎么样?”骑兵们都敬服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