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物试题 | 2023年哈三中高三学年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囡波湾生物 2023-04-20 发布于黑龙江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与氨基酸有关的知识中,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转化为氨基酸

B.细胞质基质中mRNA负责转运氨基酸

C.植物体内的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D.某些氨基酸可以作为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被分泌到细胞外

2.进行实验时常需要进行分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需设置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两个实验组

B.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时,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

C.以H2O2为实验材料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设置分别加H2O2酶和清水的两组

D.对大肠杆菌进行纯培养时,需设置一组不接种的平板为对照组

3.对一个生物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取决于环境条件。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不同种生物种群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的环境容纳量相同

B.同种生物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环境容纳量相同

C.种群的数量特征能决定某种群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D.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某动物种群,不同年份的环境容纳量不同

4.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通过信号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网络。下列关于信号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

B.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

C.信号分子只能是激素和神经递质

D.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5.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均独立遗传。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两个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均表现为红花,F1自交得到的F2中红花:白花=81:175。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此植物的花色至少受4对等位基因控制

B.控制植物花色的基因可能位于细胞质中

C.F1植株可产生2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D.种群中纯合白花植株只有2种基因型

6.将细胞液浓度相等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均分为两组,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葡萄糖溶液(甲组)和蔗糖溶液(乙组)中。实验初始时,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表皮细胞液渗透压分别为A、B、C。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发现乙组中蔗糖溶液浓度下降。在此期间细胞和糖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且细胞均保持活性。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组中表皮细胞失水使蔗糖溶液浓度下降

B.甲组中的表皮细胞可能吸水使葡萄糖溶液浓度升高

C.实验初始时溶液渗透压大小为:A>B>C

D.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糖溶液浓度

31.(10分)光、温度、重力等环境因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有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量的转化过程是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该过程)

(2)某植物在光照强度为10klx时,固定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日照时长短于12小时才能开花。若将该植物幼苗置于适宜基质中栽培,给予适宜的温度、水分、通风等条件,光照强度为10klx,光照时间14小时,该植物不能繁育出新的种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有些植物在生长期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低温才能开花,这种经过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请在下图中“环境因素、植物激素和基因表达”三者之间加上合适的箭头,表示出植物花期调节过程中三者的相互作用关系。

32.(11分)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1型糖尿病由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由于感染某病毒使免疫功能异常,导致__________细胞被自身免疫系统破坏,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也会引起1型糖尿病。从免疫学来看,此病属于__________病。

(2)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变是2型糖尿病重要的发病机制,有害物质或气溶胶刺激肥大细胞,使其释放炎症因子,炎症因子可导致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下降,使得组织细胞内__________(答出3点即可)等生理过程异常,从而无法降低血糖浓度,进而导致糖尿病。

(3)当血糖浓度升高时,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会产生相应的反射,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__(填反射类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33.(11分)控制荒漠化的发展和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某地采用两种生态修复模式(I和Ⅱ):退耕封育(封禁退耕地,依靠自然恢复)和退耕还林(人工种植灌木和乔木)。一段时间后,统计相关调查数据统计如下表,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生态修复模式

昆虫种类

昆虫个体数

植被覆盖面积

I

12

90

50%

II

88

2420

85%

(1)调查某种活动能力弱的昆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若每个样方中其数量很少,在取样时应__________。在生态修复中,恢复植被是关键,地上植物和根系有机碳对应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相当于植物__________(填“同化量”或“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2)表中生态修复模式__________(填“I”或“Ⅱ”)代表退耕封育,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态修复模式I的过程中,发现灌木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人工种植乔木、灌木时,要选种有较高生态适应性的树种,这体现了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遵循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0分)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无眼、灰身/黑身、长翅/残翅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长翅对残翅为显性,且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用一只无眼黑身长翅雌虫和一只有眼灰身残翅雄虫为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如下:

性别

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

1/2雌

1/2有眼

1:1:1:1

1/2无眼

1:1:1:1

1/2雄

1/2有眼

1:1:1:1

1/2无眼

1:1:1:1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此昆虫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

(2)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此昆虫灰体/黑体基因与长翅/残翅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上表中杂交子代昆虫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有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12分)如图表示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制备抗体的两种途径,其中①~⑥表示相关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经过①过程获得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经多次筛选后再进行大规模培养,可获得大量抗体1。

(2)免疫后的小鼠体内会发生体液免疫过程,在此过程中,抗原呈递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④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应该用__________酶切割特异性抗体基因和质粒,再利用__________酶连接,形成重组质粒。

(4)研究者发现抗体2不具有生物活性,打算将受体细胞改为酵母菌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抗体2,他们认为抗体2没有生物活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获得的抗体称为鼠源性抗体。这种抗体在应用至人体时,可能被人体当作“异物”,从而引发一些不良反应。解决的方案之一是用完全由人类抗体基因编码的全人源抗体替代鼠源性抗体,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康复者”或“未感染者”)血液中分离到能产生所需抗体的B淋巴细胞,进而获得所需抗体基因。

哈三中三模生物试题答案

1-6 BCDCAB

31.共10分

(1)光能→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有机物中化学能(3分)

(2)光照强度为10k1x,植物没有有机物的积累;且每天光照时长大于12小时,植株不能开花(2分)

(3)春化作用(2分)  (3分)

32.共11分

(1)胰岛B细胞(2分)  自身免疫病(2分)

(2)氧化分解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将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3分)

(3)非条件反射(2分)  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反射(2分)

33.共11分

(1)适当扩大样方面积(2分)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1分)

(2)I(2分)  自然演替速度慢,修复后,昆虫种类、昆虫个体数和植被覆盖面低(2分)

(3)灌木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具有更强获得阳光的能力,逐渐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2分)

(4)协调(2分)

34.共10分

(1)不能(2分)

(2)不能(2分)灰体/黑体基因与长翅/残翅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或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杂交结果相同,子代均会出现以上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2分)

(3)杂交组合:有眼×有眼(2分)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子代中有眼:无眼=3:1,则有眼为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有眼,则有眼为隐性性状(2分)

35.(12分)

(1)克隆化培养(1分)  抗体检测(1分)

(2)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2分)

(3)限制酶(2分)  DNA连接酶(2分)

(4)抗体2是大肠杆菌产生的,其形成过程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2分)

(5)康复者(2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