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6年,陈毅泗县失利,他给部队写信:我这个统帅犯了两个错误

 梦想童年594 2023-04-19 发布于江西
文章图片1

1946年7月27日,正当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七战七捷的时候,陈毅在朝阳集也打了个大胜仗。

7月中旬,国民党军队向淮北发动大规模进攻,共集中了5个整编师、12个旅的兵力,自徐州向东出击,兵分3路,向解放区扑来。

陈毅决定集中兵力,出其不意攻其左路兵团。

当时大雨倾盆,淮北地区河汊纵横,连日大雨使敌军陷入一片汪洋。

被陈毅的山东野战军包围的是国民党整编69师92旅。

这是一支闻名天下的部队,曾经在抗日战场上打过台儿庄战役和长沙会战。

不过,这支昔日的铁军因为大雨而无法修筑工事,战斗进行了两天两夜,敌军在陈毅所部的进攻下夺路而走,跑得漫山遍野,在震天的喊杀声中,国民党第92旅的3个团被一网打尽,只有旅长艾瑷只身逃走。

此战一举歼敌5000多人,陈毅意气风发,朝阳集之战是解放战争爆发以来山东野战军取得的第一个歼灭战的胜利,临阵做七律一首:

十万旌旗泗水阳,淮南淮北遍玄黄。
陆攻空炸天地窄,烧杀抢掠鸡犬亡。
还乡土劣旧奸伪,美械将军新虎狼。
人民怒撼河山动,背水奇功敌尽降。

文章图片2

好事接二连三,当捷报传回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之后,陈毅夫人张茜顺利分娩,给他又添了一个儿子,因为出生在山东,陈毅就给这个婴儿取名“小鲁”。

不过,陈毅的得意并没有持续多久,在接下来的作战中,陈毅遭遇了他军事生涯的低谷。

朝阳集之战后,山东野战军的进军方向有3个选择:一是进攻徐州附近之国民党嫡系,二是攻打灵璧,调动泗县之敌回援,在运动中歼灭敌人;三是直接进攻泗县。

分析一下这3个选择的利弊:如果进攻徐州这一带的国民党军嫡系,当时中央军至少有4个师在徐州抱团取暖,打他们不是上策,可以打,但不是最优选择;如果攻打灵璧,围魏救赵,在泗县之敌来援的时候以运动战歼灭之,是符合我军特色的;最后,直接进攻泗县,敌军以逸待劳,而且泗县之敌是桂军,桂军的难缠程度是有名的,也不是上策。

很显然,打徐州不好,打泗县也不好,打灵璧是最佳选择。

但不知道为什么,在拟定作战计划时,山野参谋长偏偏选择了直接攻打泗县。

陈毅用兵,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相信他的军事助手。

但攻打泗县的计划立即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文章图片3

7月30日,华中分局的张鼎丞和邓子恢给陈毅发电,说桂军难打,驻守泗县的是桂军第7军172师的两个团,战斗力相当强,如果一定要打的话,就打中央军吧。

过了几天,中央知道陈毅想打泗县,于8月3日给陈毅去电报,劝他谨慎思考:“凡是只能击溃不能歼灭之仗不要打,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机会歼敌,过于急躁之意见并不恰当。

第二天,中央再度给陈毅发电:“你们手里有5万机动兵力,只要耐心不性急,总能找到各个歼敌之机会。

很显然,不管是中央还是华中分局,都不同意攻打泗县,但所有这些劝说陈毅都不以为意,他选择相信他的参谋机构。

其实就是在山野内部,也有很多不同意见,大家都认为,部队刚刚打完朝阳集战斗,急需休整,别处天降大雨,不利于军事行动,再加上泗县坚城,我军攻坚能力不足,还有就是守泗县的桂军号称“钢七军”,是桂军的头号主力,清一色老兵油子,平均兵龄7年,不宜攻打。

所有这些意见,都被参谋长一概拒绝,不过,争端毕竟出现了,关键时刻,到底打不打泗县,需要司令员陈毅拍板。

陈毅没有贸然下决定,他先问了军分区的领导,大雨中,泗县外的水到底有多深?对方回答说不过没膝而已。陈毅有了底,马上下令攻打泗县。

陈毅很有信心,我方22个团,敌军只有2个团,他对军委和华中分局表示:“已定5日夜攻泗城不再变……当前之敌均系硬货……我决心消灭桂系在泗县之两个团,并调动其援队,逐次消灭其二三个团。

陈毅当时很有信心,丝毫没有想到接下来将要遇到的巨大挫折。

文章图片4

8月3日,大战将至,陈毅调兵遣将。

泗县地地形非常特殊,典型的水乡:东、西、南三面全是自然河道,只有北面有一道护城河。在这种地形下,只有北面有用兵纵深,因为连日暴雨,东、西、南三面的河水既宽又深,根本无法靠近。

山野的兵力配置是这样的,虽然说一共有22个团参战,但直接投入泗县战斗的是18个团,这18个团中,又有三分之二用来打援,也就是说,用于攻城的只有6个团,而这6个团也不是直接攻城,又分了一半去打外围——到最后,和城里2个桂军团在城北对阵的,其实是山野的3个团。

3个团对2个团,这叫绝对优势吗?桂军的凶狠残忍天下闻名,三比二,我军未必是对手。再说,我军一向主张的集中优势兵力击破敌人的传统哪去了——前两天打的大胜仗朝阳集之战,就是我军集中了13个团的兵力!

担任主攻任务的山野8师师长何以祥很生气,要求再加两个团,但这一要求被参谋处拒绝,只是一味催他赶快到达指定位置,具体兵力布置要不要调整到时再说。

何以祥到了北门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由于连日大雨,护城河已经成为“天堑”,不仅又宽又浑,还深不见底。原来他就预想到了部队可能遇到的困难,但没有想到地形和气象竟对我军是如此不利!

何以祥到前指开会,前指首长很客气地请他坐下,问他战斗前的准备情况怎样,何以祥据实回答:“雨大水深,部队接敌运动很困难。”并且告诉首长,此战“把握不大”。

8月7日午夜时分,也就是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仍在“七战七捷”的时候,泗县战役打响了。

文章图片5

8师是山野主力,几乎是陈毅能够派出的最精锐部队了,号称“陈军长袖子里的小老虎”。

何以祥派了5个营的兵力对泗县北线发起猛攻,山野主力的名头不是白叫的,不到10分钟,部队就突破了北门和西北门的城防突入城中,看起来拿下泗县只是时间问题。

但就在这个时候,敌人的反扑开始了,猛烈程度超乎所有人的意料。

由于雨水造成的洪水太大了,战士们只能泅水前行,很多武器特别是炸药包和手榴弹湿潮之后影响使用,因此面对桂军的反攻被打蒙了。攻击队准备不足,而北门和西北门两个突破口的联系也没有建立起来,一下子陷入被动。

山野战士不像华中野战军的战士,会游泳的不多,对这么大的雨水也没有心理准备,很多人溺水身亡,沉入无底的深渊。他们身上携带的较重的武器如机枪等,甚至很多步枪也都沉入水中。

再反观守城的桂军,本来就是以逸待劳,再加上平日训练有素,桂军愚昧封建,但很团结,斗志也很强,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地位:“广西人打败仗就没有饭吃,打胜了老蒋还要我们。

陈毅回忆起和桂军交手时,仍然心有余悸:“两广军队是很顽强的,是蒋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硬不缴枪,真是蛮子蛮打,非打死不缴枪。伤兵还拿枪打你……他们不做工事,一到村子排长就用刺刀在墙上画几个圆圈,以重机枪架起来打,通通通就成了枪眼儿。十多分钟就把阵地摆好,射击很准确的。

和这样的敌人交手,8师一下就吃了大亏。

文章图片6

桂军在山野部队猛攻的时候,并没有出手,但攻城部队进入北门和西北门时,他们的反击才开始,这种后发制人最阴毒,也最危险。

他们先是用炮兵将山野部队切割成互不联系的小块,然后以连和排为单位发起猛烈冲击。

这时候,攻城部队才发现,他们原来寄予厚望的重炮根本没上来,不是不想,而是根本不能,战士们想接近城池都要靠游泳,水最浅的地方也要齐腰深,这种情况下,淮北全成了一片泽国,炮怎么上得来!

这种情况下,炸药包和手榴弹炸不响,机枪都沉了底,炮火上不来,人数也没什么优势,对面对国民党军中最凶恶的桂军……

从凌晨一直打到天亮,参谋处领导亲临前线指挥,这种情况下,他又能做得了什么呢?

打到第二天,增援部队来了,但由于水势太大,根本无法靠近城墙,而攻城主力8师的伤亡太大,有的营里干部全部阵亡,7连只剩一个班长在指挥,不得已之下,陈毅只好下令撤出战斗,全部主力撤到睢宁以西休整。

泗县战斗以陈毅部队的失利收场,山野损失很大。

这次战斗是典型的得不偿失,敌军被消灭了3000人,而攻城主力山野8师伤亡就有2700人,几乎与歼敌数字相等,而攻城的其它部队也各有数百人伤亡。

比起伤亡来,更严重的是淮北局势一下子陷入无比被动,由于国民党军同时对苏中、淮北和山东发起从南到北的地毯式进攻,我军兵力一下子捉襟见肘:鲁中解放区沦陷,尽管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但苏中的解放区负担已经太大,无力支持,洽在此时,以王牌军整编74师为主力的敌军又发动了对两淮的攻击。

陈毅泗县一败,华东一线全部势危,陈毅对于北归山东还是南下两淮举棋不定。对陈毅来说,最严峻的考验来了。

文章图片7

泗县战斗最憋屈的肯定是何以祥的8师,这是一支勇猛善战的常胜之师,哪里打过这么窝囊的仗!

战士们怨气很大,班排长怨连营长,连营长怨团长,团长也埋怨师首长,都说这仗败得窝火,平时都说集中兵力,结果是人家3个打我们1个!

何以祥决定向陈毅请求处分,他让政委丁秋生去见陈毅,仗打成这样,他觉得自己没脸见人。

承担了更大压力的是参谋处的领导同志,因为整个战斗都是他策划的,陈毅就是因为过度倚重他导致这次失利。他专程下到部队做调查,回来之后也向陈毅做了汇报,自请处分。

部队意见这么大,而且战前各方面都觉得打泗县把握不大,华中局张鼎丞和邓子恢等老战友专门发电提醒,中央更是多次发电要求他谨慎。陈毅把自己关在屋里抽了一整天烟,虽然何以祥和参谋处领导同志都自请处分,但责任能怪到他们头上吗?如果出了问题都是他们的,那还要他这个司令员干什么?

思来想去,陈毅决定这个责任由他一个人揽,他给8师全体将士写了一封公开信。

在信中,他对8师的英勇表现进行表扬:“始终是很好的头等兵团,纪律为各军之冠。

这封信的主要部分是陈毅对自己的自我批评,他说:“3月来未打好,不是部队不好,不是师旅团不行,不是野战军参谋处不行,主要是我这个统帅犯两个错误……我应以统帅身份担负一切,向指战员承认这个错误。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都认为参谋处领导同志应该负第一责任,因为作战方案是他拟定的,也是他亲临前线指挥的,但陈毅认为把责任推给他不公平,把责任都由自己背上了。

陈毅这封信的影响很大,他在信中承担责任,没有揽功诿过,做了诚恳的自我剖析,并对这些泗县失利进行细致的总结,这一点相当重要,因为这是解放战争初期我军一次攻坚尝试,虽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但经验是很宝贵的。

后来8师成长为华野3纵,是整个野战军的攻坚排头兵,后来在河南独步四方,攻洛阳、克开封,令人瞩目进步之快令人瞠目结舌,这和陈毅的战斗总结有很大关系。

文章图片8

不过,泗县战斗的失利还是让陈毅非常被动,特别和粟裕和谭震林的“七战七捷”比起来。

同时,在华东内部,陈毅也面临战友们的质疑。

据说,华中分局几位领导人张鼎丞、谭震林、邓子恢、曾山和粟裕等把陈毅叫去,进行猛烈抨击,指责陈毅不会打仗,乱指挥。

这个故事流传甚广,但恐怕不是实情。陈毅打了败仗是真,但张鼎丞这几个华中分局的领导是陈毅在抗战期间的老部下,就是现在,陈毅也负有对华中的战略指导之责,仍然是他们的上级,有意见可以提,说什么猛烈抨击就过分了。

但这也反映出华东高层对陈毅确实是有些意见的。

陈毅泗县战斗失利,西击潡津浦路计划受挫,同时敌军对陇海线控制更严,中央考虑到华中与山东的联系有可能被国民党军切断,于是提出一个动议:

准备派徐向前来负责指挥鲁南战事指挥,陈毅则负责淮海前线,同时负责统筹鲁南、苏中和山东胶济等各区前线。

陈毅深知中央此举的用意,也竭诚欢迎徐向前再来山东,他甚至都做好了回后方从事文化工作的准备。

但等了20多天,徐向前都没有来。

徐向前没能再次入鲁,应该是有两大原因,第一是他身体不好,肋膜炎很严重(当年关向应就是患肋膜炎去世的);第二是中央觉得陈毅对华东熟悉,尤其是和粟裕、张鼎丞、谭震林和邓子恢等人合作多年,很默契了,大战临近,不宜临阵换将。

事实证明了毛主席的英明,他给华东诸将发电,指示山东和华中全二为一的机宜:“为执行此神圣任务,陈、张、邓、曾、粟、谭团结协和极为必要。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

这就是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协同作战、后来合二为一的情况,在毛主席的指挥下,华东最终形成以陈毅为首,粟裕为副,群星璀璨的历史大格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