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中医 | 013《我的大学》· 学报编辑部的故事

 经方人生 2023-04-18 发布于四川

中医名篇朗读(013)

图片

学报编辑部的故事

图片

原著 | 黄煌教授  朗读 | 拉拉

图片
图片

黄煌教授的文字版如下:

我的大学(十三)--学报编辑部的故事

读《学报编辑部的故事》有感

灿烂的琛

学报编辑部是学院边缘化的部门,黄师在编辑部工作近9年,丧失申报优秀青年教师的资格。但是在这里,他收获了别样的年华。

一、勇于创新,开门办报。

正值青年的黄师能够做到编辑部主任已经是佼佼者,他有青年的朝气和锐气,也有扎实的功底和虚心请教的谦卑。在编辑部他的四个创举背后包含着他一心致学、良苦用心。也是把学报引领向专业化、市场化的伟大举措。基层的医生和学者通过报刊能够稍微消融与大城市先进医学理念的差距,黄师由此也获得了很多真挚的友谊。这种情感我是可以体会到的,刚大学毕业,我考到县人社局,恰逢2016年我国精准扶贫大力推进,以前的贫困户要重新评报,编号,入库,有的社区工作人员水平有限,我们要去现场指导业务开展,我现在的两个好朋友就是在指导她们业务的时候建立的。

二、亲力亲为,乐观自洽

黄师在编辑部把学报的打印工作交给了校外的出版社,为此他亲自搬石板,可以看到黄师的平易近人,待人和善。因为在编辑部,他丧失了评优秀青年教师的资格,虽然心里有些失落,但是他很快就调整,并且在花开花落中享受自己的节奏。

三、尊重前辈,虚心好学

由于一些同仁的“温和”,使得学报少了一些锐气,这样使得许老这样的医务工作者和学者更加难能可贵。正是因为许老的存在,黄师的工作更加生动有趣,为黄师九年的工作增加一些慰藉。

昨天我去了经方工作室,在门口就闻到扑鼻的清香,没有医院那种傲慢和催促的氛围,接待台的小姐姐都是鱼鱼雅雅的样子,让人心生暖意。在崔博士耐心的询问下说出自己的需求,再望闻问切,一番检查,身体没有大碍多吃水果蔬菜好好休息就行。虽然没有见到黄师,但是我想正是他树立的良好“家风”,才有待人真诚的工作室。

林文先

学报这段经历的重要性,黄师用了一个自然段的详述。原想从文中最后一句展开,写写黄师笔下几位人物对其经方学术的影响,又恐理论底子薄而讲不到位,只好作罢。就换了个角度,谈三点心得体会。

体会一:没有“边缘岗位”,只有“边缘态度”。

不可否认,一个单位或部门,工作岗位有处在中心的,有处在次中心的,甚至有外围的。毫无疑问,学报是学校边缘化的学术部门。但黄师到任后,“干了几件事”。这几件事,虽然文中只寥寥几笔,但我们能想像其背后艰辛的努力——有多少准备工作需落实,有多少矛盾困难需要协调,也许还动了不少人的“蛋糕”……

从黄师这段经历可以看到,工作岗位在不在中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本职工作干好。从编辑部主任职位,我想到了唐代名相魏征,他终其一生只不过是宫廷的文秘人员和编书校书匠,但他坐的是冷板凳,揣的却是热心肠,先后向皇帝李世民当面谏言50余次,连同上呈奏疏,诤谏多达“数十余万言”,而且态度之坚定、言辞之激切,是同朝任何官员所没有的。其所作所为为实现“贞观之治”做出了很大贡献,留下千古美名。

生活中,有的人并非在所谓的边缘上,只是自己将自己边缘化。这样同志即使放在重要岗位上,大概率也不会干出多大的成绩。人生就是这样,出身不由己、环境不由己、分工不由己,但兴趣可由己、努力可由己、攀登可由己。从来就没有“边缘岗位”,有的可能只是“边缘态度”。

体会二:领导“没架子”,工作才“有路子”。

编辑部主任,大小是个单位头头,是个领导。偶尔端点官架,打点官腔,说点官话,发点官脾气,也属正常。但黄师如履薄冰、兢兢业业,保持谦虚谨慎的“低姿势”:“从组稿到编辑,从印刷到发行,都要过问”“校对工作,常常是看了又看,唯恐出错”“和排版工人交朋友一起搬沉重的铅板。有时要弄到上灯时分,才坐公交车从郊区颠回来。”“头雁”领航,带来“群雁”齐飞,产生“雁阵效应”。黄师说,“编辑部的小天地,空气是清新的”。这“清新的空气”,我理解,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工作氛围,是上安下顺的单位“风气”。

领导“没架子”,才能赢得群众信任。罗荣桓元帅曾经告诫一些党员干部,“不要以为你高,这种高是因为你骑的马高,下了马该多高还得多高。”没架子的领导,群众才愿意与你交谈,才能了解员工所想所需,推进工作才能“有方法”“有路子”。领导“没架子”,才能沉下心来工作,不为追名逐利而费心,不为升官发财而劳力,将精气神都用在工作上,不愁工作“没路子”。

体会三:既要勇于创新,又要坚持守正。

所谓创新,就是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用满腔热枕对待一切新鲜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从黄师当年重新设计学报封面、调整学报栏目和改为校外印刷、邮局发行等,到后来他提出的“方病人”诊疗模式,提倡的经方与人工智能、循证医学结合,总结的主治疾病谱、适用人群特征等,都是他以创新的思路、理念和举措,让所从事的工作紧跟时代节拍、紧贴临床要求,让学报与经方富有时代气息与生命力。

所谓守正,就是要固本培元,坚定不移地坚守方向、坚守立场、坚守根脉和底线。黄师强调中医要回归传统、回归经典、回归“方证相应”、回归原方,提倡“藏方与民、还方与民”“花小钱、治大病”,就是坚持中医正思维、正观念、正文化。他建网站、出著作、办讲座、作培训,构建经方话语,讲述经方故事,介绍经方经验,传播经方智慧,他坚守传承的是五千年文化中熠熠生辉的优秀文化。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守正与创新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相辅相成、共生共灭,反映了“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只有在创新基础上的守正,才不会故步自封,才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只有在守正基础上的创新,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龙宝

文章开篇,就让我想到了那篇千古传颂的文章《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学报编辑部在大学里,也是这样一个远离核心、边缘的岗位。但黄煌老师说,这是一件庆幸的事。想来对于千年前的滕子京来说,去往巴陵郡任太守,牧守一方,真正做点实事,也是一件庆幸的事。至少,没有让他失去施展抱负的舞台。

滕子京在巴陵郡只一年,就做到了百废俱兴、政通人和,到底他做了哪些事,我不清楚,但我从黄煌老师对编辑部的改革中可以窥见一二。

编辑部负责的是《南京中医学院学报》,历来一所大学的学报可以是内部刊物,但也可以是国家级刊物,完全看学报的主事人怎么做。一度呢,学报比较宽松,发表文章比较容易,水平也就参差不齐,这样的学报是很难在学术价值上长久地站住脚的。但如果主事人很严格,高标准地收文,不去赚那点版面费,学报的学术价值上来了,跻身国家核心刊物的行列,老实说到那时候,版面费也好广告费也好,都是不缺的。甚至,可以基于纸质的学报做很多的延展,比如举办学术研讨会、开设知识服务平台,乃至资格考试等等。

我上面讲的是当前形势下的学报,1986年的学报还是较为传统的模式,但从策划、组稿、审稿、排版、印制到发行,仍然是一个完整的流程。策划,就是对学报的定位,体现在栏目的设计上。组稿,就是看学报能吸引来哪些优秀的作者,审稿考验的是编辑部的水平,能不能帮助作者提优改过,排版是编辑部审美的体现,也是对读者用心所在,印制则直接关系到质量问题,从油墨的好坏到纸张的选择,其中不仅仅是用心,还是成本的问题。发行,则是对学报、对编辑部最严格的考验:没有人订阅,这个学报还有价值吗?

如果窝在自己的舒适圈里,作为大学的学报,编辑部主任守成即可。校内有多少读者,就印多少,内部印刷,成本在内部循环,开支有限。当然,收效也有限。学报的名气就跟着大学的名气走,大学有名,学报就有名。大学默默无闻,学报也就沉寂。

但,从来只有尸位素餐的人,没有不起作用的岗位。对黄煌老师来说,运用学报这个喉舌利器来提升大学的知名度、来活跃大学的学术氛围,才是他要开疆拓土的所在。因此,他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先从发行上,大胆地走邮局订阅,也就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再从策划上,调整栏目构架,开辟专题板块,吸纳百家之言;最后就是勤奋而严谨的工作,从审稿、排版到印刷,都事必躬亲。

可千万别以为是黄煌老师不会带团队,这些事情都要自己到现场去监督。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在学报改革的初期,选择校外的印刷厂合作,是有很大压力的,成本首先就上去了,如果发行量不够,学报亏损,作为编辑部主任的黄煌老师必会承担责任。因此,新版的学报一经发行,就不能出现大的疏漏,比如印刷字迹模糊、出版时间滞后、内容错漏百出等等。在创业初期,领导人正该带领编辑部上下,勠力同心,确定好大框架之后,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非如此,不足以打动读者。

黄煌老师在编辑部工作了九年。看网上的资料,现在这份学报已经列入北大核心,是核心期刊的一份子。有投稿人评价学报的编辑认真负责,审稿意见简洁而犀利,很重视稿件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我想黄煌老师如果看到这些评价,一定会很欣慰的。

之前说学报是喉舌是阵地,那么到底要用这个喉舌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用这个阵地做什么样的事情呢?首先是设栏目收稿子,收录与否看的是科学精神、临床价值、教学价值等。文章里还提到了组织座谈会,举办写作培训班。前者是希望在高校里能有活跃的学术交流的气氛,后者是为了给基层中医一个出路。别看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学报,却是上通如许济群教授这样的名家,下达小杨医生这样的县城里的年轻医生,左手拉住学术派,右手攥住临床派,处处体现了黄煌老师的求真务实的学术追求和扶危救困的济世胸怀。

如黄煌老师所说,学报是一个高校连接社会的窗口,又是基层了解高校的唯一窗口。高校享有高学历,具备高级知识分子的身份,一堵院墙、一个头衔就无形之中拉开了和基层中医的距离。黄煌老师特别看到了这一点,相信也正因为有这样一段经历,日后才会格外关注基层经方医生的培训。

毕竟,有多少人可以到高校办公室、到省级医院去看医生呢?撑起中医大厦的,始终还是基层中医这一块块砖。作为普通人,我也很希望,随处可遇优秀的经方医生。

读到世界卫生组织会徽时,想起前段时间和孩子一起观看的介绍蛇徽由来的动画片,非常生动有趣。原来蛇徽,源于古希腊传说中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故事,他被古希腊人尊为医神。蛇徽寓意着世界卫生组织守护着全世界人民的健康。

读到“南京中医学院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之一,这可是学校的光彩”,我也为黄煌教授、南京中医学院和我们伟大的经方感到特别自豪骄傲。

读到“我有过不满,但后来,我也心定了,因为编辑部的小天地,空气是清新的。”十分佩服黄煌教授。黄煌教授职场情绪管理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虽然换到编辑部有过不满,但是很快调整好状态,减少内耗,既来之则安之,及时止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而且,做的每一件事目标明确,以目的论为导向,心有蓝图,扬帆起航,终能抵达。

读到黄煌教授在编辑部又认识了好多良师益友,既温暖又感动。人生路漫漫,良师益友常相伴,何其幸运,何其幸福。

读到近九年的编辑部工作对黄煌教授日后学术研究产生深远影响,明白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段经历都可以化为养料。

很开心又解锁一篇黄煌教授的佳作,收获颇多。外境无法改变时,及时调整心态,减少内耗,以目的论为导向,尽己所能做出成绩。又要广结善缘,结交良师益友。

灿灿

跟随《学报编辑部的故事》,我了解到了黄煌教授九年学报编辑部的职业生涯。他虽然处在高校教研边缘化的学术部门,但是却站在了社会与基层了解高校的唯一窗口。黄煌教授藉由这样的窗口,仍旧散发出他那全心全意热爱中医的热忱之光,把世界照亮。

学报编辑部在别人看来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支撑部门,在黄煌教授看来,是清新自由、独立伸展学术思想的空间。由此得到的启发是,当自己心定了,转念一想,自己所遇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是提供“在事上磨”的历练,更是提供“成事”的机会。就像黄煌教授,有过不满,只是暂时的,然后把重心放到如何当好学报编辑部主任上。

一是主动求变。人们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黄煌教授可一下子烧了“四把火”,实行了“四改”——改发行、改印刷、改封面、改栏目,目的是让《学报》走出学校,走向社会。黄煌教授总是有高瞻远瞩的大格局与大志向,校内发行的内部刊物,黄煌教授要做到与市场刊物齐平的水准与质量,这也是对学校,乃至对中医的推广宣传。黄煌教授也一直致力于经方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所以黄煌教授凝聚众力举办国际经方大会,经方无国界,造福全人类,这样博大的胸怀成就非凡的事业,就是心中有大爱的彰显。国际经方大会也是这样一个窗口,聚集经方专家、学者、爱好者的璀璨之光,照亮全世界。这就是黄煌教授一以贯之“取法乎上”的成事心法。

二是因势而为。黄煌教授在编辑部就是要把编辑工作做扎实,做细致。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一一过问,细细校对,唯恐出错,如履薄冰。黄煌教授说,虽然紧张但也愉快,特别是散发着油墨香的期刊送来编辑部的时候,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工作中的自我驱动很关键,“成事”的成就感就是特别好的自我激励。

三是广结善缘。黄煌教授在编辑部也结交了很多贵人和朋友。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张慰丰教授,他是黄煌教授的偶像,我想也是黄煌教授立志想成为的人,用我们惯常所说,就是“灯塔”一般的存在。黄煌教授说,“我很喜欢张老师来,因为他是我的偶像,是我心目中学者的形象。”“我从张老师那里学到做学问的方法,感受到一位学者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情怀。”“张老师的书,是为了研究,很多书中有他的批语。批语为钢笔字,蝇头小楷,字迹清秀端正,一如其人。”在黄煌教授这些饱含敬仰的深情着墨当中,我也“以文会师”喜欢上了有着学者风范的张教授,也感受到张教授对黄煌教授的关爱与提携。

读完此文,最大的感慨就是,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时间都会写出结果,给出答案。正如黄煌教授所说,“我在学报,不仅仅使知识面得到拓宽,思维更加严谨,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可以让我睁开眼睛环视四周,让心去感知临床中医的思维脉冲。这段经历,对我后来的学术研究影响深远。”有了九年编辑部经验的黄煌教授,对研究、对临床、对社会、对基层都有着深刻的连接与敏锐的洞察,不禁感叹,正是如此的经历成就了今日的黄煌教授!

金色城堡

这篇学报编辑部的故事,比起苦读和思想的放飞与回归带来的思想震荡,文中黄煌教授从未停止的呐喊和呼吁更让人触动。

黄煌教授呐喊着:

“有一个可以独立伸展学术思想的空间”、“中医高校理应为中医学术发展起到引导作用”、“有浓浓中医临床味的学报编辑部”、“有益于中医发展的学术思想”;

黄煌教授深刻的呐喊和呼吁着:

“那个思想还没解放的中医界”、“对中医、中医理论就是不敢说半个'不'字的中医界”、“学术空气沉闷的中医高校”、“处境艰难且缺少社会关注,但又对中医热爱最真诚、学习与研究最投入的基层中医们”,情真意切地呼吁政府和高校伸出援手,让他们体面地生活、安全地使用中医中药、尊严地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读到这里,相信每一位读者都能感知黄煌教授在编辑部的心定和成就感。

我想,黄煌教授及其团队让经方惠民的路途道阻且长,可是,我更坚信“经方人的这颗心,会承诺双手紧握不放,随着时间的更替轮转,换上不一样的景象”。

易锦

黄煌教授从教学的一线与学生们交流、开展社团活动转战到了学报编辑部管理学报的出版,对黄煌教授来说虽是换了一种方式与中医人交流,但角色的转换、工作方式的变化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那么容易顺利过渡的。黄煌教授的每一次转身都让我看到了他巨大的心量与做事的魄力与执行力,老师把《南京中医学院学报》这本原来的内部学术刊物打造成了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学术期刊、面向社会发行,这样学术交流的范围变得更广了,由全院扩展到全国。

黄煌教授对于学术论文客观审慎的态度也引人思考。不是只有正向的结果才是值得被书写的,负向的、无效的方法同样也值得被看见。我们很习惯宣传某种治疗方法对于某一种疾病的有效性,但是如果能够很清晰地说出某一种方法、药物在某种情况使用会有不利结果或是无效我们也可以好好去思考总结。

从书中我也看出来,不论是在讲台讲课,还是在学报的编辑部,黄煌教授一直没有放下临床。因为一路上一直有良师在专业上的指导与帮助:许济群教授虽然在编辑部工作仍然坚持门诊;在张慰丰教授的影响和指导下,黄煌教授在80年代完成了建国后中西医结合史的研究。

同样也结交了一些专业路上的朋友,通过学报与基层中医人的交流让黄煌教授对于基层中医的发展多了一些关心。不然老师不会有“基层中医对中医的热爱最真诚,学习与研究最投入,但他们的处境最艰难,社会没有关注他们,中医高等教育机构常常淡忘他们。我真希望政府和高校能拉他们一把。让他们也能体面地生活,安全地使用中医中药,尊严地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样发自肺腑的感慨。是啊,基层中医很多都是单打独斗,没有组织,没有支持,基层中医人的生存状态也同样有着血泪心酸。黄煌教授是怀着一颗“仁心”来推广经方。以前我理解的“经方惠民”是针对患者,读完这一段文字我才发现,并不是只患者受益,经方医生同样也是受益人群。医生治病有效获得工作的成就感,得到患者的认可与尊重,自我的价值也通过治病救人充分体现出来!

永慧

在读《学报编辑部的故事》之前,我是万万想不到黄煌教授居然做了九年的编辑工作。从这篇文章里,我对黄煌教授的钦佩又多了几分。

黄煌教授不仅是中医经方的权威专才,更是名副其实的通才。当我们普通人总是为“成为专才还是通才”的选择中患得患失时,黄煌教授除了主职工作外,把当时很多人替他感到惋惜的编辑部的工作也做得风生水起,还因此结了不少善缘,受益匪浅。他的这种不怨天不忧人,对工作的认真程度和展开工作的高度让人肃然起敬!

文中说:“编辑是第一个读者,我的选择标准是看内容是否符合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是否对中医临床有用?是否对充实教学内容有用?是否对发展中医启迪思路有用?”这几个反问句一环接一环,透露着黄煌教授作为医者的严谨、审慎和一丝不苟,还有他对写作者不易的体恤,也问得我胆战心惊,我们在开展一项工作时,不管满意与否,有没有来个灵魂拷问?有善始才有善终,正是因为这样,黄煌教授结了不少善缘,结识了许多名中医和教授,也得到了许多老师的指导和提携,以致于他在本文末尾说他在编辑部的这段经历,对他后来的学术研究影响深远。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把命运对你的安排都当作是 一项馈赠,全力以赴让它开出最美丽的花结出最甜美的果实,这才是通往专才和通才的正确途径,这是黄煌教授让我明白的道理。

敏求轩

虽是重读黄煌教授《学报编辑部的故事》一文,仍是思绪起伏,浮想联翩。

文中黄师对每一位人物的记述和描写都会引发我一诉衷肠的冲动,比如我崇拜的许济群教授,比如那位来自基层的“小杨”(我猜测书架上那四五本我爱读的经方著书就来自于他)……

文中黄师对编辑部工作的细致描写让我不禁联想到今年年初一口气刷完的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

追溯至上世纪初,中国经历着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变革。以陈独秀为首的一批有志之士,以北大为依托,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以倡导新文化运动、宣传新思想、培育新青年为基本宗旨,意在整个中国掀起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寻找一条科学的救国之路。他们倾尽热血,不畏强权,怀揣救国、振兴华夏的赤子之心。他们合力创办的《新青年》就像一道光芒穿透雾气昏沉的中华大地,使众多青年人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它启迪着民众的心智,坚定民众对民主和自由的信念。

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又一次经历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那是一个被称为朝气蓬勃、年轻有为的年代。改革开放给中国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中国同样经历着全方位的变革,最根本的体现也正是在于思想和观念上的转变。

从时间上来说,黄师接任学报编辑部主任一职是在经历了“思想的放飞”、完成学业走向讲台、籍由进藏做了一系列对中医及民族医学的思考,并从“中医学会”的学术活动中收获到不少启发……不得不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黄师之后三四十年的文字和讲座中,都可以看出,黄师从这段编辑部的经历中汲取了不可多得的营养,也获得了难能可贵的经验。这是一段具有极其宝贵意义的经历。

黄师上任后,对编辑部的工作做了调整,虽仅列举了四项主要内容,但我深知在细枝末节处黄师倾注了无数心力。在行文中,我看到黄师的领袖特质一一得以展现。黄师说:“我的想法,就是希望开门办学报,不要孤芳自赏;希望中医科研和教学要紧贴临床;希望学报要有思想性,中医高校理应为中医学术发展起到引导的作用”。黄师说,经方人爱做梦。我想说,黄师既有战略家的高瞻远瞩,也有着实干家的脚踏实地。

“经方”的概念虽然不是新的,但在悠久的中医历史长河中,经方一直不是主流,甚至几度沦为可有可无的境地。但经方是最贴近临床、是真正能起沉疴,救危证的“重器”,很多有建树、盛名流传后世的医家就是经方大家。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医界虽不乏经方家,但整体以医经学派为主,且有愈来愈盛之势。黄煌经方学说的创立与发展无疑阻力重重,其过程必定筚路蓝缕。正是黄师的坚韧不拔,让我们看到了如今的一片繁华锦绣。

细细读来,我不由自主地将黄师主办的学报与陈独秀的《新青年》做对比。

陈独秀说:我向各位保证,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会为之改观。他做到了。

黄师用了九年,也做到了!

陈独秀说:要找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来武装我们的人民,来塑造新一代青年,来创造一个崭新的国家。

黄师历览中医宝库,最终驻足并选取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用经方作为守正创新的利器,并通过著述和讲座手把手地教会民众如何运用经方。

李大钊评价说:一本《新青年》,给中国人带来了德先生和赛先生。一声新文化的呐喊,让我们中国人看见了新生活的曙光。

我想说:黄煌经方让我等迷茫学子终有窥得中医堂奥的可能。

……

尤其让我心念一闪随即被深深打动的是,黄师提到对院报封面的重新设计。陈独秀主持下的《新青年》,其封面也经历过几次设计改良。一本期刊、一本书的封面的确能反映出创办人的战略战术和所要传播的思想。

陈独秀每一次修改封面,都与其当时所处环境、所持理念、所欲付诸于实践的思想密切相关。最后一次修改:封面正中是一个地球,从东西两个半球伸出两只有力的手,紧紧相握。这暗示着中国人民与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必须紧密团结,也暗示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

黄师说:“将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志置于封面。这个徽标很美,是由一条蛇盘绕的权杖所覆盖的联合国标志,南京中医学院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之一,这可是学校的光彩。”这不仅透露出黄师由衷的自豪,也昭示着黄煌经方未来发展的路线图。

让中医走出象牙塔,让经方走出中国,黄师做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