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皖江北岸桐枞庐三地四支南阳叶氏同根同源考略

 文乡枞阳 2023-04-19 发布于安徽

皖江北岸桐枞庐三地四支南阳叶氏

同根同源考略

水心堂后裔|叶明国

2016年初,我和本家兄弟四人邂逅庐城,齐聚“天地一号”酒店,共同发起七修宗谱之义举。当我看到未曾谋面的六修谱时,才知道我有一位先祖是在青史上留名的了不起人物,他名叫叶琛(《明史》卷128  列传第16)。元末明初,他与刘基、宋濂、章溢并称“浙东四先生”,又称“浙西四贤”;后追随朱元璋开疆辟土,成为明朝的开国功臣。这让我很以为自豪,由是开启了我的家族情怀,家族情结始植于心。我开始埋头钻研族谱,为本族续修尽心尽力;同时,从中获悉与始迁祖有关的兄弟信息,了解桐城、枞阳和庐江南阳叶氏的木本水源。

正是从族谱中得知,叶琛和朱夫人共生育四个儿子,分别叫道荣、道元、道华和道蔚。我族一世祖名道蔚,字贞一,是他们的第四子,朱夫人随幺子一起生活;兄弟四人先后都迁至桐城。谱序中虽点到了其他三人落户的方位,但具体地址不详;好在没有超出桐城(含今枞阳)地界,只不过是分散居住而已。

在本族宗谱七修期间,我已找到了贵公支派,因它在桐城属名门望族;七修结束后,大概是2021年2月,我找到了道元子福二的叶家河支派;2021年阴历腊月二十二晚上,道华公后人叶项看到我在网上发的寻亲帖子,主动联系上我。就这样,四大支派总算在分开600年后,终于在和平盛世又有了正式联络。我相信列祖列宗和叶氏宗亲们都会感到非常欣慰!

去年3月5日,叶军叔率领民主弟兄和我一起,冒着疫情风险去峡山瞻仰琛公墓碑,并参观了在建中的纪念亭现场;疫情稍缓,在道元后人立新宗亲的倡议和组织下,中秋节后的农历八月十六,道元、道华、贞一后人共二十多位代表首聚峡山,举行了第一次共祭活动。郑重地向世人宣示:我们拥有同一个先祖,同根同源,一脉相传,我们是真正的“一家人”!

一、共同先祖叶琛之生平事迹

叶琛(1305—1362,史书记载出生年月为1312年,有误),字叔玉,又字景渊,改名伯颜(见《南阳郡叶氏宗谱》),浙江丽水莲都人,家住碧湖镇高溪村。叶琛天资聪颖,博学多才,非同常人。与同乡青田人刘基、浦江人宋濂、龙泉人章溢并称元末明初“浙东四先生”或“浙西四贤”。

天历元年(1328),游学京都,因才能超群,入通政院任宣使(经查《元代进士录》和《丽水县志》等史料,叶琛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凡族谱记载“中进士”或“中探花”,皆有误)

元至正三年(1343),授浙江兼代宣抚使。四年(1344),任歙县县丞代县尹。整肃吏治,智破盗墓案、慧眼识惯贼;歙县年产纸五百万张之多,官府以其质差价贱为由加重百姓赋税,琛明察其中弊端,改革赋税,减轻百姓负担,还利于民,得到百姓拥戴,朝廷褒奖,辟为江浙行中书省掾史。

九年(1349)春,升青田县尹。兴建明伦堂、聘请六经讲师、增加学田、每月参拜孔圣。后派往龙泉开垦田地,事毕,调武义垦田定赋。青田百姓向省郡请求叶琛返回青田。叶琛回青田时,迎接彩船首尾相接,长百多里(见《青田县志》)

至正十二年(1352)八月,他升任处州路总官府判官,阶转承务郎。次年(1353年)三月,辅助章复州(当年婺源由县升州),参与徽(州)饶(州)一带“平乱”,“甲午权知州事括苍叶侯景渊”(见《婺源县志》22册82页),立功后任职行軍都事。

十五年(1355)六月,受命前往招安黄坛吴德祥;十月被劫持至黄坛寨中;十六(1356)年四月放归。十七(1357)年,升为浙东道宣尉副使兼处州路同知;四月领兵到沐鹤镇(今鹤溪),八月派遣副将陈仲真平定庐茨义军。十八(1358)年春,改任处州路治中,统率官兵进讨吴德祥,九月平定;因功授行省元帅。

十九(1359)年四月,朱元璋命枢密院判官耿再成与参军胡大海领兵攻取处州,琛扼守古道天险桃花岭;命参谋林祖彬屯兵葛渡,命陈仲真等据守樊岭(今属武义)。

二十(1360)年三月,经胡大海等举荐,与刘基、章溢、宋濂应召结伴而行同赴金陵,朱元璋亲自接见,并曰“我为天下屈四先生”;后与宋濂同授营田司佥事。至正二十二(1362)年正月,朱元璋接受陈友谅丞相胡廷瑞投降,占领了龙兴(今南昌)。改龙兴路为洪都府,任命叶琛知洪都府事(《明太祖实录 卷之十》)。阴历三月下旬,元降将祝宗、康泰叛乱,叶琛被俘。《明史》记载:“琛被执,不屈,大骂,死之”,配享南昌忠臣庙,葬老家黄坛岭。叶琛先是被封为“大中大夫、轻骑都尉”;洪武三年(1370),又被追封为南阳郡侯,入祀于鸡笼山功臣庙。明太祖赞说:“叶琛为明朝建立捐躯,建树卓异超群,立下丰功伟绩,实在没有辜负我招贤纳能的意愿”。

天启三年,礼部尚书林尧俞言:“谥典五年一举,自万历四十五年至今,蒙恤而未谥者,九卿台省会议与臣部酌议。”帝可之。然是时,迟速无定。六年,礼科给事中彭汝楠言:“耳目近则睹记真,宜勿逾五年之限。”又谓:“三品以上为当予谥,而建文诸臣之忠义,陶安等之参帷幄,叶琛等之殉行间,皆宜补谥。”事下礼部,以建文诸臣未易轻拟,不果行。至福王时,始从工科给事中李清言,追谥开国功臣李善长等十四人,正德谏臣蒋钦等十四人,天启惨死诸臣左光斗等九人,而建文帝之弟允熥、允熞、允熙,子文奎,亦皆因清疏追补(《明史》卷六十·志第三十六)。经查阅《弘光实录钞》,叶琛不在受封之列。

叶琛称得上文武全才,文可理政,武能安邦。宋濂《叶治中历官记》中说,“自后出历侯之所治,处父老言其事,至有泣下者,予愈知侯之为人,有不可企及。呜呼!循吏之绩,不白于世久矣,有若侯者其可不谓之贤乎”!难怪著名谋士陶安曾在明太祖朱元璋面前评价“浙东四先生”:臣谋略不如刘基,学问不及宋濂,治民之方不及章溢、叶琛。明嘉靖朝工部尚书章拯对叶琛有很高评价,他在《三贤祠记》中写道:“栝山将神,先生诚意伯刘公基(刘基),御史中丞章公溢(章溢),缙云伯胡公深(胡深),南阳侯叶公琛(叶琛),皆人杰也。”

二、对共同先祖叶琛之考证

综合桐城、枞阳、庐江三地四支南阳叶氏宗谱记述,南阳侯叶琛和朱氏夫人共生育四子,四兄弟依次排序是:老大道荣,老二道元,老三道华和老四道蔚。举家迁徙路线图:从歙县到金陵,由金陵回到婺源(过渡),再由婺源迁至桐城(老四在南陵过渡)定居”。四兄弟迁到桐城的时间顺序是:先是老二道元,于洪武年间;其次是老大道荣,于靖难之际;再到老三道华,最后是老四道蔚(其母随之,从婺源开始迁南陵,之后再迁至桐城),于永乐年间。那么有何为证呢?

其一、有道元、道华、道蔚三家族谱书文字记载(书证)

〈一〉道元公(叶家河叶)族谱序文中关于世系源流记载摘录

1、像赞摘录

(1)叶琛公像赞“文章昭回云汉,忠节炳朗日星,从来不多概见,国朝第一名臣。”——《叶氏支谱》卷三《像图赞》。

(2)道元公像赞“平寇垂勋,御侮著绩,奕禩流芳,恩荣世袭。”——《叶氏支谱》(谥锡忠显御史道元公遗像及赞文)

2、谱序中关于世系源流记载摘录

(1)“…独至琛公者,当元季时隐于浙之处州,与刘宋濂章溢诸先生相友善,及明兴,同应聘为佐命。后膺简出守南昌,陈寇大举困城,饷援俱绝,死之。夫以孤城久困,而志不少屈也,烈烈大节,非即张巡,许远其人哉。明太祖嘉其忠,而赠以南阳侯,建庙致祭宜矣。公生子四:长道荣、次道元、三道华、四道蔚,俱因父难,奉母避乱於徽之婺源。继复偕迁於桐城,而兄弟各建居焉。开基於吾桐岱鳌山之阳者则道元也,道元生子:福一、福二,两人焉。福二又爱择於吕亭驿之东偏,田肥美,竹树苍茫,河水萦带,遂别兄於岱鳌,而创居至此,叶家河之所由名,而叶氏之所由来也…”——《叶氏源流小序》〈乾隆十七年(1752)   施泽〉

(2)“…吾族居叶家河也,於今盖有十余世矣,如祖则推道元公。而史所载琛公者,其父也,生于元至正间以文学著,中探花,目击元纲解纽,国祚将移,遂隐居不仕,与刘基、宋濂、章溢诸公为莫逆交。太祖高皇帝起崛於壕,四人俱往,从焉,高皇帝称为先生不名。后克南昌,命琛公镇之。时陈寇悉至,我琛公势尽力穷,志在死敌,因犯陈而亡,南昌之父老沐其存日之恩,膏悯其没世之忠,义刻像於豫章,忠节庙四时享祀不忒。高皇帝嘉乃丕绩,封为南阳郡公。时我始祖道元公尚避乱於徽州之婺源,闻父殁,奔丧南昌,从后负像归,道经桐城,爱岱鳌之胜,乃居焉。生子二:长福一,次福二。后道元公临老,复归婺源,遂终焉。后其子若孙,岱鳌山推福一公为始祖,叶家河推福二公为始祖,所由来也…”——《 叶氏谱序》〈乾隆十七年(1752)〉

(3)“…今叶氏自道荣公、道元公、道华公、道蔚公迁桐,居地虽不甚远,而各迁者不可胜数,子孙繁众难以协合…”——《叶氏续修谱序》〈康熙壬戌年(1682)   张英〉

(4)“…叶家河支派来自岱鳌山。考叶氏琛公生子四,俱次第迁桐。道元公占籍岱鳌,其次子也。而长三四各有创垂…”——《叶氏支谱世系小序》〈乾隆十七年(1752)王云程〉

(5)“…大凹叶姓溯自得姓以来,代有闻人,其上祖讳琛,明太祖时,擢高第,以忠义显於朝,后之子孙世以清白相承。道元公宦游桐城,爱大窊山形之胜,遂居焉,生二子:福一、福二,暮年归婺源省墓,仍终婺源。后居大凹山者即以福一为始祖,福二迁叶家河遂别为一支…”  ——《叶氏重修族谱序》〈乾隆壬申年(1752)吴敬〉   

(6)“…逮元至正时中,先公琛见元运将颓,科甲隐居浙之处州,后佐明太祖,力战中原,与友谅敌,既胜复困,效忠报国,追赠南阳侯。生子四:道荣、道元、道华、道蔚。道元公由婺至桐,卜筑於岱鳌山,生子二:长福一、次福二。福二又别迁於吕亭东偏之叶家河居焉,彼荣、华、蔚三公者,各分支派,皆不可稽。后岱鳌山以福一公为始祖,而叶家河遂以福二公为始祖焉,是非叶家河与岱鳌山所分支乎?兹亦不赘…”—《谱传》〈乾隆十七年(1752)十一世孙  士植〉

(7)“…元至正时婺州琛公及第探花,见元运将颓,隐居不仕,后从明太祖高皇帝戡乱,为帷幄臣。殉节南昌,追封南阳郡侯。有子道荣公、道元公、道华公、道蔚公伯仲四人,因父终难,自婺源次第迁桐。道元公生子长福一、次福二。福一迁居岱鳌山,我叶家河一派乃福二公裔也…”——《叶氏重修族谱自序》〈乾隆十七年(1752)十一世孙 士栋〉  

(8)“…吾桐叶氏文采彰彰,功名藉藉,自春秋叶公诸梁至明探花琛公,簪缨累世,代有伟人,班班可考。琛公四子道荣、道元、道华、道蔚各迁其地,惟道元公次子福二公爱北乡吕亭驿,峰峦秀丽,河水清涟,故卜居驿之东偏,而叶家河以名地以人传也…”——《南阳郡叶氏重修支谱序》〈道光七年(1827) 张聪贤〉

(9)“…前明有讳琛公者,以文学著,中探花后以剿陈寇而死于难,南昌之民悯之,为之立庙至今,享祀不忒,以云勋铭钟鼎,气凛山河,夫复何愧!琛公子四道荣、道元、道华、道蔚奉母逃难于徽之婺源,后又迁桐…”——《鸣鹏倡修谱序》〈道光七年(1827) 吴庭煇〉

(10)“…谨按旧谱所载,吾族始受姓氏历世久远,元末讳琛公从明太祖,督师南昌,剿陈寇死,封南阳郡侯。子四人,道荣、道元、道华、道蔚,奉母朱夫人避乱居婺源。道元公先迁桐,居岱鳌山,长福一、次福二,未几,福二公改迁叶家河;道荣公亦迁桐,居西门;道华公迁桐,居峡山;道蔚公奉母迁南陵,复迁桐,居柳祖寺。就此而论分居四支,同为琛公后,因议合谱。按吾家旧谱,迁桐始祖讳贵,世居婺源,明初商于金陵上清河,靖难之际卜居桐之西山,传为汉太尉讳尤四十九世孙,唐讳林秀二十一世孙,不详其祖若父名。大约先后来桐,乡城远隔,并不知同祖。迁居事参考新安新谱,唐长兴元年,岁大饥,衢寇纷扰,林秀公率义勇到婺源忠平镇剿捕,始平,发廪赈济民,深德之遂在焉,诏授越州司户,勋民昭著如此。乃君家旧谱载太尉而不载林秀公,似我两家分派已在林秀公以前耶。新安新谱未载琛公事,岂公之发迹不在婺源?而其子奉母避乱暂居,旋即转徙耶…”——《重修叶家河支谱序》〈道光七年(1827) 族愚弟灼,备注:叶灼系贵公后裔〉

(11)“…我中兴祖琛公,明太祖时擢高第,以忠义显于朝,生子四:道荣、道元、道华、道蔚。俱因父难奉母避难于徽之婺源,继复偕迁于桐,而兄弟各建居焉,开基于岱鳌山之阳者,则道元也…”——《续修支谱自序》〈道光七年(1827)十五世孙 向南〉

(12)“…南阳叶氏,自春秋时沈诸梁食采于叶,是为受姓之始。历汉唐宋元,代有传人,班班可考。至明洪武间,有琛公者,以探花及第,从龙佐命,战殁于南昌,诏立庙祀焉。琛公子,明御史道元公,始迁桐,居岱鳌山。一传至福二公,爱山水之胜,卜居吕亭驿之东偏。宅旁一河,名叶家河,殆地以人传欤…”——《叶氏重修支谱序》〈光绪十六年(1890) 倪廷庆〉

(13)“…南阳叶氏,自前明琛公次子道元公迁桐之岱鳌山,生子二:曰福一,曰福二。福一公留居岱鳌,福二公迁居吕亭驿之东偏,而名其地为叶家河,自是为叶家河叶氏。后又建祠吾里天马山之阳,而其子姓复徙居于麻山左右…”  ——《南阳叶氏六修支谱序》〈中华民国三十年(1941)姚孟振〉

3、谱文中关于世系源流记载摘录

(1)《叶氏支谱 卷三(渊源系图)》(第八至十三页)琛公,元末中探花第,见元天运已去,人心已离,遂隐居不仕,与宋濂刘基章溢交好。后明太祖崛起中原,翻然改曰“其真汉主也!”遂从之为帷幄之臣。参密谋典词诰。太祖称为先生而不名。后兵克南昌,陈寇争之,统军出击大胜之。友谅率兵围之月余,兵疲粮尽,复率十四将鏖战而死。太祖登极,追封南阳侯,立庙设像祀之。夫人朱氏,子四:道荣、道元、道华、道蔚。

道荣,行兰二,讳贵,与诸弟因父终难,偕母避于婺源,后迁桐城西门;妣,胡氏。道元,行兰三,讳恩,由婺迁桐岱鳌山,夫人王氏,生子二,福一、福二。道华,行兰四,迁桐城峡山。道蔚,行兰五,因兄居桐城,同母朱氏迁南陵,生子茂九。茂九复迁桐城柳祖(子)寺。                      

(2)《叶氏支谱(老世纪)卷五》(第1-2页):“一世祖道元,世袭忠显御史,讳恩,行兰三,生元顺帝时。因父靖难南昌,贼兵未宁,偕母朱氏夫人避居徽之婺源。后明太祖高皇帝扩清中原,思琛公之忠义,赐以御史,宦游皖桐岱鳌,爱山水之明秀,乐风俗之,遂卜宅于岱鳌山之旁,厥后临老复归婺源祭先祖墓,终于源,葬椒冲,有碑。配夫人王氏,生卒未详,葬岱鳌山大窊(同“凹”)。生子福一(官山派),福二。”

〈二〉道华公(峡山叶)族谱序文中关于世系源流记载

1、像赞摘录

(1)南阳侯琛公像赞“忠节炳朗日星,从来不多概见,国朝第一名臣”(备注:应该是丢了第一句“文章昭回云汉”)。

(2)袭封南阳侯道华公像赞:披赤心以扶国,食报无穷拓鸿业,以肇家庙祀何极。

2、谱序中关于世系源流记载摘录

(1)“…吾族之居峡山也,于今盖有十余世矣,始祖则推道华公。而史所载琛公者,其父也。以文学著中探花;目击元纲解组,国祚将移,遂隐居不仕。与刘基宋濂章溢诸公莫逆交,毋何我太祖高皇帝起崛于濠。四人俱往从焉。高皇帝称为先生而不名。后克南昌,命琛公镇之。时陈寇悉至,我琛公势尽力穷志在死敌,遂犯陈而亡。南昌父老沐其存日之恩膏,悯其没世之忠义,刻像于豫章忠节庙,四时享祀不忒。高皇帝嘉乃丕绩,封为南阳郡侯。时始祖道华公尚避乱于徽州之婺源,闻父已没奔丧南昌,后负像归。道经桐城爱峡谷之胜,廼居焉…”——《旧叙》〈崇祯九年(1636年)九世孙 玉芳〉

(2)“…始祖道华公与弟道蔚公,于高皇帝二十八年釐正其牒始自周之叶公,历汉唐宋元迨我琛公及道华公,其世系班班可考…”——《谱序》〈崇祯丙子年(1636年) 太仆寺少卿 倪应眷〉

(3)“…我始祖与峡山始祖,明初俱自婺源而迁桐城,而或先或后不一其时,或城或山不一其地,遂各成一族,所谓一而二,其实无二姓也。道华公始迁于桐之峡谷即厘正谱牒,系班班可考焉…”——《叶氏宗谱 卷首 酉序》〈乾隆32年 (1732年)族裔 酉〉

(4)“…吾宗先世姓肇叶公望出南阳至汉大中大夫。望始迁丹阳,后克承公适黄巢之乱,始迁歙之黄墩。厥孙唐承直郎林秀公,始迁婺源之忠平,子孙蕃衍,文章节义,簪笏蝉联为新安钜族。元至正间琛公厘正旧牒世次昭然。胜朝开国,琛公靖节南昌,子道华公荫爵,爱桐峡山之胜,遂卜居焉…”——《续修族谱自序》〈乾隆丁亥(1732年)七月十二世孙 麟书 士元〉

(5)“…受姓之始则首叶公。叙迁派之由,则推前明忠烈琛公之子道华公,而他处弗言,盖亦老泉亲尽不及之意乎…”—《重修族谱序》〈乾隆三十二年(1732年)王洛〉

3、谱文中关于世系源流记载摘录

琛公,元末探花,见元天运已去,人心已离,遂隐居不仕,与宋濂刘基章溢称莫逆之交。后明太祖崛起中原,公翻然曰“其真汉主也!”遂从之,为帷幄之臣,参密谋典词诰。太祖称先生而不名。后兵克南昌,陈寇争之,统军出击大胜之。友谅悉,兵围之月余,兵疲粮尽,复率十四将鏖战而死鄱阳。太祖登极,追封南阳郡侯,谥忠烈袭爵,立庙设像祀之。夫人朱氏,追封一品夫人。事载明纪。子,道华、道蔚。公葬桐城峡谷月山之顶,有碑。(该记载有误。据《南昌府志》记载,“琛公配享功臣庙”,他和行省都事万思诚先就义于南昌;其余十二人后战死于南昌周边,功臣庙统一建在南昌。)

道华,行兰四,生元末八月二十二辰时,因靖节南昌,兵贼未息,偕母朱夫人居徽之婺源,后明太祖扩定中原,思琛公之忠义,袭封南阳郡侯,赐铁券二道,娶杨氏袭封一品夫人。子:茂一,茂二,茂三。公宦游桐城,爱峡山之胜遂居焉。公葬祠后月角东嘴午向,妣葬祠后小塘东嘴酉向。

道蔚,行兰五,因兄居桐城,公同母迁南陵,子一茂九。

〈三〉道蔚公(井边叶)族谱序文中关于世系源流记载

1、像赞摘录

(1)南阳侯琛公赞曰:文章昭回云汉,忠节炳朗日星。从来不多概见,国朝第一名臣。

(2)谥锡忠显御史道元公赞曰:道元之德,朝野相蒙;道元之功,岱岳并崇;厥德厥功,伊谁与同?

(3)叶家井始祖贞一公赞曰:贞公仪容,盖世之雄;忠信孝友,正气所钟;迁桐自婺,卜居柳峰;古井之畔,永为华宗。

2、谱序中关于世系源流记载摘录

(1)“…独至琛公,当元季时隐于浙之处州,与刘基、宋濂、章溢诸先生相友善,及明兴同应聘为佐命,后膺简出守南昌。陈寇大举困城,饷援俱绝死…夫以孤城久困而志不少屈也,烈烈大节非即张巡、许远其人哉!明太祖嘉其忠,而赠以南阳侯,建庙致祭宜矣。公之子道元、道华因父难奉母避乱,与昆季贞、贵二公同处徽之婺源 ,继复偕昆季分徙于桐。迁柳峰北者,贞一公也;迁西门者,贵公也;迁峡山、岱鳌山者,道元、道华也。贞公传四世至思贤、思铭,贤公复徙庐至双涧…”——《叶氏源流宗谱序》〈万历辛亥年(1611年)  章应斗再撰〉

(2)“…历传至林秀公为秀州司户参军,值朱温乱,克全唐节。历新安之婺源,实始于林秀公。昔余与表兄履文先生同试南闱,寓金陵上清河表兄族人昌组家。叙居婺迁桐有数支,溯其源咸属贞公之从兄弟也。贞公为汉太尉四十九代之后,唐秀州司户林秀公二十一代之裔也。迁桐西门讳贵公者,今曾城先生是其后也;迁峡山讳道华者,茂一二三是其后也;迁叶家河者讳道元者,福二公是其后也。贞公迁柳子寺井边,即余外祖父之始祖也。公之家于柳子寺有年矣。历四世传思贤公、思铭公,思贤复徙庐至双涧,迄今十有余世。…家乘之修。将竣,命余为之序,余即以平昔阅之史鉴,闻之上清河昌组者述之于首,以俟叶之后世子孙知所由来耳…”——《叶氏宗谱序》〈万历辛亥年(1611年)赐进士第愚外孙  许可镳〉

(3)“…第溯叶氏地祥之祖,则自明之贞一公始。公世居徽之婺源,因避乱红巾,遂渡江迁桐之东乡,见黄山峙其前,方溪带其后,龙山耸翠于左,柳峰挺秀于右,山水奇秀,固桐之武陵区也。于是手 剪蒿蓬,遂开基兹土以耕凿,诗书世其家。生子四人,伯寿一,仲寿二,叔寿三,季福四。寿二传茂春,茂春传思贤、思铭二公。贤公之裔后复徙潜(川)之双涧口以家焉。福四传庆熙,庆熙传克昌,克昌传祥瑞,祥瑞传光世,而复迁庐之北乡妙光寺居焉。自今数支昌炽,家声几甲潜桐…”——《叶氏宗谱序》〈康熙四十年(1701年)邑庠生  王梦豸〉

(4)“…余族系何基而昉乎?始自南阳,继迁婺源,迄元末我贞公偕兄弟避红巾乱,遂由婺源迁桐,卜居柳峰之北。生四子,长寿一,次寿二,次寿三,次福四。寿二传茂春公,茂春传思贤、思铭,思铭仍留于桐。我祖思贤于明成化三年复徙庐邑,筑室双溪焉。传六世至我和公与桐守泉、思泉、象朴、逸宇、桐郊、芳林于明万历辛亥岁,崇修家乘。今又百余年,…今年夏四月,有杨子又瞻自宛陵来,挟姓氏之图以献,族之少长咸翕然称快,爰授杨子以家乘之任。杨子按次而考之,上遡元明,下逮本朝,其中不可知者盖阙之,纂订一谱,派衍一十六世…”——《重修宗谱序》〈康熙辛巳年仲冬月(1701年)十三世孙 维典〉

(5)“…可合之时则不得不分之者,往往然矣。余叶之自婺源而迁桐者众矣,若道华公、道元公、贵公与余贞公兄弟也,此本合而不可分者,故畴昔之谱同。乃迄今三百余年,子孙蕃衍以数千计,里居星散以数百计,散而徙四方者,道阻且长,以数千里计,欲如畴昔之合, 势必有所不能。何则?昔之人亲,今之人疏;昔之人寡,今之人多;昔之人聚,今之人散,则虽起昔人于今日,亦不得不听其分而不合也。故兹谱之修,独分之而不合之,专详柳子、双涧、妙光寺之一脉,于贞公一十六代之世系则序之,而外此弗序也…”——《续修家谱序》〈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三世孙 雄〉

(6)“…即如吾祖贞、贵二公,兄弟自婺迁桐徙庐,其谱具在。有明之际所载,贤者若而人,不贤者若而人,才者若而人,不才者若而人。今按籍而稽之,其愿为贤者乎,抑愿为不贤者乎,其愿为才者乎,抑願为不才者乎,此不待智者而后辨也。予尝读之,每掩卷太息,以为不能与…”—《续修家谱序》〈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三世孙 可俊〉

(7)“…吾家系出聃季,继迁婺源。自周而秦汉,由晋魏及唐宋,前后五代中各有传人。逮元末我贞公避乱迁桐柳峰,始有叶氏,群奉公为一世祖,其发源于积石岷嶓也…”——《重修家谱序》<康熙辛巳年(1701年)十四世孙  万荫>

(8)“…余南阳叶氏,其先楚人,司马公戌生子高公诸梁。子高公靖楚难,老于叶。叶,封邑地名也,子孙因以为姓。得姓以来,代有闻人。吴有都尉公雄,唐有处州公法喜,宋有宰相颙公,有参政公梦得,有水心先生,适继有南阳侯琛公,有谥锡忠显御史道元公,其他垂声名、光史册者盖多。惜乎,遭逢元季兵燹流离,我始祖贞一公自婺迁桐,未携旧牒,世系缺如,可胜叹哉…”——《三修宗谱序》〈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十三世孙  月盛〉

(9)“…我始祖贞一公,其先居徽之婺源也。因元末避乱红巾,渡江适桐,卜居井边,传至四世讳思贤、思铭二公。贤公素爱山水,于明成化三年遊至庐之南乡。环宅左有双涧溪焉,绿竹丛生,猗猗增华…”——《三修宗谱序》〈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十三世孙  瑞〉

(10)“…吾邑东乡叶氏,始迁祖曰贞一,元至正间与其从父昆弟曰贵、曰道华、曰道元,由徽之婺源辟地至桐。贵居邑之西门,道华居邑之峡山,道元居邑之叶家河。而贞一居柳峰北麓之井边,遂为井边叶氏…”——《叶氏四修宗谱叙》〈道光廿七年(1847年)修职郎、副举人  房聚五〉

(11)“…至春秋时,楚沈诸梁食邑于叶,以受姓,历数千载,代有传人。至贞一公于明初由婺源迁桐,宅于东乡柳子寺,此南阳叶氏发祥之始祖也。历四世至思贤公、思铭公,相为济美。贤公谋迁于庐邑,铭公仍居于桐…”《叶氏四修宗谱序》〈道光廿七年(1847年)赐进士出身  方宝庆〉

(12)“…吾族自春秋楚子高公得姓以来,数千年有奇,顾其代荒远,略之可也。由明初之由婺迁桐者,断之支派有四:贵公,迁桐之西门,球之始祖也;道华公,迁桐之峡山;道元公,迁桐之叶家河;贞一公,迁桐之柳峰井边地。贞公之四世有思贤公、思铭公,铭公仍贞公之旧,贤公后徙庐之双涧,世为庐人焉。人之称叶氏者,往往区井边、双涧、西门、峡山、叶家河而五之,而不知吾叶氏之始迁祖者,固兄弟行也。故前代之谱从合。支分派别,土著各远,始支其祠与谱 以从便。而井边、双涧,虽异郡而接壤,为贞公后者,祠分谱仍合焉…”——《南阳四修宗谱序》〈道光廿七年(1847年)赐进士出身 南阳后裔  琢斋球 〉

(13)“…桐庐叶氏久称望族,粤稽春秋时,楚沈诸梁食邑于叶,乃更沈而以叶为姓,历数千年,代有闻人。至贞一公避元季兵乱,由婺源迁桐,卜居柳峰北。传四世至思贤、思铭二公,贤公迁庐, 铭公仍居桐邑…”——《五修宗谱序》〈光绪八年(1882年)赐进士出身 正一品 刘秉璋〉

(14)“…夫谱之作也,所以明昭穆,定尊卑,收涣散,敬宗所以睦族也,谱牒之事不綦重哉。我叶自楚诸梁授姓以后,代有伟人,文臣之功绩,武将之忠烈,在在有声,不烦文之细赘也。由元季琛公之子道元,因父难避乱徽之婺源,与昆弟贞、贵二公偕处焉。迨其后,贞、贵二公与道元、道华诸公渡江迁桐,各散居焉。其先则一也,其后则分也。文之始祖贞一迁居柳峰之井边…”——《五修宗谱延文序》〈光绪八年(1882年)十七世孙 延文〉

(15)“…有族焉,支延派衍于两邑之间,传世将三十,历年逾五百,丁口累千且万,相望而并盛,比疏而益亲,远近称之,是曰桐庐叶氏。叶氏之先有贞一公,元明之交由婺迁桐,卜食柳峰井边,为其始祖。四传至思贤、思铭,贤公徙庐双涧。于是叶氏在桐称井边,在庐称双涧,而溯源则同祖贞一。综称桐庐谱,创于万历辛亥,而续于康熙辛巳、乾隆己丑、道光 丁未、光绪壬午,凡已五修。壬午距今四十有三年…余按其旧谱所载,贵公、道元、道华与贞公之后之在井边、双涧,谱虽未分而祠亦自别建。今者祖贞公者合力共建一祠于柳峰之北…”——《叶氏六修宗谱序》〈中华民国十三年(1924年)安徽省第一届议员  方琛〉

3、谱文中关于世系源流记载摘录

(1)贞一:自婺迁桐. 字号生未详,配吴孺人;吴氏生未详。子四:寿一、寿二、寿三、福四。公妣终未详。葬次子寿二公私下坟嘴山。赞曰:植木有本本,固枝芳流水;有源源远流,长肇基鹫岭;云树苍苍王,宫之谷华子;之冈谋及卜,筮终焉允臧。修德垂荫,奕叶缥缃。

(2)寿二(贞一次子),字号生未详,配吴氏,生未详。生子三,茂春、佛保、佛关;公妣终未详。合葬刘家嘴子山午向。赞曰:天性孝义,毋惮流离,从亲避乱,鶺鸰分飞泉甘境僻,媚兹永栖创业垂统,式谷相贻!

道元、道华、道蔚三个家族,宗谱肇修各自时间不同,有先有后,且相互音讯不同;但是从文字记载的信息看,有许多内容惊人地相似和相近,诸多信息保持了一致性。如四个兄弟姓名和字号、排行顺序、配偶姓氏,男孩姓名,住家方位,叶琛及道元公官衔名称、赞词,举家迁徙原因和路径等。

综上所述,现散居在桐城、枞阳、庐江的三地四支南阳叶氏子孙乃是同根同源。道荣、道元、道华、道蔚为同胞兄弟。当初“因父难避乱徽之婺源”,“由明初之由婺迁桐者,断之支派有四”,“迨其后,贞、贵二公与道元、道华诸公渡江迁桐,各散居焉。其先则一也,其后则分也。”

其二、有遗存的叶琛公衣冠冢古碑、道华公墓碑及朱氏夫人坟茔(实物证据)

1、“…时我始祖道元公尚避乱於徽州之婺源,闻父殁,奔丧南昌,从后负像归,道经桐城,爱岱鳌之胜,乃居焉。生子二:长福一,次福二。后道元公临老,复归婺源,遂终焉。后其子若孙,岱鳌山推福一公为始祖,叶家河推福二公为始祖,所由来也…”——《 叶氏谱序》〈乾隆十七年(1752)〉  

2、“…时始祖道华公尚避乱于徽州之婺源,闻父已没奔丧南昌,后负像归。道经桐城爱峡谷之胜,廼(同“乃”)居焉…”——《旧叙》〈崇祯九年(1636年)九世孙 玉芳〉

3、“道华,行兰四,生元末八月二十二辰时。…公宦游桐城,爱峡山之胜遂居焉。公葬祠后月角东嘴午向,妣葬祠后小塘东嘴酉向。”——峡山《叶氏宗谱》

4、以上是道元公、道华公家族宗谱记载的内容基本相同,作为叶琛之子,听闻父亲遇难,二人就从婺源赶赴南昌奔丧,之后背着父亲的遗像回家。特别是道华公家族《叶氏宗谱》上明文记载“…公葬桐城峡谷月山之顶,有碑。”这与现今发现的叶琛古墓碑正好相互印证。

叶琛古墓碑发现之处,也就是道华公当年的迁移落户地,现在是铜陵市枞阳县官埠桥镇向东村叶祠村民组。古碑的发现带有点传奇色彩。前几年,枞阳县兴修和尚桥水库到会宫镇的水利干渠,渠道开到月山脚时,从地下挖出来一块石碑。一开始没人把它当回事,粘满泥土的石碑就一直“靠边站”着,无人问津。这时,村里有个叫叶项的宗亲,小时候曾听长辈讲过先祖叶琛的故事,说叶琛是明朝的开国大臣,就埋在月山山顶。出于好奇,他叫上建国、六生、和平三个本家,肩挑手拎运水给石碑清洗。清洗之后,石碑字迹慢慢显露出来。为了验证它,他马上找来家谱查看,果不其然,最终得到证实。

叶琛墓碑在从外观看,碑身大小为:高120㎝×宽45㎝×厚15㎝(含埋入土中的20㎝)。从石碑的磨损程度看,年代比较长,至少有五、六百年;看料质是本地的一种麻骨石。虽经历岁月的消耗和自然界日晒雨淋的侵蚀,碑面上所刻的阴文还依稀可辨,上面镌刻着“明敕封南阳侯葉琛墓”字样,字体不是十分的工整,但是看不到碑额和落款了。

紧接着叶项等四人,又根据族谱记载信息,找到了道华公坟冢和墓碑。道华公坟墓葬在月山脚东南角,与其家族宗谱上记载的“公葬祠后月角东嘴午向”信息一致。墓碑从外形看,碑身上圆下方、整体完好。碑身尺寸大约为:高120㎝×宽45㎝×厚25㎝(含嵌入混凝土中的20㎝)。石碑正面三方环绕5公分宽边,刻字部分呈凹陷平面,也是阴文碑刻,碑上刻有“明敕封始祖道华大王之墓”,右边落款是“万历五年春月 十世孙 仝立”。字迹不好辩认。经查“万历五年”就是公元1577年,处在道华家族一修谱和二修谱之间。按每代人均20—25年推算,十分吻合。道华公墓碑的出现,更进一步证实了叶琛与道华的父子关系(世袭封号)。

当地宗亲说,在月山顶上还葬有朱氏夫人坟墓。根据谱记,琛公为侯爵,朱氏夫人也受过皇封,贵为一品夫人,坟墓一定很有讲究。但是朱氏墓前的石碑已深陷泥土之中,因年代久远字迹全部风化。现在,只能零星看到散落山中的石狮、石猴等物件。

“峡山叶”后人还绘声绘色地讲述:听祖辈们说,过去他们祖上在此建过两次“叶氏忠烈祠”,祠堂呈徽派建筑风格,雕梁画栋,非常气派壮观。祠堂共有三进,第一进为祠堂门楼,大门上挂有“叶氏忠烈祠”牌匾;第二进是享堂,门头上悬挂有御封“南阳郡侯”牌匾,神龛里面供奉着钦赐的“丹书铁卷”;第三进是寝堂,安放着本地的列祖列宗牌位,供祭祀用。不过,忠烈祠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只能在族谱上,一览其印制的平面草图了。

其三、道华公后人流传的口书

据道华公后人口头讲述,他们家世世代代口口相传下来:元末明初,先祖叶琛和刘伯温、宋濂、章溢四人,经胡大海极力举荐,被朱元璋从丽水请到南京作为座上宾,入住礼贤馆。朱元璋称呼他们四人从来不叫名字,而是尊之为“先生”。刘伯温随军当了军师,宋濂当上经师后又当上太子朱标的老师,叶琛和章溢被授为营田司佥事(见《明史》卷四十七)。闲余,朱元璋召见叶琛,“讲明经史、访论治道”,叶琛的言论让朱元璋感觉“时有裨益”。1361年8月,朱元璋亲率大军,准备进攻陈友谅占据的江州(今江西九江),刘基说:“昨观天象,金星在前,火星在后,此胜师之兆也。”江州果然被一举攻克。十二月,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平章祝宗派使者到江州见朱元璋,表达了投降之意,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原先的军队要继续留在龙兴(今南昌),不能改编到别处。朱元璋当时答应了。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正月,胡廷瑞派外甥康泰到江州投降。朱元璋率大军从九江出发,前往龙兴。同时,朱元璋改龙兴路为洪都府,任命叶琛为洪都知府;不久又任命邓愈为江西行省参政,万思诚为行省都事。叶琛上任不满两个月,胡廷瑞原手下祝宗、康泰不满被朱元璋调防,两人的船行到女儿港时,半道杀回反叛,丢掉朱元璋的吴军旗帜,拦截了一艘布船,以布为旗,掉头进攻洪都。黄昏时分来到南昌城下,一举攻城,突破城门。洪都城原本就由这些叛军守护,军力十分空虚。此时,邓愈正在洪都城中原来的廉访司居住,听闻叛军已经进城,在数十名骑兵的保护下仓促出逃;他们一路上且战且走,几十名亲兵多数遇难,邓愈连续换了三匹战马,最后换上其养子的座骑才得以从抚州门逃脱,逃回建康(南京)向朱元璋汇报去了。而尚在洪都城中的行省都事万思诚和南昌知府叶琛,率手下竭力而战,终被叛军执获。祝宗、康泰劝降叶琛和万思诚,遭到两人破口大骂。没过几天,二人被害。只可惜先祖叶琛的治民之才还没有来得及为大明朝施展,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道元、道华二人听说父亲慷慨就义,赶往南昌奔丧。此时父亲叶琛尸体已被官府收殓,准备从水路运回丽水老家安葬(因宋濂在《故诗人徐方舟墓铭》中云“浙西四贤”出婺州到南京走的路线就是水路:“出金华双溪,买舟溯桐江而西,过安徽,后沿江(长江)至金陵”);道元、道华两人只好把父亲穿过的染血铠甲、衣袍包裹妥当,放上马背;二人请画师画上一张父亲的遗像,一路背在自己身上。当人马走到桐城峡山时,马匹被累死在月山脚下的水塘边。血衣自然无法带回,兄弟二人只好将父亲的血衣,草草就地掩埋。等料理完后事,道元、道华闲下心来再浏览峡山,发现环谷皆是山岭,风景秀美如画,于是产生了要在此安家的想法;他们动身继续向东北赶路,走了大约三、四十里路,来到桐庐交界的岱鳌山下,看它也很形胜,适宜于人居,同样存心于胸…

没料到几十年后,当他们一家从金陵避乱到婺源,再从婺源外迁图谋发展时,俩兄弟自然想起了当初安葬父亲血衣的峡山和铭记于心的岱鳌山了,于是就向母亲和大哥极力推荐皖中桐城。所以四兄弟先后迁徙于此。道元首先卜居岱鳌山;道荣鉴于一直在南京经商,所以就迁到桐城西门余家冲,后购置田地占籍项家河;道华占籍峡山;老小道蔚一家同母亲先落脚南陵,过了几年,见其他三个哥哥都定居桐城,为有个照应,也迁至柳峰山北边的柳子寺(现属枞阳县白柳镇)。道华来到峡山站稳脚跟后,重新择地(月山)埋葬了父亲的血衣,并在衣冠冢前立上石碑,便于后代子孙祭祀。母亲朱老夫人寿终正寝后,自然也埋在父亲的坟旁。

当地宗亲还津津有味地说,月山脚下原本就是一条官道。明清两朝凡是路过此地的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上七下八”(指上自高甸开始至下面官埠桥结束,共十五里路程)要步行,以示对南阳郡侯的敬重。去年道华公后人齐心协力出钱出力,在月山脚下建起一座“纪念亭”,把叶琛的古墓碑供奉于亭子中央,精心地加以保护起来,并把它视为文物保护点逐级申报。目前已获批枞阳县文物保护点。

不过,我对两家谱上都提到的“…时始祖道元公(道华公)尚避乱于徽州之婺源”这一说法提出质疑,需要勘误。那时,叶琛一家应该不是“避乱在婺源”,而是生活在“南京”,这才符合情理。因为:一是从叶琛当时的年龄、官职和所处的生活环境推断,朱夫人带四个儿子和叶琛应当在南京家庭团圆了。1360年3月,叶琛和刘伯温、宋濂、章溢脱离元廷,被朱元璋正式聘请至建康(南京)做官。叶琛时任营田司佥事(恢复农业生产,垦荒种田提供军粮),官阶不高但待遇高。他从一个行省元帅忽变为一介文官,原来整天要带兵厮杀在战场,现在被换防至“大后方”,难得享受到如此的“安稳和清闲”。把妻小接到身边,一家人其乐融融,享受天伦之乐,理所当然。另据道荣公宗谱记载,“道荣商于金陵(南京)上清河(建邺区兴隆大街有上清河社区)”,说明长子道荣已在南京以经商为业。这不就前后验证了吗?二是打开地图,查看一下江西南昌和婺源、安徽桐城、江苏南京,三省四地的区位,南昌和婺源于明初虽不属同一个省份,但是根本不需要绕道安徽桐城而舍近求远。为此,道元、道华要路过桐城,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桐城位于南京往返南昌的路途之上,他们是回南京的“家”。

其四、新近发现官山派与道华公家族的合修谱卷

据谱载,道元公携长子福一(官山派)占籍岱鳌山(或桐城或枞阳,具体位置不详);而道元公次子福二后转迁至桐城吕亭开基创业,叶家河叶氏从此一支独秀,独撑支派。为查找官山派后裔,笔者调动人脉资源,发动附近宗亲查找,访遍庐江县乐桥镇境内叶姓人村庄,翻遍辖区叶姓人口信息,结果都与官山派无关。据此推断,道元公当年落户地应在岱鳌山南麓的桐城(含枞阳)境内,后看施泽在《叶氏源流小序》中提到“开基於吾桐岱鳌山之阳者,则道元也。”山之阳,那不就是在岱鳌山的南边吗?那么它现在的归属地,可能是在枞阳县钱桥镇或麒麟镇周边(尚待查证)。

就在本人撰写此文、苦于找不到官山派后裔、难以继续下笔之时,突然从枞阳官埠桥传来佳音。还是那位叶项宗亲给我打来电话,说他们家发现了一本官山派的支谱。真是冥冥之中,祖宗庇佑显灵!

他先用微信给我传来几张谱文照片,官山派谱书前页就有“福一公”的名字,但文字特别少,仅有寥寥19个字,“福一公,妣郑氏合葬周庄上首月形寅申向有碑”。据他说这本谱单独成册,记载的信息不是本家族先人,但是后面又印有和道华公家族同样的字辈。不久,又给我提供了道华公家族八次修谱的详细情况。我看后立马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官山派早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就和道华公家族合谱了。相隔两天,他再给我传来官山派专卷(第八卷)电子档。我翻看了一下,前几页记载的先祖世系信息过于简单。我推测这应该是官山派家族近两百年来的首次修谱。可能是因本支人丁较少,经历了十多世,自家想修谱而修不了,但又怕本支源流时间过长中断,就自然找到同宗同祖的峡山叶氏,请求与道华公家族靠谱合修,这样就有了“树德堂”宗谱第八卷——《官山派支谱》。345年前的合修铁证就摆在眼前,还需要我多费什么口舌吗?

其五、有关佐证

(一)贵公家族与其他三家交往不断,有序文见证

1、叶酉序论贵公与道华公两家迁桐时间相差无几。他在《叶氏宗谱卷首序》中说“我始祖与峡山始祖,明初俱自婺源而迁桐城,而或先或后不一其时,或城或山不一其地,遂各成一族,所谓一而二,其实无二姓也”。贵公迁桐稍微早一点,落户桐城西门余家冲(经商);而道华迁桐略迟一些,落户峡山,且在乡下。

2、叶灼序论“分居四支,同为琛公后,因议合谱”;且贵公家族与道元、道华家族来往频繁,关系密切。1827年,贵公十二世孙叶灼(号仲平,1793年进士)为叶家河叶氏重修族谱时写了一篇序文,他在文中说:“族兄鸣鹏修叶家河族谱,偕文质、向南,群从。以旧谱示予,嘱作序,欣然应之曰:此所以尊祖敬宗而合族者也,予方修谱,乐得稽世系,百证同异,敢谢以不文?谨按旧谱所载,吾族始受姓氏历世久远,元末讳琛公从明太祖,督师南昌,剿陈寇死,封南阳郡侯。子四人,道荣、道元、道华、道蔚,奉母朱夫人避乱居婺源。道元公先迁桐,居岱嶅山,长福一、次福二,未几,福二公改迁叶家河;道荣公亦迁桐,居西门;道华公迁桐,居峡山;道蔚公奉母迁南陵,复迁桐,居柳祖寺。就此而论分居四支,同为琛公后,因议合谱。…近世以来,人心不古,一本九族视若途人,分支礼渐远,情意愈疏,有患难不相恤者,安用谱为?余忆少时见文质之祖鸣鸾、伯祖鸣谦诸公,执子姪礼来谒,先大父诸父诸兄,意气相孚,缓急相顾,会晤无虚。曰敦睦有古风,不啻一门叔姪弟兄之相亲爱焉。峡山族繁,人皆醇朴,荆三先生敦孝友,竭力延师课子华清,蜚声庠序,与予至厚,惜乎不寿!老年课孙大椿,督责更甚。癸丑(1793处)予成进士过峡山,谒庙题匾,肃然起敬。后十余年见大椿於村学,能读父书,忻喜劝勉。不数年冠童子军,补博士弟子员,登贤能书,诚足光大吾门也。而峡山之华清与文质之祖若父,俱系屡世深契而未尝合谱,盖因聚散无常,艰於总汇,固耳虽然凡吾族姓同出叶公,木本水源皆当追溯,兄修新谱而深尊祖,敬宗合族之心,孝悌油然而生,洵善举也!吾愿后世子孙睹此谱牒,城乡连为一体式,相好而无相尤,如昔日先大夫之视鸣鸾诸公。予今日之视鸣鹏、文质,虽未合谱较善於合谱也,则幸甚!”他在文中称鸣鹏为“族兄”,自称“族弟”;并叙述了往来走动情况。

3、叶球序论“断之支派有四,固兄弟行也”。1847年贵公后裔叶球(字叔华,又字琢斋,1840年进士)为“井边叶氏”四修族谱作序时,说到“…吾族自春秋楚子高公得姓以来,数千年有奇,顾其代荒远,略之可也。由明初之由婺迁桐者,断之支派有四:贵公,迁桐之西门,球之始祖也;道华公,迁桐之峡山;道元公,迁桐之叶家河;贞一公,迁桐之柳峰井边地。贞公之四世有思贤公、思铭公,铭公仍贞公之旧,贤公后徙庐之双涧,世为庐人焉。人之称叶氏者,往往区井边、双涧、西门、峡山、叶家河而五之,而不知吾叶氏之始迁祖者,固兄弟行也。”

以上三人同为贵公裔孙中的娇娇者,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期,但都是清朝进士。三人为家族宗谱续修,作出过很大贡献。虽然明知四家是同本同源,但贵公支派仍然在族谱中没有承认。

我常闲坐静思:贵公支派人文蔚然,裔孙考中进士者多,而左光斗给出的叶氏祖源之说竟然默示领受至今。三百年来,期间1830年,贵公第十二世孙叶灼在《重修叶家河支谱序》中对祖源问题有过发问,“按吾家旧谱,迁桐始祖讳贵,世居婺源,明初商于金陵上清河,靖难之际卜居桐之西山,传为汉太尉讳尤四十九世孙,唐讳林秀二十一世孙,不详其祖若父名。大约先后来桐,乡城远隔,并不知同祖。迁居事参考新安新谱。唐长兴元年,岁大饥,衢寇纷扰,林秀公率义勇到婺源忠平镇剿捕,始平,发廪赈济民,深德之遂在焉,诏授越州司户,勋民昭著如此。乃君家旧谱载太尉而不载林秀公,似我两家分派已在林秀公以前耶。新安新谱未载琛公事,岂公之发迹不在婺源?而其子奉母避乱暂居,旋即转徙耶。昔石林公谱序云,太尉而上十有三世,俱未可尽信,故新安旧谱镌自明嘉靖戊子(1528年),亦云太尉以上盖阙无征,所以传信也。虽然家人之萃涣,情谊之疏密,又不在乎谱之分合也”。叶灼之言,实事求是,“不详其祖若父名”;而并不如叶灿所说的,“余叶之处桐者,亦洞若观火,识其所由来矣”。可能是怯于八世祖叶灿的定论吧?他在序文中说到,“此其世图世系考据分明,付之剞劂后,之子若孙当以吾言为权舆巳”。

直到现在,桐城贵公支派的祖源问题,依然如旧。这令我很纠心和闹心,同时让我滋生了写作此文的初心。我想通过全面考证,寻根问祖,为先祖叶琛追远收族和睦族(没有攀附名门望族之意),让四大家族达成共祖共识,认祖归宗,家人相认,枝繁叶茂,光宗报国。携手并驾齐驱,共赴美好前程!

(二)从贵公家族与贞公家族谱序中捕捉信息,推断两家素有渊源

1、两家谱序中提到的“金陵上清河叶氏”应是两家之“共亲”

贵公迁桐后,仍有族弟居金陵上清河,“六世桐冈公(1518—1567)应试金陵,族人盛为款洽;迨八世曾城公(叶灿)官任南大宗伯(礼部尚书别称),雅意避嫌,往来始绝”。数十年之后,贞公的第十二世孙庐江人叶傑(字履文,1597年生,终未详)携表弟许可镳(庐江罗河七桥人)到南京“同试南闱”时,也是寄宿在上清河族人昌组家。许可镳高中武会举(清朝改称“进士”),为外祖父家撰写了一篇谱序。两家谱序中都提及“上清河叶氏族人”。我以为,这不是偶然。按中国传统的习俗,需要到外地考试或办事“尽量有亲投亲”。不难想象,贵公后人去南京参加乡试,自然投亲上清河本家;几十年之后,贞公后人去南京参加乡试也是找上清河宗亲落脚,这充分说明上清河宗亲是他们共同的族人,他们的先祖应该就是“一家人”!

另许可镳在文中提到的表兄叶傑的上清河族人“昌组”,可以肯定,他就是贵公的后人。我推测,他应是贵公的第十二世孙,为什么呢?因为贵公支派老字辈从第十世开始起用,“尔孙昌大…”,而“昌组”名字中的“昌”同“尔孙昌大”中的“昌”;另外昌组与履文虽不属同一支派,但按贵公和贞公是两兄弟往下排序,正好是平辈,符合人丁繁衍常理。原来的金陵上清河地区,经查询大致为现建邺区兴隆街道上新河社区范围,可是已拆迁改建了。此地如果还有叶氏族人后裔居住的话,老字派应该还在沿用。

2、贞公家族“套用”了贵公家族之祖源说法

明御史左光斗在1622年为贵公家族撰写的《南阳叶氏谱序》中,说“贵公为汉太尉四十九代之后,而唐秀州司户林秀公二十一代之裔也”,成为四支南阳叶氏最早、自然也是“最权威”的祖源说。左光斗为安徽桐城横埠镇(现枞阳县)人,进士出身,时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他与贵公八世孙叶耀(号太素)、叶灿(号曾城)同朝为官;况且左家与叶家为老乡,又是姻亲。叶灿任礼部尚书(1621年)后,堂兄叶耀就责成堂弟回老家启动修谱,但苦于世系渊源不清,只知道“从婺迁桐”,按说要派人到婺源寻根问祖,可受条件限制又去不成;恰恰此时,姻亲家左光斗大人要去皖南巡视,特别是婺源,所以就拜请他到婺源中(同“忠”)平帮叶家查问祖源。左光斗接受了叶家之托,借巡查宁国、泾县、婺源之际,公私兼顾,“分派家乘,过婺源见南阳谱牒,则知会太素、曾城两公之本源,而序由所作也。”专门去婺源查阅了中平叶氏族谱,所以得出上述结论。按说这个结论很荒唐,经不起人家考问。因它玩起了“大穿越”,直接摒弃了世系链条中“父亲”以上的二十代先祖。叶灿在1626年所作的谱序中,认可了左光斗对其家族祖源的说法,“余始祖贵公自婺迁桐,谛考源流贵公乃林秀公二十一代之裔也”,但没有说“贵公为汉太尉四十九代之后”,灿公可能发现了左大人的说法有误。贵公家族宗谱后来几次续修,祖源问题都是照搬左光斗的说法。不过,现在通过查证,左光斗所考证的婺源中平叶氏世系是错误的,他其实并没有看到真实的谱卷(过去家谱一般不给外姓人翻看)。查阅《叶氏家谱》,婺源中平云庄《叶氏族谱》记载的真实世系是以东汉太尉叶尤为始,八世祖为南迁始祖叶望迁丹阳,二十九世祖叶从于唐乾符年间(874——879)迁歙县黄墩,三十二世祖才是林秀公,唐天佑年间迁婺源钱塘(后改名中平);林秀五世孙叶文义因称中平公,后改钱塘为中(别字“忠”)平;叶梦志于南宋年间迁云庄(外庄改名为云庄)。一是代数错了。按谱记载,林秀公是叶尤的三十二世孙,而按左光斗的推算是二十九世孙,整整相差三代。二是林秀公迁移至婺源时间错了。也许是左光斗说的,或许是灿公自己查找的,灿公在序文中说林秀公是长兴元年(930年)迁到中平,而中平谱上记载是唐天佑年间(904—907)。试想一下,如果左光斗查阅了《叶氏家谱》,连“49”和“21”记得那么清楚,那他一定亲自数过多遍。其实很简单,不如把它全部抄录下来送给叶家。何况叶家修谱正需要它呢?这样作用更大,更是顺水人情。一般家族修谱都是从一世祖开始往下世袭的,昭穆有序。而贵公家族的宗谱与我们其他三家一样都是“断代谱”(早先不知道琛公家族世系)。如果说让左光斗从林秀公开始,把贵公以上的其他十九世先祖抄录下来,应该不是什么难事;特别是抄录贵公的祖父和父亲,但结果就是没有。所以,我说是左光斗用来应付灿公推算出来的(按每代人20—25年,相隔四百五十年左右差不多)。三是进一步查看婺源《叶氏族谱》,林秀公根本没有后人迁徙至皖江北岸地区,我将另文论证。

遗憾的是,为道元公、道华公,甚至贞公家族作序的人,也有不加思索就借用左光斗给“火叶”的祖源说。一是人贵言重;二可能是受当时条件限制(没有现代的互联网和交通、通信设备),无法核查。如套用最早、最典型的,就是“井边叶”之外甥许可镳。他是左光斗、叶灿等人的后学、晚辈,年龄比他们小三、四十岁,他的人生纵跨明清两朝。他知晓桐庐几支“叶”是一家,认为“井边叶”一修谱序只说到父亲是南阳侯叶琛。为了显露自己的地位和学问,“余即以平昔阅之史鉴,闻之上清河昌组者述之于首,以俟叶之后世子孙知所由来耳”。他揉合了两种说法,既沿用了叶家通说——“叶琛家族世系”,又抛出了“婺源中平叶氏世系”,即左光斗大人考证出的“火叶”世系。没想到许可镳恰恰是弄巧成拙,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叶琛家族世系”和“婺源中平叶氏世系”,风马牛不相及。因为叶琛的家族世系来源于松阳,属于俭公支派;而叶林秀是硕公支派。从得姓始祖叶子高算起,他们分支于第二十七世,二人共父——第26世祖琚公。

在此,有必要对“井边叶”一修时的三篇谱序,作一点释明。“井边叶”在一修时(1611年)留存三篇谱序,而章应斗一人独占两篇,这两篇应该是当时所作,没有问题。章应斗在第一篇序文中写到“柳子之有叶氏,盖南阳之苗裔,辱在瓜葛,尝遊于门。一日,守泉、思泉、象朴暨侄逸宇、桐郊、芳林俱觞余。因以家乘属余,且相谓曰:闻祀江汉者,首必西向,岷嶓所在也;食桃李者,必视其下,思壅其本根也…”章应斗也是白柳人,在当地算是士绅,与叶守泉等住得很近,且相互是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吃饭、喝酒。叶守泉请章应斗为家族一修谱作序,章应斗欣然应允,于是写下了第一篇。但是文中没有交代清楚叶氏的祖源,可能是章应斗没弄清楚,也不好乱写;可谱序不写明祖源,似乎不合章法。章应斗后来通过访问或查阅,接着写出了第二篇序文。在再序中,他交代了贞公之父叶琛及其他三个兄弟姓名、落户等情况(见前文摘录,在此不作重复)。

第三篇序文已给后人制造了重大误解。这篇序文的作者正是那个考中“武会举”(清朝称武进士)的叶家外甥——许可镳(罗河七桥人)。它其实是一篇补序,乃事后形成。有何依据呢?因为许可镳在1611年,还只是个懵懂的孩童,不可能写出此文。许可镳在序文中说到,自己与表兄叶傑(字履文)到南京“同试南闱”,落脚上清河“昌组家”,最起码应该成年了。那么许可镳的出生年龄又从哪里获得的呢?查阅水心堂叶氏谱卷:他的表兄叶傑,是贞一公第十二世孙,“曾祖世昆、祖父珠、父亲正宜,叶傑出生于万历丁酉年三月(1597年3月,终未详)”。掐指一算,在其家谱一修时,叶傑才14、5岁;而许可镳是其表弟,比叶傑还小,此时年仅10岁左右,怎么可能高中进士呢?许可镳的外曾祖叫叶世学(与世昆为堂兄弟),外祖父叶玤(字燦如,生未详,配李氏,生子二:正本、正条,女一适许超,邑庠生,生外甥四,长讳可镳,邑庠生,公妣终未详,公妣合葬凤形地)”。凤形地,为现在的乐桥镇陡岗五显庙附近,与罗河镇七桥相邻。再翻开光绪版《庐江县志》191页记载,许可镳考中崇祯六年癸酉科“武举”(1633年),7年后(1640年)登庚辰科“武会举”(清改称“武进士”),但这已是“井边叶”一修后近30年的事了。我猜想,应该是“井边叶”为光宗耀祖,在许可镳中进士后,恳请他撰写的,到1701年二修时给增补上去,可落款时间依然还署明“万历辛亥年”(1611年)。这样人为地制造了时空混乱,给自己的后世子孙读谱设置出一大隐形“障碍”。光看眼面文字,一般人发现不了它背后的问题。我不由得感叹,先人也会“神操作”!

3、比对道元公家族与道华公家族谱序,发现不少内容相同或类似

尽管道华公族谱上没有提及道荣公和道元公,但是道元公与道华公两家留存的族谱,谱上有不少内容相同或类似。如圣谕 、诰封,渊源图,选刊的先祖人物像赞,凡例、家礼图、祠祭条约、旧规家规、规条、家政、家戒、作谱“五难”、修谱“六法”等,如谱序部分都有宋濂和叶琛本人写的文章(系造假)。特别是世系源流图,从得姓始祖沈诸梁到叶琛,共56世,先不究竟其对错,人名和排序全部一模一样。例举得姓一脉世系图:“叶公—维(大夫)—昭(统师)—荣(中书令)—良—堂(尉校)—绍(宣尉)—和—彦(上舍)—尤(汉太尉)—伯贤(博学宏才隐居不仕)—俊(有膂力善骑射为车骑将)—明—正—祥—赞(中书舍人)—仲—芬—程举(中书令)—光枢—耀—硕(平州刺史)、颙(迁饶宰相)—预(性至孝友不干仕进,当时称清隐长者)—绩(迁新安字懋之,宋元嘉时靖白胜之乱,封中郎将)、续(迁休宁)—贵—宝(通判)—驰—迨—震(迁浙江处州)—钊(德行著闻)—法喜(开元中银青光禄大夫)—一梓—炜—?0?3—鏖、烹一(迁歙北叶村派,子一)—用邦(博士)—磽—崖—蘋—籛—振—仁清—梦凤、梦得(迁徽节度使)—元弼—文榜(驸马)—必达—逮—日荣—问臣—师睦—自诚—绍先—公器—熙—图—琛公”。如果道华和道元不是同胞兄弟,祖宗有照搬照套、乱认的吗?另道元公长子福一(官山派)后裔与道华家族在康熙年间就靠谱合修,不正是因为两支祖源世系相同才合并的吗?这是明摆的证据。

但是,道元家族与道华家族两家宗谱记载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如关于兄弟人数信息,道元公那边记载有道荣、道元、道华、道蔚四大弟兄,而道华公这边记载的只有道华、道蔚两人,少了两个哥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这都是后人的思想在作祟,人为地割裂了兄弟关系和感情。过去讲究“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别子为其后裔之始祖,继承别子的嫡长子是大宗,继承别子之庶子的是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即大宗;有五世则迁之宗,即小宗。“承祖荫”就意味着自己是大宗,百世不迁;余则为小宗,五世一迁。 

4、“兄弟排行,无行兰一”,可能隐含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南阳郡侯叶琛本是浙江丽水人,在老家碧湖高溪已娶妻生子。妻子刘氏,丽水城里人,二人育有一儿两女,儿子最小,名叫仕绂,生于1345年8月。元明时期,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叶琛在外当官,常年不能回家,为图生活方便,再娶一房照顾自己,合情合理。朱氏女子是婺源紫阳朱氏后人,应是他到歙县任县丞以后才娶的侧室。叶琛与朱氏生了四子,分别是“道荣、道元、道华、道蔚”。按说兄弟排行应该从“行兰一”开始。但是,道元家族宗谱记载“道荣,行兰二,讳贵,与诸弟因父终难,偕母避于婺源,后迁桐城西门;妣,胡氏。道元,行兰三,讳恩,由婺迁桐岱鳌山,夫人王氏,生子二,福一、福二。道华,行兰四,迁桐城峡山。道蔚,行兰五,因兄居桐城,同母朱氏迁南陵,生子茂九。到茂九主事,复迁桐城柳子寺。”按说是不可能写漏掉的,是有意为之吗?那么“行兰一”在哪,为什么没写或说明呢?古代封建宗法制度很严格正统,正室嫡长子为大宗,再加上出生早一点,由此推断可能“行兰一”就是留给丽水老家的嫡长子“仕绂”。但仕绂在丽水老家已入谱,所以排序就从“行兰二”开始,预留不问,“内部掌握”,不能对外明说。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但也不是臆测。还有一个信息,也许是偶然的巧合。就是“水心堂叶氏”字辈在二修没有统一之前,第四世思贤、思铭公,用的字辈是“思”;而叶琛丽水老家《南阳郡叶氏宗谱》上,从叶琛起算,第五世也是“思”字辈,如叶琛玄孙谱载“思铠、思铎、思錀”等,正好平辈。

5、婺源与桐枞庐四支南阳叶氏关系密切

(1)婺源是其发源地。叶琛于1344年—1348年底在徽州府治所在地歙县任县丞。一干就是五整年。在歙县任职,叶琛有两大收获:一是当官获得了好名声。因叶琛为民办了许多实事、好事,留下好口碑,歙县志书记载“至正任,修儒学文庙,平邑金课有惠政”。1353年叶琛奉命到婺源平乱,摄州事一年,筹资修复朱文公庙;每天亲自上街施粥,救苦救难。宋濂的《叶治中历官记》记载至正“十三年三月,辨章三旦八公帅师平徽、饶,辟侯(叶琛)为行军都事,使者凡八至,然后令侯就道。八月,师次婺源州。州民素熟侯,诣辨章,乞侯摄州事,从之”。为什么“州民素熟侯”呢?因为叶琛早几年娶了朱氏,州民知道他是婺源人的女婿。二是另建一个家庭,繁衍了数万子孙。他聘娶侧室朱氏,育有四子,随后就一直带在身边生活,直到带至南京上清河,定居为止。四支后裔开枝绵蔓,集于皖中,遍布各地,为国为家,光宗耀祖。

(2)婺源是其中转避难地。婺源是朱夫人娘家。按中国传统说法,它不是孩子们的祖籍地,所以有人称他们“世居婺源”,很不准确。朱氏生于斯长于斯,成年后嫁给官人叶琛做了偏房,随迁相夫教子。与叶琛在一起生活不到20年,年纪轻轻守寡,而且独自含辛茹苦抚养四个小孩。叶琛殉职南昌,被封为“大中大夫、轻骑都尉”,后被追封为南阳郡侯(见《明太祖实录》);嫡子仕绂至去世(1385年)都没有“承祖荫”(见丽水叶琛族谱),而是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月,叶琛嫡长孙叶永道(明史记载有误,记为叶琛之子)才被太祖接见,任命为“閤门使”(六品官)。丽水叶氏家谱记载“文修,字永道,行京九十九,由祖荫官授閤门使陞观察使”。从以上丽水叶琛家谱记载信息看,正室都没有受到什么朝庭优待,那么作为侧室就无须多说。为了维持一家人生计,朱氏夫人无奈让长子道荣(贵公)弃学经商,撑起家门。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固,不择手段,滥杀功臣,“火烧庆功楼”,制造“胡惟庸案”、“蓝玉案”,大把大把杀人。有的满门抄斩,有的竟被灭了九族。金陵城血雨腥风,白色恐怖。朱氏夫人为了安全起见,被迫携四子躲到婺源娘家避乱(因其它地方人生地不熟,无人可作依靠)。在娘家婺源躲了一段时间(十来年左右),孩子们纷纷长大,需要开基立业。婺源毕竟山多地少,娘家无法容下,必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这时,道元、道华自然就想到奔丧途中留意到的桐城峡山和岱鳌山两个地方了,他们就向母亲和大哥极力推荐。兄弟四人稳打稳扎,陆续迁徙桐城。先是道元第一个“吃螃蟹”,甘当迁徙“先锋”;其次是道荣(靖难之际1399—1402迁桐),见火叶谱《贵公传》;再到道华,道蔚是先同母亲迁至南陵,之后再迁至柳子寺。

(3)婺源是道元公归葬地。据道元公家族宗谱记载:道元“宦游皖桐岱鳌,爱山水之明秀,乐风俗之,遂卜宅于岱鳌山之旁,厥后临老复归婺源祭先祖墓,终于源,葬椒冲,有碑。配夫人王氏,生卒未详,葬岱鳌山大窊”。朱氏夫人带着一大家子,从婺源向山外移民,翻大山,过丘陵,穿皖南、跨长江,一路颠簸来到江北桐城。兄弟四人散开立基,各自白手起家,开荒筑室,忙里忙外,扎根成家,结婚生子。再加山水阻隔,婺源成了一家人遥远的“梦中之乡”。朱氏夫人一去不复返,抱憾终生;道元临老时,带着母亲的遗嘱,代表其他三兄弟,越过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回到“家婆窝里”扫墓祭祖。没料到,这一去竟把自己永远留在了他乡,葬于椒冲。但因椒冲地方太小,地名又不起眼,再加年湮代远,可能情况有变,至今都没有找到隶属哪个镇、哪个村,只能备考。

不过,道元公作为南阳叶氏一个支派(岱鳌山叶)的开基始祖,虽然承父荫被封为“忠显御史”,但临终没能叶落归“根”(岱鳌山),回到自己的创垂之地,死后没能与夫人合墓,与子孙永远地分开,这是他根本没料到的人生最大不幸。而且,道元公在天上看到了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福一、福二兄弟失和,子孙们由此分道扬镳,各自立万(官山派、叶家河派);一年到头,没有子孙来祭拜自己(不知葬地情有可原);埋在大凹口的夫人坟茔,没有子孙知道葬在哪,更谈不上修坟、扫墓了。

而作为裔孙的我,会不遗余力,尽心帮助;同时,也希望能得到道元公子孙们的积极支持和响应,让福一、福二子孙们早日相认!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考证,皖江北岸毗邻的桐城、枞阳、庐江四支南阳叶氏都来源于浙江丽水,他们的共同先祖,就是明末元初的南阳郡侯叶琛!

三、关于两个重要问题之释疑

(一)贵公家族宗谱为何不叙明其父和兄弟,而接上婺源中平世系

对此问题,我试作解析。答案是“他们”心知肚明装不知。当然,这个“他们”是指肇修时领修、作序和主编等少数人,与其他绝大多数贵公后人无关。为什么这么说呢?前文已说过,左光斗去婺源中平肯定是没有看到《叶氏家谱》。因中平那时已没有叶姓人居住了;早于南宋年间就举家迁往外庄(云庄)。而外庄与中平不在一地。中平现属江湾镇,外庄现属溪头乡。他说的“贵公为汉太尉四十九代之后,而唐秀州司户林秀公二十一代之裔也”,现在通过查证,发现此说法明显错误,前文已作过分析。

左御史是“外人”,不知道“贵公之父是谁”可以理解。那八世孙耀公和灿公总不能不知道吧?如果连此二人都不知道“贵公之父是谁”,那还修什么家谱,从何修起呢?

其实,太素公(叶耀)在修谱前就已清楚婺源忠平叶氏世系渊源了。因灿公在序文中点到“幸余兄太素公司铎昆陵,有叶生者携其家乘,历叙叶氏之木本水源,支分委折,忠平一派是其嫡传”。据此分析,是“有而不用”。但贵公支派要明接忠平世系肯定是接不了,也无法接得上;硬要往上凑,只能来个“囫囵吞枣”。

而灿公也是知道贵公之父的。灿公在序文末尾说,“余叶之处桐者亦洞若观火,识其所由来矣!”既然对处桐者“洞若观火”,又知道从哪里而来的,不可能不清楚贵公之父是谁吧?

综上所述,我认为有三个因素。

首先是“他们”不愿认。为什么呢?贵公的子孙们认为,一世祖贵公作为叶琛的长子,“没沾光,只受累”。家谱,都是各姓氏子孙后代纂修的,首修一般在十世左右。仙逝数百年的“一世祖”,是无法“左右”领修子孙的意志和观点。贵公作为叶琛和朱氏的长子,按说叶琛被追封后,“承祖荫”的应是贵公。但事实上“承祖荫”的却是老二道元(道华族谱上记载的是“自己”,在明代不可能出现“一家有两人世袭”,这也许是道华族谱没有记载道荣和道元的内在原因)。据其本家支谱和贞一公家族宗谱记载,官名为“忠显御史”。当初,有可能是老大道荣经商已上路子,事业有成,不想受体制束缚,或者是别的原因,而推让给了老二。道荣还要帮助母亲,扶养三个弟弟成人。

其次是“他们”不便认。贵公支派修谱时,太素和灿公等人在朝为官,也可能受当时政治方面因素的影响。因琛公在世,先仕元,后投明。明代末期,社会动荡,朝廷上“东林党”和“阉党”之争激烈,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蒙古人虎视眈眈,国家内忧外患。1625年,左光斗就被奸党陷害下狱致死。接着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清贵族入关,举国抗清,反对投降派。左光斗有个学生,名叫史可法,就是明末著名的抗清民族英雄。

其三,认林秀公为先祖“两全其美”。朱氏带四子正好停留过婺源,后又从婺源迁来;而婺源中平叶氏是名门,接上它可以光耀门庭。

当世同胞兄弟情同手足,无话可说。可后人们(指“他们”)却不这么看,总认为本支派先祖吃了亏、受了委屈。所以,干脆就来个“一不做、二不休”,谁也不认了。

对以上的“他们”,我并没有指责之意、也不敢有,因“他们”按辈份也是我的先祖。我作主、客观分析,算是模仿和复制“他们”当时的心境罢了。

还有,就是灿公说的“贵公有族弟居上清河”。我推测不应是贵公族弟,而应是二世祖“兴公”的二弟“昱”、或者三弟“清”,有可能是上辈们把它记错了而误传给叶灿。看“火叶谱”记载的一世祖贵公、二世祖兴公、三世祖文信、文忠、文礼三人“生卒娶育葬”信息都很齐全;怎么就“昱、清”二人词条,都是“生卒娶葬未详”呢?这二人完全有可能,是被贵公后来送回南京重振家业了。六世祖桐冈公来金陵应试时,还受到上清河族人的盛情款待。包括后来的贞公十二世孙履文,携表弟许可镳到金陵“同试南闱”都住在昌组家。 

(二)道元和道华两家族谱记载的道蔚公及其子等信息,与道蔚公族谱记载不一致问题

贞一公族谱记载,“贞一:自婺迁桐. 字号生未详,配吴孺人;吴氏生未详。子四:寿一、寿二、寿三、福四”。而道元公族谱记载“道蔚,行兰五,因兄居桐城,同母朱氏迁南陵,生子茂九。茂九复迁桐城柳祖(子)寺”。 道华公族谱记载与道元公族谱记载的大体一致,“道蔚,行兰五,因兄居桐城,公同母迁南陵,子一茂九”。 

两相比较,就贞一公本人而言,自家谱上没有他另一个名字“道蔚” ,没有记载随母迁南陵事,也没有记载兄弟排行顺序;而另两家谱上没有记载道蔚“讳贞”或“讳贞一”的别名。彼此正好互为补充。我族是在十世左右肇修宗谱,首修时因年代久远,一世祖个人及家庭的有关信息留传下来不多,掌握得少,所以只记载了这么多.修谱人不敢”添油加醋”。我族一修谱只是手抄本,仅有两套,桐、庐各一,未付梓。二修前,在庐的一套被“寇毁”,好在桐本尚存。现在,通过信息“共享”,我们家族终于知道了一世祖“贞一公”另名“道蔚”,在兄弟中排行老小,迁桐前随母还在南陵某地暂住了一段时间;据说还是到儿子当家时才迁桐的。长子寿一娶夏氏生子文,入军籍后中断;三子寿三公娶周氏,无后。现在的贞一公后人主要是次子寿二和四子福四两支延续下来。福四迁至舒城,到第六世光世(皆以贞一公为第一世),于成化年间又迁回庐北妙光寺;寿二支派第四世思贤(同前)携侄永鑑(思铭公长子),于成化年间迁庐江双涧口(罗河镇高桥村)。

另就贞一公与吴孺人生子取名情况而言 ,贞一公四子,取名“寿”和“福”字 ,前三个以“寿”字排序;第四个儿子为什么改叫“福四 ”,而不叫“寿四”或“福一”呢?有点让人莫名其妙。而另两家记载的都是“子一茂九”。那“茂九”从何而来呢?我们先盘算一下,老大道荣公养了三子,老二道元公养了“福一、福二”二子,老三道华公养了“茂一、茂二、茂三”三子,一共是八子。依此推断“茂九”先是从道华家开始起算排序的,再到老大、老二家,最后是老小道蔚家.老小道蔚结婚要迟一些只记载一个,且仅以“茂九”代之。后来因没有及时跟进和添加信息,再加上不涉及本家族,所以无人过问,也就不了了之;续修时照录就行,没人追问。至于贞一公第四子,按常理应叫“寿四”,为何改名“福四”呢?我揣测,可能是与福四出生的时辰——俗称“命八字”有关。“寿”字在五行中属“金”,与“金”相生的是“水”,相克的是“木”;“茂”字在五行中属“木”,“福”字在五行中属“水”。兄弟只能相生,怎能相克呢?所以取“福”而不取“茂”。正好在自家又排行老四,故取名“福四”。它也不是按道元家孩子排序而来。

四、桐枞庐四支南阳叶氏基本概况及现状

桐城、枞阳、庐江四支南阳叶氏,既然经考证同为元末明初开国功臣----南阳郡侯叶琛之后,那么这四支现在情况如何呢?

(一)长子:贵,又名道荣,配胡氏,子三:兴、旻、清;支派无堂号,俗称“项河火叶”;贵公墓地现在桐城市文昌街道官桥村叶圩组。老字派“尔孙昌大,孝友诗书,履信思顺,世守厥初,云礽蕃衍,润玉辉珠,圭组相承,蔚为名儒”,从第十世开始起用。后裔主要分布地在桐城本市,另散居国内多个省份。先后五次纂修宗谱:一修时间为公元1626至1631年;二修大概于1680年前后(见谱《序》落款:康熙十九年孟秋月);三修为公元1772年至1830年;四修为1938年至1943年;五修为2010年至2014年(以上时间均按《谱序》落款所注推算)。当时在世入谱人丁5000人左右。

(二)次子:恩,又名道元,配王氏,子二:福一、福二;福二支派堂号为“敦本堂”,俗称“叶家河叶”。因福一是官山派,所以它只能称《叶氏支谱》,其余三家都称宗谱;道元公墓地现在婺源县椒冲(记载地址不详,待考),生前居住地在岱鳌山南边的麒麟镇周边,后次子福二迁居桐城市吕亭镇双联村叶河组。老字派“道福心中存,德久大盛永;士廷志宏先,业才修家政”从第一世开始起用,新字派“勤俭承前烈,贤良冀后昆,文章传世远,甲第庆联名”。后裔主要分布地在桐城大关、吕亭等镇,市外散布。先后七次纂修宗谱:一修竣工时间为公元1636年;二修竣工时间1682年;三修竣工时间为公元1752年;四修竣工时间为1827年;五修竣工时间为1890年;六修竣工时间为1942年;以上竣工时间均按《谱序》落款年份。七修起止时间为2020—2023年,在世入谱人丁1300余人。

(三)三子:道华,配杨氏,子三:茂一、茂二、茂三;支派堂号为“树德堂”,俗称“峡山叶”;道华公墓地现在铜陵市枞阳县官埠桥镇向东村叶祠组。老字派“文德鸿仪,邦国之维,端?1?7思道,爵(天)禄永绥,克昌厥后,乃守其基”,从第十三世开始起用。后裔主要分布地在枞阳县官埠桥镇、麒麟镇等和桐城市部分乡镇,县外散布主要在安庆潜山市(原潜山县),省外也有。先后八次纂修宗谱:一修竣工时间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二修竣工时间为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三修竣工时间为明崇祯十年(1637年);四修为合谱重修,竣工时间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五修竣工时间为清乾隆丁亥年(1767年):六修竣工时间为清道光戊申年(1848年);七修竣工时间为清同治丁卯年(1867年);八修竣工时间为民国已未年(1919年)。现没有续修,人丁无法统计。

(四)四子:贞(贞一),又名道蔚,配吴氏,子四:寿一、寿二、寿三、福四;支派堂号为“水心堂”(六修时统一),俗称”井边叶”或“庐桐叶”;贞一公墓地现在铜陵市枞阳县白柳镇龙井村叶家井组。老字派“大汝延祚,士映有声,名家经学,定国奇英”,从第十五世开始起用。后裔主要分布地在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泥河镇、罗河镇、柯坦镇、郭河镇、金牛镇、龙桥镇、白湖镇、冶父山镇、汤池镇等,桐城市城区街道、大关镇等,枞阳县白柳镇、麒麟镇等,芜湖市无为的襄安、洪巷等乡镇,南陵许镇镇、繁昌县,黄山市黟县等;六安市舒城县部分乡镇、裕安区苏埠镇;池州市东至县大渡口镇;江西省彭泽县有散布。先后七次纂修宗谱:一修竣工时间为公元1611年;二修竣工时间1701年;三修竣工时间为公元1770年;四修竣工时间为1847年;五修竣工时间为1882年;六修竣工时间为1924年;以上(竣工时间均按《谱序》落款年份);七修起止时间2016年2月—2020年10月7日,在世入谱人丁12500人左右。庐江分祠玉皇庙(罗河镇高桥村)现仍遗存其石制门楼,上面镌刻着一副对联特别有名,为“水心堂”子孙、六修副主事叶剑波所作,“婺邑肇家声,芹香桂馥;潜山绵世泽,山高水长”。

五、浙江丽水南阳郡侯叶琛家族之正统世系渊源

既然桐城、枞阳、庐江四支南阳叶氏实为同根同源,那么理清叶琛家族的世系源渊很有必要。各支先要拔乱返正,认祖归宗。另为便于各支派寻根问祖,做好衔接,以彻底解决家族几百年来的“断代谱”问题,特呈上叶琛家族世系源流图表。

①沈诸梁(受姓之祖)—尹重—重疑—询—眄—翫—勇—章—诩—衡—奉—康—纂—斌—遁—禕(同“祎”)—嘉—光—宗—仲—颖—②望(叶姓南迁始祖)—遂—成—允—琚(松阳卯峰始祖)—俭—週—敏—忠—叔达—昌—宏—贤—祥显—元正—克贤—颢—褒—乾昱—道兴—国重—慧明—法善—元瓘—立通—延一—生—焕然—備(音“备”)—笾(音“边”分房之祖)—耸—焬之—升—③瀼(高溪始祖)—日兴—公懽—迈—苪—冠—一鸣—正大—天与—应諴—琛。(①②③指带有里程碑式的“分水岭”)

最后,自撰一联谨献给先祖南昌知府、南阳郡侯叶琛,以示无比敬意。

上联:浙西四贤  开国理政洪都府

下联:皖中三地  荫子佑孙南阳侯

横批:忠义流芳
题后记:拙文历时数月,欣慰的是赶在清明节之前完成,算是本人对列祖列宗的敬祭,也是自己兑现对先祖们的一个允诺。文章没有采用现代论文写作模式,特别是引证部分,直接引用并注明出处,做到有案可稽,方便读者查证。这是因为家谱是各姓氏的家族史料,并非都有馆藏,有的想查而无处可查,所以文字显得有点冗余。写作期间,得到了桐城“火叶”信高宗长,叶家河立新、遇春宗亲,枞阳峡山和平宗亲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枞阳官埠桥叶项宗亲心系家族、热心家族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很受感动。他对我有求必应,不断为我提供第一手资料,不辞劳苦上山找碑、在家翻谱,主动与我沟通、交流,给我提意见和建议。初稿完成后,又得到本家弟兄及长辈们的指点;尚有谱师徐光东老先生的不吝赐教等。在此,一并致谢!谢言虽不多,但深藏于心。文中尚有不妥之处,需待查证或补正;敬请宗亲们、各位行家和老师们多多指教。本人不胜感激!
癸卯年闰二月初九  于庐城

来源:文乡枞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