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缺血性脊髓病的诊断与治疗

 邻村阿牛 2023-04-18 发布于四川

01


定义


指由于营养脊髓的血管闭塞或血流减少所导致的脊髓急性缺血性病变,包括脊髓梗塞和一过性脊髓缺血。

多为节段性动脉闭塞

脊髓血管本身的血栓形成很少见,血管的受压或远隔原因造成的闭塞多见。

02


病因


图片

其他全身性因素而致的血循障碍 :阿斯综合,某些血液病(伴有粘滞度↑和血球凝集),这些原因导致的脊髓梗塞大多发生在危险带(C4、T4-7)。

静脉系闭塞所致: 如静脉瘤、腹腔血栓性静脉炎等。

03


病理生理


脊髓对缺血的耐受力较强,轻度间歇性供血不足不会造成脊髓明显损害,完全缺血15分钟以上可造成脊髓不可逆损伤。

    脊髓的梗死可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灰白质软化、组织疏松、充满脂粒细胞,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晚期血栓机化,被纤维组织取代,并有血管再通。

脊前动脉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差,比脊后动脉更易发生梗塞。动脉硬化情况在脊前动脉多见。
好发部位:中下颈段,下胸腰髓。

04


临床表现


脊髓血管疾病常作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症,易被原发病所掩盖。
急性发病、神经根痛、肢瘫、分离性感觉障碍、尿便障碍等。
好发:C4和T5-T8水平

1.首发症状:

    以疼痛最为多见,多为病变水平如颈背或腰的突然剧痛,但也有整个病程中无疼痛者,疼痛性质通常与病变部位一致,为剧烈难忍的根性痛或为钝痛的索性痛。

2.肢体瘫痪:

    可在发病数分钟后至数小时内出现,多波及双侧肢体,呈不完全性瘫痪。肢体瘫痪的范围与病变节段有关。临床上以胸髓受损所致的双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截瘫最为多见。 

经过脊髓休克期后,瘫痪肢体才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增强、病理反射阳性等典型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症状。

3.感觉障碍:

    分离性感觉障碍是本病的特异性体征,躯体可有感觉过敏或异样。

    病灶水平以下的躯干和肢体可出现束性痛温觉减退或消失,深感觉和骶部深浅感觉保留或正常,或者仅轻微减退。感觉障碍的上界左右不一定相同,有的可相差数个节段。这种深-浅感觉分离和骶部感觉的保留或正常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性。

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1)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2)汗液分泌障碍  3)性功能障碍

05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脊髓前2/3区域, 中胸段或下胸段多见
·首发症状常突发病损水平根痛或弥漫痛
·短时间内发生弛缓性瘫,脊髓休克期过后转变为痉挛性瘫
·传导束型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障碍、深感觉保留)
·性感觉障碍, 尿便障碍明显
图片

脊髓前动脉分布区梗死

(中央髓梗死综合征)

图片

77岁女性,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表现为进行性四肢瘫,剧烈颈部疼痛向双上肢放射。MRI T2(图a)显示纵向高信号,T1(图b)及强化显示脊髓腹侧轻度不均匀强化(铅笔画样;图c箭头)。T2轴位(图d,f)显示C3/4水平脊髓前角对称性高信号(图d箭头为蛇眼征;图e箭头显示轻度强化),病变扩展到C5水平,累及脊髓后动脉分布区。 

图片

分型:按病变部位分:

上颈型:四肢痉挛性瘫。

中、下颈型:上肢弛缓性瘫,下肢痉挛性瘫。

胸型:双下肢痉挛性瘫。

腰骶型:双下肢弛缓性瘫。

06


脊髓后动脉综合征


脊髓后动脉侧支循环良好,极少闭塞,或症状较轻,恢复较快。

急性根痛,病变水平以下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Romberg征(+)

痛温觉、肌力保存,括约肌功能常不受影响。

图片

脊髓后动脉/脊髓后外侧动脉分布区梗死


图片

57岁女性,脊髓后动脉和脊髓后外侧动脉分布区梗死。矢状位和轴位T2(图a,c)显示高信号(箭头),DWI高信号(图b) 

图片

07


脊髓前角内眼系统之间的

分水岭区梗死(蛇眼症)


图片

71岁男性,腹部外科手术后在ICU发生顽固低血压,导致脊髓前动脉分布区血流动力学性梗死。矢状位T2显示铅笔画样高信号(图a,箭头),轴位T2(图b-d)显示蛇眼征 。

图片

08


诊断要点


急性发病,从首发症状到最高峰大多仅为数分钟至数小时。

先有疼痛为节段性根性疼痛,继而出现瘫痪。

脊髓损害的症状、体征符合脊髓的血管分布。如脊髓前动脉血栓,会出现痛温觉丧失与局部触觉深感觉存在的分离性感觉障碍;而脊髓后动脉梗死,则出现痛温觉存在而深感觉丧失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中央动脉梗死,仅有弛缓性瘫痪。

辅助检查尤其是MRI可协助确诊,可在脊髓病灶部位显示缺血性改变,不仅能发现脊髓软化灶,而且可以发现导致脊髓继发性缺血的病因,如肿瘤、脓肿或椎间盘突出等。

脑脊液检查无色透明,压力正常。蛛网膜下腔无梗阻,奎肯试验无椎管梗阻现象,细胞计数和蛋白含量稍有增高。 

09


辅助检查:核磁共振检查


图片

脊髓前动脉梗塞

10


鉴别诊断


能够造成横断性或部分性脊髓损害的疾病很多,因而为脊髓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带来了困难。

脊髓TIA:多发性硬化;血管性间歇性跛行。

脊髓梗死:自身免疫性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脊髓肿瘤或其他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压迫症,以及脊髓脱髓鞘性疾病都能产生与脊髓梗塞相似的征象,必须通过MRI,或脊腔造影术(如无MRI设备),或脑脊液检查予以排除。

11


治疗


治疗限于对症,要勤翻身,注意皮肤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结合理疗与工疗。

 缺血性脊髓病的治疗原则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似,可应用血管扩张剂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但效果不肯定。低血压者应予纠正血压,疼痛明显者可给予镇静止痛剂。

 截瘫病人应加强护理,防止合并症(如褥疮、尿路感染、坠积性肺炎等)的发生。急性期过后或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肢体功能训练及康复治疗。后遗截瘫病者按脊髓炎恢复期办法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 

文:针灸七病区

编审:赵贵捷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