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倍晋三是日本人,其墓碑赫然全部刻着中国汉字

 楚士祥丁 2023-04-20 发布于甘肃

我国古代文化流传甚广,更是覆盖到了周边的很多国家,深刻地影响到了其他国家的文化发展,这一点甚至能够从文字上看出来。

我们的邻国韩国,虽然是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字,但因为他们的文字是表音文字所以他们的很多重要的典籍

如法典一类的书籍,用的还是我们的汉字。甚至他们的身份证上,除了韩语之外,后边也会有中文的名字,以方便进行辨认。

跟韩国不一样的是,日本是借用了我们的文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字体系,既有文字,也有假名。

所以,日语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假名和汉字混用的。

但在安倍的墓碑上,却是连一点日语的痕迹都没有看到,全都是我们的汉字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演讲的时候遭遇了刺杀。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在其去世不久之后,便按照日本的风俗习惯举办了葬礼。

每一个国家的葬礼形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安倍晋三的葬礼完全是日式风格。

但随后人们发现,安倍晋三的墓碑上,竟然全都是我们的汉字。

他的墓碑上刻着“安倍家之墓”,虽说日语之中也有很多的汉字,但其实日本一般不会用“之”这个字。

相反,他们有专门的假名表达这个意思,就是“の”。

所以很明显,墓碑上刻的确确实实是汉字。

其实日语深受汉语的影响,单单从其书写方式之中就能够看出来。

最开始的时候,日本完全没有使用文字的概念,毕竟我们已经建立起完全的封建君主专制的汉朝时,日本还是一个较为原始的社会,他们记录事件甚至还用打绳结的方式。

后来日本专门派遣人员前来学习我们的文化,因为他们本土完全没有文字,所以基本上就是照搬了我们的汉字过去。

但他们并没有经历文化的变迁,更不能很好的理解,每一个文字的本意和其延申意。想要吃下如此庞大的汉字体系,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文字的日本人来说,太过于困难。到了日本本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之中,他们也发现了这一点,所以将一些他们无法理解的复杂文字,进行了简化。又延伸出了平假名和片假名,假名有自己的读音,同时汉字的音也用假名来标注,这样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体系。所以对于一个完全没有学过日语的人来说,一些简单句子能够轻易读懂,但发音却完全不会。

说到底,日语本质上,就是汉语到了日本延伸出来的产物。

甚至于他们的大多数外来语,也只能用假名标注读音的方式进行表示。

这也导致了一些外来语全用假名标注,看上去既不简洁,也容易混淆。

时至今日,汉语的学习难度在世界上都是出名的。像韩国这样的国家,很多人看上去对汉语不屑一顾,纷纷表示要用自己本国的语言。可因为他们文字的局限性,一个音同样写法,能有好几种意思,很容易混淆本来要表述的意思。所以,需要汉语来进行重要内容记录,他们本土上还是会以自己会汉语为荣。

毕竟汉语的学习难度摆在这,需要深刻了解读音,声调以及汉字的书写,多音字,多义词等等。比起韩国的表音文字,汉语不知道要难上多少。

能够学会汉语,是一件很厉害的事情,自然会受到尊重。日本人也是这样认为,他们现在日语中的很多汉字还用的是繁体,尤其他们的文字是从汉字演变而来。再加上,日本人派遣使节前来的时候,正好是隋唐时期,是国力最为鼎盛的时期,诞生出了无数美妙的文章,和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其中的文学性让日本很多人心生向往,后来日本人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之中,也会因为自己能够念出这些诗词而感到自豪。

对于日本人而言,学习都已经是很困难的了,更别说自己写出这样的篇章。

只要能够说上一口汉语,自己也会写汉字,不用多问,一定是一些地位很高的学者。所以日本也将汉语的地位看得很重,也跟韩国一样,十分敬佩那些会汉语的人。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像重要的人物会面时用的横幅一类的,会场中只要是需要有文字表述的地方,用的也都是汉字。甚至一些比较严肃庄严地方,像是什么佛堂寺庙之中,用的也全是汉字,所以对于日本人而言,汉字的严肃性要比日语高出很多。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安倍晋三的墓碑上,刻的也是汉字了。

对于日本人而言,葬礼一样是需要庄严肃穆的场合,所以用汉字能够最大程度的表示出肃穆的感觉。

我国的周边国家基本都会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毕竟我们自古至今的文化,确实是一个宝库。

像我们的汉字,更是被我们看作是第五大发明,象形文字的魅力就在于此。能够准确表述出意思的同时,留给了我们无数的想象空间。

很多时候,外语需要啰嗦进行表述的词句,汉语只需要用简简单单的一个成语,就能够准确表达出意思来,这也是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

而汉语的文学性更是突出,西方很难理解我们的文言文,以及各类文章的魅力,就是因为语言体系的不同。

日本一直是我们的模仿者,遣唐使前来不仅学习了我们的文化,还带回去了文字和佛教等等一系列他们当时本土并没有的东西。并在当地本土化,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一直用到了现在。

如果没有汉语的存在,他们本身的日语能不能形成体系都是一个问题。在他们的心中,还是对于汉语有一种敬畏心,不然也不会在那些庄重的场合,放弃使用日语,而是用汉语。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