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标准

 玖壹聚 2023-04-19 发布于河南




一个人生活跟连个人一起有什么不同?某种程度上也仅仅是从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

——晰瑞

其实小林跟紫菱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确切来说是认识的时间也不长,在这不算长的时间里要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那只是矫情,不过囿于外界的眼光和年龄的限制,一些事情还是要有个说法,既是给自己一个答案,也是给他们一个交代,而这所谓的答案和交代本身是不需要用所谓的感情去支撑的,对于这些紫菱和小林也自然是明白,两人心知肚明,彼此言不由衷。

尽管最开始小林也想尝试培养感情,无论是通过事件还是通过细节,具体来说就是两人会经常约着出去玩,平时小林也会偶尔准备个小礼物给平凡单调的生活增加一些事件节点,尽管小林也觉得这样有点一厢情愿,但人事总还是要尽的。

对于紫菱而言,更多时候也是被动反馈,偶尔也会主动联系,谈不上有意为之,多是礼尚往来,尽管她也觉得这并不像是在谈感情,一切好像跟以前没什么不同,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该上班上班,不一样的也或许仅仅是需要额外空出时间去针对一件事情做长久的输出,某种意义上更像是在做一个项目。

有些事情的发生是需要一个大前提的,而这个大前提也是决定后续发生什么事情的条件和基础,并且以这个前提为标准,能够衡量后续一切事情发生的原因,我更愿意称之为追根溯源。

比如以交易目的为前提的协议促成,看的就是目的和效益,而其他内容也都是在此基础上的附加,有点像是谈客户,效益当然是首先要考虑的,但后期也不能排除在这样的交易中培养出一些个人情感。

当理解了这些以后,也就不会太过强求一些行为上的表达,标准就放在那里,当自己有了额外的想法以后,先对照那个标准,也就能理解一些表达。

比如生病的时候小林不再去指望紫菱的关心,该看病看病,该吃药吃药,自己的身体自己养好。比如,紫菱也不再奢求小林对自己一些要求的理解,一些日常的“惊喜”并不是自己所在意的。

放在工作中,一些标准同样适用,一些工作本身是要赚钱的,还有一些项目本身是要赚名的,其中还是要区分对待的,当一个标准确定以后,也就能够根据那样的标准去进行后续的措施决定,也就不要说什么“为谁辛苦为谁甜”,选择的同时就意味着后果的承担。

很多时候,作为个人,也要给自己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一方面是自己想要什么,一方面是自己想要做什么,前者是目的,后者是行为,一个是基于现实,一个是考究于情绪。不要存在额外的想法,世界是不会同意让你去那样想的。

对于未来的无数想法也因为一些标准的出现变得愈发犀利和清晰,不给人多余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就急匆匆的奔向结局,所以,对于这些,小林也不愿意去想太多,且随意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